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应歌夜月华
世上玩家千千万万,个性也千奇百怪,有的社恐、有的刁民、有的爱好整活,预设的主角剧情路线有的时候在他们眼中,那还真是和他们本人一点相似处都没有。
再说了,只有一条剧情线的话,后入坑的玩家就总避免不了被人剧透,让在乎这些的人多多少少有些难受。
这个游戏的设定则与众不同。玩家们的身份是领主大人从异世界召唤来的冒险者,但游戏也没有在一开始就直接给予玩家们赋予什么超凡的英雄地位,玩家们还是在这个世界做自己。
无论是当英雄也好,开小店也好,当作家也罢,下副本玩跑团搞推理打PVP也行,总有人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任务。
在这个‘虚拟’的‘游戏世界’,玩家们的路,也是自己走出来的。
他们接到的主线剧情任务也是碎片化的,每个人接到的任务或许都与其他人的不大一样,只是巨大的主线剧情拼图中的一块或是长长链条中的一环。
这样的好处是,每个人的游戏体验都是‘独特’且‘定制化’的特殊体验,谁也取代不了谁,谁也剧透不了谁。每人都能在游戏过程中做真实的自己,他们既会感受到自己的普通,却也能感受到自己的不平凡。
这就像是所有人一起收集拼图,最后再拼一幅拼图长卷。有人收集到了三片,有人能收集到七八十片,可当每一个版本制作组通过动画揭示完整的主线剧情时,参与的人都能指着那拼图长卷兴奋地说:“看哪,那几片就是我的成果!”
参与感和代入感自然是有的,只是要看玩家们怎么去体会罢了,生搬硬套其他游戏做比较,那自然是不一样的。
但不一样,本身就不是什么坏事。做游戏本身就没有什么既定的定式与套路,套路走多了惹得受众腻烦,自然就会从捞钱大法变成赔本预定。作品好不好,得实打实拿质量说话。
这游戏的NPC们的反应也很真实,而且会随着玩家们的反应做出不同的互动,很多老玩家也见证了这些NPC从一开始的笨拙反应迟钝,到现在活灵活现的发展,对游戏制作组靠玩家训练AI的说法又信了几分。
第704章
这个游戏的剧情进展是没有回头路的,除去没被通关的幻境副本,很多剧情都只能体验一次,时常让人发出“哎不知道那个选择会有什么结果”的感叹。
每个玩家的个性化、碎片化体验,同时带来了不少优点和缺点。
优点就是玩家们玩出的剧情都是‘量身定制’的,同一个任务要求,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创造、不走寻常路地搞出天马行空且不违规的打法,哪怕看了大佬攻略都没法剧透,因为那些操作其他人想1:1复制抄作业都难。
但缺点也同样很明显,所有人都在管中窥豹,看到的就都只是豹子的一小部分,无人能纵观全局。官方目前是通过全员推送的主线剧情动画来同步玩家们对主线剧情的认知,资料图书馆让玩家们可以很方便的实时查阅剧情发展与推进,而每个大版本结束还会有剧情总结合集。
虽说吧,这些剧情合集会给人一种在云玩游戏的感觉,但真正用心玩了游戏的人和在论坛没获得名额只能看视频云游戏的人的感触,确实是不一样的。而这种微妙的不同,只有亲身经历过一切的玩家们自己才能品味的出来。
“啊啊啊啊,那是我的面包店,我上电视啦!”玩家吴山居前台的猫在官方剧情合集里看到了自己开的【转角·咖啡·甜品】,惊喜的大叫了起来。
而更加出乎她意料的是,镜头是从科伦塞尔的贫民角度出发的,她看着那些贫穷又眼熟的客人经历了一整天又苦又累的劳作,手指珍惜地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得之不易的几个硬币,最终毫不犹豫地走进了她的店里,带着一种满足、幸福又肉痛的表情买走她货架上最便宜的贫民面包。
她甚至看到了自己在柜台后面读小说的身影。
而这些镜头还在持续,她看到这些贫民在魔法人偶处结完账,从她手里接过用油纸整整齐齐包好的面包,小心翼翼地揣在怀里带回家。
一推开屋门,他们就被一群满脸黝黑衣着同样破烂的儿女们包围。他们将面包切成小块再烤一烤,蘸上自己熬煮的洋葱酱,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在咀嚼中露出了餍足而幸福的表情,甚至会因为偶尔吃到了一两个坚果碎而发出高兴的欢呼。
吴山居前台的猫激动地掩住了嘴,心里满满涨涨又有着淡淡的酸意。
——那可是她亲手做的面包,亲自定出的低价!
