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凔溟
“但他们哪里有俞先生如此大义,将收入的两成都捐献给基金会了。”李煦会找他谈这件事,也是看中俞伯明不看重名利的性情,换做其他视财如命的,或者眼界低一些的,根本不会和他合作。
基金会已经正式成立了,目前只有这一项收入,钱都还没到账,洪亮就已经找京兆府谈了一笔交易。
以往,京兆府接到报案,如果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走丢了基本是不会管的,除非是富贵人家的孩子被拐了,官府才会派人去找一找,但这个时代没有监控设备,各地出入也不需要证明,想要找个人真是大海捞针,因此成效甚微。
洪亮听了李煦的一些建议,跑去官府注册了一家镖局,然后跟官府说,以后有人口失踪的报案他们镖局可以免费帮忙找人,只有一个条件,就是无论是谁来报案官府都必须知会镖局一声,官府不想管的可以委托他们来办理,人找回来了功劳全算官府的。
这种好事听着很像天方夜谭,洪亮曾经是京兆府的小吏,也认识不少人,他得罪的是一名主簿,以前对他来说,得罪这样的人就基本前途无光了,但如今,他是顺王府的管事,走出去比主簿还有脸面,他拿着顺王的名帖找京兆府尹,连郑璨都要给他三分面子。
郑大人一听是顺王想做善事,且俞先生专门捐了一笔钱用于寻人,官府只需要传递个消息就能得到免费的劳动力,找到人了是官府的功劳,找不到人也就跟以前一样,这种好事没人会拒绝。
“在下听说洪管事最近在招揽贤才?”俞伯明好奇地问。
“对,他准备招一名画师,四五个江湖草莽,刚开始,人手欠缺,想要做出成绩很难。”
俞伯明倒是不担心这个,他试探着问:“听说昨日他录用了一名偷儿,还是坐过牢的,这消息还是茶馆里的客人带来的,真有此事?”
“本王倒是不曾关注过这个,俞先生想知道明日招洪亮过去问问就是了,只要是与您捐赠的项目有关的事情,您都可以问他。”
俞伯明也只是想提醒他注意一下用人而已,并非真想干预洪亮做事,他与洪亮接触过,知道他是个有原则的人,这件事入了王爷的耳,将来闹大了王府总会给出解释的。
第二天,李煦还没出门就见到了洪亮,他呈上来了一份名单,也就是镖局的第一批成员了。
“王爷事忙,本不该拿这种小事来打扰您,但属下心有不安,想请您指点迷津。”
“哦?你想问什么?”
“是这样的,您说过,保镖最好找几个江湖人士,最好混过旁门左道的,属下按照这思路招了四个人进来,其一是一名惯偷,入行二十年有余,被官府抓过好几次,坐牢服役都有过,此次出狱后决定金盆洗手;其二是一名剑客,剑术并不是很高超,但出身名门,因犯错被赶出了门派,到京城一阵子了,一直在一家赌坊做打手;其三是一名乞丐,因过于懒惰在城外城隍庙住了十年,突然一朝醒悟想找事情做,但没人愿意用他;最后一名是……是一位老鸨,年纪挺大了,以前经营了一家妓院,小门小户的那种,后来楼里的姑娘们年纪大了,生意越来越差,就分了钱把人遣散了,她无儿无女,无亲无故,积蓄花光了所以想找份事情做。”
洪亮说完自己都觉得这几个人太不象样了,换做以前,这样的人他连看都不会多看一眼,可王爷说过,想要找人,旁门左道的人比官差更方便,也更懂得门道,效率会更高。
“王爷……您看这些人行吗?”洪亮忐忑地问。
李煦嘴角抽了抽,这些人放在现代差不多就是有案底的人,一般用人单位都要剔除的,不过如果用于寻人,应该还是有用的。
前提是,他们肯为了这份事业尽心尽力发光发热。
“行不行的得用过才知道,本王只问你一句,你能保证这个偷儿不继续偷窃,这个剑客不会随意伤人,这个乞丐不会重蹈覆辙,这个老鸨不会重拾旧业吗?”
