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祎庭沫瞳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支持!
明天有事出门,估计没时间码字了,特请假一天,咱们后天见哈!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歧歧 3个;呼啦啦、智障少女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继续微笑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0章
白君瑜回来时, 祁襄正在喝药,见他神情不愉,祁襄问:“怎么了?”
祁襄跟他说回家看看, 难道是将军府出事了?
白君瑜捏了块糖,“你先把药喝了,我有事跟你说。”
祁襄见似乎不是玩笑之事,赶紧把药喝完,被白君瑜塞了糖。
白如收了碗就出去了,白君瑜坐到床边, “我回来路上遇人拦我, 说有冤屈。细问之下,那人说自己是淮丰考生, 两年前的科举, 有大量考生舞弊, 他无意间撞到此事, 跑去揭发。结果衙门与舞弊官员沆瀣一气,把他打成重伤不说, 还污蔑他偷盗,让他一辈子无法参加科举。”
祁襄皱眉, “可有证据?”
白君瑜摇头,“就是没证据才难办, 人证也只是一面之词。那人身上的确有被打过留下的伤痕,腿和手都有骨折过,书生打扮, 不会武功,手上有在淮丰为庸书局就读时的录取文书和先生评语,身份上不像作假。若是身背偷窃的罪名,也会有记录,不难查证。”
“那为何事隔两年才来京告发?”就算是骨折伤,将养个半年也能走了。
“说是知道官官相护,告发不易,之前贸然行事,差点丢了性命,故而格外谨慎。这次是听闻礼部左侍郎被罢了官,这才抓住突破口。又不敢找文臣,怕盘根错节太深,所以在那里蹲守武将。”白君瑜也只是把那人说的如实告诉祁襄。
“这事和礼部左侍郎有关?”祁襄眉头皱得更紧了。
白君瑜点头,“他是这么说的,说礼部左侍郎与那些买题的考生见过面,也是那回恰好被他撞见。”
“既然他被发现了,为何还要留着他性命?直接了结了不是更安全?”这点祁襄倒是想不明白了。
“不晓得,他自己也不清楚。说被打时本以为死定了,没想到捡回一条命,背了个污名。”白君瑜的目光一直盯在祁襄身上,祁襄分析事情的样子认真又谨慎,与当初在学堂辩题时一样,只是人不似那时还带稚气,如今是真的长大了。
“这事你有何打算?”祁襄想先听听白君瑜的想法。
白君瑜没有犹豫地说:“这事我不便参与。我在养伤中,按理说不应外出,而这一出门恰好遇上这种事,肯相信我的会觉得是巧合,怀疑我的怕能从中扯出一段我蓄意陷害的故事,与我没有好处。但这事既然涉及到礼部左侍郎了,那是否还涉及到礼部其他人,乃至三皇子还不好说。所以也不能不管。”
礼部中人大量倾向三皇子和左相,若大量舞弊属实,没有够大的势力在后面参与和支撑,别说单凭礼部左侍郎,就算凭着整个礼部,都不可能成事。
祁襄扬起嘴角,“你心里有数,我也不必多费口舌。这事我刚才想着可以推给二皇子办,但现在又觉得不太合适。若透露给他这事可能与三皇子有关,他肯定会咬死三皇子,没事也要扒下一层皮,但那样,四皇子就完全置身事外了。舞弊可不是小事,若二皇子和三皇子都下水了,四皇子却冷眼旁观,皇上会怎么想?而且这事开始就是无凭无据的,他找上你,你推出去也是推给周围的人,还是不免让人觉得此事是四皇子挑的线。既然不想让四皇子掺合进去,又不能让他被怀疑,那就得有个人跟他一起置身事外。”
如果祁襄不明说这些,白君瑜可能并不容易猜到祁襄在想什么。但祁襄把想法说了,他就很容易跟上祁襄的思路,“的确。可若二皇子也不能掺合,这事你觉得还有谁能一查到底?”
现在朝中虽不能说是三子鼎立,但也可以看出三方势力分支。就算是之前最没有存在感的二皇子,也开始有自己的人脉了。如果二皇子和四皇子都不动,那就算三皇子真有参与
其中,也未必会查到他那里,很可能半途就结案了,还是那句话——他们没有证据。
祁襄抿了抿嘴唇,“我再想想……”
随即又道:“这事你得和四皇子及太傅通个气,事情表面看着不利,可若是真的,真能查出东西,这朝中必会翻一次天。四皇子若能借机起势,以后地位会更稳些。”
“好,一会儿我亲自去四皇子和太傅府上。”这事交给别人,他也不放心。
祁襄问:“那个书生呢?”
