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龙,给个九品官不过分吧? 第48章

作者:云霄桂月 标签: 灵异神怪 宫廷侯爵 甜文 萌宠 脑洞 玄幻灵异

王仪谦想到这儿,似乎有什么东西要从胸口喷涌而出。

他眼中老态尽消,仿佛瞬间年轻了二十岁,一身壮志踌躇之气。

员外郎值房内。

张庄领着元入潭进来,指着公案道:“元大人才来屯田司,想必对屯田司有些生疏。我命人将过往册籍宗案放于公案上,元大人这两日可以看一看。”

元入潭对张庄道谢,张庄摆手:“元大人客气了。”

张庄看着公案上的茶具,新奇道:“这茶具是昨日梁大人命人送来的,我看着质地均匀,色泽温润,想必有些来头。”

梁大人?

元入潭看向茶具,那套茶具格外熟悉。

那不是梁大人送来的,那是先生送来的。

张庄又给元入潭介绍了文书架、印匣。

他将目光挪到圈椅上时,“咦”了声。

元入潭问怎么了?

张庄摇头:“无事。”

他的目光有些怪异。

张庄问元入潭还有没有想知道的,听到元入潭说没有后,与其客气了一番,便离开了。

张庄轻掩门,值房内只剩下元入潭一人。

元入潭站在原地顿了顿,手向上一翻,出现了一个布袋。

他从布袋里掏出了一碟糕点,一口气吃光,有些怅然。

今后没有吃不完的糕点了。

但无事,他本来就是一条要当官的龙,如今领了一两个月的空饷,也该忙正事了。

元入潭来到圈椅前,向下看去,终于知道张大人在惊奇什么。

只见圈椅上放着一张软垫,他摸了摸,质地绵软舒适。

他坐到圈椅上,开始翻看典籍。

莫看元入潭平日爱睡觉,但读书天赋也强,如今他已识字,看着一本本典籍根本不在话下。

元入潭起先顶着乌纱帽,坐姿端庄,一页一页翻看。

渐渐地,他打了个哈欠,弯腰趴在桌子看。

到最后,他瞅了一眼值房门,见门关得严实,便施法为值房上了一层结界,随后斜着躺在圈椅上。

一本本典籍飞入空中,自动翻页起来。

元入潭一边吃着糕点,一边目不转睛看着上面的字。

龙聚精会神,而那典籍也越翻越快,从一开始一刻钟翻五页,后面一刻钟翻一本,到最后直接刮起了风。

“哗啦啦——”

屯田郎中张庄让元入潭看典籍,其实是为了安置这个烫手山芋。

他可不傻,这位祖宗细皮嫩肉,年纪又小,一来就能做到从五品的官位上,这便是拼上他们整个张氏宗族都惹不起。

既然惹不起,那就找个理由打发了,光是那些典籍卷宗想要看完,寻常人最少得花上五六日。

张庄坐在值房里笑了笑,悠闲喝了一口茶水。

第45章 龙龙逆袭第四十五天

茶水偏涩,张庄摇了摇头,看向窗外。

日照倾斜,云朵融了一层金边,丝丝日光打在元入潭的窗户上。

元入潭将最后一本典籍合上,伸了伸懒腰。

他余光瞥向窗户,发现日头没有移动多少,不由惊讶。

他从椅子上下来,爬到窗边,瞅了瞅时辰,又回头看向桌上厚厚的典籍卷宗。

他方才是怎么了?

他从前不认识字,加上书本贵,也没怎么看过书。

后来他躺在御书房,有小麦子给他念书,他也用不着去翻话本。

今日算下来,是他第一次看了这么多字。

元入潭眼眸低垂,片刻后捋清了思绪。

应当是他看书入了神,他非人类,速度本就比人类快成百上千倍。

元入潭又吃了一盘糕点,这才慢吞吞出去找屯田郎中张庄。

张庄在值房里,听到外面有声音,便让人进来。

他见到是元入潭这位祖宗,赶忙放下茶杯,站起来问道:“元大人可是遇到什么难事?”

