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凉千晚
“你张婶子还问,咱家卖不卖,她好多买些呢。我去的时候其她婶子也在,都想买点,”张翠兰过问江云的主意。
菌油这么受欢迎是江云没想到的,蒸天的委屈都在见了家人后消散,他想了想点头道:“可、可以,菌油还多。”
他也能给家里赚钱了,虽然不知道该卖多少,但总归是笔进项,赚不赚的也是一种成就。
张翠兰也高兴,转而又愁起来:“就是这价钱该怎么定,乡里乡亲,也不好卖太贵。”
大历朝一斤菜油三十文,这是本金,更别说做菌油还要添加其它调味料,人工又是一笔钱。张翠兰不懂这个,将目光看向干儿子。
顾承武常在镇上,比他们有所了解,略一思索道:“或可按半斤起卖,镇上寻常菌油半斤也要二十五文。”
油是个金贵东西,村里不是人人都舍得,有那贫困的三五天才敢吃一点。
江云看了看张翠兰,才试探道:“那卖、卖四十文一斤?”
张翠兰拍板定下:“成,就按云哥儿说的来。乡里乡亲的,咱赚个辛苦钱就是。”
卖菌子也不是长久生意,菌子只有每年春秋雨后才有,过了季便吃不上了。倒不如少赚些钱,在村里还能积攒些人缘,往后遇见事了也好有人帮忙。
江云喜欢被接纳被认可的感觉,他浅浅一笑,下意识看向顾承武,才发觉他也正看着自己,两人蓦然对视,江云不好意思收回目光。
顾家卖菌油的消息一夜间传出,有人只听过没吃过,也有人听都没听过。
“那能有花椒油好吃?”
“我年轻时倒是在镇上吃过,和花椒油是不一样的味道,用来下面凉拌最是鲜香了。”
两妇人结伴同行,也是听说了顾家卖菌油的消息,买不买都想去瞧瞧热闹。
“不就是菌子下锅炸,谁家不会做似的。”也有人不屑。
也没几个人听这种酸话,都知道菌油不似花椒油制作简单,不同的方子做出来的味道是不一样的。
还有那心思不正的,到处打听顾家菌油的配方。好在江云的配方是记在脑子里的,没有用文字记下。
“别挤别挤,大家都能买到,”张翠兰一大早就在门口摆起摊,没想到会来这么多人,和江云忙的脚不沾地。
徐大娘和张秀兰自然是第一个支持好姐妹生意的,跑来抢着买,也是赶上开门红。
罐子打开一瞬间,扑鼻的菌香传来,几步外都能闻见。
“我闻着是挺香,比镇上卖的还好吃哩,反正也不贵,买些回去给家里娃娃尝尝。”
原本持怀疑态度的人也没话说了,多多少少也买了些。
张翠兰昨夜就定好了价格,等人多了便扬起嗓子喊:“素油半斤二十文,荤油半斤二十五文。”
江云各打开一坛子给众人瞧,有人一眼就看出荤油加了鸡肉丁。
“给我来半斤荤油,”一老夫郎挤到前面,从荷包里拿出铜板,喘口气道:“我家那老的小的成天嚷嚷吃肉,哪有那钱给他们买肉?买点菌油回去,尝尝肉味也是可以。”
顾家是猎户,不缺肉吃,菌油里加的肉丁也都是指甲盖那么大一颗,也能吃个香味出来。排的人不少,江云手上没停,拿了杆称称油,一点不缺斤少两。
正忙的时候,一个黄鹂般的姑娘声在面前响起,“麻烦给我装两斤荤油。”
这声音很熟悉,江云抬起头才发现,是昨天在河边帮他说话的姑娘。
周芝芝也是才知道江云是顾家夫郎,两人再次见面时都笑了,彼此有种相知相交的感觉。
江云匆忙擦了擦手,看了眼后面的人群,小声对周芝芝道:“荤油没、没有了,你跟我去院里打。”
周芝芝顿住,她分明看见罐子里还有,怎的云哥儿却说没有?不过她也没多问,跟着江云就进去了。
院里没人看见,江云才吐口气缓解紧张,解释道:“昨天多、多谢你帮我,这两斤油你给十五文、就好。”
十五是本金的价,况且里面还加了很多肉,江云是亏的。但是周芝芝帮了他,他记着人家的好。油是顾承武花钱买的,他不好直接送人,只能给降到最低价。
