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路归途
“师父要等多久?”
“起码一个月,三十天,让它慢慢发酵吧。”
汤遇春:那岂不是一个月都没事干了,师父要说无聊了。
“酒坛子还没回来呢,急什么。”汤显灵一看大徒弟那张脸就知道肚子想什么,笑眯眯说:“等酒发酵这个月,送你们俩去学堂,跟着辣辣他们一样,早上上半天的课,之前化吉不是说要给我背课文吗?正好了。”
汤化吉:……
都不敢看师姐,他抱着脑袋怕师姐抽他后脑勺。
汤遇春确实手有点痒痒。
汤大师父:嘻嘻,逗小孩就是很开心。
第131章
“辣辣,海牛叔,要去学堂了~”
小三娘蜜蜜同她二姐四阿弟站在张家院子门前叫人,这三人今个有点晚了,手里都捧着早饭吃。
院子里有一道压低的声:“来了来了。”
而后汤辣辣和张海牛,一个是‘成熟稳重’出来,衣服打理的整整齐齐,另一位则是耷拉着一张脸,及其‘不情不愿’出来。
叔侄俩在外头和二三娘四哥儿碰上头。
四哥儿醋醋拿着手里的吃食递给叔叔。张海牛接过了,啃了一口,“今天二姐家做烧饼,真好吃。”
“我阿奶做的。”二娘酸酸说着也啃了一口。
今日是汤珍那儿负责早饭。
小三娘蜜蜜给辣辣分饼吃,一伙小孩边走边吃,上学队伍逐渐壮大起来。汤辣辣本来不喜欢走路上啃早饭,可是和朋友一起这般吃很有意思,于是略略矜持了两下就放弃了矜持。
“刚怎么压着嗓子说话?”二娘酸酸问。
张海牛一口吃的在嘴里,答不上,辣辣说:“我阿爹还在睡觉。”
“对了,遇春姐和化吉哥呢?”二娘酸酸才想起来,说完三娘蜜蜜还往队伍后瞅了眼,真没见遇春姐和化吉哥。
张海牛嘴里东西总算是吃完了,说:“他俩起的可早了,先去河边打水还跑步,回来做了早饭,可香了,不过说好了今天你带饭,我就没吃。”
汤辣辣点点头,在旁补充:“我遇春姐和化吉哥先去学堂了。”
“他俩可真厉害。”张海牛在旁感叹,上学都去那么早,干嘛去那么早啊!扭头看辣辣,“他俩很喜欢上学堂吗?跟你一样。”
汤辣辣摇摇头,也有些狐疑,遇春姐和化吉哥不爱读书的啊。
二娘三娘都知道的,也稀奇他俩去那么早干嘛。
汤遇春和汤化吉也不是不爱读书,主要是没那么爱吧,两人更喜欢做吃食,不过师父都说要他们上学,这事更改不了,那就积极学,不能辜负师父心意。
去上学堂还要交束脩——可不能浪费了师父的钱。
这就是俩人的心态。
村里但凡是年龄合适的小孩,每户定出一个或是两个孩子送进学堂,不是为了考科举,而是学字识字会写能记账——
“到时候进厂子。”、“送货车队也行,你会写字算账就能当小队长。”、“可不是嘛,厂长都学字呢。”
厂长就是汤珍。
外加上村里盖的学堂,夫子收的束脩也不是特别贵——大头汤老板掏了,村里农户送一个孩子入学堂,半年一交束脩,米粮、收拾干净的花生土豆这类粮食,下半年就是自家灌的腊肠腊肉。
明秀夫子同家人仆从是一年不用买粮食吃。
自然最关键就是束脩银子,一年一两银子,自然了笔墨纸砚这是自己掏钱买的,但是村里人对娃娃上学没那般高目标——考科举,因此小孩子练习字时在地上、沙土上学学画画就成。
反正比较省。
学堂盖的还是挺大的——村长真是下了苦工了,不知道咋劝说村民集资的,反正盖的大,桌椅板凳都有了。明秀夫子的住处就在学堂旁边,小小的一处农家院子。
汤遇春和汤化吉来得早,夫子已经到了,他们二人拿了师父给的束脩——两人一共半两银子,还有早上他们自己做的糯米豆沙团子。
听说明秀师父是南方人,爱吃软糯甜食。
师父跟他们说的。
“你们师父跟我说过,束脩东西放下,找位置坐。”明秀说完,注意到汤遇春的身高,“汤化吉你坐第二排,汤遇春你最后一排,坐中间。”
等汤辣辣一伙人到了后,班里同学全到齐了。
张海牛跟汤遇春是一个待遇——俩人在班里属于最高的,还有个村里的哥儿,今年十二岁,个头有个一米七三左右,也是在最后一排。
汤辣辣才六岁,寻常小孩个头,坐在第一排。
……
之后一个月,汤显灵在村里是游手好闲招猫逗狗,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呼呼大睡,睡醒了吃了早饭——俩徒弟给他留的。
王阿叔笑说:“遇春和化吉太乖了。”
“他俩是乖。”汤显灵吃着早饭美滋滋的,“所以我单方面决定,要是月末他俩学习成绩平平,我不说他们,不过阿叔你别提前走漏风声。”
王素素笑坏了说好,又说:“不过我看他们俩天天早起去学堂,回来又复习,学习肯定行的。”
“他俩聪明劲儿没在背文章上点亮。”知徒弟莫若师父。汤显灵心想,时下这样文言文,他以前念书时都不爱背——那会选学的古文还是很经典有趣的,背起来朗朗上口,还穿插别的文章调解下。
而现在不同,全都是文言文,读起来都生涩拗口。
汤显灵一个庆幸,自己是大人不用念书。
早上磨磨唧唧过去,难得清闲清静,一到中午真是‘鸡飞狗跳’热闹起来,小孩子们全都放学回来了,在院子里都能听到外头乡间小道叽叽喳喳打打闹闹声。
“咱们下午去山里吧?”
