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尊和他的小人偶 第129章

作者:谢青城 标签: 强强 灵异神怪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仙侠修真暗恋 玄幻灵异

随着时间流逝,那些银色的光点越来越多。

它们汇聚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道璀璨的银河,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不断朝着天空延伸游去。

众人屏住呼吸看着这一幕。

只见那些如萤火般的银光,正一点点地朝着天空中那道狰狞的红色裂缝聚集,缓缓覆盖在裂缝的表面。

随着银色光芒的不断增多,那原本触目惊心的红色开始逐渐变淡。

直到银光散去,裂缝消失不见了。

原本破损不堪的天幕,此刻重新恢复了完整。皎洁的银月高悬,无数繁星簇拥在它的身旁,点缀着深邃的夜空,

人们呆呆地站在原地,被眼前这不可思议的景象惊得说不出话来。直到人群中突然有人惊呼一声,颤抖着指向天空。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抬起头。紧接着,他们便看到了令他们毕生难忘的一幕——一个身着一袭白衣的身影,正静静地伫立在月轮之下,垂眸注视着这片土地。

他仿佛是从天上降临的神灵,浑身都被一层银色光辉所笼罩。那光辉如同流动的月华,使得他整个人看起来既真实又虚幻。

人们瞪大了眼睛,用尽全身的力气想要看清他的面容,可无论他们如何努力,都看不清他的脸。

似乎是月光生怕尘世的喧嚣玷污了他,所以幻化成轻纱遮住他的面容。

人们望着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敬畏。

就在这时,天上的人抬起手,指向遥远的天际。随着他的动作,夜幕仿佛被一双无形的手轻轻拨开,海天交接的地方生起了第一道晨曦。

那晨曦拉开黑夜的帷幕,为大地洒下了第一缕金色的光芒。

这光芒与天上人周身的银色光辉相互交融,彼此辉映,形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

伴着这柔和的晨光,半空中的人抬起脚,足尖轻点在虚空之中。

刹那间,一朵璀璨的银莲花在他脚下凭空出现,稳稳地托起了他的足尖。

他朝着泛着血沫的海面走去。

随着他的前行,微风轻轻拂过他的长袖,无数的草木如同听到了他的召唤,瞬息间在大地上生根发芽,青色一点点在这片土地上蔓延开来。

目睹这一切的人们,瞪大了双眼。

终于,第一个人回过了神来,他的眼中满是敬畏与虔诚,“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紧接着,第二个人,第三个人……越来越多的人纷纷效仿,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跪在地上,身体微微颤抖着。

所有幸存的人们在那一刻都隐隐意识到,他们此时看到的,正是他们心中所期盼的神。

神明怜悯世间的苦难,故而慈悲地降临到这片土地,为他们创造出新的生命,带来了新的希望。

于是众人跪倒在地,将头深深地贴紧地面。

他们能清晰地感觉到,晨风中携带着的神明圣洁的气息,仅仅是被这气息拂过,都足以让他们福泽百世。

在这一片寂静之中,人们静静地接受着这份来自神明的洗礼,没有任何人敢发出声响。

只有一个很年幼的小男孩,在一众肃穆的大人中好奇地抬起头。他的父母在前一天晚上不幸丧生,只留下他和尚在襁褓中的妹妹。

此刻他怀里抱着已经睡着的妹妹,在周围一片叩首的人群里,小心地看向天上的人。

小男孩的目光追随着那抹白色的身影。

他看着那一朵朵银莲托着天上的神明,朝着几乎干涸的海边而去。

接着,神明如同一片白雪,落在海岸上。

就在他落在地面的那一刻,层层海浪一波接着一波涌上岸边,簇拥着垂落的衣摆,却没有一滴敢沾湿神明的衣角。

神明身着一袭洁白如雪的长袍,沿着那破败的海岸徐徐前行。

随着他的步伐,海岸上那些断壁残垣一块接着一块浮起,被摧毁得面目全非的房屋,墙壁重新立起,屋顶重新拼接完整。

小男孩看得怔愣出神。

就在他沉浸在这景象时,突然发现在神明身后不远处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东西在跃动。

