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麻辣笋
“没—看—明—白!”学子们故意使坏,声音拉的长长的,脸上也笑嘻嘻的。
“许夫子,听见了吗?没看明白呢,你就将这四组做完吧,让大家好好看看。”楚辞微微笑着说道。
许乔南哭丧着脸,开始做动作。学子们不怕他事后报复,还在下面“一二三四”数的起劲。
待他做完之后,楚辞让学子们排好队,一个一个做示范。未免他们初次拉伤手腕,都是动作规范了便点到即止的。有些胳膊腿没到位的,楚辞还要亲手去掰一掰。
外面书院的学子来时,看到的就是这副场景。
自那天楚辞让其他书院的山长选人之后,他们就把那些性子活跃的学子都找了出来集中在一起,让他们每日散学后就到国子监来,听从楚司业的安排。
他们虽不知道楚司业是何许人也,但还是到这国子监来了。可是一连来了三天,都不见人。今天好不容易听说楚司业回来了,便都赶到了大操场。谁知一来就看见国子监的学子们正在做一些怪模怪样的事情,看上去十分不雅。
“不会就是让咱们来做这个的吧?我怎么听宋宇飞说,他是过来读书的呢?”有个学生喃喃道,这宋宇飞是他们三泉书院最优秀的学子,前几天被山长叫过去,说是这一个月的时间,他得去国子监进学,难不成就是学这个?
“怪模怪样的,我可不学!”另一个学子接腔。
“就是,我也不学!”
几十个学子聚在一起抱怨,声音听上去十分吵闹,楚辞正在纠正一个学子的动作,闻此声就回过了头。
“许夫子,你来。”楚辞叫许乔南接替他,然后朝那些学子走过去。
“我是国子监楚司业,各位可是各家书院选出来的人?跟我过来吧。”楚辞在他们跟前站定,用眼神扫视了一圈众人。待他们声音小下来后,才开口说话,说完后,他就径直朝前走去。
众人面面相觑了一会,觉得这楚司业看起来好像不太好惹,于是也默默跟了上去。
楚辞两人带到了弘文馆里,然后让他们按不同的书院分开坐。他们坐好之后,楚辞让何平拿出一本空白名册和一支毛笔。
“请大家在名册上填好姓名和书院名,再依次往下传递。”
通过名册上的信息,楚辞发现,这次一共来了四十三个人。府学来的最多,一共来了八人。韶山书院来的最少,才两个人。这和他要求的每家十几人相去甚远。也罢,既然他们自己放弃了这个机会,那他也勉强不来。
“楚司业,你叫我们来到底是做什么的?”
“是啊,你能不能告诉我等?”
“安静!”铿锵有力的两个字瞬间就让他们安静了下来。“现下国子监还未散学,有一批学子还没过来,等他们来了之后,楚某再做解释。现在,请大家在此处稍作休息,楚某去去就来。”
楚辞大步朝外走去,然后趁着快散学的这点时间,依靠对这些学子平时的印象,挑了十七个人过来,总算补足了六十人。
“今日请大家齐聚一堂,为的是一个月后的祭孔大典。你们都是京城的学子,自然都该参与进来,不能只让咱们国子监的学子专美于前。”
“祭孔?难不成楚司业是想让我们代表全京城的学子去到礼部祭孔?”有人提问。
“非也,你们的任务不是祭孔,而是表演。先贤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文章和许多发人深省的故事。你们需要扮做故事里人,将这些故事重现在大家眼前,也让老百姓们更加了解孔老夫子是怎样教化人的。”
“你是说,让我们和那些下九流的戏子一样,在众人面前演戏?”有人义愤填膺地说道。
“楚司业你未免欺人太甚了吧?我们一介书生,怎可自甘堕落,去做那下九流的勾当?还请你另选他人吧!”有人说着就站了起来想要离开。
“不许走!听楚司业把话说完!”祝峰两手一拦,大声叫道。姜显也冷冷地瞪着另一个想要离开的人。
“你们想干什么?”那学子警惕地问道。
“不干什么,只是楚司业话还没说完,你们就是不能走!”朱明越和吴光、赵清也走了出来。看他们这样,其余十几个学生也纷纷表态,来了国子监,就必须听楚司业的话。
楚辞看着学生们在什么情况都不了解的时候就开口维护他,让他心里暖洋洋的。他挥手让大家坐好,然后开口道:
“各位先别急着走,待楚某把话说完了,你们还是坚持要走的话。那我也不会为难你们的。众位要知道,这次你们要扮演的是谁?是先贤,是大儒!你们怎可将他们和那些人相比呢?而且,你们要表演的,是先贤们育人的故事。楚某是想通过你们的表演,达到教化世人的目的。若百姓们看了之后心有感触,这岂不也是大家的功劳一件?”