一开始会采取贫富两边不同定价,只是因为她的店面在那个拐角,同时靠着两边街区,她一个客人都不想放过。
她抱着在游戏里亏不算真的亏的想法,想这么做就这么要做了。而且吸引来的穷人也是客人,还能顺便解决一下富人那半边卖不出去、用作展示的存货,毕竟都是她亲手做出来的东西,哪怕便宜卖了,都比倒掉丢掉来的好。
可没想到,这个游戏的AI演算竟如此强大,还补足了前后的剧情!
这是她第一次看到那些客人买走她的面包后的剧情。
没有什么比厨子看到客人在一脸幸福地狼吞虎咽自己做的菜肴更幸福的事情了,真要说的话,那就是穷苦的客人因为她做的面包而幸福地活了下来。
看着那些珍惜地吃着她的面包,连一点点碎屑都要舔的干干净净的孩子们,她吸了吸鼻子,抹了抹眼睛,立刻上线,开始做起了面包。
她决定了!今天所有的面包都放黄油和多多的坚果,再赠送一份免费的果酱!
和吴山居前台的猫一样看到了自己的所作所为改变了世界的玩家也有很多,有的是在各种大型战斗任务中显露了一番精妙操作的钓鱼佬,有的是在德鲁伊净化堂和精灵领地辛勤工作的德鲁伊,有的是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的大佬医生,还有玩家们非常眼熟的第一梯队名人玩家……
制作组在剪辑这些合集的时候,似乎并不在意哪些是战斗玩家、哪些是生活玩家,哪些是大佬、哪些是平平无奇的普通玩家,只要是对这个世界做出了贡献的玩家,都一一被真实地记录了下来。
这种“上电视”的感觉,和玩官方的预设剧情,是完全不同的体验。玩家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不是在官方预设的剧情中演绎着既定的人生,而是因为做自己,莫名其妙地变成了欧泽利亚大陆备受民众喜爱与尊敬的人。
这就像是普通人本本分分地活着突然被评上了“十佳青年”,一下子高大上了起来,心情瞬间就不一样了。
为制作组说话反驳那些懂帝玩家的,正是这群玩家们。
要是这些靠自己的双手与努力打出来的剧情和成就,都能被称作是‘没有代入感’,那还有什么才有‘代入感’?
本身就是跟野炊类似的开放世界游戏(虽然限制多了一点),这种游戏玩成什么样,不都得靠玩家自己努力吗?制作组给了玩家一个舞台,接下来要演绎什么样的人生,就是玩家自己的事情了。
“想玩主线剧情,那就去推,最新主线的入场门槛也不高,抓紧糊几天墙,军功就有了,这次去南洲的船上,至少一半牧师都是新玩家。别说什么第一梯队大佬全是内测玩家,最近爆火的宁静之海和隐匿老人全是公测才进来的。”
“这个游戏什么内容都有,要玩什么都可以。别人都能玩得出花样而你不行的话,多半不能怪制作组。有一说一,我看今日有雨大佬攻略时也是满脑子问号,但人贵有自知之明,我知道我看不出来,但大佬们总是能看出门道的。”
“剧情看不懂?剧情合集包不就是用来看剧情的吗?喂到嘴边的饭都不吃,感觉是同行来捣乱的。”
“看到你们都在怼我就放心了,现在真是什么奇怪玩家都有。别的不说,就算你是休养玩家啥也不能干,就在游戏里睡觉弹琴吃饭都能找到莫大的快乐,还你玩了游戏觉得亏,就那点点月卡钱,我都替制作组觉得亏。”
莫驭看到这些玩家维护制作组的发言还是觉得挺窝心的,不过玩家们倒是给他提了个醒,现在正式运营后,玩家数量大增,同行竞争也不得不防。
论坛里的ID是和游戏里绑定的,但也有申请被拒或一直申请不到名额的云玩家在论坛里出没,单纯注册了论坛号但没进入游戏的人也有不少。
他打开论坛看了看,让莉亚做了个小更新,将玩家的游戏时长数据一道同步显示在论坛ID底下,这样谁是真玩家谁是假玩家便一目了然。
