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学习成为人生赢家 第66章

作者:飞叠 标签: 爽文 系统 打脸 玄幻灵异

这……他大概猜到这封邮件的的内容了。点开一看,果不其然,是为某个轻率的学术编辑道歉的,道歉内容包括此前的审稿失误与方才的电话骚扰。

原来刚才的电话真的是编辑打来的啊,季知行往下划,还看到了一份等他签名的授权协议书。

即使主编的道歉看起来真的非常诚恳,并表示已经开除了那个愚蠢的学术编辑,但季知行还是写了一封邮件回拒主编。

他已经将这份稿件转投《华夏科学》,不可能也不愿意再授权给《数学新进展》了。

作者有话说:

第57章

拒绝《数学新进展》的邮件发送出去后, 季知行想到投给《华夏科学》的那份论文。

什么时候才能收到编辑的回复呢?既然那七篇分论文都受到了各个期刊的肯定,那么他推导NS方程的思路绝对是没有错的。

不过,那份论文是集大成者, 内容又多跳跃性又大,《华夏科学》的编辑多花点时间也是应该的。

《华夏科学》编辑部。

主编江秉德与外审专家池岸松正对着桌上的论文踌躇未决。

“你觉得……”沉默了许久的江秉德缓缓开口,“这是一个好机会吗?”

池岸松摩挲着论文标题:“对《华夏科学》来说,是!对这个年轻人来说, 不是!”

《华夏科学》确实是国内科学方面的顶尖期刊, 陈景润、华罗庚等著名数学家都曾在这个期刊上发表过论文。

但是,客观来说, 确实是比不上国外的那些顶刊。

随着国力的提升, 华夏一直致力于在各个领域提升自己的话语权,也收获了很多成果。

但在学术界,华夏科研人员仍然还只能在别人的框架里扑腾。

哪怕近年来, 华夏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科研人才,但因为各种客观因素,大家都还是选择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翻译作英文,奉送给《Science》等国际权威期刊。

很多国家就这么以期刊为武器, 轻轻松松地获取了各个国家堪称机密的科研成果。

所以, 建立具有影响力的期刊体系对于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非常重要。

但是, 受限于语言, 受限于各种客观因素,这在国内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而眼前就有这么一个堪称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可以说, 一旦这篇论文的内涵得到学术界的认可,那么全世界的所有数学家、物理学家在研究涉及NS方程的课题并撰写论文时, 都必须跨越语言障碍来引用这篇论文。

深层与深远的影响, 还有待时间来验证。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 《华夏科学》的影响因子绝对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飙升。华夏学术代表性期刊借此机会能够一跃而上,真正站上世界舞台。

但是,但是……

这篇历史性的研究成果不论向哪家国际期刊投稿,毫无疑问,都能得到最高等级的重视。相对而言,《华夏科学》对这个年轻的数学天才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到底应该以人为本,还是着眼于整个期刊体系?

江秉德与池岸松深怀对年轻学者的爱惜,久久不能下定决心。

“打个电话吧?打个电话问问。”池岸松说道,“我们听听季知行自己的想法。”

江秉德沉沉地点头,然后按照投稿人资料上填写的号码拨出电话。

季知行看着手机显示的陌生号码,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接起了。

许东阳正在一旁写策划书,听到季知行的声音突然变得郑重无比,他好奇地转头看去。

“是的,我明白。”季知行没想到《华夏科学》的主编会为一个素未谋面的年轻人考虑到这个地步,一时深受感动。

“当然,我愿意!”他当然愿意为提升华夏的学术话语权略尽绵薄之力。

有感于江主编的爱护,季知行将自己撰写论文到被拒稿,再到拆分内容广发论文的过程一一道来。

电话那头的江秉德终于放下最后的顾虑,世间安得两全法?这就是了!

“好的,谢谢您!”季知行挂了电话,松了口气又笑了起来。

“过稿了?”许东阳问道,他知道相对于其他七家国外期刊来说,季知行最看重的其实是投给《华夏科学》的那篇。

“对!”季知行重重地点头。

到此为止,投稿的八篇论文都已经过稿了,他便去实验楼向阎教授报告这个好消息。

季知行和阎教授在实验室外说话的时候,实验室里的研究生们一边做实验一边窃窃私语。

“零重力座椅的实验已经成功了吧?季……是不是要回来了?”

在阎教授的实验室,除了赵毅、孙珥以外,其他人对季知行一直存在称呼尴尬。

若按先来后到,他们就该叫季知行一声师兄,可季知行其实还不算阎教授的正式学生。

若等他以后正式拜入阎教授门下,按年级与年纪,他们就该叫季知行一声师弟。可别的不说,光是冲着几个月前那一篇《Sciense》论文,他们就张不开这口。

若直接叫「知行」吧,可大家毕竟连话都没说过,这么叫好像有点太亲近。若连名带姓地叫,又有点太生硬,他们之间又不是全然没有任何关系的陌生人。

总而言之,阎教授实验室的人在提到季知行时,总会在称呼上卡壳。

赵毅和孙珥手上的实验不能停,等他们做好了,季知行刚好也离开了。

比起其他人,他们与阎教授相处的时间更长,更敢说话。见一向严肃的阎教授此刻都面露喜色,不由得心生好奇。

“老师,是有什么好消息吗?”赵毅问道。

“知行要回来实验室了吗?”孙珥问道。

阎安瑾说起这事忍不住又笑了一下:“不,是他的论文过稿了。”

“论文?”赵毅想起前段时间的事,“太好了,早听说他之前闭关了一个月写论文,总算过稿了。”

他隐约听说之前被退稿过一次,幸好,那一个月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孙珥问道:“上了哪家期刊呢?”