“我已经命人将他安置在城郊别院了。”
祁襄点头,这个安排再恰当不过了,若这人带来的哗然是真的,那现实的确不宜露面,“你再让人去问问他,是否还有其他人证或者能做为证据引人怀疑的地方。单凭他一面之词,就算告到你这里,也没有用。另外,他的身份也要核实一下。”
“我这就让人去办。”
白君瑜的腿刚大有起色,按理来说不应该让他这样劳累,但事关重大,又不能拖延,身在这权利与势力的漩涡中,有时再累也得往前冲。
之后的五天,四皇子、太傅、奉北将军及白君瑜几乎每天都要碰头,就舞弊之事进行商议。淮丰离京不远,书生的身份很快核实清楚了,并未说谎。
像这样证据不足的事,太傅本该更谨慎,但这回太傅比他们都积极,细问之下,才知道两年前的科举,殿试时不少中选考生都表现得平平无奇,且那时他听过一些传闻,说中间不乏学业不佳之辈,不知怎么就中举了。那一批的考生封官外放后,也出了不少纰漏,现在想来总觉得蹊跷。
祁襄的伤口已经开始结痂,如今也能侧躺着睡了,但郤十舟仍不许他出门,非得让他在床上休息,所以这几天他们谈的内容都是白君瑜回来告诉他的。
而二皇子那边尚在禁足,近来老实得很。可能是已经过最开始生气的劲儿了,皇上倒也重新宠幸起娇昭仪,对二皇子来说是个好现象。
三日后,下了早朝,太傅私下面圣,以自己失职为由,请陛下查前礼部左侍郎是否存在科举受贿一事。他没直接说前礼部左侍郎参与舞弊,而是先说自己被书生拦轿,指责他与前礼部左侍郎一党,扰乱科举。此事事关重大,他不敢贸然行事,既然那书生直指他和前礼部左侍郎,他又自认身正不怕影子斜,所以肯请皇上彻查,还他清白,也请彻查两年前的科举是否公平。
两年前的科举是他与左丞相一同负责,太傅背上这个责任,要彻查当时之事,也是有理有据。
兹事体大,皇上也不敢怠慢。他是信得过太傅的,否则太傅知情不报,这事也就被掩盖过去了。既然太傅喊冤,又没有要揭过的意思,这事倒真的可以查一查。而且一个被罢官的礼部左侍郎,查起来也无人敢多言。
于是当天下午,李公公带着大批禁军闯入柴府,前礼部左侍郎柴户长大惊失色,他被罢官后,并没有被赶出京城,他家虽与皇室无缘了,但仗着左丞相的人脉,还是留在了京中,等待翻身之日。但没想到突然被闯府,且不知是为的什么事,就这阵仗看也不是小事,这才更慌。而今天更不巧的是府中正在对账,真假账本都在,柴户长脸白如纸,抖如筛糠,生怕是银钱上的事。
今天这个日子还真是祁襄千挑万选的。大户人家不比小门小户,每月都要对账,尤其是私下贪污的官员,账更是要做得滴水不漏,只有这种日子,真假账才可能一同出现,逮个正着。柴府人多口杂,下人们别的不知道,府上哪日对账心里还是有数的,尤其是管采买的。只要稍微给点银两打听一下就行,在那些人看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看到银子自然乐意说。
银子从柴府一箱箱被抬出来,围观的百姓
也议论纷纷。
“这柴府这么有钱吗?这得是多少银子啊?”
“我看未必,没听说柴府有别的生意,一个左侍郎一月能有多少银子?”
“肯定是贪来的。”
“嘘,出来了出来了。”
……
禁军绑了柴户长出来,此时的柴户长已知是为了何事,一言不发,脸色灰败。家眷哭成一团跟在后面,被进军拦在了门内。
李公公一脸凝重地捧着账本,吩咐道:“咱家先回去禀明圣上,你们先将柴户长压入刑部大牢。”
说罢,李公公就带着人匆忙走了——如果之前他还觉得太傅可能是要自毁多年名声,那现在他只觉得这京中怕要下雪了。
白如带回消息时,祁襄正和白君瑜在屋中作画,画的是秋景,也是这京中的天。只是两人都不擅长作画,也不免彼此笑话一番,与这京中眼看要紧张起的局势格格不入。
汇报完消息,白君瑜就让他歇息去了。
“这次多亏了太傅敢把自己拉下水,否则这事能不能查起来还不好说。”祁襄佩服太傅的人品,这一出他们不确定能不能拉下三皇子,但这对太傅来说不是重点,他更多的是要为那些莘莘学子讨一个公道。
“之后就看刑部的本事了。”白君瑜说。
他们能做的也着实不多,四皇子在这事上不愿退缩,却不得不听他们的闭口不言。如果只让那个书生去告御状,先不说皇上信不信,就连能不能见到皇上都是个问题。他们若作为引荐将书生带去见皇上,一个弄不好,皇上就会认为是他们在无端生事挑起纷争,书生又没有证据,很难说服皇上去查。而太傅已自己蒙冤为由,请皇上彻查,无论是出于对朝堂的整顿还是出于对太傅敬重,皇上都势必要查,而且是无条件地查。这也导致太傅正面得罪不少人。
“我看四皇子的态度,似乎是不愿意再忍让了。”祁襄说。
他不知道自己判断的对不对,只是有了这样的感觉。
白君瑜知道其中缘由,但因为郤十舟的警告,不便跟祁襄说,便道:“似乎如此。四皇子也忍很久了。”
祁襄托着脸看他,“我现在有个想法,可以让四皇子帮个忙。”
“什么想法?”
