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初搞慈善 第11章

作者:蜀七 标签: 励志人生 种田 穿越重生

  林渊鄙视他:“说得好像你会下地一样。”

  二两得意:“我爹说能跟着少爷,是我上辈子积德,我运气好。”

  “快睡。”林渊让二两吹了煤油灯。

  第二天早上,林渊是被二两叫醒的,他睡得太沉,昨天半夜下雨了都不知道,早上起来冷飕飕的,林渊摸摸手臂,让二两把厚些的棉袄拿出来穿。

  二两:“我一早就去找李大爷和杨二爷,都在外头等着呢。”

  林渊边穿袜子边想,“你大爷”是谁?原身的大爷来了?千里迢迢,就比他们晚一会儿到,这人会算命的?能算出他要在这儿置庄子?

  “什么你大爷羊大爷的。”林渊,“你说名字。”

  二两:“哎,就刀哥和杨子安。”

  林渊:“……那你就跟着我喊,叫李大哥和杨二哥,别大爷二爷,挺怪的。”

  二两摸摸后脑勺,不明白到底是哪里怪了。

  林渊走出房间,就看到了坐在椅子上的刀哥和杨子安。

  这二位看起来比分开时更沧桑了,毕竟每天都要下地或是监工,风吹日晒,不沧桑也不可能,林渊先拱手问好,这才说:“三哥说,北边的人开始逃难了,让我们早做准备。”

  刀哥:“这么快?”

  杨子安:“这倒不必怕,我们这四面是山,真要有流民,也不往我们这儿逃。”

  刀哥明显并不这么觉得,他摸着下巴的胡茬子说:“也不一定,流民不往这边来,山匪呢?”

  山匪,顾名思义,一般都是在山上行动,他们到多都是身材矫健的年轻人或中年人,身形也不会太过高大,要利于在树林在穿梭。

  这些山匪如今早就成了这边地主们的心腹大患。

  谁也不想被抢,虽然把粮食给他们就能得太平,但把自己的粮食掏出去,心里有多痛就不足为外人道也了。

  “我们在这。”杨子安用手指沾着水,蹲在地上画了个比较随意的地图,把他们自己的位子给圈了出来,“这边是官道,只有一条小道通过来,也没有商道。”

  “山匪劫掠过路客商和当地大户,不过从不在一地久待,我们这儿相当于山谷,没有要道,也没有出名的大户,山匪吃饱了撑的才会来。”

  “流民也不会往山里跑,他们要去有人的地方,要去城里,如果流民真的来了,坞城……”

  杨子安叹了口气:“收下他们,坞城就完了,不收他们,坞城也完了。”

  他的言下之意林渊和刀哥都能听懂。

  收下流民,坞城的粮食根本不够,本地居民都不够吃,还要分给流民,到时候坞城的矛盾将会前所未有的激烈,他们都不认为在这样的矛盾下坞城还能恢复秩序。

  不收流民,当流民越来越多,他们聚集在一起,胆子也会变大,为了活命,一定会选择铤而走险。

  只要流民到了,坞城无论怎么做都是错的。

  林渊叹道:“我让车夫三天后回坞城一趟,给三哥带信,让他一旦发现流民,就直接过来。”

  杨子安也点头:“可以。”

  刀哥坐在一边,不说话,他看着屋外,极轻地叹了口气,他有一股子好汉情节,是个重义气的人,也有正义感,但这件事却不是他们能去逞英雄的。

  在饥饿和苦难的洪流面前,所有人都概莫能御,只能随波逐流。

  “也叫三哥去散播消息,好叫旁的人也警醒些。”林渊说,“叫油庄的兄弟们带着家伙什也过来。”

  一旦流民南下,他们就必须隐藏自己,要过上一段长时间自给自足的日子。

  直到流民散去,或是……

第13章 013

  大雪初融,林家的庄子破败不堪,深冬时节冻死了不少人,还活着的聚在一起,靠打家劫舍维生,林家这个当地大户,自然成为一块香馍馍,一块看得让人眼馋的肥肉,此时再去看,昔日热闹火红的林家庄子,现如今变成了一座死宅,里面没有半分人气。

  林老爹趴在枯草丛中,耳朵贴着地,听见脚步声越来越远,才长出了一口,猫着腰跑了一小截路才跑回树林里。

  “老爷。”老仆从另一边跑回来。

  “都走了。”林老爹冲老仆说,老仆也说,“那边的人也走了。”

  他们俩一起钻进树林里,女眷们都待在相对安全的地方,林母手里拿着佛珠,坐在地上,嘴里念念有词,像是在念佛经,她的身边坐着几个小姑娘,都才总角之年,睁着眼睛看着自己林老爹,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她们只记得一个夜里被仆人从床上抱下来,大人们带着她们一起跑,身后的家却燃起了大火。

  离开家以后,他们一直在走,带的粮食不够,只能靠野菜维生,可野菜也是不够的,那么多流民,也都没有粮食。

  仆人们也很茫然,他们在林家待了这么多年,从没见过这样的事。

  林老爹坐到杨氏旁边,冲她说:“雪融了,我们这就上路,去找渊儿。”

  杨氏语气冷淡,她一直如此,对这个丈夫不冷不热:“嗯。”