第705章
显示游戏时长这个论坛更新一出来,还在吵架的玩家们瞬间就笑了。
什么叫做釜底抽薪,遮羞布一掀,什么牛鬼蛇神一眼就看明白了。
吐槽的玩家里不是没有真玩家,但十个里有八个是假玩家,话术还特别一致,无非就是绕着‘看不懂剧情’和‘觉得亏了’两个点翻来覆去的说,别人称赞的优点他们是一点都看不到。
“散了散了,全是水军机器人啊。”真玩家们摇头看着他们灰溜溜的删帖逃跑,一阵哄笑。
这个结果倒也并没有太出乎莫驭的意料之外,毕竟现在正式运营也有一段时间,玩家的数量增多,公司的营收额逐步提升,名气逐渐打出去了,自然也会有同行眼红。
虽然莫驭一直觉得,无论是游戏还是小说、电影,这些文化娱乐产品本身也没什么好竞争的,这又不是手机或Pad之类的电子产品,买了一样就不会入手另一样。玩家的兴趣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喜欢一款游戏,往往也会喜欢其他游戏。
他这款游戏能在晚上睡觉时玩,根本就没有同类竞品,也碍不着别人生意,玩家在白天的防沉迷时段依旧可以玩其他游戏。
但世道有时就是这样,总有人见不得别人的作品比自己的好。莫驭虽然不会对人下黑手,但也不会让人对自己下黑手。
他让莉亚直接封停了那些论坛上的没有玩过游戏却装成玩家恶意发言的账号,同时也禁了这些账号以及用相同的IP地址、身份证号发起的游戏账号申请资格。
——既然觉得玩这游戏亏了,那他直接帮他们省省钱呗。反正也不想玩,那就这辈子都别玩了。正好他这名额和资源都有限,可以把机会让给真正想玩的玩家。
莫驭赚钱归赚钱,游戏资格发放前初步审查可是一直没有落下过。
他固然不需要玩家填写除了实名认证和邮寄地址之外的个人信息,但申请资格时填写的调研问卷确是莫驭精心编写的,他表面上调查的都只是玩家的游戏喜好,但实际上作为一个研究过多年玩家喜好的老策划,却很能看出点门道。
自内测初期开始,胡乱填写问卷前后自相矛盾的人、看起来对游戏一窍不通的人、没有游戏品味的人、收货地址在眼熟的著名游戏公司园区之类看着就不大对劲的地方的人一概不予发放游戏资格……反正排队和申请的玩家很多,即使弄错几个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莫驭只需要可靠的高质量玩家,质量太低的、危害性太大的,那宁可不要。
救世的英雄,在精不在多。
而VR眼镜上本身就有莉亚的锚点,一旦侦测到有人试图拆毁VR眼镜反向破解,眼镜会在发出三次语音警告后自动销毁,而该玩家游戏资格自动取消,所支付的一切款项均自动退回,这些规则也早就写在了玩家领用眼镜时的协议之上。
毕竟牵扯的是异世界的存亡,在玩家们看不到的地方,莫驭也一直很小心。
论坛上没有了无谓的吵闹,玩家们便把心思放回了剧情讨论和新版本上。
除了剧情合集以外,这次在命运权柄的加持下,系统增加的战斗辅助系统一经推出后,就受到了广大玩家的喜爱。
莫驭结合了市面上多款网游的技能标记,研究出了既会让玩家们一目了然,又不涉及任何版权纠纷,还非常贴合实景使用的敌方技能提示。
平面2D或第三人3D视角的网游提示和VR实景是难以通用的,这是因为玩家坐在电脑屏幕前面可以纵观全局,看得到出现在地面上的危险范围提示以及玩家角色脑袋上的各种标记。
但是在实景VR之中,正常人在仰头对战怪物的时候,是没有太多心力再去低头看地面上的危险范围提示的,埋头跑路又危险又不现实。
在如何将各种危险提示调整的又实用又方便上,熟悉战斗的伊亚利恩可谓居功至伟。
