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小店爆火,治愈万千食客 第233章

作者:熟睡的猫 标签: 无C P向

做豆腐脑要用到的黄豆他早就泡发好了,此时还是装在里面也一起搬过来的商用保温桶里,泡着水,这保温桶一会儿要用来装豆腐脑,就跟平常会在各种早餐摊子上见到的那种一样,只不过他用的是小号的,用来应付舟小铺的规模是绰绰有余的。

对于任何美食来说,想要好吃,都是要看原材料的质量,虽然不能说原材料的品质好就一定能做出多么惊为天人的菜品,但是如果食材的选择太过敷衍,那么想把其做好就要费更多的工夫。

所以,这豆腐脑要做得好,黄豆一定要选那种颗粒饱满的豆子,不一定要最贵的,但是品相好是相当关键的。

如今保温桶里的黄豆在经过长时间浸泡之后,个个金黄,而且看起来水灵灵的,在灯光下还会反光。

用手捧起一些来,光是看着都让楼远舟感觉特别舒心。

做豆腐脑的豆腐,自然是要将黄豆打成豆浆。

那些每天都要做大量豆腐脑的店家通常都是用的商用机器,能够快速地处理大量黄豆,基本也不怎么费劲儿。

远舟楼跟舟小铺的厨房里都没有这个东西,所以楼远舟直接就是用的家用机器,也就是要多弄几次的事儿,倒也不算多麻烦。

兑上清水,放上些泡好的黄豆,机器启动,噪音是无法避免的,却也比起商用的厨房多了些家的感觉,就像是某个早晨正在给家里人做早餐的场景和声音,既熟悉又美好。

在一次次开动机器之后,大半桶的黄豆全都被打成了豆浆,不过楼远舟把初步过滤出来的豆渣又重新磨了一遍之后才罢休。

倒不是说为了节省食材之类的,而是这样可以让豆浆的浓度变得更好一些,自然吃起来的味道也是要更好的。

仔细过滤上几遍,豆浆就可以上锅煮了。

这豆腐脑可以说是从学生到上班族,每天上班的时候总是能看见的美食,虽然说似乎没有什么门槛,但是越简单越常见的东西,其实想要做好反而要多花些心思在上面。

磨好的豆浆需要经过熬煮才能做豆腐,而这个加热的过程要保证火力不能忽大忽小,这也是做很多菜时候都要注意的点。

在这个过程中,楼远舟不断地在锅里用勺子轻轻地搅拌着,时不时的拿起专门的滤网把冒出的豆浆沫子全都撇了个干净,如果偷懒少了这么一个步骤,那么原本应该非常光滑的豆腐就会看上去坑坑洼洼,既影响美观,也影响口感。

很快,锅里的豆浆就煮开了,浓郁的豆浆香气扑面而来,就是那种熟悉的味道。

不过虽然开锅了,但是这豆浆可还是没有彻底煮熟,如果就这么把豆浆倒出来去做豆腐脑,那么出来的味道会有一股非常影响味道的豆子的腥味,就算用各种调料都很难盖住,所以绝对不能急着关火。

楼远舟此时开小火,继续用勺子慢慢搅拌着,时不时地继续将浮沫子撇出来,过了几分钟,这都加个终于是熬煮熟了。

最后把浮在表面的沫子全都撇干净,关火,接下来自然就是“点豆腐”,而趁着这个时间,正好是让豆浆的温度降一降,否则做豆腐脑里的嫩豆腐肯定会做失败,只能拿去做成老豆腐。

在大号的碗中撒上一点内脂用来把豆浆凝固住,再加上些水淀粉,别看虽然楼远舟加的量很少,但是足以能让豆腐变得韧性十足,而且还能有DuangDuang的效果。

此时加点水在碗里,将内脂跟水淀粉充分进行搅拌,再看锅里的豆浆,表面开始慢慢地凝结出一些豆皮一样的东西,这个时候的豆浆温度刚刚好。

把刚才混合好的内脂跟水淀粉倒进早就准备好的保温桶里,在这之前已经用清水仔细刷洗过。

端起锅,把豆浆一股脑全都倒进保温桶里,随着“哗啦”一声,豆浆的香气一下子扑面而来。

第439章 【完全没问题】

被倒进保温桶的豆浆散发着一种特别的香气,完全没有豆子的腥味儿,满满的只有令人向往的味道。

不过此时还不能松懈,豆浆里的内脂还是需要用勺子继续搅拌下来才行,否则做出来的豆腐脑很有可能就是一部分很完整,而另一部分呈现稀碎的状态,这基本上就是内脂和水淀粉没有充分溶解的原因。

