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 第475章

作者:凔溟 标签: 穿越重生

“得罪了。”寇骁眼神一冷,率先发起攻击,大皇子孔武有力,两人一交上手就知道对方不是善茬,不敢掉以轻心。

一名亲卫快马跑进城,想去了顺王府,得知王爷进了宫,赶紧到宫门口守着,正巧今日值班的是熟人,便让人给顺王带了话去。

李煦很快就收到了寇骁与大皇子比武的消息,挑挑眉,并未多诧异,早听说那位京城到京畿营巡视了,这两人早晚要对上的。

他派了人去军营盯着,有结果了第一时间来回复,他对寇骁的武艺有信心,怕就怕大皇子输了不服气。

他随口把这事告知了皇帝,笑着道:“难怪人家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些武将们看到强劲的对手就想切磋一番,也不知谁会赢。”

皇帝对武将之间的比斗司空见惯,就算其中一个是自己儿子也没觉得有什么,“他们好斗是好事,有比较才有进步,寇骁的武艺朕是知道的,大皇子可能要吃亏了。”

李煦却道:“寇骁太耿直了,大皇兄只是想动动筋骨,就怕他太当真了,伤了大皇兄就不好了。”

皇帝摆摆手,“武人切磋,一点小伤在所难免,你若是放心不下,就去现场看着。”

李煦当然是不去的,他要是在,大皇子更得气得发疯了。

反正事情已经报备过了,如果大皇子敢输了找茬,那皇帝这一关也不好过。

最近接连收到了不少地方发洪水的奏折,个个都伸手要钱要粮,李煦之前查账已经查完了,问题不少,但就算揪出了问题,国库也不可能突然丰盈起来,粮仓里不翼而飞的粮食更不可能突然飞回来。

“父皇,这各地的赈灾折子如何批?”

皇帝揉揉眉心,“年年修河道筑堤坝,这洪水怎么就拦不住呢?也不知这些贪官污吏昧下了多少银钱。”

李煦却是知道,修河道筑堤坝也只能减少风险,但内涝同样是灾,这个时代的房子基本都是土木的,还有风一吹就倒的茅草屋,连连大雨下几天,就算河水不倒灌,内涝也能毁掉不少房子。

还有积水导致的病毒繁衍,百姓们都是喝生水,所以灾后生病的人总是格外多,一个不注意就是瘟疫了。

想想二十世纪对上瘟疫都得死不少人,何况是缺医少药又交通不不发达的古代,等他们收到消息,当地的疫情基本已经无法控制了,最终结果一般都是封城屠城。

这个结果让李煦不寒而栗,他加紧奏折的批阅,将所有请求赈灾的折子挑出来,又对照地图勾出这些地方的位置,无不例外,都是河流两岸的郡县。

他命人取来近三年这样的折子,把受灾的地方在地图上标记出来,这一看,就发现问题了,“父王您看,这青州府前年拨付了三十万两修堤坝,这笔银钱足够将青州府内这一段河堤修的稳如金汤,为何这两年青州府还是年年闹灾?是堤坝没修好,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皇帝瞥了李煦一眼,点头道:“是有问题,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置呢?”

“儿臣以为,还是该派人前往各地巡视,光靠他们各地上奏的折子根本无法看明白具体怎么回事,而且灾情严重与否也都是凭他们自己说的,国库钱粮有限,轻重缓急,我们肯定得先紧着受灾严重的地方。”

李煦在地方待过,知道这些地方官员上报灾情总喜欢往严重了说,但真正过于严重的时候又喜欢捂着,他们从几页纸上很难判定真实情况。

“此事朕也想过,年年都派使臣巡视,可天下乌鸦一般黑,使臣若是收受贿赂,照样会蒙蔽我们的双眼。”

“那就找个人品可靠的人去。”

“你推荐谁?”

“林统领、寇将军、司徒将军、贾副将、苏副将,这些人都是上好的人选,而且他们武艺高强,还不用担心遭人暗算。”

皇帝惊讶地问:“为何会想到他们?他们可是武将,从未有过武将担任正使的先例。”

“儿臣明白,文官才懂治下之道,但我们只需要一双眼睛替我们去各地看看,再把实情汇报回来,武将们不懂太多弯弯绕绕,与文官之间也没有太深的羁绊,如果怕延误赈灾时机,可以派几名文官随行。”

皇帝恍然大悟,“确实应该如此,文官之间又是家族又是师门,连同窗情谊都胜过皇命,武将则少了这许多麻烦,确实是好主意!”

