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清秋 第203章

作者:犹大的烟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清穿 穿越重生

“都是皇阿玛英明,若不是大事上您都给儿臣做主了,儿臣也不敢放手去做。”胤禟低头说道,又从怀里取了个小盒子,双手举着,恭敬地递了过去。

康熙拿起来,打开瞧了瞧,再看向胤禟的眼睛就有了深思和感叹,笑道:“朕当初放你去做生意到底没错,最近看来越发出息了。这京城里边称你是财神爷,果真没有夸张。”

里面是这两个月胤禟缴上来的‘税银’,比以往要多不少,因为胤禟寻思着自己银子已经足够花用,便从以往上缴的四分之一,变为了三分之一。再加上这两个月是旺季,这次上缴了近二十万两。

“皇阿玛福佑。若不是在这太平盛世,胤禟再厉害,生意又哪里做得下去。”康熙最近年纪大了,越发重名,胤禟捡了几句好听却不夸张的说了。

康熙大笑起来,“行了,几日不见,你倒是学会了别人那一套。”嘴上虽如此说,康熙心里还是受用的。

康熙看向胤禟,长身玉立,眉目俊美,这么些年,他好像还是二十几岁的年纪,彷佛时光在他身上放慢了脚步。再想到自身,壮志依旧,却还是免不了迟暮之忧,心里又有些感伤。

良久,康熙收回目光,理理一丝不乱的衣裳,说道:“走吧,赶巧你来了,跟着朕去看看朕自己种的御稻。”

康熙兴致勃勃的带胤禟到了丰泽园,早春天气,阳光和暖。柳树已经发了新芽,莺声燕语中,开的一树白李花被风吹起点点花瓣。

丰泽园比别的园子大上不少,里面有一半地方开垦出来做了田地,另一半是果树和花卉,园子西侧还有个池塘,种了莲藕,夏季莲花满池,景色秀丽,秋季还有莲藕可吃。园子两侧还有几间蚕房,园子后面是数十株才开始抽新芽的桑树。

这里正是康熙的‘试验田’,康熙让人引了水渠,移来秧苗。便在田边除了靴子,挽起裤脚,亲自下地插秧。

胤禟楞楞的看着康熙,已经六十一高寿的康熙头发花白,身板笔直,低头认真的弯腰插秧,做起农事来熟练而自然。胤禟忽然觉得面前的康熙和几年前见过的胡老汉的身影重叠了。为了百姓民生,康熙百忙中还会亲自做这些农事。胤禟的眼睛微微湿润,后人对康熙千古一帝的评说,确实当之无愧。

魏珠在后面一扯胤禟,见胤禟看向他,忙指了指水田中的康熙。

胤禟清醒,不再发呆,也脱了鞋子,下田说道:“皇阿玛还是到岸上,水里凉,这事您指点儿子做就好。”

康熙扫了眼胤禟,微笑而自负的道,“小九啊,你未必就有朕做的好。要知道,这秧苗每一颗都是皇阿玛亲手挑选的种子。去年,这整个御稻从选种到培育,到插秧,收获,朕都没有假手他人。你们这些阿哥们倒是从小衣食无忧,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多些。有的连米价都不知晓,更别说播种。当然,你和老四比别人要好些。不过,这农事让你一个人做,朕还真有些不放心。”嘴上说着,却也没赶胤禟上岸。

胤禟曾在江南平过米价,况且他生意中也有米行,米价清楚的很。在江南又见过胤禛和胡老汉等人做这些农事,心里也有个谱,便边帮着插秧边笑着问道:“皇阿玛这选种可怎么选的?”

“这些年,不是洪灾就是旱灾,朕既忧心国无余粮,又担心百姓民生,会不会穿不暖,吃不饱。几年前,便寻了玉田谷种在这丰泽园里试种,前两年并无起色,甚至还不如外面的稻米。到第三年,朕再来看时,才有了收获。稻米本是九月成熟,那年朕却发现有些高壮的稻米六月便熟了,且籽料饱满,便收藏起来留作种子。第二年专用这些种子,竟又是在六月成熟。”康熙边说,脸上带了满足的喜悦。

“现在你手里的秧苗便是朕亲自挑选培育的御稻米,米色粒长,微微发红,气香味腴,关键的是生长期短。在南方,可以一年两熟。两熟啊,你想想,若是南方千万顷良田都用这样的稻米,我大清的粮仓怎么会不满,百姓又何愁收成不好。”踌躇满志的说完,康熙想到什么,皱起眉道:“去年,朕已经送到江南李煦那里,让他试种,又派了专人指导,总算是成功了。今年,朕传旨南方各府给老百姓发御稻种子,分文不收。可是,一些地方的百姓却不愿意换种子,朕只能让官府强制换稻种。现在,只盼着这御稻米今年丰收了,也安了民心。”

胤禟停下手中动作,抬头说道:“皇阿玛不用担忧,百姓墨守成规也是免不了的,但是试种之后必然都会明白您的良苦用心。这御稻米,必然会推广成功的。”

“说的好。”康熙笑了起来。

胤禟见康熙右手有些不利索,时常用上左手,便自己抢着多做些,将近一亩的稻田,过了半日方忙活完。

胤禟搀扶康熙上来,魏珠早端了热水在一旁候着。康熙坐到椅子上,到底上了岁数,虽然瞧着精神健旺,额上早已经见了汗,一旁站立的大宫女忙上来给康熙拭汗。胤禟转身接过魏珠手里的铜盆,魏珠惊了一下,胤禟摆了摆手,接过来蹲在康熙面前,轻轻抬起一只沾了泥的脚,放到热水里,用手轻轻按摩。