“不去。”
“醋醋你跟海牛叔说,去吧去吧,我听小花说山里野果子有的熟了。”
过了一会,张海牛声:“要去那得早点,你们路上走快点不许说累,四哥儿你要是累我背着你去。”
“海牛叔就是偏心。”
“那我也背你。”
小三娘蜜蜜嘻嘻笑,“我才不用背,我跑的可快了。”
“三姐我跑的也快。”
“你还是让海牛叔背你,你前些日子不是腿疼吗?”小三娘蜜蜜还是疼阿弟的。
二娘又说:“咱们带上吃食,去山里做饭吃吧。”
这就是野炊。汤显灵心想。他也有点想去,但是一想他要是去了,小孩子们肯定玩不开,不由劝退自己。
“成啊,正好省时间,一放学就跟着我去,到了半山腰我找到水源,咱们开始起火做饭,吃完了溜达下来。”张海牛老经验人了。
蜜蜜:“不去山顶吗?”
“太晚了,回头狼把你叼走了。”
“我才不怕——那还是听海牛叔的。”小三娘蜜蜜是能屈能伸。
大家叽叽喳喳商讨好了,到了岔路口互相拜拜。
汤显灵没听到自家小孩声,等辣辣回来,先说:“我听见你们明日要进山玩,你去吗?”
“去。”汤辣辣点脑袋,说:“虽然有些吵闹耽误学习,但是我还是愿意和海牛叔和姐姐们一起去玩的。”
汤显灵揉汤辣辣小脸蛋,“别装!”你小子心里可高兴了。
汤辣辣便轻轻笑。
“明日阿爹给你们蒸一屉包子,到时候你们生火能烤包子吃。”汤显灵说。
汤辣辣:“谢谢阿爹。”
“咱俩客气什么。”汤显灵呼噜小孩脑袋瓜,又看遇春化吉,“你俩也去吧?”
汤遇春和汤化吉不想去,他俩又不是小孩子。
“我约了甜甜明日去洗衣裳。”汤遇春说。
汤化吉点脑袋,我也是。
汤显灵:……洗个屁。
不过说真的,遇春年纪大了,确实是跟小朋友们玩不到一起,逼遇春遇春也不高兴,就跟大娘甜甜一样,甜甜早两年都不进学堂了,嫌自己年岁大,班里吵闹,没人同她说话,她宁愿在院子里洒扫收拾绣花。
因此遇春和甜甜能钻到一起玩。
至于汤化吉——这是他师姐的小尾巴。
“那明日我多蒸一些包子,你们仨到河边去野餐,再杀只兔子——”汤显灵跟遇春说。
旁边张海牛一听杀兔子,来了兴致,扭头跟他阿爹申请他明日进山能不能也带俩兔子——他们人多,一只不够吃。
王素素:“成,不过兔子不许带进学堂,回头明夫子要训你。”
“我把兔子放在笼子里搁在外头。”张海牛说。
第二日时,汤显灵难得起了个大早,给小孩们蒸野餐包子,小孩们自带肉了,他想着蒸个素馅的,红油豆腐包,里面掺了一些些粉条碎。
面发好,馅拌好,包子皮在汤显灵手里一圈圈捏出漂亮的褶子,汤遇春和汤化吉在院子里磨玉米面——
商船回来后,除了辣椒,玉米红薯西红柿种子都带回来了。不过往北方传播的慢,不像汤老板当年就背回来,第二年播种就有辣椒了。
玉米粒磨成粉,过筛,汤遇春二人要做玉米面窝头。
汤显灵听俩孩子在院子里闲聊:“师姐,我只要到了羊奶,羊奶行吧?”、“试试吧,只有羊奶了,幸好我还带了一罐蜂蜜来。”
这哪里是做玉米面窝头,这俩是想做甜蜜蜜的小窝头。
一个磨玉米粒一个捣豆沙。
汤显灵的包子上了蒸笼,俩徒弟准备活也做好了,开始和面,玉米面有些粗糙,汤遇春是想取玉米面自带的一些‘甜味’,又要过了太粗糙的口感,里头加羊乳鸡蛋。
另一边,化吉捞起泡好的干枣,剥了枣皮,去核,开始做枣泥,给豆沙增添一些枣的甜味。
最后团窝头时,那窝窝头里头塞了豆沙枣泥,怕上锅蒸水蒸气影响口感,干脆团成了一团小拳头。
汤辣辣和张海牛睡醒,在院子里洗漱,张海牛就吸鼻子,说好香。
上一篇:穿成哥儿后我凭实力成为团宠
下一篇:绝美反派他重度社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