那团小小的东西散发着玉的光泽,在神明身后不远处蹦蹦跳跳地移动着。

小男孩好奇心顿起,他眯起眼睛仔细地瞧了过去。

他发现那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小玉偶。

它的身体只有拳头般大小,伸出柔软的四肢,正一蹦一跳地,努力跟随着神明的步伐。

每一次海浪涌来,都会无情地将它拍打到海岸上。

它小小的身躯在沙滩上不住翻滚,却一次又一次地挣扎着站起来,举着两条短短的胳膊,跌跌撞撞地,很努力地朝着神明的方向奔去。

神明忙着造物,一时之间没有留意到这努力追随他的小东西。

男孩看到那小偶再一次被海浪拍到沙滩上,小小的身躯在浪花中滚动着,被海水冲的东摇西晃,离神明的距离越来越远。

它不知道疲惫,也不知道放弃,仿佛它此生唯一的念头,就是跟上神明的步伐,哪怕这条路充满了艰难险阻。

小男孩焦急地看着这一幕。

如此重复几次,他看着小偶被海浪卷进海浪里,小小的身躯不断起伏,仿佛随时会被浪潮卷进海底。

就在他以为小偶会消失不见的时候,那本来已经远去的神明停下了脚步。

接着神明回过身,走到小偶面前俯下身,拾起了在海浪中挣扎的小玉偶,将它放在了自己的肩头。

小偶立刻紧紧地抱住了神明的发丝。

神明安抚着拍了拍它的头,接着转过身,面向海洋的方向。

在神明的面前,海面朝着两侧分开,海水翻涌形成高墙矗立两侧,为他开启了一条道路。

接着,神明就这样迎着渐渐升起的晨曦,一步步朝着大海深处走去,直到身影消失在阳光之中。

自那以后,人世间再也没有人见过他们的踪影。

可是那些亲身感受到神迹的人,将这个故事以各种方式在世间流传了下去。

很久以后,他们的后代会坐在温暖的炉火旁,在热闹的集市中,在宁静的村落里,向其他人娓娓道来这段往事。

即便后世再也没有人见过神明,可在世人的心中,却坚定不移地相信,神明一定在某个地方,默默地庇佑着世间。

因为正是从那天起,世间海晏河清,再无妖魔。

------------------------------------------------------

尾声

那是那场浩劫很久很久以后的一天。

原本已经成了半个废墟的望月城,在人们的锲而不舍下,再次重建,并自称是“神的城市”。

那场浩劫中幸存的人们,在海边修建了一座神庙,里面供奉的,正是拯救他们的神明。

神庙整体都是由白玉雕刻而成,金色的琉璃顶会在第一道晨曦中,绽放出耀眼的光泽。

神庙前的香炉终年香火不断,神龛之上云集了世间至臻至宝。

贡品虽然珍贵,可是似乎并没有讨得神明的欢心。

终于有一天,神明不开心了,望月城连续几天阴雨绵绵。

人们诚惶诚恐地跪在神龛前金丝织成的团垫上,诚恳地发问:神啊,到底什么样的贡品才能让您满意?

他们拿出黄金,拿出白银,拿出玉石,拿出翡翠,拿出无数珍宝,丝毫不吝啬地放入神龛之上。

可是神似乎更不高兴了。

就在人们围在一起商量着如何才能让神明满意的时候,某一天从外面来了两个人。

那是两个年轻人,一人身着黑衣,一人身着白衣,气度不凡。

白衣人饶有兴趣地听着关于神明的传说,指着神像问道:这神像肩膀上的小人又是谁?

于是立刻有人与他解释,那小人是神明的人偶,当年神明救世的时候,那小人偶就是在他身边的,所以便塑在一起了。

白衣人饶有兴趣,黑衣人却神色淡淡。

见这两个外乡人谈吐不凡,颇为见多识广,于是那晚人们拿来好酒好菜招待他们。

顺便与他们提起来最近神明心情不好,不知道什么样的贡品能令神明满意。

外乡人于是从随身的包裹里拿出来几个点心给他们:试试这个。

望月城的人们将信将疑,于是将金银玉石统统撤了下来,将那几块点心放在了神龛上。

说来奇怪,就在贡品放上的第二天,天气晴了,阳光普照大地。

人们恍然大悟,从此开始在天下间搜寻各色各样的点心,摆上神龛。

就在他们想要拜谢替他们指点迷津的两个外地人时,却发现那两个人不见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月黑风高的时候,平日里被人小心供奉的神龛之上,凭空出现两个人,正是白日里的两个外乡人。

白衣人看着神龛上五颜六色的点心食指大动,毫无敬畏之心地倚着神龛,拿起供台上的点心。

他抬眼看着身侧这漂亮的神像,又看向他肩头那个没有面容的小偶,看着看着便笑出了声。

——这小仙偶雕的精细,和你那时倒是一般无二。

黑衣人站在神龛之下,抬头看着他,不言不语。

白衣人于是道。

——你若是不高兴,改天我便托梦与他们,让他们将你塑成人样,同我一起。

黑衣人摇了摇头。

——没有不高兴。

顿了顿,他再次抬起眼。

——他们如何想无所谓,只是我在你眼里,还是仙偶吗?

白衣人弯起眸子。

——不是。

黑衣人不依不饶地看着他。

——那我是谁?

白衣人放下手里的点心,从神龛上跳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