看阎教授的脸色也知道肯定是世界级顶刊,就是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家。当初他们四个一起上了《Science》和《Nature》,阎教授也未见得有这么高兴。

其他人要么好奇地看过来,要么竖起耳朵细听。

“《华夏科学》!”阎安瑾郑重地说道。

“啊……真厉害。”孙珥言不由衷地夸赞了一句。

虽然《华夏科学》确实是国内一区顶刊,但因为语言限制,并没有被SCI收录。所以季知行在上面发表的文章并不能称之为SCI论文。

本来,对于一个大三的本科生来说,能在国内顶刊发稿也算是一件非常值得庆贺的事了。但季知行第一篇论文就发在国际顶刊《Science》上,相形之下,这次发表的期刊就显得有点令人失望。

阎安瑾将所有学生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越发感受到建设国内学术期刊的重要性。

他接着说道:“另外,还有《Science》《Nature》《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Physics Reports》《Annals of Mathematics》《Acta Mathematic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阎安瑾一口气把七家期刊的官名名称说完。

听到《Science》时,大家都瞪大了眼;听到《Nature》,大家都张大了嘴;接着听到好几家顶刊名字,大家就回过神来了€€€€难得阎教授还有开玩笑的时候啊,谁家论文跟大白菜似的。

阎安瑾一看大家的脸色就知道都误会了,他解释道:“不是开玩笑,季知行确实是一口气发了八篇论文。”

€€€€

所有人都愕然失色,八篇!

就是在三区四区的水刊,一口气发八篇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更何况,如果阎教授真的没有开玩笑的话,那季知行这八篇论文全都发表在国内外一区期刊上!而且还是科学综合类、物理类、数学类领域内的顶刊!

恐怖如斯!!

“老师!”有学生忍不住开口再一次确认,“季师兄真的在您刚才说的那几家期刊都发了文章吗?”

什么称呼尴尬,不存在的!若是季知行真的能一口气在那七家顶刊都发文章,哪怕他比他们小八百岁,那也是妥妥的师兄!

“老师!那几家期刊就是大家认知中的那些顶刊吗?”

会不会是同名的新期刊?

“老师!能问一下季师兄的论文选题吗?”

论文能不能过稿跟选题有很大的关系,打听一下什么选题那么好过稿,他们也可以蹭蹭热度啊。

……

阎安瑾等大家把想问的都问出口了,这才统一回答:“确实就是大家认知中的那几家期刊,选题都是NS方程。”

得到了阎教授的确认,大家纷纷又惊诧了一番。碍于阎教授的威严,不敢「靠」不敢「艹」,「天啊」之类的感叹词完全无法畅抒心中的惊骇,大家憋得难受得慌。

本来跃跃欲试想要蹭热度的学生们纷纷偃旗息鼓,NS方程啊,他们勉强才刚入门,还是继续做实验比较实在。

赵毅和孙珥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他俩在很久以前就知道季知行有意叩问NS方程,没想到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季知行就修炼到能以NS方程为选题一口气发八篇论文了!

就是……不知道他对NS方程研究到什么地步了。孙珥忍不住把心里的疑惑问出来。

“NS方程解的存在性与光滑性,并求出了通解。”阎安瑾轻飘飘地留下一句话,然后就离开了。

既然NS方程如今已经有了通解,那么他实验室如今的实验结构就可以做一些相应的优化调整,他要回办公室好好规划一下。

实验室里先是出现了长达60秒的绝对静默,大家慢慢消化了阎教授最后那一句话后,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惊叫,响彻整个实验区……

学校办公室,朱仁也忍不住惊叫出声:“八篇!真的是八篇?”

季知行点了点头,学校对他以及零重力社一直很关照,他发论文的事也算给学校增光添彩,所以就特地来跟主任报告一下这个消息。

“你小子!很可以啊!”朱仁哈哈大笑,快期末了,他写学期总结写到头秃,季知行的八篇论文就是及时雨啊!

一般在学期结束时,每个学校都会在各自的官网发一份总结报告,集中展现一学期来学校各方面的成就,包括教学成绩、获奖情况、科研突破、硬件发展等等。

但是,广陵大学这学期确实没有太多的正面素材可以写进总结里。

季知行带领零重力社的学生自主研发出零重力座椅可以算一件,但毕竟还未经过市场考验,就影响力而言仍然抵消不了先前范传朔被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过,季知行如今一口气发了八篇论文,且不论是在什么期刊发的,这个数量也绝对足够彰显他们学校的教学水平了。

朱仁乐呵呵地递给季知行一份纸笔:“你把那八篇论文都发在什么期刊写一下,学校给全体学生发个喜讯。”这也是激励大家见贤思齐的意思。

季知行想到上回的事,提了个建议:“主任,这次合并在一条信息发吧,不然分成八条太打扰大家了。”

现在的骚扰短信、推广短信、诈骗短信等垃圾短信实在是太多了,还是不要再用八条讯息轰炸大家的手机了。

“行啊,一条就一条。”朱仁也没想太多。上次发表的期刊不是《Science》就是《Nature》,当然值得大书特书。不过,这才过去6个月,朱仁也没指望季知行能再创辉煌。

他探头看季知行写的期刊名。

“《华夏科学》啊,好!”

这是国内一区顶刊了,他本来还想若都是三区四区的,那写进总结报告就得稍微用一点春秋笔法。

“《数学年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