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神断 第223章

作者:桃之夭夭夭夭 标签: 种田 古代架空

  “说起来,当初就怀疑过容渡出现在飞仙镇的原因。若当真是姚家暗中相助,与我们目的相同,是否说明,姚家等人也早盯上了飞仙镇?他们是冲着端郡王去的?甚至……”穆清彦灵光一闪:“都察院的那封告密信,是姚家的手笔?想往都察院悄无声息的送物件,可不容易。”

  真能做到,那姚家就不是简单的商人。

  闻寂雪问高天:“他们双方的根底核查过?”

  这话突兀,高天却听明白了:“是,核查过,同姓应该是巧合。”

  闻寂雪也是谨慎方才一问,实际上他也觉得是巧合,姚家是查过的,而姚文石的底细他也知道。何况,姚文石得皇帝看重,是朝廷命官,家世出生都是自科举起就层层核实审查的。

  提及姚湛底细,也是当初委托了溪云县县尉袁骋。

  袁骋爽快应承此事,前后花费了不少功夫,把结果告知了他们。

  从户籍信息上追根溯源,姚湛所说的家乡村庄,的确有几家姓姚。当年灾荒,村中百姓各处逃难,姚家和村中人是一起的,只是后来遇上别处难民劫掠,人被冲散了一些,有一户姚家人便于村中亲友失散。

  那家子有老有小,其家长子正是名姚湛,其上有个长姐远嫁丰州,据说有个儿子,跟容渡年岁相近。

  后来朝廷赈灾,难免陆续返乡,姚家所在的村子只余一半人口,如姚家那等再无音信的不是特例,都以为他们家遭了难。也是过了两年,有人回村修坟,才知是姚家委托,道是姚湛在外出息了,送爹娘归乡安葬。

  一切看上去都没什么问题,但村人问及姚湛近况,对方讲的很笼统,只知道人在松坪府落脚,寻了个营生,别的一概不知。

  那么些年,姚湛姐弟也不曾回乡。

  袁骋寻的人得了好处,寻访的很细致。历来有贼人山匪拿户籍冒充良民的,不是没有,便请村人详细描述姚湛姐弟容貌特征。可惜,村人只记得十几年的姚家姐弟模样,十来年过去,总会生出变化。

  姚家人名字起的好,跟寻常村人不同。如姚湛所说,姚家祖父读过书,还曾在府城进学,祖上短暂兴旺过。但姚家祖父乃至父亲都不曾做官,且至姚家父亲,家中已经落魄,只剩些田地,兼之他们家乡离松坪府甚远,俞家老祖父又不曾在那边做过官,两家如何是“旧识”?

  这是一个疑点。

  二来,根据村人描述,姚家姐弟确实生的清秀不俗,但那是在村中来讲。姚家父母的底子摆在那里,姚家儿女肖父,便是后天养得再好,也达不到脱胎换骨的地步。

  三来,有个跟姚家相熟的老嫂子记得一件事,姚湛女儿姚兰左眉有一颗红痣。当初其出生时村中都知道,说左眉有痣乃是有财旺夫,姚兰又生的好看,大家深信不疑。果然,在其长大后,有个意外路过的富商见了,重金求娶,姚兰便远嫁丰州。

  早年还有音信往来,知道姚兰生了儿子,过得很好。

  若要问为何姚湛不去丰州,村人却道,在最初姚家是打算去丰州的,甚至他们全村都打算去丰州。然而路途多艰,计划一再生变,后来更是失散了,哪里还顾得上曾经的打算。

  再去丰州打听,早年那边的确有个姓容的富商,却是外地人。有一年经商失力,离开了丰州,不知去了哪里。

  可见,姚湛身份有假。

  短时间趁着混乱冒用户籍,可行,但多年下来,一直没出任何纰漏,透露出的东西可不简单。

  在松坪府,俞家待姚湛这女婿着实不错,尤其是当初俞家祖父做主结亲,还对外说跟姚湛父亲是旧识,给他撑腰,帮他联络人脉,能对姚湛底细不清楚么?一个根底来历有问题的年轻人,关照到这个地步,背后原因必然也不简单。

  闻寂雪突然笑了笑,又问:“姚文石可见过姚湛?”

  “是,据说二人言谈投契。”

  “意料之中。”闻寂雪轻笑:“这姚湛,只怕所图甚大!”

