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和月老互换工作后 第229章

作者:术子佚 标签: 强强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成长 逆袭 玄幻灵异

在这片混乱与喧嚣中,张玉庄显得尤为静谧。

稚嫩却沉着的脸在闪电中若隐若现,额前发被风雨吹乱,却遮不住那双黑白分明的眼。

他静静站着,和风雨没来时一样。

忽而他的目光被墙角一处的异动吸引。

在那里,一群蚂蚁正奋力抵抗着洪水,它们抱成一团,互相支撑着逃离即将被淹没的蚁穴。

他垂眸看了片刻,旧伞微晃,而后偏了过去。

那群正在脱险的蚂蚁不再受到巨大水滴拍打,动作也迅速起来。

张玉庄目光专注地跟随者那群蚂蚁,雨水顺着发顶滴落,在他苍白的脸上划出一道道水痕,他的半边身子也很快被雨水打湿。

但张玉庄毫不在意,嘴角甚至浮现出一丝几不可察的微笑。

暴风骤雨里,他圈住这一小方天地,成了一座孤岛。

暴雨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当阳光露头时,道场已经面目全非。

自那天起,这座皇家道场再也没人小看张玉庄,只是他们神色各异的脸上,或多或少带上了几分畏惧忌惮。

众人离开,张玉庄一如既往地去师父榻前侍奉汤药。

师父病故如柴,面容慈祥。

“此番预知天象,虽救众人于水火,然恐招祸端。”

张玉庄低头回应:“弟子不敢居功,只是偶有感应。”

师父摇了摇头,叹息道:“这是天赋,是福祉,亦是祸患。”

张玉庄缓缓抬头:“弟子明白。”

老人说话的声音在烛光摇曳的屋子里回荡:“道场留不住你了。”

预知的能力是修行之大成者,不论世家贵族亦或皇宫禁殿,都会召集有此能者。

何况张玉庄本就是皇家血脉,经此一场大雨,想必宫中早已知道了他的本事,哪还能留他在道场。

张玉庄沉默片刻,对师父深深一拜:“弟子恐怕要暂别师父了,忘师父保重自身。”

师父轻轻抚摸张玉庄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切记勿为外物所扰,你之能力非凡,用之得当可造福世人,用之不慎则祸患无穷。”

年迈的老师,声音无比沧桑,却是字字沉重。

“切记切记,莫忘初衷。”

张玉庄跪了下去,叩首道:“弟子谨记,此后必善行不辍。”

圣旨来得很快。

“闻六皇子玉庄天资聪颖,预知天象,救众于难,实乃国之栋梁,今特召回宫中,以备培养。”

马车辚辚,旌旗招展,身着锦衣的侍卫和官员恭敬无比地前来迎接。

张玉庄跟随队伍走向銮驾,此后再也没有回来。

来时路,归时途。

十二岁的张玉庄比来时多了几分沉稳。

幻境里,华贵马车直奔皇城而去。

现境里,谢逢野看得五味杂陈。

€€€€张玉庄这厮,小时候是这样的吗?

善行不辍?

“他这是……”梁辰也看傻了眼,“他幼时竟是个修行天才。”

“这就麻烦了。”谢逢野面色凝重。

观其业障,除了可通过往事经过来断善评恶,还可看其所执。

回望过去种种,张玉庄心性坚定,为达目的誓不罢休。

可若是要这么一个纯良少年变成如今的张玉庄,其间曲折可想而知。

也就是说,若想通过化解执念这个办法来打败他,恐怕难了。

“他苦苦收集那些,不就是为了把一个人扯回来吗。”玉兰分析着说,“想来,这个人势必对他来说极为重要。”

谢逢野接话:“极有可能是促成他改变的人。”

玉兰点头:“也就是说,这么重要的一个人,一定会在他的生命里留下痕迹。”

此话有理,谢逢野深表认同。

“可是。”谢逢野心中疑云更深,“早先我们就领教过他预知的本事。”

