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端瑜
虞澜意在家也没闲着,他先把酒肆的账本看了,这厢带着小平安一起去外边走一走,吴氏跟金云都跟着。
他要去英国公府看看外祖父跟外祖母。小平安在前面走,虞澜意在后面盯着他。
他这个小的一个人才到人的小腿高,哒哒哒的走路,走到一处卖小玩意儿的地方就停下脚步,黑黝黝的眼睛看着商贩。
商贩趁机说道,“小公子,你看看这里有陶瓷做的小老虎,小马,还有小鹿跟小狼,拿着玩可好了。”
小平安听不懂商贩的话,他呼哧呼哧的蹲下来,拿着小老虎玩。
拿着就走。
商贩顿时急了,“小公子!钱,钱啊!”
小平安不知道什么是钱,他跑到虞澜意身边,虞澜意让金云去给商贩钱。
小平安捧着小老虎递给虞澜意,“送阿爹。”
虞澜意顿时心中一暖,这养个孩子还是可以的。虞澜意把小老虎收下了。
小平安又去商贩的摊子上抓了一大把小动物形状陶瓷塞进自己的兜兜里。
虞澜意:“……”
他让金云去付钱,商贩眉开眼笑。
虞澜意牵着小平安的手,小孩子遇见什么新鲜的事都喜欢看一看,现今被虞澜意牵着手也是到处张望,走走停停,遇见自己感兴趣的就扯着虞澜意的手不愿意走。
虞澜意给他买了一些东西,再走几步路小平安又故技重施不走了。虞澜意跟他一块停在路上不走,小平安瘪了瘪嘴,还是继续往走前。
家里有钱可以买这些,但小平安需要的东西要有克制。虞澜意心中这般想着,他少时也有求之不得的物件。虞夫郎是宠爱他,但也不是他要什么都有什么,总要克制一些。
不然虞澜意该被宠得骄横起来。
他问了酒肆里的掌柜,打算再买几个铺子然后租出来收银子,账房先生听虞澜意说要买商铺,这支取银子倒是轻便,一支银子就支了六百两让虞澜意去买商铺。
这商铺要选地段好的位置这才租得好,这商铺赚的钱,虞澜意就不打算流到账房手里,当做给自己的私房钱。
郑山辞这事是同意的,还要帮他一块看。
这商铺以后赚的银子相当于是他一个人的私产了。每年郑山辞开的几个店赚的银子都是交给账房,虞澜意的嫁妆还有几个商铺赚的钱也是一并交给账房了。
这才他自己买一个商铺这钱每年都到他的手心里。
等小平安五岁之后,他每个月也有月例,一个月三两银子。若是他不用这般就由郑山辞帮儿子攒起来。
从小平安知事开始,就每个月给他银两。以后他想做甚,就可以从这笔钱里拿。以后想去跟好友玩耍甚的,就不用伸手找郑山辞跟虞澜意要了。
随着年纪的增长,他的月例也会跟着涨。
走了一会子就到英国公府了。英国公的精神劲头好多了,看见小平安就把人抱起来,“这小子看着真壮实。”
“他现今自己一个人吃米糊吃得好,也不挑食。”虞澜意心中挑食一些,郑山辞不挑食,郑笙泽也不挑食。
小平安去扯老国公的胡子,老国公哈哈大笑。
英国公夫人听见父亲这般爽朗的笑声,一看原来是虞澜意来了。
这虞澜意倒是来得勤,英国公夫人不满的瞥了一眼自己的儿媳,她的儿子年纪大了,跟他一样的年纪人早就有孩子,她这个儿媳还没有孩子。这虞长行比贺同还要晚些成亲,这般安哥儿已经有孩子了,她这儿媳却还没有。
贺同还是世子,这出生的头一胎要是嫡长子才好,不然先出生了庶长子容易乱了规矩。
世子夫人知道娘对她已有些不满了,她一声不吭只能当做没看见。这生孩子的事又不是想就能,她最近也在吃药就是没有怀上,不过相公一直没有催促,再加上她娘家是地方大族,背景也是有的,这般才过得舒心。
虞澜意见了英国公夫人叫了一声舅母。
英国公夫人笑道,“澜意来了,今晚就留在这里用膳吧,多陪陪你外祖父跟外祖母。”
虞澜意应下来。
小平安被老国公抱起来坐在他的大腿上,小平安抓着老国公的手玩。他的手又小又嫩,老国公的手很大,还有很多老茧。
小平安摸了摸老国公的手,他的手很硬,摸着有些刺挠,掌心里还有一道伤疤。
“疼。”小平安仰着头说,他的眼睛跟虞澜意相似,这一双眼睛自然就跟虞夫郎是相似的。
老国公顿时心中一软,“太祖父不疼。”
老夫人见他这般高兴,心里也高兴,“就在这用膳好,等会喊侍从回去给家里说一说,免得山辞下值后到家里又要问起来。”
虞澜意:“祖母你就放心吧,他要是瞧见我没在,准儿会先去侯府找,而后来这儿。我还是让人去说一声,晚上他就来这用膳。”
老夫人眼里带笑,“你就知道他会来国公府用膳了。”
“他是一个贪吃鬼。要是知道我来国公府了,他一定会想尝尝国公府的好菜。”虞澜意十分了解郑山辞。
每次郑山辞从侯府回来都多吃了几碗,对侯府的饭菜很满意。
这般来国公府来用膳,他巴不得来一趟。
老夫人听了这话哈哈大笑,“你这孩子。”
小平安从老国公的大腿上下来,他翻开自己的兜兜,把买的动物摆在亭子里,拿了一只长颈鹿递给老国公,“给太祖……府。”
他还不太会念“父”这个音,读得不标准。
老国公拿着这个小长颈鹿比拿了金子还要高兴,“好好好,谢谢小平安。”
小平安又拿了一只兔子递给老夫人,“给太祖母。”
老夫人拿着兔子,抱着小平安,“我家平安还这么小就这么孝顺了。”