楚辞看着下面的学子们若有所思的表情,继续说道:“而且据我所知,南闽等地在观音诞时,会选妙龄女子,扮成观音的样子,来给大家挥洒杨枝甘露,给大家添福添寿。那这个,难道也是自甘堕落吗?”
第211章 分组进行
楚辞看外校学子们的情绪在听了他的话后,差不多都冷静下来了,就开口说道:“此次祭孔的目的也不只是要通过这事教化百姓,咱们还要通过此种形式,展示我大魏风采,让外邦臣服。到时候,京城百姓和外邦使团都会到此地观看,这是一个扬名的好机会。本司业话已至此,请各位好好想一想,若是还有想走的,那么就请便吧。”
学子们面面相觑,刚才放话说要走的人也沉默了。他们不比国子监的学子,可以直接去考乡试,乡试不中还有廷试和六部试,前程仕途一片光明。他们在乡试之前,还得回籍贯地参加县府院三试。有多少人,在这三场上白白蹉跎了岁月,落得个一事无成。若不是家中还有薄产,恐怕他们连养家糊口都做不到。
倘若真像楚司业说的那样,能以此事扬名的话,那么往后就算落第,他们也可以在京城各衙门之中谋个小差事,再图发展。
“怎么?没人走吗?既然各位选择了要留下来,那么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请听从本司业的安排,若有违逆,一律开除。”楚司业扫视了一下在座的学子们,满意地看见了他们脸上的紧张。由“要我演”变成“我要演”,才能保证这些学子不会懈怠。
“咱们要表演的,是孔老夫子和他座下贤徒发生的故事。各位也是熟读各种经史子集的,谁来说一说,你知道孔圣人的什么故事?”楚辞问道。
“小生知道!”一个外校的学子说着就要站起来,祝峰立刻扯了下他的袖子,趁楚辞没注意,让他赶紧坐下。
“你干嘛不举手啊?楚司业都没挑你,你怎么能自己站起来?”祝峰一脸你怎么不讲规矩的表情,让那个学子有些莫名其妙。
“为何要举手?怎样才是举手呢?”那学子虚心求问,他还以为这是国子监历来就有的规定。
“举手是为了告诉夫子你会啊。但是,你不能直接站起来,这样多没礼貌!要等夫子挑你起来之后,才能站起来回答。喏,手就是这样举的!”祝峰边说,边骄傲地举起了右手,并且举得很直。
“好,那现在就请祝峰来给我们分享一个他所知道的关于孔圣人的故事。”楚辞拍了拍掌,国子监的学子紧跟着,外校的学子们愣了一下,然后也鼓起掌来。
祝峰一脸懵逼:“我……我不是……”
“别说了,楚司业等着呢,上去吧你哈哈哈!”朱明越几个笑呵呵地把祝峰推了上去。
“祝峰,你听过什么故事?”楚辞欣慰地看着祝峰,不愧是他带的学生,还知道帮他长脸,别人都不举手他倒是身先士卒。
“呃……我……”祝峰支支吾吾,脸都涨红了,片刻之后,他脑子里灵光一闪,“啊,我听过一个,两小儿辩日的故事!”
然后,他就开始讲这个故事了。但他记得不是很清楚,于是便开始胡编乱造,将这个简短的故事啰啰嗦嗦地讲了好久。
“大家听了祝峰的故事,有什么想说的吗?”楚辞轻笑一声,提问下面的学子。
有一个外校学子举起了手,就是刚刚坐在祝峰旁边的。
“好,你来说。”楚辞以掌相邀。
那学子站起身来,先朝楚辞和下面的学子作了作揖,然后再说:“小生名叫孟源,乃是韶山书院的学子。刚刚这位祝兄所讲的故事,小生也曾听过,只不过……似乎与祝兄讲的相去甚远。不知是小生所读有缺漏,还是……”
祝峰用眼睛瞪他,亏他刚刚还教他举手,竟然敢拆他的台?
