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醉酒花间
“是哦。”荀晔抱着手臂想了想,“信件一来一回至少要七八日,这几天就让那家伙在驿馆住着,等晋阳回信再将他打发掉。”
“如此一来,似乎不用麻烦志才和元常。”郭嘉眨了眨眼睛,再次主动请缨,“将军,将那人交给我,定不会让他对将军有半句怨言。”
荀晔有点犹豫,看郭鬼才这么自信忽然灵光一下,“奉孝叔的意思是,祸水东引?”
“知我者,明光也。”郭鬼才摇头晃脑,“左右并州离的远,袁公路有意见也没法兵发并州。他还指望着那边和袁本初互相牵制不会主动交恶,让他觉得是荀氏不同意这桩婚事比你本人不同意这桩婚事好太多了。”
虽然他们小将军已经封候拜将,但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袁公路再怎么霸道也不能强迫人家孩子反抗自家长辈吧?
戏焕也笑了,“那就交给奉孝。”
吕布听的云里雾里,“为什么荀氏不同意比明光本人不同意好?都是不同意有区别吗?”
“自然是有的。”戏焕赶在郭嘉之前开口,坚决不给俩人单独说话的机会,“奉先将军这边来,听在下细细解释。”
郭嘉:……
猪猪陛下飘到书案前,“李二凤说他刚听到你说要投奔吕布的时候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还好你们去并州之前就将人拿下了,不然他真的得想办法让你先干掉吕布再去并州。”
多简单点儿事情,怎么会听不明白呢?
荀晔嘴角微抽,不敢吭声。
时候不早了,今天的竹简也处理的差不多,剩下的带回家批阅。
官署人来人往不好和阿飘爹交流,还是居家办公更舒服。
荀小将军伸了个懒腰,又和他们家奉孝叔商量了几句,然后收拾东西回家。出门时想起来已经离开颍川的乌程侯,又派人去请独自在家的孙策共用晚餐。
乌程侯是豫州刺史,虽然驻兵在颍川,但是却是整个豫州的一把手。
颍川东南有汝南东北有兖州陈留,西北是洛阳西南是袁术驻军的鲁阳,还有正东边的陈国,一个个的都不是什么安稳的地方,乌程侯剿完颍川的贼匪扔下远道而来的儿子就带兵去了沛国谯县。
谯县是豫州治所,如今董卓已死京师无恙不必再屯兵颍川,他身为刺史自然要去州治坐镇。
沛相有意见?有意见忍着。
虎崽子被留在颍川接应即将到来的家人,除了接受现实也没有别的办法。
老爹说豫州现在只有颍川是安全的,其他地方各有各的坑,对他爹这种寒门出身还身居高位的人来说尤其的坑。
他们父子俩不能同时出战,这样就算万一不小心着了别人的道儿还能留一个搬救兵,要是同时落难那就完了,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军队眨眼就得被瓜分的一干二净。
话是这么说,但是孙策还是觉得他是留下来当人质的。
他好可怜。
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还来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荀小将军的踏雪乌骓轻易不让外人碰,他也只在刚来的时候一饱眼福,不过没几天他就得到了属于他的神驹,比他亲爹的坐骑都好。
亲哥都没这么贴心!
虎崽子对孤身留在颍川没有任何意见,天天不是去这个军营逛逛就是去那个军营转转。他身上没有正经官职不用干活儿,偏偏他爹是豫州刺史他大哥是颍川太守哪儿都去得,整个颍川数他最快活。
可惜瑜弟不好搬家,不然他一定强烈推荐来颍川。
算算日子家里人也该到了,他从舒县到阳城中间走错了两回路也才用了半个月,老爹的家书已经送走了一个半月,人多也不能磨蹭成这样吧?
唉,家里离了他不能行。
孙策想着明天再没消息就申请带兵去迎接,外面到处都是流民劫匪,要是遇到大批的贼兵他们家那点儿部曲不一定挡得住。
仆役过来传话的时候虎崽子正在纠结今天晚上吃什么,听到他们家大哥喊他一起用饭拍拍手跟上立刻就不纠结了。
他们家的厨子手艺不行,隔壁大哥家那才是真正的厨子,完全不用操心吃什么,反正什么饭菜都好吃。
江东小霸王快乐的闪现到食案前,俩半大小子食量相当,模样还都相当不错,互相看着对方也能下饭。
吃饱喝足,接下来就是抱着盛满甘蔗汁的杯子聊天。
哦,甘蔗汁,这年头叫柘浆。
冬天水果少,府上的甘蔗是岭南运过来的,岂是一个贵字了得。
为了口吃的都能花大价钱,过年的时候他的纸质书肯定能卖的更好。
只能看不能吃的猪猪陛下:……
他出去溜达溜达,等两个臭小子吃完说完再回来。
孙策也喜欢喝甜的,就是平时要当大人推杯交盏喝的都是酒,他也不好意思在别人都喝酒的时候自己换小甜水喝。
还是大哥好啊。
吨吨吨吨。
“大哥,算算日子我母亲他们也该到了,但是到现在也没消息,外面那么危险,我要不要带点人去接他们?”
“等等,乌程侯走的时候没和你说?”荀晔放下杯子,看看满眼担心的虎崽子,心道这父子俩下次见面估计得先打一架,“从舒县过来会经过谯县,乌程侯说过家眷会在谯县停留几天然后再出发。”
孙策:???
“他没和我说!”
荀晔:……
没办法,那是亲爹,除了原谅他还能怎么办?
