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全息游戏游历万界 第144章

作者:小流 标签: 天之骄子 网游竞技

顿时,一个孤僻、死板、冷冰冰、严苛冷酷的县令形象就浮现在了书童脑海里。

书童嘟囔道:“那这位徐大人一定没有朋友。”

靳元良想了想,说道:“这倒也未必。”

书童再次瞪大了眼睛:“这样的家伙,也有人愿意跟他做朋友?”

“我知道了,那也一定是一个,和这位徐大人同样严苛、孤僻、死板又冷冰冰的人!”书童一拍脑袋,说道。

靳元良:“却也不然。”

书童:“诶?”

靳元良:“好了,别人的事,总与我们没太大干系。走吧,我们还要去拜访徐县令呢。”

书童连忙跟在靳元良身后。

不过在拜访徐覃之前,靳元良打算先逛逛川辽县。毕竟徐覃也算是他的先行者,他所要去任职的川建县,依旧是一个贫困的县城,上任县令去那里任职三年,除了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其他什么也没有改变。

靳元良想在川辽县学习借鉴下徐覃的经验,他也好奇,徐覃究竟是如何用三年时间将川辽县改造成这样的。

徐覃对川辽县做了完整的城市规划,川辽县内主要有两个大型市集,分别是东市和西市,这是川辽县内的主要商业区,周围围绕着居民区,种植区与放牧区主要在城外,但同时城南也有一片大型的种植地,而县衙的位置位于川辽县北面中枢。

东市就在城门附近。靳元良和书童来到东市,这里的街道上皆是商铺,街道两边还有一些小摊贩。街道上满满都是人,还有大量的车马走过,时不时便看到有人在街边摊位上驻足。

靳元良和书童和书童走过两条街,突然,书童走不动了,他看着路上卖的奶枣糕咽了咽口水。

这奶枣糕看上去乳白莹润,还散发着奶香,几乎令人难以抵抗它的诱惑。

靳元良也忍不住走上前,买了几块,递给书童,自然也尝了起来。

只是付钱时他却发现,这商贩拿过他的钱却并非收到怀中,而是拿到一个放在前面的小陶罐中,当着靳元良的面扔了进去。

事实上,这所有的摊位甚至商铺前,都有这样的一个陶罐。

“不知这陶罐是用作何用?”靳元良疑惑地问道。

“老爷你一看就是刚来川辽县的吧?”这商贩道,“这陶罐呢是这东市的规定,咱们在坊市中做买卖,收钱的时候,须得当着客人的面将钱投入钱罐中,不然就要罚钱。”

“原话怎么说我忘了……这位老爷你看,规定在这里写着呢!”这商贩指了指后面的一个木牌。

为作务及官府市,受钱必辄入其钱€€中,令市者见其入,不从令者赀一甲。

靳元良心中默念这句话,眉头微皱。他看到周围有官吏在四处巡查,官吏视线扫过之处,而周围商贩纷纷畏惧地避开。

“等到离开的时候,就将陶罐交给东市的官吏老爷,官吏老爷会根据陶罐里的钱币数量收税……”

靳元良和这商贩闲聊了起来。

而当他们聊到税率,这商贩便开始唉声叹气:“唉,其实刚开始时,在这里做生意还会有好多免税减税政策,可惜后来,川辽县发展起来后,这些减税免税的政策就没了,只有一些初期就与县衙合作的商人还有一些优惠,但显然这优惠也没几年了……现在税越来越高,就刚好能让咱吃饱……”

“也不知道这些钱都去了哪里……”说着说着,商贩便开始抱怨起来。不过很快他就发现自己失言了,立即闭上了嘴巴,畏惧地看了周围巡查的官吏们一眼,不肯再多说了。

靳元良只好拿了些银子出来,递给了他。

谁知商贩见到了吓了一大跳,惊慌失措道:“老爷,使不得,这可使不得。”

商贩哭丧着一张脸,连连推却:“这位老爷,你就行行好,放过我吧。”