李煦一直觉得,文官做事太过拖沓,赈灾还是得武将上场,用绝对的武力压制夺得决策权,免得被人钻了空子。

皇帝扫了眼李煦圈出来的地方,受灾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两块区域,当即决定,“派林钊和娄长井去,每人领羽林军三千,带着赈灾银与粮食去,具体你去安排。”

李煦应诺,“儿臣这就去安排。”

第335章 朝会

李煦做事情注重效率,在这信息不发达的年代,连传唤个人来都得等半天,等把命令传达下去,一层一层往下传递,又不知要多久。

林钊和娄长井来的倒是快,可是接到任务都有些傻眼,林钊与李煦更熟悉,直白地问:“王爷是让我二人作为正使巡视受灾地区?”

“是正使没错,你们到了地方,也不用顾忌其他,真实是什么情况就报什么情况,弄清楚受灾人数和财物损失,受灾严重的,钱粮立即到位,无需过问朝廷。”

这是非常大的权利了,林钊身为羽林军统领,品级不低,但他却很少过问朝政,武将么,能守卫好皇宫就是他最大的职责。

“王爷,此事皇上同意了?”林钊无法想象,让一个武将去行驶文官的权利,朝廷上那些老臣会怎么想,如果皇上同意,那他还是敢去拼一拼的。

“自然,如此大的事情父皇得下旨的,你们无需担心,也不用担心做不好,本王会选几个文官随行,有不懂的地方就问,不过也不需要你们懂太多,把钱财发到需要的人手中就算圆满完成任务了。”

娄长井沉默了半响,见李煦不是开玩笑,好奇地问:“王爷为何会想要让卑职与林统领行钦差之事?”

“因为本王信任你们,以你二人的人品性情,本王可以放心的将钱粮交到你们手中,无需担心被哪个贪官污吏中饱私囊了。”

这可是巨大的信任,娄长井当即就感动了,林钊更了解李煦,知道他对谁都是这样的,“用人不疑”这四个字,顺王向来做的很好。

“王爷可否透个底,若是当地官员有作恶的,我们该如何查办?”

“本王不知道这些地方官府的官员人品如何,也没时间一一去查证,但凡有发现渎职、贪污、草菅人命的,一律押解上京,待查明后按律处理。”

林钊和娄长井同时点头,这个好办,抓人这种事他们都是做熟了的,只要别让他们审案就行,至于赈灾,也不怕,他们领着三千羽林军,大不了亲自把钱和粮食送到受灾的百姓手中。

“还有什么问题?”李煦见他们二人一脸即将赴战场的表情,安慰道:“你们不需要有太多的顾虑,本王既然用你们,就是相信你们能做的比文官更好。”

见他们露出疑惑的表情,李煦耐心解释道:“不用怀疑,这第一,你们行军速度快,务必夜以继日赶路,不可延误时间,第二,你们身手好,无需担心有人敢谋害你们性命,第三,由你们做正使,命令随传随到,羽林军全是你们的手下,不用担心有人不服从命令,这么一想,是不是就有自信了?”

林钊与娄长井二人一起点头,是啊,这么听来,他们武将去赈个灾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先例,只是一般那样的武将都有兼职,而且一出动,肯定是百官呼应的。

“行了,回去收拾收拾,点齐兵马,本王已经命人去准备钱粮,明日一早就能动身了。”

二人深知顺王做事稳妥又迅速,说了几句场面话就急忙赶回去,钱粮不用他们操心,但带哪些人出去可就是他们自己操心的事情了,万一带个拖后腿的,任务办砸了,完蛋的是他们自己。

处理好这事,李煦也收到京畿营传来的消息,寇骁打败了大皇子,据说原本是一局定胜负,大皇子第一局输了,觉得是自己太轻敌所致,所以改成了三局两胜制,从早上打到下午,最终以寇骁连赢三场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