作者:灌木朱瑾
控制马慢下来,走到公孙策的身边:“你在想什么?”
公孙策侧头看向赵霁,突然伸手一拉赵霁的缰绳,把赵霁的马往他的方向扯了扯:“小心。”
赵霁被拉得晃了一下身体,但赵霁会武功,平衡能力也不弱,一下就恢复了平衡。稳下身体的赵霁转头就朝他的左边看去。就见他刚才走的地方的左边,又一个箭,矢,的,尾,羽,插在树上。
那箭矢应该是雄娘子他们被追杀的时候留下的。
只不过那箭,手的准头不足,这支明显,射,歪,了,高出人许多。
但赵霁在马上,刚才又侧着头注意力都在公孙策的身上,真的没有注意到那箭尾。如果不是公孙策这一拉,说不准就一头撞到那箭尾了。
虽说不会有生命危险,但脸被划个口子怕是在所难免。
看到那箭尾之后,赵霁转头,右眼眼角的余光又一次看到了公孙策的那种表情。
漂亮凌厉的眉峰向中间聚集,像是对什么不满意,又些嫌弃,又像是正在极力忍耐着什么。
可等赵霁的脸完全转过去之后,公孙策的那种表情就又消失了。眼睛带笑,又带点无奈:“还望王爷小心些。”
赵霁强忍住自己想要扣头的欲望:“你……不高兴?”
“没有啊?”公孙策非常诧异。
赵霁抬起手,想说点什么,但手抬起来又觉得不太对,又把自己的手放下。可放下手之后又觉得不甘心,索性操控着马往公孙策的方向靠了靠,两个马上的人挨地很近之后,赵霁才抬手,用手指食指的指尖碰着公孙策刚刚皱起眉头的地方:“你刚才皱眉了,我看到了。你有什么不高兴的地方?”
公孙策感觉着额头上专属于赵霁的体温,神情有些纠结:“真的没有……”
赵霁见这人不说实话,有点难受。这人明明就是有不悦,但是却不愿意说。赵霁觉得自己好像是被客套了。
这种客套本身就带着疏离。
疏远和客套相对比下,自己用手指戳对方脸的行为有些过分亲昵且怪异了,便嗖地收回手指,撇过脸去不看公孙策的表情,生硬道:“那算了。”
可这句话说完,赵霁又有些后悔。
就算公孙策‘不对他交心,心里的事情不愿意告诉他’这种事情让他有点失落。可转念想想,好像他也没资格打听对方太私密的事情。
赵霁瞬间把错误归到自己身上,患得患失地觉得是自己的问题。忙找补:“你不愿意说就不说。”
……
片刻,赵霁听到了一声轻轻的叹息从身边传来。
赵霁因为这声叹息心凉了一半。
他……会不会觉得我挺事儿精的?
也是,他不愿意说的事情,应该是挺隐私的。我瞎问什么!
叫你瞎问!
赵霁恨不得在自己心里抽自己大嘴巴。
却听到公孙策在叹气之后,轻轻道:“别多想,我真的没有不高兴。我只是在怪我自己。”
?
已经在内心反思,并且赌咒发誓自己之后再也不瞎打听公孙策隐私的赵霁一脸问号地扭过头去。
此时两人附近的人不多,公孙策低声道:“我没想到你竟然会去调兵,看到你的时候,有些后怕。实在是太危险了。”
赵霁也跟着小声:“可是我找了丐帮的弟子,确保万全之后才去叫的人。”
公孙策眼里的笑意更重,其中夹杂着淡淡的无奈:“我知道你很优秀,一直都是这样。你愿意涉险,肯定有足够自保的底牌。但是——”
我只是有些讨厌让你涉险的我。
如果我当时能够想到更好的办法,如果我的武功更强些……
公孙策在看到赵霁和一整个营的兵卒出现的时候,内心抑制不住自己的各种自我厌恶。
他不喜欢看到赵霁身边有不安定的因素,半分都不想看到。
但是后半句实在是太暧昧了。
公孙策害怕这种话一旦再说出口,会把人再次推远,像多年前的那次一样。连忙生硬地转了口风:“但是我觉得我太没用了。”
赵霁:???
男神……似乎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些吧。
完美主义都这样吗?
竟然恐怖如斯。
公孙策和花满楼救下了雄娘子,几乎活捉了全部追杀他们的小队,顺便还抵抗了徐天队伍里偷偷溜出去为了灭口的那些人。
都这样了,还觉得自己没用?
公孙策没用的话,那他不就是废物点心?
不行不行。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赵霁想到当年孙笧的各种风云事迹,重拾了他曾经对于大神的敬仰。
果然学霸+校霸+校草的人生,就是绝对的完美。
重拾了曾经的敬仰之情,开始那种被疏远之后的别扭也淡了许多。
赵霁的心情从新好了起来。
这种好心情一直持续到了。如有人一起回驻地。
小小的驻地骤然挤了三方人马,顿时有些挤挤挨挨,就连平时训练的校场都沾满了人。
徐天清出一个最大的帐篷,供给众人商议事情。
赵霁找了丐帮的几个高手保护包拯,帮助他和张龙赵虎一起审理被他们一起带回来的那些人,而自己则在帐篷里和三方的指挥使进行了简短的交流。
徐天对于自己的厢兵军营被挤占之事,有些微词“王爷,人确实有些多了。”
阜阳厢军军营外面有一大片的空地,那些空地和军营内也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在徐天看来确实没有必要大家全部都一窝蜂进入到这里。
赵霁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道:“那本王且问你,你们刚才所说的徐玉到底是谁?”
