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时空快递 第202章

作者:青竹叶 标签: 幻想空间 系统 爽文 升级流 玄幻灵异

八十年代不像后世,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现在村和镇之间都隔了天堑似的,进城镇都和出省旅游一样稀少。

但以后,梅山小学的孩子就得每天四五点起床,用脚步踏平这条坎坷的求学之路。

这是为了获得和镇上孩子一样的教学资源,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梅山村前头一片农田,大卡车在这里异常显眼,所以才出现,就被村里人发现。

这么大的大卡车出现在村口,哪怕没有六十年代这么轰动,也能引起偏僻村子的注意,所以江济堂一进来,就被人拦下来问来由。

他照实说了。

“这是给孩子准备的儿童节礼物?这么大的阵仗呢?”

知道这一车的东西都是给孩子准备的,村里人直咋舌,这些老师也太舍得了,居然买了这么多东西,还让人用大卡车送过来。

这大家伙跑一趟都得吃不少油,油就是钱。

议论纷纷的时候,梅山小学的校长闻讯匆匆忙忙跑过来,他也很震惊,虽说200元也不少,但应该买不到一卡车的东西。

“小同志,都是些什么呀?是江米卷吗?”校长猜测是那些轻飘飘又占空间的零食。

“现在还不能说,到了就知道了。”江济堂神秘的眨眨眼,他打开副座,“校长,咱们一块儿走吧,我也不知道路在哪儿。”

“诶诶,好。”校长也没坐过这样的大家伙呢。

那些还没上学的孩子就跟在车屁股后面跑:“大车,大车开起来了。”

大卡车载着校长来到梅山小学,有好奇的村里人跟过来看热闹,里面的孩子看到窗外开进学校的大卡车,也在探头探脑。

江济堂已经看到了梅山小学的情况。

这个小学的情况还没有星火小学好,院子不甚平整,教室也是泥砖砌的,里面黑洞洞的,没有灯。

从外在条件就能看出,这里的教育资源极其有限。

这种情况,让孩子们去镇上上学,对他们来说真的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机遇。

今天就是六一,孩子们的节日,所以没有上课,而是进行‘游园会’。老师们尽可能的安排了一些游戏项目,比如吹蜡烛、拉乒乓球、你做我猜等等。

江济堂下了车,他看向堵在窗口的那些孩子,有男有女,满眼好奇。

在蓝星,86年才通过法律形式确定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政策,但这个世界更早一点,82年就开始了,所以梅山村的孩子只要到了年纪,就得上学。

这才能有三百多个学生,否则一半都凑不齐,至少其中女孩子会少掉大半。

“校长,咱们从一年级开始?”他转头咨询校长。

“好好。”梅山小学一共五个年级,每个年级两个班,一个班级大约三四十人。

不过到了镇二小,将会变成大班教学,一个班级五六十人。好在新学校的教室也大,能容得下这么多孩子。

江济堂便开了车厢门,露出里面整整齐齐叠放的书包。这些书包这样漂亮,一个个都像是挺直了胸膛的列兵,校长眼睛都看直了。

他们这些老师准备礼物的时候去过镇上,甚至还到过县城,就是县城百货商店里的书包都没有这么好看,这么精致。

“小同志,花了多少钱啊?你贴钱了吗?”校长露出窘迫神情,他有老派知识分子的骄傲,不肯占人便宜。

“不多,有个专门做书包的厂家,知道你们凑钱给孩子准备礼物,成本价给了我。这些书包上我都写了名字,还贴上年级班级的标签,一年级一班的先拿走,再拿一年级二班的。”

校长不太明白,为什么还得这么细致地分发到个人,但他还是第一时间爬上去拿书包。这一拿,他就觉察出分量不对了。

书包里还有东西!

但江济堂已经抱着几个书包往一年级教室走,校长来不及问,拿着书包赶过去。

很快,一年级一班的书包就放满了讲台和地面,下面的孩子在老师的指挥下乖巧的坐在位置上,还相互做着鬼脸。

“就不说那些客套话了,直接发东西吧。”校长说。这么高兴的日子,干嘛非得让孩子乖乖坐位子上听他们的老生常谈?

老师们也说好,准备帮忙发放礼物。

“背带上面都有手写的名字。”一个老师发现了这件事。

“书包里还有东西。”第二个老师说。书包沉甸甸的,里面东西不少。

见状,江济堂拿起一只书包打开,给大家展示即将发到的东西。

有一叠大约二十本新本子,上面全部写上了名字。

有一个双层铅笔袋,大袋子里有铅笔、原子笔、中性笔、笔芯,小袋子里有直尺、橡皮擦和卷笔刀。

有一盒十二色双头彩笔。

有一个小搪瓷杯子,上面有卡通图案。有一个按压就会发光的手电筒,还有可以挂在脖子上的口哨,和可以挂在书包上的指南针。

“四五点走夜路的时候能用上。”江济堂对老师们说,“这些最好都给孩子带上,别留在家里。”

灯可以照明,指南针能指引方向,还有口哨用于求救。

接着他又摸出一小把糖果,一个小小的彩绘合金赛车,和一个漂亮的弹力球。

而放在最后的是一双鞋子,黄色胶底的小白鞋,小白鞋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也用银色丙烯笔写了名字。