周芝芝一愣,也有些触动。她原是上阳村村长的女儿,嫁给青苗村村长的二儿子王山也才数日,在这里不认识什么人,昨日也就是路见不平,没想过会被回报。
两斤三十文,可算是便宜了不少。周芝芝也没推拒,给了钱拿了油道:“改日我得空了,来找你做针线玩。”
江云点点头,把人送出去。外面排队的人自然不知道这一幕,都捏着铜板等着买。
将近中午,顾家炸的油已卖出去一小半。娘俩卖完坐在桌子前,开开心心数铜板。
“一个、两个……”张翠兰数了半天,最后有些不可置信:“卖了二十斤素油,十一斤荤油,还赚了四百一十文。”
仅仅一日就赚了半两,可算是不小的收入了。江云也没料想到,看到桌子上满满的铜板,眼底都是欣然。
他将钱推到张翠兰面前,“娘,您、您存着。”
张翠兰一抬手,把钱推回去:“方子是你出的,钱就留着你和武小子用,娘还不缺钱花。”
顾承武一卖了狐狸,就还了三十两,眼下房子也有了,吃的也不愁,她不贪这几百文。
但见江云执意的眼神,张翠兰拗不动,从中拿了五十文:“这样,娘就收五十文辛苦钱。”从头到尾她最多就是打打杂烧烧火,辛苦的事也没怎么做。
见张翠兰收了些,江云心里才过意的去,小心谨慎把三百六十文和之前卖菜的几十文放在荷包里。看见鼓鼓囊囊快装不下的荷包,心里是十足的安全感。
菌油开卖的时候,顾承武早早出了门打算赶早食,却在路上遇见村长,被叫到村长家里去。
第34章
弄坏了顾承武的衣服, 这几天江云都在家里做新衣,张翠兰那还剩半匹黑布,正好做一身。
午后太阳暖洋洋照在青石砖上, 江云坐在廊下,半边脸融入柔和的光里,绣花时眼帘微敛,扑簌的睫毛浓密好看。
张翠兰拿了针线篮子, 从灶房里搬了个小木凳坐在江云旁边,手里绣的是小荷包, “云哥儿绣花好看,娘也跟着你学学。”
江云唇角微扬,把自己绣的花给张翠兰看。
张翠兰停下手上动作,定睛一看,哎哟了一声:“这可真不错,在太阳下还能发光呢, 武小子穿上定然俊的很。”
“这是用、用银灰线绣的,绣法是我娘教的。”银线不便宜, 江云花了一百文才买了一小捆, 只够做这一身衣服。
原本还想着在衣袖处绣青竹、兰花,后来仔细一想都不衬顾承武,便绣了一圈云纹, 银灰线颜色不明显, 只有在太阳光下才能看出纹路,算是暗纹的一种。
绣法也不简单,江云仔仔细细教给张翠兰。
张翠兰按照江云的方法绣了几朵花,就喘口气道:“娘还是学不会,这是要花功底的, 娘就看着你绣好了。”
江云是从小就学,算来已经有十年的功底,这种简单的花样子对他来说易如反掌。
见张翠兰有些失落,江云赶紧安慰她道:“我给娘、也做了个荷包。”
荷包是昨天就做好了的,只是没拿出来。巴掌大的荷包,绣的是蝴蝶绕花的样子,出门时挂在身上装些铜钱正好。
张翠兰眼睛一亮,立马接过来,看稀罕物似的笑道:“这可比镇上卖的还好看呢,”她翻来覆去看的爱不释手,当即就把旧袋子的钱放进新的挂在身上,还站起来走了几步。
“娘带上、很好看,”江云不吝啬夸奖,他只是不良于言,不是不会说话。
果然张翠兰被夸的合不拢嘴,有一瞬间觉得回到了做姑娘的时候,也是这么爱捯饬,经常跑出去和邻村的攀比。
顾家院里都是娘俩的笑声,外人路过的还以为顾家遇到了天大的喜事。
崭新的衣服做好,是贴合顾承武的尺寸,腰间和袖口都是收紧的,无论打猎射箭穿都很方便。
忙完要紧的事,江云道:“娘,我想上山采菌子。”
菌子就这一季,过了就没了。江云想多采些,一来储备冬粮,二来还可以做菌油拿去卖,上次赚的四百文让江云很心动,想着多攒些,也能补贴家里。
这想法和张翠兰想到一块去了,她把针线篮子放进卧房,进柴屋背起背篓道:
“成,前天夜里下了场秋雨,现在正好长出来了,咱去看看。”