  交好姚文石,或许只是积累人脉,多个方便。但若要真真插手飞仙镇之事,此举便大有深意,却不一定是藉由姚文石达成什么目的。

  总之,虽未见过姚湛其人,只听人谈论诸多见闻,便知此人不凡。

  “别惊动了他。”闻寂雪发了话。

  姚湛容渡的确值得注意,但二人远在松坪府,暂时可以放一放。

  闻寂雪的大部分精力还是放在京城,时局瞬息变化,他原本有心跟肃亲王合作,但对方如今身价上涨,他若拿不出对等的筹码,谈何合作?最好的合作之法,就是出力将对方推上帝王宝座,亦或者,打落对方最强劲的对手。

  明面上看去,诸皇子中,肃亲王、贤郡王二人争锋。

  端郡王出事,皇帝没下死手,却斩断了端郡王所有外力,将其拘在府邸,短时间内端郡王都不能动弹。可以说,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端郡王落得这步境地,基本没了继位可能。

  闻寂雪倾向于皇帝有暗中属意的继承者,但不像提早公布出来,免得被针对暗算。

  古往今来,做太子的人多,可能从太子之位顺利登基为皇者,甚少。

  闻寂雪的目的是为雪家翻案昭雪,不是为保谁做皇帝。若是选择跟肃亲王合作,那么,帮其搬倒贤郡王,无疑是很有分量的筹码。贤郡王在诸皇子中居长,朝堂中经营的好,城府深,实力强,若皇帝不干预,其他皇子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闻寂雪之所以盯着贤郡王,原因简单,只因贤郡王身边那个叫做“蔡骏驰”的幕僚!

  越是到关键时候,越是熬人,眼看着逼近真相,查探的速度却慢了下来。距离上回得到线索,又过去了很久,迟迟没有进一步消息。

  消息卡在南川府。

  当初想知晓“刘生”在桐州的事情,少不得询问曾收养过他的常家人,唯有常家老二下落明确。常家老二跟着做妾的小女儿,一家子都去南川府落脚。可惜,只知道那家富商老爷姓吴,做丝绸生意,到底是哪一个姓吴的人家,需要花大力气在当地排查。

  人手不足,耗费的时间自然就长。

  早先也摸排了几个疑似的,一个个追根到底,却又不是。

  入夏前,又有消息传来,说是又锁定了一个,却是前几年就落魄的吴家。如今那吴家只在一个小县城经营,有自家的丝织作坊,养了织娘,每年收生丝织布,放在自家铺子出售。

  据说早年,吴家也大富过,买卖做的很大。

  当然,查这个吴家,正是吴家老太爷曾纳了个外地小妾,好像是姓常。毕竟是一二十年前的旧事,吴家都没落了,那小妾又不在世,外人能知晓多久内情?少不得去细细的查。

  只是算一算,现今都七月了,也该有消息了才对。

  几日后,果然收到了那边的消息,却不是个好消息。

  经过在小县城当地查证,这次查找的吴家,正是他们要找的吴家。当年纳了常家小女儿的吴家富商,早已身故多年,常家小女儿也在十来年前病故了。如今吴家当家做主的乃是吴富商的嫡长孙,至于常家女儿所出的儿子,三四岁上夭折了,后来她又有孕,却小产了,没多久,人也病死了。

  常家小女儿怎么死的他们不关心,可在她死后,其娘家人便离开了。

  那时吴家还没衰败呢,也没退往小县城,常家舍弃这门亲戚,也是无可奈何。常家女儿死了,又没子女留下,那吴家正妻从来看她不顺眼,常家能在她那儿讨个好?

  不过,也不是没有眉目。

  到底在南川府待了好几年,常家见吴家生意做得好,免不得动心。何况,做女儿的到底念着娘家,也给谋了好处,常家便打算也做个生意。只是他们没留在南川府,应该是忌惮吴家正妻打压,好似去了远处一个县城。

  据南川府有家收生丝的铺子说,在四五年前见过常家长子,推着一车生丝来贩卖。他还跟对方讲了吴家处境,那常家长子听了,愤愤朝地啐了一口,说那吴家活该,当初害了他妹子性命云云。

  那时常家长子倒是说过,他们一家在秋陵县落脚。

  穆清彦在心内算了算:“那常家长子今年四十来岁,算起来比‘刘生’略小几岁。”

  “刘生的存在对常家而言很特殊,哪怕时间久远,应该也记得不少。”

  他们主要的考虑的是常家老三年岁很大,到了如今,不一定还活着。那么询问旧闻,只能从常家儿子身上着手。

第315章 是他!

  又是小半月,终于等到秋陵县再来消息。

  这其间,朝中各派斗个不停,倒是没有郡王再跟端郡王似的栽大跟头,可彼此相斗,底下人少不得折损。

  陈十六来报喜,其妻有孕,已然胎像稳固。即将初为人父,陈十六高兴的颠三倒四,还专程请了一桌酒,邀翟俊飏、魏阳羽等人,穆清彦没去。早先有意低调,嘱咐过陈十六在外别提他在京城,所以眼下他也不打算出门。

  另有一桩事,着实出人意料。

  净闲自从去过寒叶寺,便一直守门闭户,以往与人赏花宴饮诸事全都停歇,好似收敛孟浪,洗心革面一般。这只是不知情的外人戏谑,又有见从前与其交好之人被拒之门外而讥笑的,穆清彦对此是心知肚明。

  却不料,不足一月,净闲竟然回了刘家!