“哈哈哈,你说的没错。刚刚这个故事啊,确实和原来的故事有些差别。但是本司业想说的是,咱们今日,还就是得这么讲!”
祝峰听楚辞赞同他,瞬间得意起来,腰身挺得直直的,恨不得鼻孔朝天。
“为何呢?圣人之言怎能随意篡改?”有人反对了。
楚辞知道今日不把这些学子说服,往后排练时一定还会有更多的事发生,于是他先让祝峰先下去,然后慢悠悠地开口了。
“圣人之言确实不应随意篡改,但可以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假设咱们要对从未读书之人解释何为'人之初,性本善',各位会如何说呢?”
楚辞见大家若有所思,又接着说道:“咱们此举,是为了将圣人之言传达给百姓们,那自然得以百姓们熟知的方式来解读。若还倚仗着读书人的身份,这不肯那不成,又何谈教化万民一事呢?而且,刚刚祝峰的故事里,孔老夫子他即使面对两个无知小儿,态度依然温和有礼,他老人家都不曾看不起别人,又何况你们呢?”
在座的学子们,都不敢直视楚辞那温和中带着锐利的眼神,纷纷低下头去。他们确实以读书识礼为傲,在面对那些平民百姓时,总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他们心中之所以对自己要求很高,就是因为想要通过这一行为,将自己与那些人隔绝开来。今日楚司业一言,却似一记闷棍敲下来。他们平日里口吐圣人之言,事事效仿圣人所为,却连圣人最基本的德行都没有学会,这简直太可笑了……
国子监的学子们,也回忆起楚司业的点点滴滴,然后他们发现,这楚司业无论是对洒扫的下人,抬轿的轿夫,厨房帮工的大娘,都是彬彬有礼的,从他身上,看不见丝毫的高高在上。之前他们觉得这是不顾身份的行为,现在他们知道了,楚司业才是真正读书知礼的人!
“好了,大家也不必如此模样。正所谓不知者不罪,只要咱们把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做好,让圣人的故事能传遍大江南北就行了。现在,谁再来分享一下自己听过的有关孔老夫子的故事?”
下面“刷刷”地举起了手,楚辞随便挑了一个上来,然后就退到一边,开始记录这学子所讲的故事。
其实他也知道很多孔老夫子的故事,本来的话,他可以自己将剧本内容定下来。但是这样的话,那些学子的参与感就会比较少。若由他们自己讲的话,一方面,若选中了这个故事,可以给他们带去些许自信心,另一方面,他也想知道,流传最广的是哪些故事。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要选最脍炙人口的。
学子们一个一个上来分享,有些甚至楚辞自己都没听过,所以他听得很是认真。这些学子性子大多豪爽奔放,站在上面落落大方,没有一点扭捏之像,这点倒是挺不错的。
听完所有的故事之后,楚辞征求了一下大家的意见,最后确定了几个故事。有颜回拾尘,孔子拜师,门徒与蚂蚱,还有孔子对冉有子路因材施教的和孔子门人救人后收牛的故事。这些故事体现出了孔子的仁德以及大智慧,听上去也比较有趣。
“那么接下来,就由本司业给大家分组,每组为十二人,分别要负责编写修改剧本,专人负责演绎,准备好要用的道具以及其他繁琐的一应事宜。每个人负责什么,就由你们自己去商议。只一点要记住,既然分配好了任务,你们就要把自己事情做好,若哪个关节出了问题,我就只找负责那事的人,明白了吗?”大家严肃地点了点头,楚辞笑了笑,然后开始点名分组。
他将每间书院来的人都拆开了,而后要求同组的人坐在一起,开始讨论怎样编写剧本,怎样让自己的故事显得不那么平淡。为了给大家一个参考,楚辞当场用两小儿辩日的故事编了一个简短的剧本出来。大家看了后,都赞不绝口,若是按楚司业这样写的话,那故事确实有趣多了,而且对于表演的人来说,也更加简单了。
楚辞看着每组学子开始热火朝天地讨论,脸上的笑容一直下不去。他在他们的座位周围绕来绕去,有时候他们词穷了,楚辞还会过去点拨一下。
定好了课本剧的事情,接下来的两天时间,楚辞就把各家书院选出来的最优秀的学子聚集在一间教舍里,开始给他们授课。
这些人不愧为最优秀的,个个都能一点就通,举一反三,让为人师者教授起来十分满足。不过,他也不是一个人教的。除了他之外,还有顾监丞和寇静。
顾监丞在楚辞找上他时,还以为楚辞是来找茬的。他自销假过后,就回到了国子监里。平日里楚辞安排什么,他就做什么,再不肯有一丝行差踏错。
当楚辞说明来意时,顾监丞内心十分复杂。楚辞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就不怕他在背地里使坏吗?还是说,楚辞就是想利用这个机会铲除他?