有官吏已经发现了这里的争执,扫视过来。

商贩连忙收拾好自己摊位上的奶枣糕,抱起陶罐迅速地跑掉了。

“喂、喂,你跑什么跑啊!”书童在后面喊道。

见周围皆有人看过来,他便不好意思地闭上了嘴,小声嘟囔道:“真是奇怪的人……”

而靳元良则收回了银子,皱起眉头。

他与书童继续在街上走着,发现哪里都是官吏。

突然,有一群官吏朝他们走了过来,将他们团团围住。

“喂、喂!你们想干什么!”书童色厉内荏道。

“有人举报你们行迹可疑,随我们去县衙走一趟吧。”为首的人冷酷道。

“啊?”书童一脸呆泄。

“喂、喂,你们是不是误会了什么,我们家老爷可是新科进士,翰林庶吉士!从京城来要去川建县任职的,还是你们县令的同乡!”

“是与不是,自有县令定论,还是随我来吧。”为首之人不容置疑地将他们带走了。

饶是靳元良,也没想过事情会是这样的一个发展,毕竟,他刚开始只是想学习一下徐覃改造贫困县城的经验而已。

作者有话说:

结果还是没有在12点前更新……可恶,下次一定可以!大半年了,我的码字时速还是没有一点增长,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够化身八爪鱼啊QAQ

"为作务及官府市,受钱必辄入其钱€€中,令市者见其入,不从令者赀一甲。"出自《关市律》。

感谢在2021-07-31 22:42:45~2021-08-07 00:00: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安崽坠可爱 5个;风阑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lzx 50瓶;sharon99338117 20瓶;催更的读者君、河络、一叶蒹葭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6章 川辽县

七月流火, 八月未央,九月授衣。

可川辽县的秋天,却总比其他地方要早来些。七月未至, 便有寒风瑟瑟。

立秋刚至, 寒意便迅速席卷了这里,清晨的窗户上都染上了霜花,本就少见的鸟儿更是准备往温暖的南方迁徙, 再不留恋这片贫瘠的土地, 以至于人们再难听得鸟儿欢快地歌唱,只有躲在草丛里的蝉依旧带着聒噪的蝉鸣, 从夏季吵闹到秋季。

“咳咳。”

徐覃端坐在书案前,认真地批阅公文,刘海半遮着脸,屋里只点了一盏油灯,一片昏暗,虽是白天,可书房里却紧紧关着窗户,阳光拼命想从窗户间的空隙中挤进来,却被挡得严严实实, 最后只能徒然地放弃,以至于这书房里都显得阴森森的,阴暗而寒冷, 只有书案上的一盏油灯努力发光发亮,试图照亮这里, 可它微弱的光芒, 却只能照亮一小块地方, 映照在公文上, 而其余地方,仍是一片昏暗。

徐覃穿着官服,虽是一县之长,身上却无任何装饰,简单朴素,甚至有几分清贫,连身上的官服,看上去也像是穿了几年的。因为经常要去县内各地调研考察,徐覃的鞋子总是磨损得很快,而现在穿着的官靴,已是他难得拿得出手的鞋子了,专门在衙门里穿的,用在升堂时,不过在别人眼里,也是旧得不像话了。

再看这书房,皆是书柜,里面密密麻麻地装满了案卷公文,除此之外,家具寥寥,便只有一榻、一书案与一柜而已,都不是用什么值钱的木头做的,连用的笔墨纸砚,也是便宜得紧。

这屋里,除了书案上放着的一块巴掌大的黑黢黢的石头外,再无任何装饰。

€€€€如果这石头也算是装饰的话。

昨日徐覃已将该判的案判完了,今日暂时无人报案,徐覃便开始在抓紧时间批阅公文来。

徐覃在批阅川辽县上个月的收入情况,由于黄金拐枣和长须羊的发展,吸引了大量行商,川辽县的税收可观,上面的数字,早已远远超越牧远府各县城加起来的收入,可徐覃却依然皱起了眉头。