江云也挽着小竹筐,两人锁好院门往后山去。这次张翠兰没叫别人一起,只带上大黑,有狗在,总要安全一些。
路过竹楼的时候,张翠兰进去看了一眼,院里没人打扫都是竹叶,后院的菜倒是长的很好,一些秋辣子都红了,茄子虽然老了也还能吃。
“回来把辣子都摘了,做些烧辣子下饭吃也好,”张翠兰道。烧辣子最简单,往火堆里一扔,等皮烤的微黄,再放进石臼里舂,加上调料就能吃,最是下饭了。
“好,”江云看了眼菜地,除了丝瓜,那茄子其实也能烧着吃。
大黑跟在屁股后面,回到熟悉的地方也撒欢起来,照着秋辣子就一口咬下去。没多久就吐着舌头呜呜叫,被辣的不行。
张翠兰笑骂:“这傻狗,又没缺它口吃的,见什么都咬。”
江云也笑了,大黑毛绒绒的,不凶的时候还挺可爱。见大黑被辣的呜呜叫,他伸手摸了摸狗头以示安慰。
到了后山才发现,也有其他人在捡菌子。村里人吃了江家的菌油都觉得香,也想自己捡些来试试,只是做出来才发现,味道和顾家的菌油天壤之别。
菌子是大山里的东西,张翠兰不惦记私占着,和几个妇人一起结伴捡。
一个买过顾家菌油的夫郎捧了鸡枞菌给张翠兰,道:“婶子你拿着,你家做这个好吃,我捡了是糟蹋了。”
鸡枞菌最适合炸菌油,张翠兰赶紧伸手接过,也没客气道:“谢了,等炸出来,婶子给你最低价。”
顾家菌油卖的是良心价,村里一些穷的都能买,一时间乡里乡亲提起顾家都夸个不停。
大家各捡各的,偏偏前面突然传来争执声,张翠兰带着江云赶过去看热闹。
吵架的是赵香和王云凤,两人同时瞧上一朵松菌,谁都不肯撒手,最后菌子掉在地上被一脚踩烂了。
王云凤气不打一出来,这菌子她还想卖钱呢,当即就阴阳怪气:“咱可不像人家,有个在镇上给人做小的女儿,每天吃香喝辣的。我们泥腿子,能捡些野菜裹腹就不错了。”
话说完,有的妇人夫郎低着头隐笑,都知道赵香家的是怎么回事。
这还是隔壁村的人传来消息,都以为赵香的女儿是给有钱公子做夫人去了,实则是被骗到八十岁老太爷的院里,还是被自己老妈哥哥亲自捆回去的。
这年头太平年间,正经人家都不愿意把女儿哥儿送去做小,也只有那黑心的门户,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这样丧良心。
赵香脸上也挂不住,当初捆女儿是半夜捆的,谁知到镇上就被发现了。现在女儿记恨着他们一家,别说给些好处了,就连赵香上门去都要被赶出来。
外人面前她还是要面子,脸色一阵青一阵红道:“我女儿那是为老爷家生儿子的功臣,将来那是要继承家产的,你们这些人到时候只怕打秋风都打不上。”
“我呸,”一老夫郎不屑:“那也是人老爷家的儿子,你一个妾室乡下老娘,连人家下人都赶不上。”
话越说越难听,眼看着就要打起来了。
张翠兰最见不得这样糟蹋儿女的人,拉着江云就要走。
“近墨者黑,咱不理这种人,把自己日子过好就成,趁着天黑前快些赶下山去。”
江云也不是爱凑热闹的人,他想着早些回去做饭,相公回来就能吃上热乎的。
两人不停采山货,又是满满的收获,背篓还有些沉,从山上到山脚足足走了一炷香功夫,到竹楼正好是西山日暮。
大黑饿的直叫唤,在江云腿边摇尾巴绕圈,弄的江云不好摘辣子,他摸摸狗头道:“回去、就给你吃,你别拦我。”
大黑眼睛圆溜溜,大约是听懂了,尾巴摇的更欢,自己跑一边扑蝶咬草去了。
张翠兰把菜都摘了,直起腰捶了捶,道:“这两日有的忙了,又是炸菌油又是做月饼,今儿武小子还被村长叫去,让他帮忙搭设中秋拜月的台子。”
拜月是大历朝的习俗,是为了祈求平安康健的活动,有的村子还会请戏班子来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