楼远舟把豆浆搅拌完毕,保温桶的盖子盖上,等过上个二三十分钟,这鲜嫩的豆腐也就做好了。

趁着这个时候,正是做卤汁的时间。

黄花菜和木耳也是楼远舟还在家里的时候就泡发在容器里的,现在拿出来时间刚刚好。

很多小摊上喜欢用菌菇一类的来让豆腐脑有那种美味的香气和味道,楼远舟今天选用的是香菇。

同样的道理,也有人把木耳换成胡萝卜或者其他的菜品,跟不同地域的饮食习惯也都是有关联的。

楼远舟拿着刀,把这些配料连着葱姜蒜一起切好。

今天他带来的有两个保温桶,一个装着的是泡好的黄豆,而另一个则是早就熬煮好的大骨汤,用骨汤来做豆腐脑,怎一个香字了得?

当然,骨头汤里还带了几块带骨肉,虽然都不大,却也够用,于是楼远舟顺势把肉都捞了出来,切成了肉丁。

起锅,烧油,葱姜蒜先是入锅炒香,这爆锅的香味儿可以说不管什么时候都能让人精神为之一振,特别是以前的时候,到了做饭的时间点,家家户户葱姜蒜这么一下锅,隔壁绝对就能闻见香味儿,顺便还能猜测下对方做的是什么菜,也算是日常生活里大家所能共同经历过的趣事。

等这葱姜蒜爆锅香味儿浓郁起来,肉丁下锅翻炒,有了热油,肉的焦香味儿很快就散发了出来,再加上些黄酒和酱油,锅里滋啦啦的响声越来越大,就像是为美食所唱响的前奏曲,据说不少人很喜欢用这种声音来当入眠的背景音乐。

香味正浓,楼远舟将香菇、黄花菜和木耳也一起都倒进锅中,不停地翻炒,让他们的香气在锅中慢慢汇聚,把刚才浸泡香菇的香菇水倒上些来,再加上点花椒粉和白胡椒粉,这卤汁的香味儿也算是成了七八分。

锅里的酱色此时正是好看的时候,不管是木耳还是香菇,亦或者黄花菜,都闪着一丝丝油光。

这时候,提前准备好的大骨汤就可以倒进锅里了。

“哗啦”声响后,大半锅的汤汁颜色比刚才淡了些,加点老抽,配上盐和水淀粉,搅和搅和,刚才看起来还有点稀的汤一下子就变得浓稠了许多,完全就是印象中小摊子上那种卤汁的样子了。

勺子在锅里继续搅拌着,咕嘟咕嘟的响声从一开始的若隐若现变得越来越清晰,楼远舟随手拿了几个鸡蛋打成鸡蛋液,从锅上方的半空中画着圈地往下撒。

入了锅的鸡蛋液迅速开始凝固,变成了一条一条的蛋花样子,在酱色的卤汁中看起来那是相当地显眼。

这放了蛋花后,勺子就不能太过随意地搅动,要等这蛋花成了型了,再轻轻地将其分离开,如此,这一整锅的卤汁终于也算是做好了。

“老板!你今天做啥?”

突然传来的声音吓了楼远舟一跳,不过他这才反应过来,是陶斌文来了,比平常要早了不少时间。

从没见过兼职打工还这么积极的,毕竟钱可是固定的。

“豆腐脑。”

连忙把放在包里的口罩拆了一个出来,戴好了楼远舟才走了出去。

虽然之前陶斌文早就见过了楼远舟的样子,但保不准万一食客跑进来,也不是不可能。

“诶?晚上十点……吃豆腐脑?”

陶斌文想皱眉头,却没皱起来,毕竟他们家老板做饭好吃,别说豆腐脑了,那就是块白豆腐放在那,他们老板说好吃,他也不会怀疑。

只是他活这么大,真没晚上的时候吃豆腐脑,那都是当早餐的。

“是啊,有啥问题吗?”

显然,楼远舟明知故问。

“没问题,完全没问题!”

陶斌文摇了摇头,营业到两点,四舍五入那就是早餐,所以吃豆腐脑,一点问题都没有!

