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楚清明
沈瑜笑:“可叫我赶上了,真有些迫不及待,我们这就动身吧。”
他心中震动颇多,却不再说感谢的话,殷远也是,点了点头就招呼祈蓝和宇青上路,仿佛两人之间一切已在不言中,任何话都是多余了。
洛阳城自古繁华,街道上熙熙攘攘,一派热闹景象。此地虽不比都城长安规模宏大,但也算是出类拔萃了。
沈瑜跟殷远并肩而行,前者自下了船,眼睛就没闲下来过,东看西看,应接不暇。殷远笑道:“你是头一回来洛阳,感受如何?”
“繁华热闹更胜扬州。”沈瑜毫不吝惜地称赞:“江南风光奇秀俊逸,但论气势,则与中原之地不可同日而语。”
殷远见他喜欢,也觉得十分高兴,便多说了几句:“此地虽不如关中广袤,但地形易守难攻,得兼有水陆之便、气候适宜,自古少有乏粮之忧。”
说着不知想起什么,转而轻叹:“我们来得有些迟了,若再早上一月半月,还可观赏满城牡丹争奇斗艳之景。”
沈瑜“啊”的一声,脸上满是惜色。殷远安慰道:“你也不必太过遗憾,看不到十成,三成总是有的。我那位朋友家中,记得就栽培过一些。”
这话一出口,沈瑜更是恨不得早日到达目的地,当下四人专心赶路不提。
殷远所说的朋友家住城南,不似城北热闹,但景致宜人,十分清静。沈瑜一见边赞“好会享受”,心中更是对主人起了几分好奇。
宇青上前叩门,不一会儿一个管家模样的老人便出来,见了殷远,问明是拜访他家主人,便请四人进去候着,着小厮上茶,自己去请示主人了。
没多久,一名三十上下、周身玄色的男子急匆匆赶了出来,一见殷远,张口便叫:“小……”
只是一个字,还未来得及行礼,便在殷远目光下改了口风,后面的话变成:“……爷。”
转得太生硬,殷远眉头一跳,那男子干笑两声,转而看向沈瑜:“这位是……?”
“小爷?”沈瑜没放过刚才那称呼,有些疑惑地发问。
殷远笑了笑,不着痕迹地接过话题:“这位是从前江湖上认识的朋友,陆虎,惯于和我如此玩笑。”然后对陆虎道:“这是沈瑜,我从扬州回来结交的好友。”
沈瑜天生神经粗大,殷远这么一说他也就不追究了,学江湖人的模样对陆虎抱拳:“陆兄弟!在下沈瑜。”
陆虎被他逗笑了,回礼道:“沈公子好生有趣。”
几人寒暄片刻,殷远说:“我二人途径洛阳,沈瑜他身体不适,借你的地方住两天养养,再往长安去。”
陆虎点头:“知道了,小爷请自便。”说罢吩咐家丁收拾整顿。
沈瑜瞧着他的意思倒像是要搬出去,便道:“陆兄弟不必如此,我来叨扰已经很过意不去了,哪有把主人赶出去的道理。”
没等陆虎答话,殷远到:“陆虎在洛阳有几处产业,此处只是别院,不妨事的。”
“小爷说的是。”陆虎憨厚笑笑:“沈公子就安心住下吧,官家留在这里,二位有什么需要只管和他讲。”
然后又吩咐了下人几句,三下五除二带着人撤了。
沈瑜被弄得莫名其妙,对殷远说:“你这位朋友有点怪啊,好像巴不得我们占着他的宅子一样。”
殷远不答,转而道:“你一路也累了,不如休息休息,攒足了力气,晌午去生风楼吃饭吧。”
“生风楼?”一听吃的,沈瑜眼睛都亮了,一切抛到脑后。
“洛阳最有名的馆子,几样菜做的很是有意思,我每次来少不了要去的。”殷远略作解释:“方才陆虎已叫人去订了位子。”
沈瑜点头:“如此再好不过。”
说罢便依殷远所言,被小厮领着去客房休息。
等小睡转醒,恰好到了午饭时间。沈瑜略作整理后到了前厅,殷远已经在候着了,见他出来,笑道:“你倒是每次都正好,动身吧。”
一行人便往位于洛阳城中心的生风楼去。
第4章 生风楼牡丹宴(上)
生风楼不愧是洛阳最有名的酒楼。
正值用午饭的时辰,一楼大厅内座无虚席,小二在其中穿梭往来,吆喝声此起彼伏。沈瑜担心殷远不习惯这样的环境,哪知他看来泰然自若,似乎当真熟悉的很。
四人刚一进门,掌柜便迎上来,对着殷远道:“好久不见殷公子,陆爷定好了位子,您和这位公子请随我来。”
众人跟着掌柜往上走,沈瑜问:“你跟掌柜很熟?”
“那到不是,”殷远低声道,“从前来过几次,跟大厨切磋过,似乎掌柜印象深刻。”
沈瑜笑,心想定是定是殷远露了一手,将对方震得七荤八素,看掌柜这么殷勤,搞不好当时还想挖角,留殷远在生风楼呢。
他一个人在脑中想殷远穿着厨子衣服的模样,想得十分高兴,没留意殷远看着他,嘴角也噙着淡淡笑意。
生风楼三楼均为雅间,掌柜颇为恭敬地将他们引到一处清静的厢房,躬身问殷远:“殷公子,上些什么菜?”
殷远回头看了看沈瑜,对掌柜道:“我这位朋友头一次来洛阳,麻烦掌柜挑那几样,搭配着些就好。”
掌柜道“诸位稍等”便点头退下,叫小二先上了茶点。
沈瑜问:“‘那几样’是什么?你怎么弄得这样神秘。”
殷远笑说:“其实也没什么,就是生风楼的牡丹宴,不仅新奇,里面有些菜也做得相当不错。可惜全套下来得有三四十种,我叫掌柜看着搭配几样。”
“牡丹宴?可是以牡丹入菜?!”沈瑜惊奇。
殷远点头。
“牡丹竟也能入菜!”沈瑜感叹:“又能看又能吃,不愧是花中之王啊!”
二人身后宇青噗嗤一声笑了:“沈公子,哪家花王还看能不能吃啊?!”
殷远闻言也忍俊不禁,沈瑜有些不好意思,道:“我是头一回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