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第22章

作者:三傻二疯 标签: 宫廷侯爵 系统 爽文 轻松 无C P向

当然,这也不能怪他。以现在的局势看,除了“走火入魔”,大概也想不到其他的解释了……再说,道书上不是有过同样的案例么?某些人服用金丹过度,就把自己吃的颠倒错乱,不可理喻,完全与平日的思维反了过来……

所以,这该算什么呢?老登的本意是坏的,却叫金丹给执行好了?

太伟大了葛洪,太伟大了陶弘景,太伟大了金丹大道!

第28章 商议

穆祺晃晃悠悠从西苑的大门溜了出来, 脑子里依然是一潭浊水来回晃荡,几乎以为自己是做了个什么过于荒诞的怪梦,什么筹银子海防, 什么通情达理自愿割肉的老登,真是迷离错乱,让人昏乱不能自已……

这总不能是真的吧?

到西苑开会的重臣与勋贵子弟一二百, 恐怕七八成都有同样的魔幻之感。以至于大家围聚在西苑门口, 数百人面面相觑,没有一个敢大小声说话。

不怕老登疯, 不怕老登癫, 怕就怕老登神经错乱,不按常理出牌。而以大家的常识判断, 飞玄真君居然出动开口从内库出钱,那癫狂魔幻就实在已经逾越过往一切的经验,到了让所有人都心生恐惧的地步了!

……是不是该找个太医瞧瞧啊?

不过, 老登的精神状态究竟如何还不得而知,至少生理状态是很稳定的。重臣们在外等候了,传旨的太监就招来了内阁阁老, 递过去一张皇帝亲笔御书的纸条, 大致写清了方才朝会上训话的要点,要内阁“从速议决”——白纸黑字抵赖不得;内阁奉承上命,与六部修改斟酌后拟旨定稿, 内库的九十万两银子便算是板上钉钉的入了账了。

当然, 老道士搂草打兔子,又在纸条中额外大谈什么太庙改革的“孝悌之道”,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言下之意昭然若揭——每年一百万两银子朕都咬咬牙出了, 朕的亲爹也该进太庙吃一碗冷猪肉了吧?

到了这个地步,内阁当然也没有不退让的余地。再说,飞玄真君暗戳戳在旨意中埋下这么一道伏笔,满朝重臣一一品读,反倒都生出了某种如释重负的松快感

——太好了,老道士还是那个自私虚伪视规矩如无物便宜占不够的老道士,朝政的事情还是在他们熟悉的摆烂轨道上运行。无论那种走火入魔或是磕错了金丹的癫狂后遗症多么严重,现在至少还没有改变老登刻薄寡恩的本性,他们的经验可以继续沿用,不用付出血的代价去磨合一个性情大变的新老登。

心态一变,看问题的角度就变了。在皇帝的臆症面前,区区太庙小事也无足轻重。夏首辅谢恩后收下这份诏书,招呼着六部的堂官去内阁议事,只是有意无意,漏下了礼部的大儒——修太庙改庙号的事情 ,按理是要各位学士主持定调。但在《元史》事件之后,朝野上下心有余悸,实在是怕了诸位大儒的神通了。

连高皇帝都被迫把个“贼僧”的帽子戴了上百年;各位要是在皇帝亲爹的庙号上动一点手脚,那大家还活不活了?

分工布置已定,朝中的大臣们沉默着各自散去,大概都要忙着赶回家中,与幕僚们秘密商议这惊天动地的朝局变化。穆祺颇有些恍惚着离开西苑的大门,还没来得及理清脑子里的一团乱麻,便被等候在侧的闫小阁老截住了:

“穆兄,以圣上方才的旨意,朝贡的局势怕要有大变化了!”

小阁老就是小阁老,即使皇帝已经颠倒错乱到了这样的地步,小阁老仍旧兢兢业业,不忘初心,牢牢惦记着他那点搞钱与搞权的大业。他方才通前彻后的想了一遍,认为飞玄真君的旨意委实对朝贡是极大的利好,足以扩张权限垄断财源,成为他日飞黄腾达的基石。

还是那句话,小阁老是天生的搞钱圣体,在金钱上的嗅觉无可比拟。即使没有天书的内幕消息,他这半个月与高丽及倭国的怨种来回交锋,仍然敏锐察觉出了海外贸易那惊人的利润——有这样的利润在手,世上还有什么事情办不下去?

