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满座衣冠胜雪
胡氏很生气,表面上却从来流露出来,这时也跟着凑趣,“是啊,以前我想着他身边没个女人,怎么能照顾好孩子,就想把两个孙儿接回来,带在身边照顾,可惜世子怎么也不肯。这下好了,公爷可以含饴弄孙了。”
安国公是个大老粗,听不懂她拐弯抹角地指责大儿子忤逆不孝,只明白了“含饴弄孙”四个字,于是抬手摸着花白的胡子,呵呵笑道:“是啊,有东哥儿在,国公府一切都交给他,我只教教儿子和孙子也就是了。”
胡氏心下一沉,恨得咬牙切齿。稍稍安定了一些,她才想起一件重要的事,“世子已经年过而立,至今还是鳏夫,不仅他身边没人侍候,也让咱们安国公府没有脸面。我琢磨着,等他回来,先给他放两个房里人服侍着,然后再精心挑选合适的大家闺秀,给他续弦。”
“嗯。”安国公点头,“这件事的确很重要,等他回来,再好好商量吧。若是他另有打算,那就等一等再说。”
北晋朝约定俗成的规矩,初婚由父母,再婚由自己,他那长子性子犟,现在又深受皇上器重,他虽然性子粗豪,却也明白现在是大儿子很关键的上升期,京中形势又特别复杂,他这个做父亲的即使帮不了什么忙,也不能给儿子拖后腿。
胡氏气得半死,一时却无计可施,只能等着苏东辰回来再说。
两人是长辈,自然用不着出府迎接,都在正院正堂等着。不断有丫鬟婆子过来禀报世子爷的动向,让两人心中有数,不要太着急。
很快,苏东辰脚步稳健地走进来,毫不含糊地跪下,对着安国公磕了三个头,“儿子不孝,十几年离家在外,不能日夕长伴父亲左右,实在惭愧。”
他完全不提“母亲”,别人却说不出半个不好来。他只比继母小几岁,若是说出“长伴左右”之类的话,那才是大大的不妥。他言行举止都避讳些,才是真正的大孝。
胡氏虽然生气,却也知道无法指责,只能做出慈爱的笑脸,就这么干看着。
安国公本是铮铮铁汉,此时见到多年不见的大儿子,也忍不住心里激动,几欲落泪。看着英俊潇洒威武不凡的大儿子,他连声道:“快起来,快起来,过来让我好好看看。”
“是。”苏东辰立刻起身,微笑着站到父亲身前。
第15章 谋划(1)
安国公上上下下地打量着这个最有出息的长子,见他气宇轩昂,不怒自威,比自己当年还要强上几分,果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他老怀大慰,连连点头,“好,好,你现在回来了,咱们这个安国公府就交到你手上了。你要好好的,安国公府的未来就交给你了。”
苏东辰从眼角余光看到胡氏脸色铁青,脸上的笑都快要挂不住了,顿时感觉很爽,笑着点头,“父亲放心,这副重担就交给儿子吧。有父亲在旁边看着,让儿子试试手,即便儿子有什么不周全的地方,也无大碍。”
“是啊。”安国公喜笑颜开,半晌才想起,“哎,我那两个孙儿呢?”
苏东辰便让到一旁,“孟儿,仲儿,快来拜见祖父祖母。”
苏钰孟和苏钰仲同时上前一步,跪下磕头,齐声道:“孙儿拜见祖父祖母,二老万福金安。”
胡氏才三十多岁,这些年锦衣玉食,生活舒心,保养得极好,看上去不过才二十来岁,仍然美艳动人,听到“二老”两字,不由得嘴角微抽,接着便慈祥地笑起来,“真是祖母的好孙子,快快起来,不要多礼了。”她很热情地伸出手来,“过来,让祖母好好看看我的乖孙孙,你们见过叔叔婶婶姑姑了吧?”