“给你盛一碗,吃完了打扫下卫生,准备营业吧。”

说完,楼远舟就回了后厨,陶斌文则是兴奋地跟进了后厨。

而此时的方万喜正坐在自己的车里,等着晚上十点的到来。

因为跟金安说要比比到底是远舟楼好吃,还是舟小铺好吃,所以他老早把人都安排到了自己朋友的摊位前,把三个来试吃的食客交给了金安,自己则是开车承担起了买外卖的任务。

其实他是不喜欢开车的,在九珍街这地方还算好,车位不是特别紧张,但若是换个地方,不光路上堵车,到了地方光是找停车位就要花上个十几二十分钟,实在是糟心,还不如坐地铁。

而今天,为了让外卖不至于影响味道,他还是把车给开了出来。

“要不,还是把车卖了吧,能买好多瓜子。”

虽然坐在车里也依然嗑着瓜子,但是方万喜是个讲究人,随身都带着小塑料袋,瓜子皮那肯定是不能乱扔的,全都规规矩矩地扔进了袋子里,吃完之后还会再额外打扫一遍,这大概算是他唯一愿意做的打扫卫生的事情。

随着瓜子越来越少,时间终于来到了晚上十点,方万喜兴奋地下了车,直奔舟小铺。

一推门,方万喜就看见陶斌文正坐在收银台里面傻乐。

第440章 【天赋】

“捡着钱了?”

方万喜看着陶斌文,对方一副看起来沉浸在美好中的表情,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不过现在这年头现金都找不到几张,更别提捡钱什么的了,捡手机的概率还能大些。

“哎哟,上周来的客人吧,今儿就一个人啊?你猜猜我们店今儿吃什么?”

已经完全进入了角色状态,陶斌文立马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热情地招呼着生意,若是放在一个月前他刚来的时候,可能并不会如此热情,毕竟怎么说当时还是有点儿放不开,跟萧关鸿还是有点不同的。

不过现在看来,好像已经今时不同往日了。

见对方这样子,方万喜想了想,八成是刚吃饱,现在正是兴奋的时候,不然这脸上的笑容哪能如此的真切。

“我猜猜,米粉?”

方万喜现在那是相当期待,即便表面上看起来很镇定,其实他急得很,就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好吃的。

“不不不,不是粉这一类的,也不是面。”

摇了摇头,陶斌文继续笑着,一副“保管你猜不到”的表情。

“蛋炒饭?或者……汉堡包?”

要说方万喜喜欢吃的东西,现在却想不出来到底想吃什么,毕竟舟小铺里的东西,貌似啥都好吃。

“不是,再猜猜?咋汉堡包都出来了……”

“那就……包子?饺子?可也没闻见味啊?”

方万喜吸了吸鼻子,面的味道确实是没闻见,但是似乎有一种……豆子的味道?

“哪啊,得了,告诉您,卤汁豆腐脑~来一碗呗?”

也不绕弯子了,陶斌文桌子一拍,说出了答案,如果给他一个惊堂木,那就是妥妥的古装剧。

“嘛玩意儿?”

以为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方万喜看陶斌文那兴奋劲儿,合着是吃豆腐脑吃的啊?

可他方万喜今早晨刚吃了一大碗豆腐脑配上炸油条,虽然不是卤汁的,但好歹也还是豆腐脑,中午吃了个麻婆豆腐,晚上吃了个凉拌豆腐,现在告诉他,夜宵竟然是豆腐脑?

他今天真的是,完全掉进豆腐窝里了。

“你不爱吃卤汁豆腐脑啊?”

方万喜的这个反应让陶斌文的笑容收敛了些,毕竟世界很大,萝卜青菜更是各有所爱,就算是他自己觉得再好吃的东西,在别人看来也有可能并不好吃,比如说喜欢吃香菜的和不喜欢吃的能打起来,再比如咸豆腐脑派和甜豆腐脑派每天在网络上能大战个百八十回合,谁都不让着谁。

不过在陶斌文以前的印象里,这咸的叫豆腐脑,是早饭,这甜的那叫豆花,是下午没事儿的时候吃的甜品,这个在海琴算是比较大众的想法。不过后来认识的人多了,他才知道龙国的其他地方也有甜豆花当早饭的,正所谓万事都不一定那么绝对,世界很大,不一样的事情多了去了。

“这倒不是……这样,先来一份我在这儿吃,然后三份打包,先做一份,我吃得快,然后再做那三份。”

尽管今天的方万喜已经是“豆腐的形状”了,但这可是舟小铺做的,说什么他也要先尝尝再说。

而之所以没给金安带,那可是金安自己要求的,说等那三人有了结论,他自己“亲自”来舟小铺吃刚出锅的,外带的他就先不要了。

方万喜自然也不会客气,反正到时候馋也是金安自己馋。

他跟金安争的时候说的是远舟楼的东西更好吃,但那其实也是有了记忆的加成,真要是拿别的东西来对比,他也说不上这两家店到底谁更优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