不够,还是不够。

若要养一队可以在戎狄侵略时顽强抵抗的将士,这些收入,依旧入不敷出。

养兵,从来都是一项烧钱的事,虽然川辽县在牧远府中已经是难得发达的地方了,但牧远府本就贫弱,这发达也是相对而已,它在牧远府可以独占鳌头,可若是去了京城、去了曲海省,那依旧是一个贫困的地方,甚至比不上潭县。就算是徐覃,也不可能使它在三年时间内就超越那些和平地区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地方。

当然,在牧远府,甚至东安省内,川辽县已经是足够富裕了,尤其是与其他依旧空空荡荡几乎没什么人的其他县城相比。

徐覃的政绩,已经让众人惊叹甚至自愧不如了,毕竟自古以来,从无到有,最为艰难。

可是徐覃却依旧不甚满意。戎狄仍在东边虎视眈眈,想要达到他理想中的军队状态,这些银子,仍是杯水车薪。

“咳咳。”胸腔里传来的剧烈咳嗽打断了徐覃的思路。

“咳咳、咳咳。”夏末初秋,天气骤然转凉,本就是最容易着凉的时候,徐覃前几日跟着衙役们在街道上巡逻了一晚上,回来就得了风寒。

他的喉咙本就不好,如今更是痛胀难忍。

徐覃慢慢站起身,走到柜子前,拉开柜门,里面放着一个陶罐。

这是装蜂蜜的罐子,林苏说要多喝蜂蜜雪梨水,对喉咙好。新鲜的雪梨在川辽县这样一个戈壁滩上的县城里不好找,也不好保存,林苏便给徐覃备了雪梨膏,冲泡蜂蜜的时候加进去,就成了蜂蜜雪梨水,有润喉止痛、保护嗓子的功效。不过雪梨膏早就吃完了,只剩下蜂蜜了。

徐覃打开陶罐,看到干干净净的罐底,愣了一下。

原来里面的蜂蜜,也已经吃完了。

徐覃这才突然意识到,原来距离林苏离开,已经差不多有两年了。

离五年,还差三年……

这蜂蜜也是林苏送的,他当初送了好几罐,这是最后一罐了。林苏离开的时候耳提令命,威胁徐覃,要在他回来之前将这些蜂蜜和雪梨膏全部吃完,不准因为公务太忙而忘记。

可是如今这些东西都已经吃完了,林苏,依旧没有回来……

徐覃默默合上空陶罐,关上了柜子,继续坐到了书案前。

“咳咳。”

徐覃用拳头抵着嘴,努力止住咳嗽,思考着接下来的计划。

现在正是黄金拐枣收获的季节,应该还会有一波商人来到这里……黄金拐枣已经打出了名声,市场上的需求量很大,接下来,他还要扩大黄金拐枣的种植地……

好在之前新建的“坎儿井”已经投入使用了,可以开垦的土地又变多了……不过他还需要派人继续研究,除了黄金拐枣外,还有什么作物适合在这里种植……

近来进入川辽县的人增多,巡逻和审查也不能放松,防止戎狄的奸细混进来……

监狱也快要满了,又该扩建了……

“咳……”徐覃正思索着,拿起笔写下自己心中的计划,突然听到门外有人来禀告。

“大人,我们在东市抓到两个可疑之人。”

徐覃停了笔,嘶哑着声音道:“可疑之人?”

“是的,此二人似乎是在探查县内和大人你的消息。”门外的人恭敬又畏惧地站在门外,将这两人的可疑之处一一禀告,最后方道,“另外,此二人中,还有人称自己是您的同乡。”

徐覃一愣,声音粗涩滞胀,他缓缓确认道:“我的……同乡……”

徐覃心中忽然涌上莫名的期待。

“大人、大人?”禀告的衙役惊愕地看着快步离开的徐覃,脸上尽是诧异。

“大人,等等,您的帽子忘了!”

徐覃步伐匆匆地走进前堂,看到了一个青色的背影。

然后他猛地停了下来。

不是……

而那人听到动静,缓缓转过身,露出一张徐覃曾经见过的脸。

……原来是靳元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