他最了解在战斗时人的视线会落在哪里,因此提出将提示与敌人的各种动作进行对应,用最简单的例子来解释的话,就是敌人准备用剑劈砍的时候,系统在剑身上亮起易于辨识的红色光芒,而对应的预测会被攻击到的地点则以同样立体的红色透明屏障做标识。
为了使标识便于观察,不至于整个场地太过花里胡哨造成光污染屠害玩家双眼,这些危险范围标识最高只到玩家小腿,只需要用眼角余光就可以轻松辨别。
而即将到来的攻击招式的名称,以及特定招式种类提示(比如是魔法还是物理攻击,是毒、污染或是诅咒等)也会作为一个可以由玩家自己调整位置的标识条,显示在玩家的视野之中。
在莉亚完成更新推送之后,第一波玩家已经飞快地找了野怪区域试验了起来,虽然最开始十分不习惯,但边打边做出部分自设调整后,玩家们很快就发现了这个战斗辅助系统的便利之处。
有了这玩意以后,玩家们打怪终于不用靠着怪物的姿势硬猜招式,是魔法还是物理攻击、是喷毒还是污染简直一目了然,无论是斩击还是炸弹,只要避开攻击范围就能毫发无伤。
玩家们的受伤概率一下子大大下降了。
虽然怪物技能施放的随机性还是很强,想要完全背板无伤通关有点难,但是提前三秒示警之后,大部分玩家都来得及应对。
实在逃不出攻击圈,熟练的T和牧师都能来得及上盾。
第706章
其实这些年拟真游戏越来越火爆,游戏厂家们总是将拟真度高,真实性强作为一种卖点大肆营销,但莫驭自己认为,真实性真的达到了100%,游戏性反而就下降了。
人们玩游戏,可不是图它与没有退出键的《地球ONLINE》的玩法一模一样。拟真度高固然会让人们有代入感,但只有游戏中才能找到的那些、与现实不一样的、独属于幻想世界的特色,才是吸引人的地方。
只是欧泽利亚是个真实存在的异世界,要想把它做出游戏性来,加入那些1%的“不真实”的“游戏体验”,莫驭也是绞尽了脑汁。
这一次的战斗辅助系统,可以说是给战斗中加入了大量的辅助UI,真实性固然减少了,但玩家们的可玩性却提升了很多。
有了预警,知道如何应对,伤亡率低了,受到死亡处罚的次数也少了,玩家们自然更加开心。
甚至还有不少玩家整活出了各种新梗。
莫驭查看了一会儿,觉得并没有什么其他需要关注的事情,就合上了魔法书后台,让莉亚持续关注玩家的动向就行。
他在洛塞尔城还有许多事情要办。
首先就是与拉罗恩蒂一同去见城中的重要势力的代表人物。
洛塞尔城鱼龙混杂,各种势力盘踞,除去底层那些千奇百怪的能人异士,有钱有势有地位的人也有不少,既然是要全面合作,必然都得要接触一下。
然后就是新导师的事情。虽说玩家们已经自己做起了策划的工作,开始四处搜罗导师了,但也不能光靠他们。作为阿姆特郡的领主和世界同盟的势力领袖,莫驭还是得适当出场拉拢一下高阶导师们,这是最起码的尊重。
最后就是德鲁伊净化堂的选址问题。德鲁伊净化堂一直都是莫驭最为重要的外交手段之一。毕竟在这个世界里,谁不怕污染,谁不需要净化呢?
如今洛塞尔城里还有光明教会,而命运作为中立的一方,并不方便直接与光明教会撕破脸。要想解决光明教会的势力,得靠民众自己。
在逐渐理解污染的本质之后,莫驭也明白了莉亚、或者说是世界驱除污染的原理。
光明教会是靠着精神权柄稳固精神,借以达到清除冗余信息。如果把污染比作电脑病毒,将民众看做是电脑,那就相当于每一次将电脑重启都会清除一次内存垃圾,实在不行还能将电脑还原到之前设置的系统还原点。
虽说对于电脑来说,重装系统也不是不行,但这对于人类来说伤害太大。就像德卡洛,一直用失忆药粉格式化,都快把自己格成傻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