祁襄卖起了关子,“这事二皇子和四皇子都不便参与,柴户长能不能拉下三皇子还不好说,但他的确是个突破口。而我们现在需要一个能与三皇子抗衡的人,哪怕这事最后与三皇子没关系,也能通过此事削弱三皇子一党。一个左侍郎自己想搞舞弊,那是做梦,后面必然有一干同党。那你觉得谁最不怕得罪三皇子,又适合出面与三皇子及左相一党抗衡,还不需要二皇子和四皇子出头?”
白君瑜陷入沉默。
祁襄提笔在纸上写了几笔,随后将纸反扣过去,笑说:“你想好了写下来,看看我们想的是不是一样的。”
白君瑜看了看他,又思索了须臾,提笔写下自己的答案。
祁襄将他写好的接过来,又将自己写好的拿起来,两张纸冲着白君瑜翻开,上面是同样的三个字——大皇子。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支持!
谈个小恋爱的同时也是要干正事的!
第51章
柴户长只字不言, 刑部也没有立刻审问他,而是从账目入手,又抓了柴户长身边的一干家仆, 总能问出些线索。
刑部的人都是老手,皇上的意思是不要张扬,他们自然不会多话,可办事的速度一点也不慢,很快就抓住了账本上的漏洞。
说来也是不巧,因为柴户长被罢了官, 家中一时没了收入, 又有一府的人要养,只能把藏在密室里的钱拿出来周转, 这也势必要把之前的账目都拿出来进行核对和重新记录。所以李公公这回带回来的账本是柴府三年内的所有账目, 这中间就发现了蹊跷。
柴户长为官期间, 账目上虽偶有不当之处, 一看就知是收礼得来的。但都是小钱,谁府上多少都会有这种贿赂, 大家心照不宣,刑部也不会去扯这个头儿。但两年前的科举前三四个月, 账目上记录了数笔款项相同的收入,没记来处, 只记了银钱数目,十分怪异。若是生意往来,也不可能短时间内收到几十甚至上百笔数目一样的银子, 时间过于集中,之前之后都未再出现过,且未在账本上看到柴府有做生意的迹象。
而且这些数目巨大的银子在科举当月大部分都已支出,去向也没有注明,柴府最后只剩下十几万两,但对一个官员家中来说,也是巨款了。
刑部没敢耽搁,立刻将情况报给了皇上,按他们多年的经验,舞弊一事怕不是无中生有。
次日,贤珵带着两身刚做好的衣服来了四合院。一是来给祁襄送做好的衣服的,天开始凉了,衣服要早些备上,二是来看看祁襄的伤势,顺便把家中的情况跟他们说说。
“太傅还好吗?”别的都好说,这件事里祁襄最关心的还是太傅。
贤珵笑得轻松,“放心吧,祖父只是暂时被禁足在府中,对外说是身体不适,闭门谢客,旁人不会怀疑。”
无论这件事跟太傅有没有关系,既然是太傅揭发的,那为了避嫌,太傅都不应该参与后续。皇上也不能委屈了太傅,所以禁足也给换了个理由。
祁襄嘱咐道:“你无事也多陪陪太傅,太傅是个明白人,可总待在家中,也难免多虑多思。”
他现在还被师父拘着,而且就算能出门,也不方便天天往太傅府上跑,他还有其他事要做,能避嫌的尽量避一避,对谁都好。
贤珵神色如常,他知道这事一定要格外谨慎,“放心吧,我知道怎么做。衣店我帮你看着,你也不必担心,买卖一切如常。我只要时常去衣店走动,别人也不会怀疑贤府闭门谢客有什么内幕,一切都很妥当。”
“那就好。四皇子那边呢?你去看过没?”四皇子现在似是憋着一口气正找出口,祁襄也不得不多问一句。
贤珵接过白如端来的甜汤,边喝边道:“还没去,不过也没传出什么消息,应该都在计划中。四皇子府正好也在咱们店订了衣裳,我倒可以带着衣服登门去送,旁人也不会多心。”
祁襄觉得这个机会很好,就对贤珵道:“正好,你帮我给四皇子传个信。”
把话跟贤珵说完,贤珵有些犹豫,“会不会太冒险?”
没等祁襄说话,一直沉默的白君瑜就道:“相信他就好。”
贤珵挑眉,“什么时候你的信任也变成对人不对事了?”
白君瑜不欲与他多言,说多了反倒容易暴露自己的心思,“请四皇子多加小心。”
“行。”既然白君瑜都这样笃定,他也没什么可说的,他就是个传话筒,若四皇子也有顾虑,他再来说就是了。
贤珵离开后,祁襄拿起那些衣服看了看,针脚很细,料子也是上等的,完全不输那些老字号衣店,心下满意的同时,也接机问白君
瑜,“你穿我们彩罗成衣店的衣服,感觉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