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门庭 第241章

作者:青山见晓 标签: 豪门世家 天之骄子 历史衍生 正剧 无C P向

刘晔与华歆立即都领悟了自己第一份任务,不免丧气,但多少听说这位太尉用人之法,还是都应下来。

荀柔也当即征辟二人到府中为曹掾。

“公达啊公达……”众人退后,荀柔不由轻叹。

他相信荀攸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才,却偏偏推荐了这两位。

实在……恰到好处。

“阿兄……今日这些不妥吗?”荀光轻声问。

荀柔躺在榻上,闭目养神,“这有何不妥,都是小事阿妹今日议论颇佳,”他笑了笑,“觉得如何?”

“啊……”荀光脸色微红,低下头。

“这些事,也并不难吧。”

荀光不知如何回答,见炉中香尽,用钳取了盖,垂头投入了一把银丹草。

“阿妹,”荀柔忽而道,“你还去过恤孤寺么?”

“是。”香气冲上来,荀光连忙盖了盖,“去过一次。”

“近况如何?”

“正是青黄不接,每日都有婴儿丢在门前,寺中有些照料不过来。”荀光想了想,还是说了实话。

“这还是在京城,”荀柔叹道,“民生多艰啊我意扩充恤孤寺之制,日后每郡,至每县都设有一寺,恤存孤寡,阿妹,你来掌管吧。”

“这……”这样的建制,光想想都太庞大了。

“若有伶俐孩童,可送入太医院与少府学习,男女俱可。”荀柔又道,“同先前一样,日后,你若再查到什么不妥,亦或听说什么民间传闻、谣言,直接告诉于我,我有时想打听一些民间消息,也请你帮一帮忙,可否?”

这如同命令了。

荀光心绪纷乱,既有些兴奋,又有些踌躇,似乎,一幅广阔的天下图景在眼前展开,向前一步,就能触及,而向前一步,究竟是什么?

第252章 秉烛议事

天幕渐合,夜色将起,灯火此地点亮。

辚辚马车驰入高阳里,都先不归家,停在太尉荀柔府邸门前。

服药歇过一回的荀柔,见到了自宫苑归第的堂兄荀彧与大侄子荀攸。

两座木架上,一排灯盏燃起光芒柔和的火焰。

食案端上来,摆着鲜枣和糕点。

“刘子扬(晔)怎么不在扬州辅佐刘繇,何时到的长安?”一见荀攸,也不等二人行礼,荀柔就开口问。

“去岁上计入京,”荀攸一边作揖一边道,“刘正礼(扬州牧刘繇)荐之入朝,称之大才,扬州不足展其才具。”

荀彧眉心一皱,“刘正礼昏聩不能识人,江东之地,恐要易主。”

“刘子扬也算审时度势,有先见之机。”荀柔轻轻一笑。

若真觉得对方有才华,以东南形势,刘繇怎么也该把人留在身边,这显然是刘晔见势不妙逃跑,刘繇被他忽悠了。

“是。”荀攸点头,此事也就不再提,接着汇报的是长安近几日的安全,并正式开启的对公卿官吏搜查、定罪、捉拿、下狱的情况。

他用词简练清晰,平铺直叙,又不带主观臆断,很快就说完。

“务必严密控制,行动迅速,不得传出谣言,不能影响京城内外安定。”荀柔重申着,艰难的将目光从软糯的米糕中拔出来,“你们都还未用晚膳吧,先垫些。”

“谢小叔父。”荀攸欠了欠身,拿起一块白糖糕。

荀彧却只端盏沾了沾唇。

“维持军中粮草供给,阿兄辛苦。”荀柔见此道。

“职责所在。”荀彧立即答道。

荀柔摇摇头,望向他道,“近来朝堂整顿,官吏空缺,我听说兄长常至三更不能休息,这实非长久之道,兄长不可操劳太过。”

语中关心情切,荀彧垂眸,抿出一缕浅笑,“多谢关心,彧领会在心。”

“粮草还够用么?”荀柔又问。

“库中存粮还有一万五千石,三日后借水运往风陵渡。”荀彧立即正色回答,“不过,我已与传信扶风郡,十日内将送三万石粟入京,之后一月内,会再送七万来。也同张公祺议定,汉中有存粮,勉强可供军中两月之用,只是调集输运,还需时间。”

“军粮岂能止于勉强。”荀柔语气微沉。

虽定下荀襄为帅,他却无一日能不担心,便不提与袁绍作战,数万人的军队,要指挥统领已是繁难。

终究是有些揠苗助长。

归根到底,千金易得,一帅难求,现下能挂帅的,大都成各方诸侯了。

这边,其实也有张辽、徐荣二将,可张辽镇凉州,徐荣原本是董卓手下,他能信得过,吕布手下那一群并州悍匪,能俯首听命吗?