朝政就如生意,要想下面的人听话,要想百姓安分,都得要大把的银子砸下去;何况如今首辅退位,闫阁老正在进步的关键当口?

往日里靠贪污靠贿赂靠工程分润,闫家捞到的钱也不在少数,但终究是来路不正,随时会被飞玄真君过河抽板,一齐翻船。哪里有这朝贡贸易轻巧方便,又不沾污水?

这样丰厚轻巧又位高权重的差事,必然要引外人的觊觎。所以小阁老马不停蹄,立刻找世子喝茶讲数,摊明自己的底牌——咱们内部怎么搓圆仔汤分果果都好说,但兄弟阋墙外御其辱,关键时刻还是要团结嘛!

穆国公世子也很爽快,慨然允诺了小阁老的要求,只是表示自己受人之托,可能要举荐几个人到江浙去转一转,到时还得请小阁老援手一二。

小阁老立刻答允:“这算什么!穆兄太客气了。知府以上,我还不敢答应;知府以下,穆兄怎么说我就怎么办,江南的事情嘛,怎么能叫穆兄操心呢?”

闫党在江南势力雄厚,的确也有资格开这个海口。只要闫家金口一诺,无论是办民兵还是清倭寇,事情都要好办得多。穆祺微微一笑,却又做为难状:

“哪里敢期盼知府这样的位置,能在县令上历练历练也就罢了。不过,下去历练的人嘛,性子总是要操切些的,怕不是要碰钉子呀……”

闫东楼一听就懂。能走穆国公府的门路下去历练的人物,岂会是官场寻常凡品?这种满心都是进步的狠角他见得多了,要么能臣要么干吏,要么便是清得咯噔噔的大清官,行事刚猛激烈不留余地,往往会把地方搅动得惊天动地。

但再怎么厉害刚猛,到这个地步也就了结了。区区一个地方县令而已,就算手腕如何刚猛老辣,难道还真能翻了京城的天去?大不了叫地方上的闫党相忍为国,看在国公府的面子上多多退让嘛——如此小事,哪里值得他放在心上?

当然,在日后京城真正天翻地覆的时候,怡然自得的小阁老恐怕就该明白过来了——他此时实在是应该多想想的!

·

交易谈妥之后,穆祺亲自为闫东楼斟了一杯热酒,又含笑道:

“说起来也险,先前被那姓周的王八蛋弹劾的时候,我还提着一颗心在胸口,生怕言官们蜂拥而上,又搞出那一副围殴的架势——闫兄也不是不知道,言官清高自诩,一向对对朝贡贸易深恶痛绝,最喜欢在外藩的事情上胡乱攀咬……”

六科给事中团结一致,向来是一人呼万人应以多欺少四面围攻,更有高祖皇帝御赐的上书特权。真要是让周至成将这伙人的兴趣给带了起来,那无论好歹一通狂喷,绝对可以提前数百年让穆国公世子感受感受被网暴的恐怖——最狠的是,言官们“风闻奏事”,喷人是连证据都不用讲的!

一群团结一致不讲证据,而且喷错了也没有责任的文官聚合在一起,杀伤力之大当然可以想见。也就是现在老登权术高明,还能镇得住下面,等到老登的宝贝金孙摆宗上位,那言官干脆就化身为行走的文字□□,从上到下无不霸凌,可以把内阁都怼到屁滚尿流为止。言官误国,一至于此。

小阁老哼了一声,显然也心有余悸:“那群酸子,真正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们这类货色,又算得上哪门子清高?之所以对朝贡这样不满,不过是先前下西洋开海贸的时候吃过大亏罢了!”

搞钱圣体眼光独到,果然不同于寻常庸人。他并未计较言官们口口声声的什么“祖制”、“礼法”,而是一眼看出了愤怒下的实质——为什么言官这么反感海贸?因为当年太宗皇帝六下西洋,赚的银子统统砸到了漠北;而给底层文官们发的工资,居然是从海外淘到的什么胡椒孜然玻璃球!