可以说,老师们想到的,没想到的,这里都有了。梅山村的孩子们都将拥有一只新书包,新书袋,新鞋子,以及足够用上一年的本子和笔。

最后还有符合儿童节气氛的糖果和玩具。

这个过程中,细心的几个老师还发现了一件事,江济堂给女孩准备的,全是粉色系的,书包是这样,书袋是这样,搪瓷杯是这样,连原子笔和中性笔的笔壳也是这样。

男孩子就比较多样,蓝色、绿色、橙色、黄色、紫色都有。

再联想到每一个本子、鞋子、搪瓷杯都写了名字,老师们立刻领悟了深意——这是生怕别人不知道,这些都是属于那个女孩的。

“都是一样的字迹,每一笔都工整仔细。”

这些字端正、稳重,字如其人,看到这些字,仿佛能看到一个可靠的长辈,怀抱着怎样的关怀之心写下这么多的名字。

“是他写的吗?这么年轻。”这些字给人的感觉更像是在社会上滚过一圈的,但又不是被社会打磨得很圆滑的那种油腻中年,规矩中藏着点锋芒。

“不管是不是他,这大概是孩子们收到的最棒的礼物了。”

独属于他们的礼物。

第187章

在老师们的帮助下,一卡车的东西全部都分好了。年纪小的孩子只知道自己拿到了很多新的东西,一个个傻乐,高年级的孩子就想得更多。

他们要去镇上读小学,镇上的孩子大多数不愁吃穿,衣服甚至没有补丁,有正经鞋子而不是草鞋,有正经书包而不是碎布拼凑的袋子。

想到和这样的孩子坐在一间教室里,孩子们有种难以排解的恐惧和自卑。

现在送到他们手里的东西并不能在本质上改变阶级和生活条件,但仿佛给大家披上厚厚的战甲,总觉得多了点底气。

尤其是那些已经懂事的女孩子们,她们看到写着名字的本子、杯子和鞋子,看到若是男孩子用着会被嘲笑的粉嫩颜色和蝴蝶结图案,更能感受到这种被小心照顾的滋味。

她们中的很多人,从小到大没有独自拥有过一件专属的物品,更没有这个胆气‘霸占’一件物品的所有权。

或许成长的过程中也有过独占的想法,但很快就会被‘教育’:要懂事,要谦让,不能有物欲,要懂得传统女性的美德。

于是她们自己都会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厌弃,觉得自己太自私,太坏了。

可是今天,有人大大方方在这些美丽珍贵的东西上写下她们的名字,替她们宣告所有权。再乖的孩子,此刻都生出一些期盼:

‘应该,不会再被抢了吧?’

小孩都能想到的事,大人更能想到。学校外头围着的家长面有讪讪:“大孩子用完了,留给小的不是应该吗?”

“呵,只怕大的都没上手呢,就得‘留给’小的。”不知谁嘲讽了一声。

“说什么呢你?”

“我可没说谁,谁应谁心虚。”

人群里几个人因此吵起来,还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压下这些没意义的争吵:“我问过校长,人家才给了200块。200块能买到这么多东西吗?还不是外头的好心人自己贴钱买的?人家愿意这么贴钱,咱们也不能让人寒心。”

说着他扫视了人群里几个心虚的:“别的我不管,但这些东西,该谁的就是谁的。咱梅山的孩子,得体体面面的去镇上上学。”

那被重点扫视的几人懦懦应是,其他人则继续看着里面。

稍显简陋的梅山小学里,每个孩子都在尽情享受属于自己的节日,他们要么吃着糖果,要么玩着新玩具,至少此刻是无忧无虑的。

老师们则围着来送东西的江济堂,热情的邀请他吃饭。

他们凑的200元绝对买不到这些东西,连那个放满铅笔的笔袋子都买不到,但要说补上钱款,又实在拿不出来。

之前凑了这点,都被家人好生埋怨,再拿钱出来,只怕要吵一架。

所以大家只好捂着发疼的良心,请江济堂吃一顿作为感谢。

“不了不了,我还得赶紧回去,还有别的事呢。”江济堂不准备留下打扰老师和孩子们的快乐时光。

“我们村种了些橘子,这会儿有一批早熟的果子正好能吃了……”

“谢谢各位的好意,不过我真的该走了。”

江济堂启动汽车发动机,在老师和学生的注视下缓缓离开学校,开出村子,开向通往小镇的唯一一条泥巴路。

小路刚泡过雨水,车开过,留下几道宽宽的车辙,一直到石桥处才消失。

“奇怪,石桥只有两米宽,走不了卡车,这车是从哪儿来的?”

“谁知道呢?可能是天上来的。”

梅山小学的任务完成,江济堂给自己点了一杯超大杯的波波奶茶作为奖励。之后夏姐来电,说找到人了,一位三甲医院的专家愿意接手假肢定制的事,最快三天能弄好。

他和那位专家联系上,确定了假肢的选择方案。

下午的时候他收到了网上订购的画材,走的是特快,所以一天就到了。

而到了傍晚,他开着越野车去拿书桌和书架。

东西是好东西,书架也是正品图书馆用的钢制书架,还带金属拉门。就是得自己带着工具上门拆,拆成一个个板子放进越野车,再回来重新组装。

这一组装就组装到晚上,他看着已经漆黑的天空:“奇怪,都这个点了,江女士怎么还没回家?”

她要是有事不回来吃饭,一般也会提前说一声。

正想着,门开了,江素锦一瘸一拐走进来。

“妈妈,你怎么了?”

“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家大楼的广告招牌忽然就掉了,那还是全钢加玻璃的。”她心有余悸,“还好我当时鞋带散了系鞋带,不然……现在就是被碎玻璃擦到一点,已经去医院处理过了,没什么事。”

江济堂吃了一惊,他下意识看向江素锦身上的‘平安光环’,又暗淡了一些。

上一篇:恶魔幼崽饲养指南

下一篇:玩乐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