例如可以知道谢逢野会来不名城,所以早早安排尘三。

甚至可以让谢逢野直接触碰到幻境中的烈风。

若说道君本事通天,看透世间运作痕迹,由此设立天道。

但唯有一条:谁都不能让过去与现在实质性的触碰到。

如果可以这样,想来这个世界早就乱套了。

更何况,若他早有这个本事,何不直接把身系自己执念的人从过去带回来。

何苦经营多年,把所有人得罪个遍都不能得偿所愿。

所以这一点毋庸置疑,他做不到。

可他又是如何能通过幻境……

思虑间,张玉庄已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皇宫。

皇帝没有给出一丝一毫作为父亲的温情,冷冷地警告道:“今你回宫,勿因小功而自傲,切记分寸。”

张玉庄低头应是,转身之机,皇后含泪将他拥入怀中,颤声道:“我的孩子。”

亲生的爹漠视不管,倒是皇后作为养母对张玉庄百般疼爱。

自此,业障内一幕幕开始快速变幻,唯一不变的,是张玉庄脸上始终恭敬又冷漠。

而皇后,始终伴随着这个孩子成长。

晨曦微露,张玉庄晨读,是皇后轻步而来,为他披上薄衫。

朝堂之上,张玉庄恭谦有礼,退朝后,是皇后携食盒而来,对他嘘寒问暖。

月朗星稀,张玉庄夜习剑法,是皇后远远手腕。

秋风萧瑟,张玉庄为民请命,朝臣欣赏,是皇后在旁微笑。

大殿高堂,皇帝宣布立张玉庄为太子,皇后坐于高位,眼含泪光。

这位皇后在张玉庄成长中,给了绝对分量的母爱。

只是。

梁辰问:“这位皇后不是有了孩子,还立为太子了吗?”

当年张玉庄被赶出宫去往道场,正是因为这个。

这个业障实在奇怪,自从张玉庄离开道场这几年,都是匆匆掠过。

实在叫人瞧得奇怪。

“不止如此。”谢逢野盯着业障里那个张玉庄,沉声说,“来仙册。”

所谓来仙册,便是记载各路神仙登临天界之前的所在。

可是关于道君张玉庄的却是只字未提。

不论是这个遥远的王朝,还是这对帝后,甚至人界的六皇子。

毫无记载。

“或是他有心抹去。”玉兰道,随即又摇头,“但那也不应当啊。”

梁辰面带不解,看向尊上,不料尊上也只是深深点头说:“确实很不应当。”

什么意思?

最后还是青岁开口解答:“张玉庄既是个不管不顾要把人拼凑回来的,那他就是有情有义的人。”

梁辰一愣,便听谢逢野接着说:“有情有义到恨不得撕了天也要把人找回来,你想想他都想用些什么把那人拼起来。”

听了这话,梁辰回忆着说:“美人面,禅心,神骨,涅€€……”

他猛地一顿,这些可都是天地间至宝。

即便美人面炼化方式十分邪性,但美人面毋庸置疑是美丽的东西。

“也就是说,在他张玉庄心目中,那个人配得上这些所有至宝加身?”梁辰不确定地问。

“对。”谢逢野笑得无比讽刺,“张玉庄不惜丧心病狂也要找回来的人,怎会让他上天入地毫无记录?”

“更何况。”玉兰说,“连这个曾经的王朝都没了记录,简直像……”

梁辰恍然道:“要把过去所有事情都掩埋。”

现在可真是麻烦了。

谢逢野无比清晰地感受到,进业障至今,所见所瞧,都是张玉庄有心安排。

不知他用了什么手段,能看透谢逢野他们的每一步打算。

眼看着业障里已然来到天降祥瑞那天。

人们得到上天的提示,言说太子道行高深,功德圆满,已臻飞升之境。

此乃国运昌隆之象,举国上下无不欢欣感激,想来太子登仙后,定会庇佑江山社稷,护佑黎民百姓,此后必是风调雨顺,万世太平。

街头巷尾张灯结彩,百姓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持鲜花彩带,载歌载舞。

各色花车游行于街头,抛洒着金粉与彩纸,城楼上鼓乐齐鸣,烟花绽放。

宫里更是一派繁华,宫檐上坠着红色锦缎,各条主道放置巨大香炉,袅袅青烟直冲云霄。

大殿里正在举办盛大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