徐天在听到徐玉这个名字之后,面色变得有些难堪:“回王爷,那是臣的族弟。当初家里困难,我们便一次应招入军,我经过考校,入了禁军营,他因为略微有些不足,去了民兵,之后我们也算是各有际遇,我因着去了边军,和西夏干打,赢了几仗,渐渐到了现在的指挥使。而他也在厢军混得不错,竟然也到了都头的位置。”
徐天过来之后,正巧看到徐玉。两人相认后,徐天在感动之余,更是平日就对徐玉有许多照顾。
除了不能给他升职,基本能帮到的都会帮一把。
第79章
赵霁道:“本王下令三军尽驻, 是怕你无缘无故被‘病亡’了。”
徐天听到这不客气的话,先是脸一黑,后又一白,惊疑不定“王爷, 您的意思是……”
赵霁:“你当真知道你这军营中还有多少你可信之人?”
今天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之后, 徐天总不至于对自身现在的情况还是一点13数都没有吧?
整个阜阳军营, 上到副指挥使,下到小小都头,就算不是都叛变,但出问题的肯定也不在少数。
单看一个营里,一个指挥使四个副指挥使,徐天之下的四个副指挥使中知道有问题的最起码就两个往上。
副指挥使都是如此, 那这个营能要的估计也没几个了。
赵霁让所有人进驻,防的就是阜阳城厢军里面有问题的那些人再动什么手脚。
进山的时候,他们甚至都不忌惮于被发现,几乎算是明目张胆派人。如今事情就差最后一层没有捅破的薄薄窗户纸,若不是三军进驻,所有人乌泱泱挤在一起,没准不到一个时辰徐天就能‘突发疾病且病危’。
只要掌握一定证据的徐天一闭嘴, 赵霁就算想查, 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充其量也就只能抓出几个他发现的人。而其背后藏地更深的幕后黑手完全有机会就此撒手消失。
还算是开窍的徐天闭嘴了。
他后退几步, 一屁股坐到地上, 只觉头晕目眩。
用得最得心应手的副指挥使心有反骨,多加照顾的族弟背叛于他,出了营帐,这满校场的原阜阳驻守厢兵还有多少是自己人?
徐天能官拜指挥使, 没有任何裙带关系,全都是自己真刀真枪到疆场拿命和战功换来的。
自他十四岁招募为禁军,十五上了边疆,期间多次和西夏大辽冲突,开始还害怕,但习惯且麻木之后,便不觉得害怕了。
后来品级渐渐向上,从前线调到地方,之后他又频繁地就任过许多地方的将兵。离开沙场之后便只剩下无休止的操练,排兵布阵,轮班守值……枯燥且乏味的日子更让他忘记了戒备和警惕。
反正将官总是会在每隔一段时间后便就任于不同的地方,做相同的事情。
将不识兵,兵不识将。
如今,徐天坐在地上。却只感觉心底阵阵发凉,不止找回了曾经的警惕,更是找回了久违的恐惧。
后知后觉他竟已经有真么多次险死还生。
他不害怕来自前面的兵刃,却害怕来自身后的暗箭。
“王爷。”徐天尚且还坐在地上怀疑人生,包拯的声音出现在帐帘之外“臣已经审过了。”
赵霁挑眉:“那快进来。”
包拯审的是被楚留香他们两方人马擒住的杀手,以及后面被公孙策和花满楼制服的阜阳城守兵,还有好不容易救下的那些流民。
听到传召之后,包拯进入帐中。眉头紧皱:“回王爷,擒住的那些杀手都是经历特殊训练的,嘴很紧。暂时没有审出什么有用讯息。”
赵霁早已经料到了这种结果,毕竟这些人是出来干犯法的事情,不可能有人还会随身携带‘身份证明’。
但他还是有些不甘心“没有其他特征吗?”
包拯道:“只从其中一个人的右肩铠甲的深处发现了一个非常小的镂空雕刻纹饰。不过那纹样很是奇怪,臣问过其他人,似乎是南边一些驻守海岛封地的水军会在肩膀的铠甲处弄上这种东西。可南方驻守营部众多,臣一时半刻也查不出纹样具体应对哪个海岛。”
赵霁:“那受降带回来的那些阜阳城守兵呢?”
包拯:“他们似乎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臣去审他们的时候,他们还坚称自己是冤枉的,是被那个叫做徐玉的小都头叫走的。”
赵霁:“那徐玉可有下落?”
赵霁这么一问,包拯本来黑黝黝的脸色更黑上几分:“臣根据他们所提供的徐玉最后消失在众人视线的时间地点和方向派人找过去了,但找到的希望不大。有很多人看到徐玉传达完命令后便离开了。”
接连两个坏消息出炉,很难让赵霁相信这就是所谓的‘审过了’:“那你可有什么有用的消息?”
包拯道:“臣从流民口中得知,那高丽的公主并不是因为他们而离开,他们曾经见过高丽公主去往庐州丐帮净衣派的驻地。”
恰逢此时,外面又传来一声通报打断了赵霁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