说实话,这种法子就实在是太缺德冒烟了。胡椒孜然说起来倒是名贵香料,但小小文官哪里有贩卖香料的渠道?买卖香料抬手就要被商人宰上一刀,到手的工资平白缩水大半。辛苦当值却倒扣工资,千古打工人的怨气之深重狠辣,恐怕大得能把高祖皇帝都惊醒过来。

三宝太监下了六次西洋,胡椒孜然玻璃球也就充了几十年的工资。而文官们遗留下的ptsd则长久蔓延,最终积累为对海贸无可解释的愤恨。

也就是周至成名声实在太烂,否则人家高低要群起响应,给两位瞧一瞧喷子的厉害。

穆祺沉吟道:“闫兄说得有理。不过也就是近日朝中多事,言官们无暇分身,才顾不得弹劾而已。但夜长多梦,还是要做点打算的好。”

朝贡贸易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要是言官们缓过神来再咬一回,那麻烦也不在小。

小阁老非常谦虚:“请世子指点。”

“不敢。”穆祺道:“我想,总该给言官们找些事情做一做,免得他们闲极无聊,天天盯着海贸的事发狠。先前我们已经请旨,要在番邦的使团中推行御制青词的考核;但圣上的青词毕竟是精妙高深,蛮夷难以理解,也是常事。圣人教化万民,总是不辞辛苦;我想,可以让闲下来的言官们写一些鉴赏青词的心得,集结发卖,也算给藩邦看看例子……”

他停了一停,再补了一句:

“这也是我偶然得的法子,不知可行与否。我想,可以仿科考的例子,让他们编几本辅导资料,《三年青词,五年模拟》、《京城密卷》什么的,再由官方统一推荐嘛……”

不必再解释什么了。如今科举盛行,相关的资料与范文累牍连篇,甚至有人专司辅导,专门指点举子上岸。小阁老久居京司,当然知道其中的道道!

天底下最好卖的书是什么?当然是教辅资料!

天底下最最好卖的书是什么?当然是被垄断了版权的教辅资料!

科举考试还要讲个公开公平公正,讲究文章中无一字无来处;青词考试可就是任由老登随意出题,下面数百文官随意批改。解释权独归老登所有,而注释权则由文官垄断;只要定期改版,便可稳坐分利,天下还有比这更轻松,更方便,更不用动脑子的买卖吗?

小阁老的脸色瞬间就变了:枉他捞钱数十年,竟不知天下还有如此厚颜无耻的策略!

“朝廷富有四海,也不必与言官们计较那点收入。”穆祺慢慢道:“教辅资料的收入,都可以分给他们做补贴,也算体贴体贴他们的辛苦。不过当然啦,这种收入,只有教辅资料畅销海外,才能够常保不失……”

显而易见,只有海贸昌盛,藩邦才会积极研习青词;只有积极研习青词,才会踊跃掏钱,购买每年改版的昂贵资料。换言之,言官们所有的分润与津贴,也就牵系在海贸的滚滚商船之上了。

想要版税吗?想要津贴吗?去寻找吧,飞玄真君把它全部都放在了海上!

——为了一点胡椒孜然,为了被朱家皇帝折扣的工资,言官们磨牙吮血怨毒于心,围着海贸制度咬了足足数百年之久,战斗力之凶猛狂野,连皇帝都为之侧目。那现在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利润滚滚而来,言官又该作何反应呢?

诸位大人,你们也不想再回到那种穷困潦倒的日子吧?

小阁老木然片刻,在震撼之余,只能喃喃开口:“这个法子……”

“这个法子,也是在下府中的一位归先生给的灵感。”世子相当谦逊:“与这位归先生聊过之后,我才知道行情。现在士子云集,京中卖文集卖小册子的生意可是热得很呐,日进斗金也不为过……“

这句话倒是丝毫不错。史书上读到是一回事,亲自体会是另一回事。穆祺也是与归震川仔细攀谈,才晓得现在的科举经济火爆到了什么地步。常规的辅导资料与辅导班自不必论,像什么押题卷突击卷命题规律分析,除了信息技术实在复刻不了之外,后世能玩的花样现在基本都卷了出来,甚至花样翻新,迥然出人意料——穆祺甚至听说,有士子收集了礼部诸位大佬历年的文章,一一分析详加体会,试图用人肉大数据模拟出今年出题的风格。

人类总能在考公上岸的事情上卷出无穷无尽的创意,列祖列宗诚不我欺。

有这样丰富高明的经验做底子,要复刻一点小小的青词辅导,那就实在是太轻松自如了嘛。

穆祺很羞涩的笑了一笑,为愕然思索的小阁老斟了一杯酒:

“这都是在下一点粗浅的见解,只供一笑而已。不过我想,这样一来,应该没有人敢乱动海贸的事情了吧?”