  林渊在年前就找人带了口信,告诉家里他在坞城。

  林老爹庆幸儿子还记得给家里带信,也庆幸带信的人来得及时。

  “娘。”小姑娘凑过来,她害怕,只有在父母身边才有安全感。

  杨氏未曾生儿育女,包括林渊在内,所有的孩子都是丫头生的,庄户人家不兴纳妾,丫头就算生了孩子还是丫头,照样干活,只是吃穿会好上一些。

  小姑娘的亲生母亲就是杨氏的贴身丫头,此时正在烧水。

  林老爹还有心情说笑:“还是我有远见,叫渊儿先去南方,不然我们也得跟着流民一块过去,连个栖身之所都找不着。”

  杨氏看了他一眼:“渊儿走的时候只有十四岁。”

  她为着这个,从林渊离开开始,就再给过林老爹一个好脸色。

  林老爹:“农户家的孩子,十二岁就能撑门立户了,再说了,传口信的都说了,我们渊儿如今有了地,还有了庄子,这才是我的儿子!”

  他语气中带着浓浓的骄傲。

  他只有一个儿子,但这个儿子却能抵别人的十个儿子。

  当时和他前后脚叫儿子去南方的张家,可一直没收到口信,直到流匪出现,才不得不拖家带口的逃走,如今估计已经成了流民,只知道要去南方,可是到底去哪儿却不知道。

  杨氏念着佛经,不再去管林老爹。

  她是书香门第出身,爹是读书人,家里一屋子的书,她娘死得早,爹也没有续娶。

  于是她一直到二十四岁才出嫁,还是因为家里没米下锅,这才嫁给了林老爹。

  现如今十八岁没嫁都是老姑娘了,更何况二十四岁。

  可杨氏却并不觉得羞耻,她不爱自己的丈夫,也不爱丈夫的家,她宁愿写一天大字,也不愿跟丈夫多说几个字。

  林老爹:“我们白天睡觉,晚上赶路,别叫人看见。”

  仆从们都点头,没有异议。

  虽然经历了可怕的噩梦,但是仆人们却异常听话,他们也没有趁机逃跑,而是一直待在林家人身边,他们清楚的知道,一旦离开林家人,他们也会变成流民,到时候只会更惨。

  而跟着老爷和夫人,还能去投奔少爷。

  还能像以前一样,干活就能吃饱。

  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赶了多久的路,白天在隐蔽的地上睡觉,晚上披星戴月的赶路,有时候在路边会看到饿死的人,尸首被野物们撕咬拖拽,不成人形。

  巨大的恐惧感每每都会让他们更加小心谨慎。

  所有人只敢穿破烂的葛衣,女眷们也抹了一脸的黑泥,头发上全是枯草,穿着从未穿过的粗布衣裳,赤着脚行走在路上。

  他们越来越像流民了。

  来到坞城的时候,已经是秋天了。

  他们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才终于来到了这里。

  林老爹在路上死了两个女儿,都是吃坏肚子,发烧死的,只能就地掩埋。

  一共三个女儿,只剩下一个了,这一个被杨氏带在身边,在山里挖野菜吃的时候,杨氏都要自己先吃,过一会儿瞧着没事才给这个孩子,她虽然现在瘦成了皮包骨,但好歹活了下来。

  仆从们也死了一些,还有一些失散的。

  看着城门口,林老爹终于没忍住,他双膝一软,跪在地上,眼泪鼻涕糊了一脸。

  身后的仆人们也没忍住,跟着一起哭。

  “到那边去!”守城的士兵在赶人,他们不会让流民进到城里去,“过去!”

  林老爹连忙凑过去:“兵爷,我们不是流民,我儿子在坞城,我是来投奔他的。”

  说着,还从怀里掏出一个簪子,这是杨氏的东西,一路上值钱的东西也就剩一些首饰了,他笑得谄媚:“兵爷,通融一下。”

  士兵用手摸了摸簪子,还上嘴咬了一口,确定是金子以后才问:“你儿子叫什么?”

  林老爹:“林渊!我儿子叫林渊!”

  士兵愣了愣,然后一笑,露出白牙:“这可巧了。”

  说完朝后面喊人:“姜哥!你兄弟的爹来了!”

  林老爹听得莫名,只看见城门内走出来一个人,二十出头,穿着一身薄棉衣,手里还拿着一个馒头,正吃得香,林老爹看见馒头的时候狠狠咽了口唾沫,他这辈子从没这么馋过馒头。

  姜桂看着面前的流民,实在是一个也不认识,穿得破衣烂衫,幸好初秋还不算太冷。

  “这位大伯?”姜桂刚开口。

  林老爹马上说:“大侄子,我是林渊的爹!”

  姜桂:“可有什么凭证?”

  林老爹连忙说:“有的有的,我儿子耳后有一颗痣。”

  姜桂:“……”我又没看过林渊耳朵后头,我怎么知道?

  “别的凭证有吗?”姜桂又问。

  林老爹便把自己家住何地,居家几口说得清清楚楚。

  姜桂这倒是知道,便小声说:“夜里我赶牛车出来,你们统共几人?”

  林老爹奇怪:“我儿不在城里?”

  姜桂:“他在城外的庄子里,我今晚带你们过去。”

  林老爹倒也不怕人骗他们,实在是他们有的也就一点首饰,大不了全给对方就是了,只要能找到儿子,一切都值得。

  于是第二天正午,正在田坎上站着看收成的林渊就看着自己的结拜三哥领着一票流民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