楚辞看见顾监丞那复杂的表情时,便已经将他心中所想猜了个大概。楚辞也没多做解释,只说了一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就把经史子集的讲授任务交给了他。而楚辞自己,教的则是九章算术和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里面还包括了一些十分“灵活”的题型,简称“坑人专用”。
若使团成员恪守礼数,一心只为切磋,那么这些题目就不必用到。若他们想着要打大魏的脸,那不好意思了。楚辞必须得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叫下不来台。
寇静教的自然是骑马射箭和拳脚功夫了,偏偏这也是最难教的。文弱的书生们,教起来可比军营那些皮实的小兔崽子难多了!
第212章 揽权
在国子监忙活了两三天,楚辞抽空去到户部,检查了一下资金进度。
金部里,褚英正在做账。几天工夫下来,各位老爷的钱款俱已到账。如今,专门用来建造文化园的银子已经堆积了七八十万两。这比之前说的二三千两相差很多,但是投入越多,回报也越多。万一以后文化园的大商场租金水涨船高,一屋难求,他们还可以靠这个讲讲情。
楚辞和褚英正在金部议事,忽然外面有人通传,说是让褚英和楚辞去到议事厅,尚书大人有请。
两人不知道户部尚书找他们所为何事,但大人有请,做下官的又岂能不去呢?
等到了议事厅后,楚辞发现,议事厅里除了户部的三位首脑之外,还有一个穿着打扮和户部尚书差不多的大人。
待二人落座之后,楚辞才知道,那位是工部尚书赵大人。两人不免又要站起来向赵大人问个好。赵大人看上去十分和蔼,连连比手势让他们坐下。
这时,只见上座的几位对视一眼,然后户部尚书程大人就给右侍郎王大人使了一个眼色。
“褚英啊,你也真是的。楚司业大老远过来,你不说通报一声,让我们招待一下贵客,反而把人拘在小小的金部大堂,岂不是怠慢贵客了吗?”王大人接收到信号率先开口,这有些嗔怪的语气,让楚辞和褚英两人都有些出乎意料。
明明上次这右侍郎看见楚辞忙不迭地就走了,生怕多留一会儿,怎么这短短几天功夫下来,楚辞就升级成了贵客?
“下官思虑不周,还请大人见谅。”褚英秉持着上司是不可能出错的道理,先低头道歉。
“本官没有怪罪于你的意思。对了,我见你这几天都十分忙碌,怎么样,需不需要派几个人过来帮忙?”王大人笑呵呵地提议道。
“下官惶恐,此乃下官分内之事,不敢劳烦其他同仁帮忙。”褚英站了起来,朝着王大人拱手回答,他态度虽谨小慎微,但语气却十分坚定。
楚辞早就交代,此事不能让其他人染指,人多手杂,到时候出了什么差错就不好了。而且,通过这几日的观察,他也发现了这文化园的不同之处。这是一个好机会。唾手可得的功绩,他又怎能眼看别人来抢走呢?
“忙得过来就好。”王大人讪讪地说道。
“多谢大人关心。”褚英说道,然后坐了回去。
气氛一时有些尴尬,那几位喝茶的喝茶,望天的望天,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沉默了一会之后,楚辞开口问道:“不知大人们叫下官过来所为何事?若下官行事有不当之处,还请大人直言。”
程大人一愣,说道:“非也,楚司业心思缜密,行事妥当,再无一点不当之处。只是……”
“只是什么?”楚辞回忆了一下自己的行为,觉得自己最近好像没干什么事。而且户部又不是御史台,不至于管那么多吧?
上一篇:每天都在努力洁身自好
下一篇:绿茶反派只想吃软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