·

这几日以来,射阳居士吴承恩都有些郁闷。

京城居,大不易。一个落第士子千里迢迢到繁华京师寻亲访友窥伺机会,光每日的差旅费就是老大一笔开销。虽然朋友有通财之义,李句容李阁老常常补贴一二,但他到底也不好在老友家蹭吃蹭喝,这几日都在四处晃荡,思索着要找个差事。

也不知是不是上天眷顾,他才托人打听了一日,便有某位衣着富贵的书商登门造访,点名要看他的《西游记》

射阳居士精擅话本,在老家也有几分名气。只是没想到京师富商的耳目如此灵通,连他尚未完本的《西游记》都能打听出来,吴承恩受宠若惊,却又连连推辞,只说书本尚未修订,怕污了贵客的眼睛。

然而这位书商却异常坚持,还搬出了几位相熟的朋友做保,热情实难推却。吴承恩无可奈何,只有将自己拟好的大纲递给书商。

书商接过后翻阅几页,脸色渐渐有些发绿了:

“我看先生的大纲里,在孙悟空打完白骨夫人被唐僧驱逐以后,居然还要再写上五六章,才轮到唐僧认错,师徒重归于好……这中间这么长的内容,都是写了些什么呢?”

闻听此言,吴承恩精神一振,刹那间兴致大增。他万没有料到,这位贵客见识如此高明,居然看透了自己情节中埋下的伏笔!

知音在前,射日居士心下喜悦,于是兴之所至,开始给贵客讲述自己的创作思路——在他的设计中,三打骨魔、师徒决裂,正是孙悟空与昔日之“心猿”彻底告别的开始。孙悟空辞别唐僧后返回花果山,却发现自己的家乡早在天庭的战火中毁于一旦,只余断壁残垣;之后四处拜访老友,却见五百年间故交凋零殆尽,齐天大圣的逍遥往事,终究不可再得。于是,在茫茫然孤寂冷清之中,猴王无所归依,与初生时孤零零的石猴再无差异……

这样百转千回的情绪冲突,这样精深奥妙的形象转化,的确是带着小说家深厚高妙的功力,特立独行的深刻见解。但在富商耳中,如此千言万语,却只汇成了一句话:

这姓吴的要虐主了!

富商的身子摇了一摇,几乎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但他终究无可奈何,只能低声请求:

“这是不是太压抑了?稍微缩减一点,不知可不可以呢?”

吴承恩皱了皱眉:“稿子都写好了,似乎不便随意缩减。”

语气虽然委婉,态度却甚是坚决。书商在旁边窥伺他的脸色,心下不由重重一沉——他是太了解这些文人的脾气了,往好了说叫艺术态度坚定,往坏了说叫不管读者死活;写着写着情绪上头,往往会搞出某些相当之刺激的虐主桥段。好吧这种现实向桥段的艺术价值确实是有七八层楼那么高,但阁下有没有考虑过读者的感受啊?!

一般的读书人也就算了,你知不知道现在等着读这本书的人是谁啊?

书商两眼凸起,还是只能卑微请求:

“话本毕竟是要给大家看的,太悲了不大好……”

吴承恩犹豫了片刻,依旧没有动摇。他还耐心向书商解释了几句,说自己已经去除了大部分悲剧的宿命色彩,但现在还是保留了一部分;因为只有保留了一部分悲剧色彩,才知道你读的不是一本简单的低质量爽文,而是寄托了对现实深沉的思考。

这个解释的确非常有力,非常让人信服。但是吧……富商的主人难道是听得懂人话的么?

富商长长吐气,终于冷下脸色,下定了决心。

“先生想写什么都可以。”他哀声道:“但我愿意出一笔钱,请先生再写一版调整过的《西游记》,就当是专门为我写的吧。”

他推过了一个木盒。

“这不是钱的问题……”

吴家也没穷到这个份上,当然看不起拿钱砸人的粗鄙做派。再说了,艺术是可以为金钱折腰的么?

“这是一百两。”

吴承恩……吴承恩默然了。

“……好吧,我再想想。”

第29章 文采

“那姓吴的答应了?”

富商恭敬磕头, 丝毫不敢疏忽:

“回厂公的话,小人亲眼看着他改的大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