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杯北海
四人依次弯腰钻进通道内,将近半分钟的时间,谁都没有说话,他们全都在看四壁的玉石。能看得出这些墙壁只是玉石原料,但也已经非常昂贵奢华了。不过这种东西即使被世俗发现,肯定也是有价无市。艺术和宗教价值成分太高,至多只能当成展览品。
通道很长又低矮,一行人只能弯着腰默默往里走。顾行驰能感觉到他们是在一路往下的,只不过坡度非常缓。行进途中没发生什么意外,但全然不变的白色通道、没有任何装饰与壁画的单调色彩,很容易让人觉得疲乏。
直到最前面的白玉京忽然一顿,顾行驰也跟着精神:“怎么了?”
白玉京稍微往侧边一让,顾行驰抬头去看,就见前方居然出现了分岔路口。在路口中间摆放着一个大概一人高的石雕,这东西猛地一看还以为是舞狮的狮头,但离近了才发现这应该是一只多尔玛。
多尔玛在雍仲苯教中是一种取代杀生祭祀的供品,一般都是用糍粑捏成的,但这里显然是为了保存,改用了石雕。长久没有人下到这条通道内,石雕上的矿物彩保存的还可以,能看到色块与色块之间的区分,采用的基本都是亮蓝藏红这样的传统颜色,整体非常漂亮。
这东西的艺术感很重,应该是千年前的工艺品,但肯定不是什巴苯城时期的东西,应该是设置机关吐蕃赞普所留下来物件。
这东西放在这是什么意思?
后面沈岁和沈昭也走过来,有些纳闷:“这是路标的意思吗?告诉我们两条路该往哪里走?”
“那它不应该摆在路中间,而是应该摆在左右的某一侧吧。”顾行驰道。
几人盯着这只多尔玛,一时间都没有说话,几秒后,沈岁挠了挠头:“是我的错觉吗?我感觉这个东西看起来没有什么恶意,反而有点儿呆萌。”
确实,顾行驰也是这样的感觉。一般来说,越趋于原始的宗教仪轨,给人的巫术感会越重,尤其是在早期文化中,人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大部分的宗教场所都会有一些很难形容的阴森和阴怨感。但这里显然不是,单从这只多尔玛给人的感觉来说,这是个正统且温暖的地方。
“往哪走?”
顾行驰还记得他们是下来来找人的。沈昭此刻已经在右边的通道上发现了宋知淇给他们留下的记号,于是冲两人一歪头:“走这边。”
顾行驰应了声,转头去扯白玉京,就发现他还在看那只多尔玛。
“怎么了?”顾行驰问。
白玉京给他指了下多尔玛的底座,就发现这只多尔玛应该是被人挪动过。但挪动的痕迹也已经附上很厚的灰尘,显然其位置并不是在近期发生的改变。
“是有人把这只多尔玛从什么地方搬到这里来了吗?为什么要这么做?”顾行驰微微皱起眉。
白玉京摇了摇头。
顾行驰留了个心眼,往多尔玛附近倒了些攀岩镁粉:“如果它的位置再发生改变,咱们回来的时候应该能看到它的运动轨迹。”
撒完镁粉,一行人顺着右边的通道继续前行,很快通道变高变宽,尽头位置出现了一道高大的白色门洞,门洞宝顶依旧是白色的玉石料,上面挂着已经腐朽的黄绸带,穿行过门洞,豁然开朗,后方区域极大,挑高足有三四层楼那么高。
四人一进去就吓了一跳,因为这片区域四周的墙壁上全部都塑满了造像。基本都是佛像,法器、肤色、衣着等方面有着鲜明的苯教特色,上下多层重叠着,这是典型的悬塑佛国。
不过最吸引人注意的,还是空腔中心那棵将近十米高的树形建筑,猛一看这树跟泥城里的那棵灯树非常相似,但光照一打,立刻就能看出不同。这树通体姜黄,光泽差,树干上已经形成包浆和氧化层,这是典型的老金子,纯度不高,黄金含量只有现在新金的一半,但是这一整棵黄金树往这一杵,价值连城。
几人看着黄金树,皆是一脸呆滞状,许久都没回过神来。手电光线落在树上,迟迟没有移开,那陈旧的光泽感就在四人眼前晃啊晃,好像RMB在冲他们飘啊飘。
许久,顾行驰扭头问白玉京:“是这个值钱,还是太岁村下的那个玉石树值钱啊?”