有钟繇、贾诩,他不怕袁氏计谋,只担心军队能不能指挥得动。

当初告诉阿音,让她宣告粮草管够,是稳固下层兵卒。

“张公祺愿出五十万石,足有诚意,但自汉中调运不易,况且战事进行,还会增兵。”荀彧细致答道,“此战恐非一时所能取胜,库中存粮已尽,殆至秋收,尚有五月之余,需作长久打算。”

荀柔沉默了。

虽才只是开始,但与袁绍之间,必是持久战,已是他们议定的共识。

持久战,自然更考验后勤与粮草储备。

时下军阀作派,平时搞军屯制,兼重赋敛,战时,则往往搜掠百姓。

这一方面图省事,一方面也是不得已。

战争年代,过分庞大的军队供养,远超过百姓正常承担,况且还不断的征召壮丁。

诸侯并非全不知此行恶劣,可军队没有粮食,会哗变、会造反,而平民,即使造反,也绝难抗衡军队,于是,劫掠成为了可以接受的方案。

如果要严肃军规军纪,就必须拿出足够的粮草供养……去年一场蝗灾,着实掏空了家底。

“两位博士以为,关中今岁风水如何?”

“风水还看本月下旬与下月初,若得雨水,便无碍。”荀彧答道,“只是各郡都报已现蝗虫,恐怕虫灾难免已传令郡县,按去岁方略,捕杀蝗虫,播种豆菽、荨麻。”

荀柔静静沉思片刻,向荀攸问道,“益州、陇右,近来无消息么?”

“已派人前往探查,本月必得消息。”方才一直当吃糕群众的荀攸,立即放下手中米糕回答。

“休若、元和、敬止、熙卿,都做什么去了,连消息都传不得么,嘶!”荀柔忍不住急躁,不免牵动胸膛伤口,顿时过电似的疼痛一窜,不由得伸手按住。

“含光!”荀彧立即起身来至榻前,一手扶住他的肩膀,一边拉住他的手,以免用力过重,按住伤口。

“是攸失察。”荀攸立即低头请罪。

荀柔咬牙忍过了疼,嘘出两口气,向堂兄摆了摆手,示意无事,拿手抹一把额头上的汗,思维也回拢来。

荀缉也在益州,益州消息中断,荀攸才是那个最担忧的人。

“益州道路狭窄,又经过冬季,恐被山雪阻断,”荀柔轻轻道,“也是没有办法。”

“是。”荀攸点头,依旧沉静,“小叔父不要着急。”

荀柔动了动唇,再说什么宽慰的话,也实在不合适,“公达以为,这回抄捡大致能出多少粮食?”

他只能转回话题。

“去岁虫灾,豪族惊惧,多有囤积,总能得十万。”荀攸答道。

“十万……”他竟不觉意外,荀柔道,“嗯,收拢直接入库报尚书台,记得最后把数目誊抄一份给我看看。”

“是。”

“这些人,你同郭兄,景文商议过如何处置吗?”荀柔忽问道。

“尚未议定。”

“若按律处置,大多只是失察之罪吧?”

强占民田,买卖人口,残害百姓,这些事,名门公卿哪一个会亲自沾手?

“亦有收受贿赂,举荐失人,偷用国库等重罪。”荀攸一脸正肃道。

荀柔抿唇一品,这玩意,和他当初被弹劾的罪状好像差不多?

“证据确凿?”

他忍不住问一句。

“是。”荀攸点头肯定。

“不可杀伐过重,以至京中震动。”荀彧连忙劝道,“况中原多大族,恐使惊惧,固意坚守,日后难以收复。”

“何曾要大肆杀戮。”荀柔向堂兄轻轻一笑,“自然只诛首恶而已斩首过多,恐惊百姓,”他又向荀攸道,“不超过二十人吧,请监斩官务必向百姓昭明其罪公达,你与文若一道参详。”

“是。”荀攸再次点头。

“钱财归国库,田授佃户及仆役,籍为平民。其重罪者,输作劳役,爪牙阿附者,亦不能轻纵。”

和汉阳不同,中枢这些名门大族,绝不能轻易放过。但他们枝蔓甚多,开枝散叶,子子孙孙,总有些明明沾了光,却又似乎清白无辜。

若以现世道德来看,这些人罪轻,金钱可赎,可不打压他们,国家恢复和平,这些名门很容易就能东山再起,继续世卿世禄,绵延不绝,家族昌盛。

他当然不愿看到。

而像堂兄所说,要是杀得太多,未免造成舆论恐慌,激起中原家族抵抗。

“迁之霸陵东,人给田二十亩,贷与种粮,若无口粮,亦助之,许一人一月半石,岁终,收口赋、田租,并所贷。”荀柔缓了口气,继续道,“若收成不足还贷,则以市例,岁增一成……若完其所贷,则可方之自由,田亦授之……

这些人喜欢这样“合情合理”兼并百姓土地,让平民沦为奴隶,也该亲身体验一回。

“正好,新招来的壮丁在左近开荒,可以顺便看守。”荀柔又道,“霸陵山川秀丽,林木茂盛,实在是贤人隐居之处。”

劳动改造去吧。

荀彧与荀攸俱默然沉思。

“日后都照如此安排。”荀柔挥挥手,显然已作了决定,“烦请公达展开架上舆图。”

木架移近榻前,舆图展开。

灯下只看得清轮廓,不过在这里的三人,谁又不是早将图熟记于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