  当然,刘家肯接纳她回去,却绝不能让她用现今的名字,刘家是不可能承认“净闲花主”是刘家女儿的。对外,净闲乃是离开了京城,另寻清净地方出家修行去了。

  回到刘家的净闲,不再是刘宾女儿,而是刘家远房姑娘,更名换姓为“刘清然”。

  外界知晓此女存在,倒不是刘家有意宣扬,而是消息瞒不住。

  刘清然作为刘家远房姑娘,初来京城短暂时日,忽而飞上枝头变凤凰,嫁给礼部侍郎独子邓旭之为妻。

  邓旭之年已三十五六,并非初婚,刘清然入门乃是继室。即便如此,刘清然名义上只是刘家远房姑娘,其父说得好听点是个读书人,实则只能仰赖京城刘家权势。纵然是刘家族里姑娘,毕竟隔得远了,身份着实低了些,在讲究门当户对的婚姻市场,能入侍郎府做继妻,也是高攀了。

  实则,若非邓旭之自己的意思,邓家肯定不乐意这门亲事。

  邓旭之乃是独子,虽说早前有个原配,但只留下一个女儿,已有十三岁,正在说亲。其原配去世五六年了,邓旭之颇为挑剔,高不成低不就,一直没有再娶。因此,如今娶个名不经传的刘家女,着实是件新闻。

  不过,邓旭之虽娶妻慎重,但并非修身养性之人。

  相反,这邓旭之自小聪慧,诗画双绝,乃是风流文人做派,最喜红袖添香之事。他身边有名分的妾侍好几个,没名分的婢女也个个灵秀动人,且无一例外,识字通文墨。

  邓旭之娶刘清然,冲的就是净闲花主的容貌与才情。

  只因净闲名声不大好,折中之下,给其换个身份。

  也是邓旭之性子执拗,他若不肯娶,谁说都没用。邓家也是焦灼,且不说家中没女主人不像话,应酬往来都不方便,单说将近四十的人了,却没个儿子承继香火,这不是要绝嗣么!这回邓旭之要娶刘家女,“刘清然”的底细自然是知晓的,也不知邓家如何商议,最终同意了。

  不少人都对此感兴趣,刘家邓家一贯没来往,居然突然做亲。

  刘家女儿做了康郡王妃,而邓家却是亲近庄郡王的。

  邓家也是大族,邓旭之的大伯乃是封疆大吏,正二品的总督,其堂叔也官至四品知府,族中子侄皆读书。邓旭之虽未谋官,并非没有才能,而是志不在此,他是参加过殿试的,若有心,家中早为他寻了差事。

  邓家放任他,也是因他才华出众,自己在文林中颇有声名,于家族自有益处。

  早前陈十六来报喜,还就此事犯嘀咕:“没想到那净闲居然肯嫁人,还是嫁给邓家的邓旭之。难不成、端郡王倒了,康郡王想要……啧,不大像啊。”

  关于净闲真正身世,陈十六并不知情。

  甚至关于净闲乃是刘家女儿的事,也是净闲回到刘家后,陈十六才探听到的。改名换姓也就是瞒一瞒平头百姓,真正有根基的人家,谁能不知道“刘清然”真实身份。按理,净闲出身不低,作为刘宾女儿,嫁给邓旭之做继妻颇为合适,偏她名声有损。

  认真说起来,净闲做的事,只是断了她做正妻的路,好比私下里不少人想纳她为妾,或私养为外宅的,净闲那等清傲之人,哪里愿意?甚至跟人吟诗宴饮,也是她挑人,从来不是人挑她。

  正是她姿态摆的极高,又的确才貌双绝,才惹得邓旭之念念不忘,甚至愿意娶回家门。

  不过,若仅仅如此,邓家没那么容易松口。

  穆清彦不必猜,知晓净闲突然改变主意,肯定跟其母牌位里那封书信有关。她那么憎恨刘家,却肯回刘家,并以刘家女身份嫁给一个老男人为继室。

  这只是净闲的第一步,她是想毁了刘家。

  刘家不知道吗?便是刘家没想到,那位康郡王妃会糊涂?

  都不是,而是他们无力阻拦。

  他们不敢违抗康郡王。

  这门亲事略显仓促,早前就隐约有消息传出,如今临近婚期,且端郡王之事已风平浪静,人们才有闲暇关心别的。

  婚期就在八月,很近了。

  这段时间为着操办嫁妆,刘家繁忙不已。“刘清然”身份特殊,刘家如何能畅快,却又不敢敷衍,面对对方挑刺儿也是一忍再忍。整个刘家,未见战火,却暗涛涌动。

  在净闲出嫁的这一天,秋陵县送来了消息。

  消息是高天拿进来了,照例是密封的小竹筒。

  夜色已深,大多数人家都已安睡,穆清彦和闻寂雪也睡下了。只是秋陵县的消息不同寻常,高天不敢耽搁,在窗外禀报。

  闻寂雪立时醒了,直接开窗,将竹筒接了。

上一篇:临洛夕照

下一篇:拒不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