白玉京仰头看着树,几秒后肯定道:“这个。”
顾行驰有些恍惚:“所以还是黄金值钱啊。”
白玉京摇摇头:“不是,这个大。”
顾行驰一下被逗笑了,但还没出声,忽然就先听另一串笑声从右侧的某个佛龛内部传出。
几人一下警惕,手电筒光亮随之扫去,紧接着他们就看到这一座壁龛内是一具坐姿的强巴佛。
不对。顾行驰靠近了一些,手电光落在佛面上,照得整个龛盒内明晃晃。很快他就发现,这东西并不是佛像,而是一个人,这是一具被装扮得十分华丽的,人的尸体。
第124章
四人一时间面面相觑, 什么情况?难不成是诈尸了?
但是看面前尸体的模样,周身灰暗,皮肉干枯贴骨, 虽然没有腐烂,但明显是干尸的状态。而且看尸体身上的华丽装饰以及尸体下铺放的灯芯、草木炭等物质, 这应该是一具人工干尸,甚至靠近些还可以看到干尸鼻腔内浇灌的松香。
这种状态下如果还能诈尸,那其诡异奇幻程度已经不亚于《阿黛拉的非凡冒险》, 完全的艺术作品,实际依据和可能性几乎为零。
“你们说这些悬塑佛龛内的佛像, 不会都是这种人造干尸吧?”沈昭忽然提问。
几人一顿, 旋即挨个看去,整个空间内一共有十三个大佛龛。龛内全部摆放着装饰不同的坐姿神像。在原始苯教中,数字十三有着特殊含义,即意味着全部、全新, 这与一年有12个月,第13个月即为正月, 象征新的一年开始有关。而且在苯教中也有十三位大神,总称十三大神。以及在苯教的描述中, 宇宙也有十三层,越是上层居住的神灵地位就越高。
想到这, 顾行驰不由猜测:“这一座地宫会不会一共有13层?”
几人闻言回忆了一下整座山的高度,感觉有点够呛。
“13层,一层至少得10米高, 再加上封顶和地板,这山少说得有个200米吧,我觉得没有那么高。”沈岁道。
“那如果是冈底斯山呢?”顾行驰缓缓开口, “在藏族苯教的原始文化中,天象一项八幅盖伞,地象一朵八办莲花。冈底斯山则像撑伞的把柄和莲花的根茎,位于世界的中心,是天神下凡和凡人升天的天梯。”
如果什巴苯城是建立在冈底斯山脉顶峰,那是完全说得通的。
沈昭闻言一下皱起眉头:“如果这座地宫真的可以直通冈底斯山脉下,那我们现在的装备远远不够,必须要原路返回,重新规划。”
顾行驰赞同她的想法,但目前的情况是,他们下来这一趟的任务,只是找到宋知淇和宋问渠,可偏偏两个人谁都没有出现。
地宫内十分安静,仿佛刚刚的笑声只是几人的一场错觉。
“反正我是觉得这里面应该没有什么僵尸诈尸的情况。”沈岁手电筒在地宫内扫了一圈,也算有理有据,“如果诈尸的话,就咱们刚进来看见神树那个呆样,他为什么不趁机攻击我们?反而在这一刻出声,故意留时间让我们警惕防备?”
那不一定,也有可能是小白一张正经脸讲笑话实在是太过搞笑。顾行驰心想,老实人讲笑话的威力是十分巨大的,就算是地下诡物也忍不住。
白玉京不知道此刻自己正在被爱人背地蛐蛐,只上前检查了一下这尊强巴佛干尸,确定它是一个死物。而且这具尸体是很明显的金刚跏趺坐姿,双膝与脚几乎已经粘连在了一起,如果想要强硬拆开,恐怕只能卸掉两条腿,根本不可能诈尸活动。
这个时间顾行驰也没闲着,他在看墙壁上的其他12位大神。苯教十三位大神,主神是阎王,此外还有四个一组,各有颜色,分管各地的阎王。但看这些干尸身上的服饰又是有明显藏传佛教的特征,所以此刻顾行驰也有些不确定了,这到底是在讲苯教还是在讲藏传佛教,或者干脆就是两种宗教的融合?
