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枝
然而徐委是真正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他能够看得出赵安的情真意切、拳拳之心,但他也不可能这么被轻易说服,他说道: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国/家严厉查处低端市场,那些消费低端市场的人群该怎么办呢?这些市场之所以能存在,就是因为还有人需要它们。难道有人不想选择更安全的食品吗?何不食肉糜。”
又是这一套理论。
在华夏的发展历史上,出现过很多问题,食品领域也是如此。
总有人在为市场找借口,说每个阶段的生产条件不一样,现在的华夏还不足以提供那么多品质优良的食物,有低端市场也是正常的情况。
某些厂商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在市场之中为非作歹,他们从来不会觉得自己有任何的过错,反而会有一种病态的心理:我这是在给穷人提供生存条件。
人们总是希望市场能够自动地调节变好,但事实是不可能的。
十五六年后的华夏,经济够发达了吗?早就够了。
然而根据赵安了解各种食品问题依然层出不穷,食品市场欠缺的就是更加严格的监督与管理。
民以食为天,连天都不能够让人感觉到安全,还谈什么其他的生活条件呢?
所以面对徐委的解释,赵安并没有让步,而是说道:
“我说的整治食品市场,并不是说全面的禁止廉价食物。例如国/家每一年的陈粮就可以投放在市场之中,而且国/家还有很多的手段可以保障食品市场的层次性。更何况,保证所有的国民都能够买得起安全的食品,这不是国/家应该做的事吗?”
赵安说这话的时候,直接与徐委对视,没有一丝一毫的让步。
“你还是太着急了,这件事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到的。你也需要给国/家时间。”
其实赵安心里也知道,国/家真的很不容易。有的时候面对着这个十多亿人口的华夏市场,哪怕赵安已经知道未来的发展情况,也会心生无力之感。
赵安现在的成就的确让人羡慕,但哪一次不是危机四伏呢?
“我愿意帮忙推动市场的改革,只要国/家出台相关的质量监察法规,食安愿意无条件帮推动食品市场的改革。”
言之凿凿,掷地有声。
赵安说这句话的时候,徐委身旁的宋桥教授都愣住了,他完全没有想到赵安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关于今天的会面,其实宋桥教授有提前和赵安交流过——
赵安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表现得稍微激进一些,因为政/府永远是保守派。赵安必须要让徐委感受到农业改革的迫切性。
但宋桥教授也没有想到赵安会说出这样的话。
什么叫做无条件帮助推动食品市场的改革?
国/家的市场改革能由一个民营企业来推动吗?这是不可能的。除非企业被收为国有,以国有企业的身份去做这些事情。
赵安会不知道其中的关键之处吗?赵安比谁都清楚,因为他早就和宋桥教授讨论过这件事的可行性。
除非政/府出面,否者食安公司单打独斗没有办法真正影响到整个市场。
而此时赵安说出这样的话,就表示着:如果国/家需要,他愿意将食安拱手送上。
别说宋桥教授了,就连徐委听到赵安的话,都楞了一两秒。
如果是别人说这句话,徐委可能还会怀疑。但对于赵安,徐委的确有几分好感。
前两年,三聚氰胺事件的时候,徐委就已经听说过食安的名字。而这次受到老友的邀请,好奇之下,徐委更是直接把赵安的经历调出来看了看。
三聚氰胺、大豆期货、墨东弟市场、让利于农……这些事徐委都一清二楚。包括赵安父母、红秀、跃华,也有所了解。
一个人可能会为了利益,伪装一两年。但像赵安他们家这样的企业,都还不足以让人信任的话,那恐怕市场上就没有能够让徐委相信的商人。
所以见面之前,徐委对于赵安就已经有了暗中的评价,连宋桥教授都没有说过——赤忱。
所以听到赵安这么说,徐委相信这是赵安的真心话。
农业与食品市场改革吗?徐委心中一动。
有的困难总需要有人去克服,而此时此刻,他的面前似乎就有一个不错的选择。
“坐下吧。”
徐委望向赵安的眼神不由自主的带上了一丝慈祥,那是对于自己后辈的希望,也是对于国/家下一代的骄傲。
接下来的时间,在这个小屋子里,赵安细解释了自己的很多想法。目的都很明确,就是为了完成农业与食品市场的升级。
比如国/家监督部门与相关法案的修改,让所有市场参与者都感受到国/家对于食品安全、农业发展的重视性,从而主动调整自己的生产方案。
还有农业税收的调整,尽可能提高农民的收入。
当然这些是比较常规的手段,赵安也有想过对于国/家农村的土地生产制度进行一定的改变,但被农业部的负责人直接否决了。
赵安也知道这是国情所致,并没有强求。
对于不能集中生产的小农模式,也有一定的想法。不过那需要等互联网发展到下一个阶段才能进行推广……
整个谈话过程并不容易,赵安也不是完人,很多想法依然有明显的漏洞、不足,与这些部门负责人一起交流,收获颇丰。
至于食安企业归属的问题,没有任何一个人主动提及。
赵安的想法是,如果国/家真的需要由国有企业来进行推广,真的要对食安进行国有化改造,赵安绝对没有任何怨言。
想赚钱,他还有无数的办法。但想为农民做一点事儿,这是目前最好的方案。
而徐委也没有提及这件事,因为这件事在他看来就是一个笑话。
赵安以国士待华夏,华夏必以国士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