康熙习惯了众人的服侍,根本没有注意到洗脚的人是谁,他正欣慰地看着水田里绿油油的秧苗。却也觉得今日这脚按摩力度重而有度,脚上微微疼痛之后便是异常的舒服,刚刚的劳累得到了缓解。

“胤禟啊,朕不仅盼着百姓都能吃饱穿暖,还有另外一层顾虑。官府余粮不多,有了灾荒便要开仓放粮,若万一再有战事,怕是供给都不足。所以朕一方面抓着户部和你的内务府,另一方面在渴望这一年两熟的御稻米成功。”

胤禟轻轻答道:“皇阿玛放心,您都试种已经成功了几回,江南李家也试种成功了,可见这御稻米在南方是适宜的。户部有四哥,内务府有我,一定竭尽所能,不让皇阿玛操心。”

“嗯,你们俩朕倒是——”康熙似有所觉,猛然回头,见蹲在地上为他洗脚的居然是胤禟,眼里深深沉沉,动了动嘴,却没有说什么。半晌,伸手一拍胤禟的肩膀,道:“这些事让别人来就行了,你哪里做过这些。不过,小九的按摩手法居然能用到脚上,这还真比别人洗的舒服许多。”

“皇阿玛觉得舒服就行,关键是这力道,必须掌握好,按摩好了,还能缓解疲劳。”胤禟说着,已经又将康熙另外一只脚放到热水里。

魏珠在一旁已经见了汗,他们这些奴才都在一旁站着,贵为阿哥的胤禟却单膝跪在地上。不过,他倒是细心看着胤禟的按摩动作,上次他学了胤禟给太医院的按摩肩背的手法,每每康熙批阅奏折疲累了,便按摩上一回,康熙总是很受用。

等又换过一次水,胤禟重新按摩冲洗,方拿软帕子给康熙擦脚穿鞋。又匆匆将自己也打理好。

康熙站起身,伸手让胤禟扶着,回了乾清宫。想到今天的御稻,康熙心里激动,又铺开纸写了:“紫芒半顷绿阴阴,最爱先时御稻深。”

上午批了折子,下午又在丰泽园忙活了半日,胤禟看康熙面上有了疲惫之色,又陪着说了几句,便起身告退。

康熙看着胤禟走远的身影,慢慢说道:“朕的这么些个儿子,胤禟算是最为纯孝的一个。”

……

十一月,康熙巡行塞外,四阿哥胤禛,七阿哥胤祐,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四阿哥胤祯,十五阿哥胤禑,十六阿哥胤禄,十七阿哥胤礼随扈。

三阿哥胤祉,五阿哥胤祺,八阿哥胤禩共同监国理政。

胤禩这两年一直都随扈,这次康熙出行较晚,正赶上良妃卫氏去世两周年致祭,便留在了京里。胤禟临走前,又和老十胤誐,老十四胤祯一同往胤禩庄子上聚了一聚。前些年,玉华还会同这几人出来客气几句,现在却是见也不见了。胤禩从没说过什么,几个弟弟自然也没有理会这些小事。

胤禩嘱咐了胤誐,胤祯,又看向胤禟,胤禟说道:“八哥也保重,不要太伤神。有什么事,我回写信回来。”

胤禩笑睇着他,握住胤禟的手,“恩,等过了这几天,我会在皇阿玛出巡中途候着,到时候一起随扈回京。”

胤禟在马背上待了三日,便又窝在马车中睡的浑天暗地,胤誐和胤祯在外面寒风里依旧兴致勃勃的骑马。

出行第六日,终于到了热河。胤禟到行宫和康熙与宜妃请过安,便准备去这边的庄子上歇着。

胤誐一把拉住他,“九哥,晚上皇阿玛赐宴。而且,听说八哥还派人给皇阿玛送了好东西过来。你庄子上又无事,好歹看看再回去。”

胤禟一听,疑惑道:“八哥送东西?现在可是什么节庆?”

胤誐无奈的看着胤禟,“九哥,平日里你精明的紧,小事上总是糊涂。现在虽不是节庆,皇阿玛来这边总会围猎。八哥因不能陪着,特意寻了两只驯化有素的海东青过来。”说到这里,脸上露出神往之色,“海东青可是万鹰之神,听说十万只神鹰里才能有一只。最具灵性,威猛无双,寻常的天鹅和狐狸也不是它们的对手。我早想弄一只,可惜最近好的海东青难找,今日定要看看八哥送的这两只是如何神俊。”

胤禟往外走的脚步猛然顿住,失声道:“老十,你说海东青?!”

胤誐见胤禟惊诧无比,得意起来,“可不是,九哥也舍不得走了吧。”

胤禟虽然不知道历史上的毙鹰事件是何时,想来就是这次了。也顾不得疲惫,伸手拉了胤誐到僻静处,问道:“老十,八哥送海东青过来,别人可知晓了没有?”

胤誐疑惑的看着胤禟,说道:“没人晓得,这是八哥派来的人跟我说的。”

“快,带我去见八哥的人,问问那海东青在哪里搁着。”这么大冷的天,胤禟硬是急出一身汗。

胤誐边被胤禟扯着胳膊走,边瞪大眼看着他。

这时,前面正巧过来一人,见了两人,笑着招呼道:“哟,这不是九爷和十爷,这般匆匆忙忙是赶着赴宴?”

胤禟因这人拦路,不耐的抬头想斥责,却见来人一身石青官袍,秀美俊眼,正是承郡王世子锡保。锡保久在宗人府,又得康熙看重,年纪轻轻,已是位高权重,算得上宗室显贵,不少人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