如果这样推论,时间上倒是说得通,毕竟吐蕃时期是由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大唐文成公主先后出嫁松赞干布,才完成了佛教的传入。在此之前,苯教一直是吐蕃的国教,当然,其对于后来佛教的抵制也非常明显,甚至一度发展到了极端的破坏攻击地步。不过从这一处的悬塑造像来看,当时的情况应该是已经完成了苯教与佛教的部分融合,一些理论与说法也进行了吸收互动。
就当众人疑惑之际,那道诡异的笑声忽然又出现了,这次是出现在靠近左上方的悬塑壁龛后。沈岁就站在那神龛下面,听见声音下意识抬头去看,竟是瞬间被惊吓出声,倒退了好几步。
“怎么了?难道真的诈尸了?”沈昭也跟着一惊,一把将人拉回来。
“脸!这里面有张脸!”
沈岁冷不丁被吓了一跳,这会反应过来赶紧掏刀防御。
白玉京走过去察看,就发现这一具坐姿佛的佛脸竟然开裂剥落了一部分,露出了内里狰狞的人脸。
顾行驰眉头一下皱起,这是某种意义上的塑金身吗?塑金身的前提也应该是功德圆满、自然圆寂吧?但这明显是把还活着的人塑进了佛像内部,这和打生桩有什么区别?
手电光透过剥落的裂纹照进去,就看到里面有露出来一截绸缎,能看出颜色是藏红色,上面还带有花纹,这应该是喇嘛会穿的常服,换而言之,这里面的人应该是一个藏地僧。
看来这应该不是后期苯佛融合的时候,而是早前佛教刚进入吐蕃,受到抵制排斥的时期。
顾行驰想了想,手电筒又照回一开始的那具干尸,这具干尸原来是不是应该也被塑在佛像里?但塑他的那尊佛呢?为什么只剩下里面的尸体了?
揣着疑惑,顾行驰手电继续照过其他十几尊塑像,就发现这些造像虽然面部或身体某些部位存在裂痕与缺损,但最起码都还有保留有外层的塑壳,肉身被完好保存在石雕像内。只有这一尊强巴佛,完全没有外壳石塑,只有肉身。不过这东西看起来也不是被人强行打破的,毕竟这附近也没有石壳的残留。
顾行驰捏着下巴默默思考,在汉地佛教中,强巴佛一般是指弥勒菩萨。而在佛教传说中,弥勒菩萨是被佛预言,将来会继承释迦牟尼佛位置成为未来佛的菩萨,所以弥勒菩萨又被叫做未来佛。那么此刻这尊佛像的不同,是不是一种提示?