张庄余光向值房外看去,心里琢磨今日哪几个人清闲,可以调过来陪这位祖宗。

这时,他听见元入潭道:“张大人,我值房里那些典籍都看完了。”

张庄猛地回头:“看完了?”

元入潭乖巧点头。

张庄上下打量元入潭,音量不自觉放大,又问了一遍:“这个是大玄近十年来的土地分布建造与屯田记载,你全都看完了?!”

屯田司位于工部之下。

工部由工部尚书管制,左右两位郎中为工部尚书的副手。

工部之下有四司,分别是管理工程建造的营缮司、制造军备筹钱等的虞衡司、修建桥梁河堤等的都水司、以及管理屯田监管赋税等的屯田司。

四司一把手为五品郎中,副手从五品员外郎,其下又有六品主事,以及官吏若干。

张庄正是屯田司的一把手,他交给元入潭的典籍则为宫殿陵寝修建记录与军屯民屯商屯的详细情况。

他见元入潭再次点头,那对圆眼单纯懵懂。

张庄不禁捂住自己的额头,只觉得自己脑瓜子嗡嗡响。

他吐了口气,和气问:“既然你看完了,那你说说昭晟三年的民屯情形。”

当今天子即位后年号便叫昭晟。

元入潭只想了一息,便按照典籍上的原文念了出来。

张庄先是一顿,随后双目越睁越大。

“那昭晟四年的商屯呢?”

元入潭又念了一番,除了几个关联字不同,竟与原文一模一样!

张庄眼神变了,将元入潭从头到脚打量一番,最后坐到椅子上,半捂面庞,苦笑道:“是我处事欠妥,从五品的官职岂能那么好安置?你如此年轻,是我有眼不识泰山。”

张庄说罢,急忙站起,双手扶着元入潭,将其请到座位上。

他看着元入潭白净的面容,仍是止不住恍惚。

这孩子被家中人护得好,其脸上竟看不到一丝世俗之态。

张庄步入官场也二十年了,他竟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对待眼前少年。

张庄想了想,问:“元大人既已将典籍看完,可有什么想法?”

元入潭愣了愣,在脑海里快速翻阅典籍,一时间,还真被他注意到了几个不同寻常之处。

他问:“我发现田地每年都在变,不是雍州少了一大片地,就是儋州少了地。”

张庄叹息,亦诧异看元入潭:“元大人家中人难道没为您讲大玄这些年的情形吗?

张庄顿了顿,叹道:“大玄天灾不断。”

元入潭愣了愣,是啊,他幼时大玄就在闹灾,还经常征徭役,前不久他才给雁州降了雨。

可他还是问道:“我知道大玄灾祸多,可每年都闹灾吗?”

张庄苦笑,看向房梁:“我不知道如何讲,有些话也不能讲,每年要是只有一场灾祸就好了,可有时上半年洪灾,下半年又闹蝗虫。”

元入潭紧紧拧眉,心里闷闷的。

“如此多的灾难,陛下……”

张庄压低声音:“慎言。”

元入潭眼眸微动。

张庄生怕元入潭再问下去,他们两个都得遭殃,连忙转移话题。

“除了土地变动一事,你还看出了什么?”

元入潭低头排解了会儿情绪,这才仰头回复道:“我发现京郊有一块地很奇怪,地是好地,但这些年却没什么收成。”

张庄听到这儿冷笑了声。

元入潭察觉出了什么,追问张庄发生了什么?

张庄道:“你也看出来了,大玄地广人也多,只是粮食收成有限,一亩地也就收个一百二三十斤的粮食。”

元入潭补充道:“若是风调雨顺,又施了肥,每年可收到一百八十斤。”

张庄诧异:“你看过典籍,好田能收多少你知道。只是我奇怪,你这样子像是种过地?”

元入潭点了点头,却未多说。

张庄混迹官场多年,也是人精,并没有多问。

他回忆过往,语气中带着愠怒。

“那田是陛下单独分出来,留给灵朝的。”

“灵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