小平安被放下来后他立马去亭子里玩自己的小动物们,老国公陪着他一起玩,这般下午的时辰就过得很快。
郑山辞今天来国公府来得晚一些,他本是要下值,结果因为一些琐事要去户部一趟,这般就来迟了。
他来时已经快用膳了,老国公牵着小平安的手走过来。
虞澜意:“今天就让吴氏喂你吃饭。”
这里没有他坐的椅子,小平安自己吃饭怕把把饭弄得到处都是。现在他可以吃软一点的饭,国公府的饭为了照顾到老国公跟老夫人,这饭都是煮得很软糯。
小平安瞧见什么爱吃的,就伸出小手指了指。
今天国公府用了两只鹿腿,一只鹿腿炖了汤,还有一个辣炒鹿肉。这辣炒鹿肉一般是给他们这些年轻人吃的,郑山辞就很喜欢。
在国公府吃饭太好了,他心里默默的想。
小平安吃完饭后,他去扯郑山辞的衣袍,郑山辞盛了一碗鹿汤喂给小平安。
“山辞,让身边的侍从喂就成了,你还是吃饭吧。”老夫人说道。
“没事祖母,小平安喝汤很快,而且他喜欢我喂他喝汤。”郑山辞倒是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贺同跟贺铭见他们郑山辞待小平安这般好,心里也是不住点头。
他们是做表哥的,自然希望表弟过得好。
用了晚膳后,郑山辞跟贺同和贺铭去园子里走走,他们一家就走了。
国公爷如今挂的闲职,他失落了一阵子现今已经恢复过来了,这般领着朝廷的俸禄也好,还不用费什么劲儿。底下的事就交给世子去做,他的心态放平,又得知郑山辞兼了少詹事,心中欢喜了好一阵。郑山辞娶了虞澜意,这就跟英国公府和长阳侯府是一根绳上的人,郑山辞出息了,他面上也有光。
这般想来长阳侯府才是真真的赢家。他只得了两个嫡子,余下的庶子庶女按照府里的规矩皆是让他们去考功名嫁人去了,大多的庶女都是嫁到地方去了,庶子嘛,每年过节过年回来一趟,若是遇见困难,国公爷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一个家族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国公夫人说了几句,儿媳还未有身孕的事,要不要给贺同纳妾。
国公爷皱眉,“这些内宅的事你便不要拿来烦我了,你自己看着办。”
国公夫人说道,“你瞧爹多喜欢平安,这还是一个外孙,要是有个真孙子,爹跟娘也高兴不是。”
国公爷也瞧见老国公待小平安好,他笑了笑,“这有甚,这可是他们小辈中头一个出生的孩子,这般引了爹的疼爱也是应该的。”
国公夫人便又说她去参加赏花宴的事,有一搭没一搭的跟国公爷说话。渐渐的声音低下来,两个人都没了声响。
他们是睡过去了,贺同跟世子夫人一同就寝,他们还是年轻,自是芙蓉暖帐,
回到家里,小平安自己去屋子里玩。郑山辞回到屋子里把自己得到的金子递给虞澜意,“陛下赏赐的黄金十两。”
虞澜意立马就把盒子收起来,他拿出三两黄金递给郑山辞,剩下的七两黄金全是他的。
“这是分给你的,你自己好好的攒着。”虞澜意理直气壮的说。
郑山辞应下来。
“等你休沐了,我们一起去看看铺子。”郑山辞聪明,一定可以找到好铺子。
郑山辞应一声。
虞澜意给他买了一件新衣裳,他推着郑山辞去内室里试一试。
郑山辞的衣服现今也有一柜子里,他换了衣服出来,虞澜意满意的点点头。
这厢他们盘算着休沐日去看铺子,郑清音跟施玄又见了第二面。他们这次约着去郊外走走,这秋高气爽的天气,正是出门闲逛的好时候。
两个人就在郊外的草场上走一走,聊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施玄感兴趣的自然是佛法,郑清音是喜欢刺绣,这般说着各自的趣事,他们竟也觉对方的生活有趣。
“我还未抄过佛经。我们家以前是农户,我没有念过书。二哥在新奉县做官时,他给我请了一位女夫子教我读书写字,我念的字帖便是照着二哥的字写的。”
施玄脱口而出,“要是有时间的话,我们可以一起抄写佛经。”
郑清音听了这句话红了脸颊,“施、施公子说什么,这还是没影的事。”
施玄顿时也觉自己孟浪了,忙不迭告歉。
郑清音吹了一阵风,他坐在草坪上,有些舒心的闭上眼睛。他觉察到施玄离他远了一些也坐下来了。
“施公子,我能问你一件事么?”
“郑小公子请问。”
郑清音一直不明白施玄这样的世家子弟怎么会看上他的,他跟施玄接触到的名门哥儿大相径庭。
“你为什么会对我有好感?”
施玄什么也没想,他直说,“在看见你的第一眼,我就觉得你是我要找的人。”
施玄接着说,“然后我看见你在经营布铺,我就过去买布跟你接触后,我就更想和你在一起了。”
郑清音伸出手扒拉了一下草坪,把草坪挖得坑坑洼洼的,就像他的心一样。时辰不早,他们各自回到家里,施玄还有些忐忑。
他回到家里,两个嫂子都问他如何,施玄只摇头。
“难道不顺利?”
“不会吧,小弟有才有貌,还是礼部郎中,这般条件的儿郎在京城也是少见的。”
两个嫂子心里都有些着急却又不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