据佛教经典《弥勒下生经》记载,弥勒菩萨将在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降生于婆娑世界,继续释迦摩尼的未竟事业,普度众生。当然,这个时间只是一个象征性表示,代表还非常遥远的意思。
通常弥勒佛的出现一般都代表着未来的希望和救赎,常常被人们祈求庇佑和帮助。顾行驰认为这一尊强巴佛的出现,一定有某种象征意义,但是他暂时无法想通,对方想要表达的具体含义到底是什么。
顾行驰默默盯着强巴佛像干尸沉思许久。几分钟后,身边的白玉京忽然动了,他抽出军刺用刀柄探进佛龛内,轻轻地敲了敲佛龛背后的石壁。
听到声音,顾行驰微微一顿。
空的,这佛像干尸后还有空间。
沈岁见状也学着他的样子敲了敲其他几个佛龛的背部,但发现只有这尊强巴佛的龛盒后是中空状态。
“这提示这放水……是不是有点太过轻易简单了?”顾行驰有些怀疑,不敢贸然上前。
沈岁心大,而且以他半虫人的身体状态也没什么好怕的,索性直接和白玉京一起把那一尊干尸搬了出来。
顾行驰和沈昭靠近几步,蹲在旁边检查尸体,两人很快发现这具干尸的腰腹装饰非常独特,看起来有些像蛇。
“啧……”顾行驰现在对于这种细长条的生物心里还有些抵触,总觉得这是泥城里的那种寄生虫,不过不知道是不是颜料褪色的原因,这长条生物通体发青发黑,最起码在颜色上就和泥城下的那些虫子有很大的差别。
两人正在这边研究的热火朝天,忽然就听身后咔嗒一响。
扭头,就见沈岁手握刀柄,强巴佛的佛龛背面被捅出了一个的小洞:“那个……”见两人望过来,沈岁略有心虚地挪动肩膀,挡了挡被捅出来的洞,“我没想到这地方这么不结实,刚一用力就把它捅破了……”
旁边白玉京微微蹙了下眉,伸手探了探洞口,又在龛盒其他位置摸了摸,神色有些变化:“这龛盒背部材料不对。”
“什么意思?”沈昭没听明白。
顾行驰拧眉盯了一会,在白玉京的点头示意下也上手摸了下那洞口,一下明白:“这龛盒背部原本的阻挡物,不应该是这一张能被轻易戳穿的木板。”
白玉京点了下头,冲顾行驰晃了一下手指,没有灰尘。
这下沈昭二人也明白了:“这张板子是最近才被放置上的!”
能这么做的人,除了他们,不就只剩下宋知淇他们两个?想明白这点后,沈昭的神情越发疑惑:“他们不在原地等我们也就算了,还不停地深入,现在又拿了一张板子挡住这个洞口,目的是什么?”
虽然问这么问,但目的非常容易猜测,放置一张木板在这后面,原因无外乎两种:第一,不想让外面的人发现这个洞口;第二,不想让里面的什么东西从这个洞口里出去。
沈岁懒得猜谜,举着手电筒向被洞口内照去,背后通道极深,一下望不到尽头。
几人见状干脆把整个阻挡的木板彻底拆掉。拆卸期间顾行驰仔细看了看这板子,看得出应该也是从某个龛盒之类的物件上卸下来的东西,看木材有些年头了,不过保存得非常好。
他四下打量了一圈,在附近没能发现特别合适的木材,那两人是从哪里把这东西拆下来的?
白玉京看他在琢磨,伸手给他指了一下木板上的某处,顾行驰顺着瞧过去,发现那里有一块深色的痕迹,看着像是长期浸泡后留下的水渍。顾行驰蹙起眉,水里捞上来的吗?这后面有水潭?
随着挡板被拆卸移开,四人没有犹豫,直接从洞口钻入后面的通道。通道很长,完全超乎了几人的预料,大概进去三百多米后,能明显感觉到湿度越来越高,顾行驰抬手摸了下墙壁,水汽很重。
大概二十分钟后,一行人终于到达通道尽头,几人脚步微微停下,看到了意料之内的景观,这里是一个圆形的地下腔室,面积很大,整个腔室一半以上的区域都是水,这里是一个非常大的蓄水池。
顾行驰蹲下身察看水面,略微意外,这里的水质很干净,这是个活水潭。
沈昭则是一眼看到了温泉池旁边放置的背包,那是宋知淇的东西。
“奇怪,包在这里,人去了哪儿?”
装备都在这,人肯定不会跑得太远,四人当即在水池附近搜寻起来。
顾行驰碰了碰水面,潭水温度很低,像冰一样,冻得他一个激灵。龇牙咧嘴间听到侧边有人偷笑,顾行驰以为是沈岁在出怪动静,立刻就收回手装作无事发生:“笑什么?找到人了吗?”
但就在话落的这个瞬间,余光里,他突然感觉手电光晕的边缘处好像有什么东西不太对。
顾行驰顿了顿,左手摸刀右手端平手电猛然往侧面照去,目光落定的刹那,他整个人陡然一滞——
就见右侧方的水面下,不知何时出现了一张白色的人脸。
这张脸的五官比例已经严重失调,像一个长残的倭瓜潜伏在距离他不到三米远的水面下方,一动不动地看着他。
第125章
顾行驰看着那张脸, 竭力保持镇静,但没有立刻采取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