洪亮石化了,他一脸羞愧与茫然的表情,“这些人……他们都保证过会放弃过去,好好做事的。”
“那就给他们签一份协议,只要他们违约,随时扭送去大牢,每人给三个月试用期,试用期月钱减半,转正后如果做得好还可以加薪。”
洪亮原以为会挨骂,没想到王爷居然同意用这几个人,这下子他终于有底气对外人说,他的选择没错。
“还有一个画师……那个,您要不要也听听?”洪亮搓着小手,不安地将画师的履历报给李煦,然后等着挨骂。
李煦觉得今天早上的太阳一定是从西边升起来的,否则一大早怎么就要听这些糟心事,“一个爱画裸体的画师?曾经偷看过不少男女老少沐浴?这样的人……这样的人……他为什么还活在世上?”
洪亮缩了缩脖子,小声说:“好几次都快被打死了,后来他就去练了轻功,听剑客说,他的轻功在江湖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从那以后就没人能抓住他了。”
“呵,真是个有理想的画师!”李煦摆摆手,“算了,不管以前如何,从今往后,他要是敢不经得人同意就偷看,本王会让人挖出他的双眼,你让他斟酌斟酌,看看是他的轻功厉害,还是本王的人厉害。”
洪亮连连点头,有王爷做后盾做事情就是稳,否则光靠他一个小管事还真制不住这些人。
说完了事情,洪亮就准备离开了,李煦突然叫住他说:“那个画师,你让他明日来王府一趟,本王看看他的画工如何。”
洪亮惊喜地说:“王爷,他画人物真的非常逼真,属下也是想,若是有失踪人物的肖像图,找人肯定更快,所以才留下他的。”
“本王见过再说。”对于这个时代的画技,李煦只停留在几幅古董图画里,论逼真,还是现代的素描彩铅更逼真。
第333章 闺女长大了
黄军师说一个月内会让后宫传出喜讯,实际上,才过了五天,宫里就有一位美人在御花园里晕了过去,因为只是个过气美人,只有一名年轻的太医过去诊脉,这一上手,不得了,竟然摸出了滑脉。
这后宫里几十年也没出过几位皇子,能诊出喜脉可是天大的好事,不仅怀孕的美人可以得到巨大的赏赐,医者也可以得到天大的好处。
据说如今的医判大人就是当年替皇后诊出喜脉的那位,皇上一高兴,不仅赏赐了金银美人,还接连提拔了几次,加上皇后一直信任他,才短短几年就平步青云了。
年轻的太医激动的脸庞发红,那名美人却以为他是因为自己的美色而羞涩,用扇子挑起他的下巴,调戏道:“没想到宫里还有如此年轻的医匠,你水平行吗?也是,我一个小小的美人,又是不受宠的,能有个医匠来看病已经不错了。”
“卑职姓王名有石,夫人您最近可否察觉身体不适?”
“真是巧啊,我也姓王,说不定几百年前咱们还是一家呢,那我称呼你王太医吧。”王美人摇着扇子,满面愁容地说:“最近总是没什么精神,嗜睡,吃什么也没胃口,这不是马上就入夏了么,我每年都会如此,习惯了。”
王太医起身朝她做了个揖,“卑职可能要恭喜美人了,您应该是有孕了,不过卑职阅历不足,还是请其他太医来再诊断一下吧。”
王美人脸色巨变,扇子掉落在地上,她暗暗心惊,语无伦次地问:“你……你说的是真的?别是看错了吧?……你出师了吗?”
王友石能理解她的激动,皇上年纪大了,宫里的女人们根本没想过还能怀孕,所以后宫才能如此平静,乍一听这个消息,谁都会认为是假的。
“美人信不过卑职,可以换个太医来看看。”这么大的消息肯定很快就会传遍皇城,王友石也不怕被抢了功劳。
王美人盯着他,手下意识地摸在肚子上,就在沉静的几息功夫里,她做了个巨大的决定,她压低声音问:“王太医,您可能看出这孩子多大了?”
王太医毫不犹豫地回答:“您脉象不显,应该才一个月有余,不是卑职自夸,卑职擅长千金科。”
一个多月啊,那可就不是自己第一次被临幸的日子?王美人这下放下了,脸上露出笑容,“我刚才太激动了,所以有些失态,王太医医术高超,以后还希望你能替本宫安胎。”
“多谢夫人看重!”
片刻后,王美人的贴身宫女就急忙跑去御书房报喜了,原本像她这样的小宫女,是没机会接近御书房的,可消息刚传给外头的小太监,她就被领进去了,还见到了大内总管赵公公,一脸慈祥地问她:“你是王美人宫里的?”
“奴……奴婢香梅,是伺候王美人的。”
“哦,你家美人是叫王巧儿吧?”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