冷静,淡定,父亲这种生物本就良莠不齐,他们家美人爹那种是凤毛麟角,乌程侯只是粗心了点儿疏忽了点儿忘性大了点儿,比那些不把孩子当孩子的家伙好多了。
莫生气莫生气,气出病来无人替,喝口甘蔗汁忘掉愤怒,很好,现在来说正事。
知心大哥哥语重心长的问道,“策弟可曾婚配?”
“不、不曾。”孙策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话题怎么转到婚配上来的?
知心大哥哥继续问,“策弟可愿成亲?”
虎崽子的俊脸唰的一下红透了,“是、是不是有点早?”
虽然他时常以成人的模样和周边名士交朋友,但是毕竟年龄在这儿摆着,家里还没开始给他说亲。
大哥忽然这么问,莫不是荀氏有适合的姊妹要介绍给他?
还怪不好意思嘞。
“确实有点早。”荀晔没打算当红娘,不过也看出来了他们小霸王很挺期待成亲。
既然有成亲的意向,那这些天就得换个地方待,“这两日温侯要带兵离开颍阴,策弟可愿同往?”
孙策眼睛一亮,立刻把刚才的“婚配”抛之脑后,“我可以跟着?”
他刚到颍川的时候趁他爹在场找温侯打了一架,意料之中被揍的满地打滚,但是温侯比他爹好多了,只往身上打不碰他的俊脸,不像他爹揍完那样好几天都见不得人。
就是有一点不好,温侯打完之后嫌他碍事儿不肯带他玩。
他是比不过大哥,但是也不差,军中能打得过他的也没几个,温侯不能以大哥的标准来要求所有人。
可惜他说了没用,再凑过去还是被嫌弃。
好在他继承了他爹的厚脸皮不在乎被嫌弃,只要他坚持的足够久,过个十天半个月的温侯就习惯了。
颍川境内已经没有能兴风作浪的贼匪,要出动温侯的肯定是大事儿,真的带他一起去?
荀晔让他放心,“方才在官署已经和温侯说过,明日一早直接去寻他即可。”
他是适婚年龄,孙策也是适婚年龄,别最后没逮住他倒把他们江东小霸王给逮走了。
袁术眼高于顶大概率不会和孙坚结亲,但是他们吕大将军的出身还不如乌程侯史上也还是听劝联姻了,难保不会为了挽回乌程侯再把韩胤派去谯县。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袁术没有大喇喇的说要称帝,他们就没有正当理由斩韩胤。
马上要入冬,这个冬天要休养生息,能不打仗尽量不要打仗。
他的目标是豫州其他四个诸侯国,短时间内不打算和袁术正面起冲突。
……
韩胤肩负月老之责前来颍川,根本没想过还有失败的可能。
汝南袁氏乃天下一等一的门阀,就算如今只剩下袁绍袁术兄弟二人支撑门楣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家主公主动提出和颍川荀氏结亲是荀氏的荣幸,怎么可能会失败?
荀氏那小子乳臭未干,听到他说结亲就慌的要找长辈,真该让阎公远来看看他口中年少有为的荀氏子是什么模样。
韩月老在驿馆住下,和鲁阳的主公传过消息便耐心的等待荀氏长辈回信。
第二天,颍川有名的混不吝郭嘉郭奉孝登门和他聊了半晌,虽然不知道到底来干什么,但是感觉态度还行。
第五天,荀氏那小子送了他两本不知道用什么法子印出来的《礼经》,两本书中字迹一模一样,他研究了一整个晚上也没研究出来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第七天,刚从京城回到颍川不久的钟元常前来拜访,同样不知道到底来干什么,不过感觉态度比郭奉孝还好,这门亲事应该是稳了。
第九天,荀氏长辈回信,说是不同意这门亲事。
韩胤:???
嗯?不同意?
第71章 拿袁氏开刀
*
转眼已至十月, 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雨下着下着就下成了冰雹子。
并州的天气冷的让一众来自豫州的士人招架不住,没有人再为了风姿摇羽扇, 也没有人再为了优雅褒衣博带晃来晃去,所有人都老老实实的换上厚衣裳,宁肯不优雅的裹成球也不想被毫不留情的寒风冻成冰棍儿。
天寒地冻, 凉风透骨, 不管是后来被打包扔到并州将功赎罪的士人还是之前陆陆续续到并州效力的良家士人都有种被流放的感觉。
不怪天下人都想往中原去, 偏远边地的环境如此恶劣, 外来人受不了本地人也够呛。
还没入冬就冷成这样, 入冬之后得冻死多少人?
荀爽等人以前都没来过并州, 老爷子年轻时隐居在汉水之滨,小辈们为官多在豫州,最远的就是荀衍荀谌兄弟俩,可冀州虽然不在中原也还是富庶之地, 和并州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比中原早了近一个月的寒冬打了所有人个措手不及,他们原本准备秋收结束后集中兵力一鼓作气将仅剩的五原、云中两郡夺回来, 现在只能放弃收复失地先安排过冬事宜。
并州本就没有多少丁口, 不提前准备过冬的话来年开春户籍册子能减少多少简直不敢想。
别说乱世人命不值钱,他们到并州是正儿八经过日子的,每条人命都很值钱。
收复失地暂停,招安贼匪暂停,全力以赴准备过冬。
晋阳城中公务堆积如山, 就算有源源不断的士人可供调遣也不太够用, 尤其是那些带着污点被打发到并州的颍川士人, 就算用也不能放心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