她越亲热,两个少年越觉得别扭,却又不能不听,免得担个不孝的罪责,父亲也被顺势扣上“教子无方”的名头。不过,两人早就请教过傅明翰,这时也自有对策。他们起身后,一边慢悠悠地走向胡氏一边满是孺慕地看向安国公。
苏钰仲是幼子,不必像长子那样必须稳重,这时便活泼地笑道:“常听爹爹说起,祖父是大英雄。”
安国公心里欢喜,放声大笑,朝他们招了招手,“来,让祖父看看。”
两人顺势扑过去,冲到安国公怀里,齐声叫道:“爷爷。”
安国公抱着两个小孙子,满足地笑道:“爷爷可想你们了,想了好多年。”
苏钰仲熟练地撒娇,“我们也想爷爷,可想可想了。”
“是吗?”安国公开心得不行,“好啊,以后就跟在爷爷身边,爷爷教你们祖传的功夫苏家枪。”
“好啊。”苏钰仲欢呼雀跃,“爷爷最好了。”
苏钰孟稳重地笑道:“谢谢爷爷。爹说过,爷爷的苏家枪使得比曾祖父还要好,爹都比不上。”
他们祖孙三人在一起絮絮叨叨,有许多话要说,也无暇去理会别人。胡氏只好端着笑脸看着,感觉脸都笑僵了,心里越发恼怒。
苏东辰也不理她,只道:“跟我回来的还有些下人,大部分都是跟着去的家生子。在当地买的人,想要留下的都放了身契,有些无依无靠的愿意跟着,儿子就都带回来了。人有点多,就让几个管事进来磕个头吧,其他人在院子里磕头就行了。”
安国公根本不理后宅之事,自然全无意见,“行,都依你。”
胡氏自然不好说什么,“好,叫他们进来吧。”
大管家便传了话出去,很快,沥泉带着几位管事妈妈和侍候苏东辰父子的一等大丫鬟进来,跪在地上给两位老主子磕了头。
沥泉陪笑道:“小人这些年一直是将军府的管家。曾妈妈是世子爷的内院管事,韦妈妈是教养妈妈,肖妈妈是大少爷院里的管事妈妈,孙妈妈是二少爷院里的管事妈妈。紫青管着世子爷院里的事,梨花侍候大少爷,梅花侍候二少爷,都是一等大丫鬟。点金是大少爷身边的小厮,灿金是二少爷身边的小厮,捶金专门在世子爷书房服侍。他们都是家生子。”
曾妈妈原是苏东辰的奶娘,韦妈妈是苏东辰元配小李氏的奶娘,胡氏都认识,这时便和蔼可亲地说:“曾妈妈和韦妈妈这些年辛苦了。这两位妈妈倒是面生,都在南方买的吗?”
孙妈妈落落大方,恭谨地笑道:“回夫人话,老奴和肖姐姐原是豫州人,早年间遇到洪水决堤,一家子没了活路,只得到南方去投亲,想着那边富饶,总能混口饭吃。后来将军府买人,指名要年纪大,会照顾孩子,老奴原有两个孩子,都在逃荒路上去了。老奴也没别的牵挂,就和老奴的男人一起进了将军府。老奴侍候大少爷,老奴的男人会调理牲口,就做了马夫。”
肖妈妈接着恭恭敬敬地道:“老奴也是遇到大水,一家子人死了大半,只剩下老奴与老奴的男人,就跟着一起往南边逃,后来与老奴的男人一道卖进将军府。老奴侍候二少爷,老奴的男人会侍弄花草,就做了花匠。”
“看着倒是个老实的。”胡氏笑着,转头看向安国公。
安国公瞄了一眼,“那个小厮瞧着有些眼熟,是沥泉家的小子吧?”
沥泉笑眯眯地说:“国公爷慧眼,正是小人家里不争气的小子。”
“看着挺机灵。”安国公笑道,“好好跟着大少爷,以后必定有前程。”
苏东辰愉快地附和,“爹说得是。”
沥泉喜出望外,立刻磕了几个响头,“多谢国公爷和世子爷恩典。”点金也跟着磕头,连声谢恩。
人都见过以后,胡氏就让管事妈妈安排人将苏东辰他们的东西送往前院。他们父子三人没有女眷,都不方便住后院。
这时已是正午,胡氏吩咐摆宴,一家子男女分开,坐了两桌,中间并没有用屏风隔开,倒也热闹。
除了丫鬟婆子外,胡氏还把安国公的几个姨娘都叫来,在一旁开了小桌,以表示自己的贤惠大度,然后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赏几个通房丫鬟给苏东辰。
赏丫头之前,她特意给安国公报备过,因此理直气壮。安国公带着两个孙儿在外院午睡,听到胡氏身边的张妈妈过来禀报,觉得这是小事,根本不以为意,只叫胡氏安排便是。
胡氏很高兴,午休之外,就吩咐身边的管事妈妈将精挑细选并仔细调理过的四个丫鬟送到苏东辰的泰昌院。
这四个丫鬟大概有十六、七岁,生得如花似玉,粉面桃腮,颇有几分看头。苏东辰坐在书房里,正在喝沥泉送来的人参乌鸡汤。看了四个小姑娘一眼,他平淡地说:“照老规矩办吧。”以前在南方,想方设法送他美婢美妾歌伎舞女的人多得数不胜数,他能拒就拒,拒不掉就配给下面的官兵。军队里的大龄校尉和老兵多了去,送来再多女人都不够他们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