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 第37章

作者:决绝 标签: 励志人生 爽文 穿越重生

  这篇小说,他写得挺痛快的,他把自己国家在如今的国际上的地位赤裸裸地摊开在国人面前,他写了洋人的丑恶嘴脸和对他们国家的企图,也写了国内官员腐败、沉迷享乐的现状。

  这年头,一些曾经满腔抱负的新派人士在当官之后,往往就只顾着自己的利益,再不管曾经的理想了,挺讽刺的。

  但他到底担心惹事,所以全部包装了一下。

  他同样写了对主角友好,给予主角帮助的洋人,更写了清正廉明的政府高官。

  至于事实到底如何,那就没人知道了。

  可这样,至少让这小说不会被封禁是不?

  暂时还没有什么名气的他,也肯定不会被抓……

  穆琼把稿子全部誊抄好,第二天去过傅医生那里之后,就送去了编辑部。

  李总编看到结尾,有点不理解:“江振国这样的人,何必娶这样一个女人?”

  “这女人不好吗?”穆琼问,他一直都把女主角写得很出色。

  “但她嫁过人,毁了容。”

  “嫁人是身不由己,至于毁容……红颜枯骨,都是为了理想奋斗的人,就不要在意容貌了。”

  李总编一言难尽。觉得果然还是个没尝过女人滋味的孩子,想得这么好……这世上的男人,哪有不偷腥的?

  不过,穆琼要这么写,李总编也不反对。

  他觉得……应该会有很多女人喜欢这篇小说。

  穆琼已经把稿子交齐了,李总编也就很大方地预付了他后面所有的稿费共计一百五十余元,又拜托他快些构思下一部小说。

  穆琼拿了钱,答应下来。

  他琢磨着,大众报的销量怕是非常好,李总编才这么大方,但虽说如此,他却也没打算换个地方投稿。

  李总编给的稿费,已经很高了。

  穆琼想的没错,大众报如今的销量非常好。

  之前李总编告诉穆琼,说大众报的销量稳定在一万五千份……这其实是说少了的。

  当时大众报没有刊登《留学》这篇文章的那几天的报纸,都卖到了一万五千份,至于刊登了《留学》的……卖到了两万份!

  他甚至因此加印了刊登了《留学》第一部 分的报纸。

  而到现在,大众报的销量已经直逼三万了。

  要知道,申报新闻报的销量,也就七八万!

  这会儿上海识字的,指不定都知道《留学》,便是杭州苏州这样的地方,怕也有很多人在看《留学》。

  至于再远点……那就暂时传不过去了。

  李总编想的,其实没错。

  这年头的书太少了,以至于一部好书出现,就会全民皆读。

  更别说《留学》它还不单单是故事性强了。

  上海震旦学院的一间教室里。

  一个穿着长衫,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子捧着一张报纸,正在念着:“一个人若是不努力,不做足准备,就算是天上掉下馅饼,他也不一定能捡到,说不定还会被砸地头破血流!”

  “我活在这个世界上,若是只管吃喝拉撒就过了一辈子,跟猪又有什么区别?”

  “这个世界上,不管是黑人白人,还是我们黄种人,都一样是人,我们不比别人差。”

  “我们现在落后了,但我们可以赶上去,让我们的儿子,我们的孙子不落后!”

  ……

  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静静地听着。

  有人已经泪流满面,但他们没有哭出声音来,就怕打扰了别人。

  上海的一所中学。

  老师在讲台上,对学生说:“最近有一篇小说,我建议你们去看看,这篇小说叫做《留学》。写的是留学的事情。你们已经读中学了,应该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也应该考虑一下这个国家的未来。”

  某个茶馆。

  说书人难得地没有讲《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也没有讲文达先生的小说,反而讲起了江振国。

  某个新派人士开办的杂志社里。

  几个进步人士看着《留学》,拍案叫绝。

  “我一直在想,我们国家的文学还何去何从,现在看来,这就是我们未来的道路!”

  “一定要提倡白话文,只有大家都看得懂,才能让大家都学得会!”

  “这篇小说,很有启发意义。”

  ……

  很多地方,都在讨论《留学》

  这是穆琼不知道的,但真要说起来,会这样并不意外。

  穆琼穿越的年代,是1915年,新文化运动还没开始。

  后来在某位大佬的革新之下成为文学研究会代用机关刊物的《小说月报》,完全没有第一个大型新文学刊物的排场,它还在刊登鸳鸯蝴蝶派的小说。

  《新青年》这样影响力很大的杂志,它在今年九月刚刚创刊。

  被誉为中国第一部 现代白话文小说的作品,还要再过三年才面世。

  此时的新文学,还在艰难发展,同时,这时的人,还有着各种各样的观点。比如有一些人,坚持认为这个国家要发展起来,就一定要废除汉字,取用字母。

  更有许多人提倡白话,并且不是以前那种依旧带着文绉绉的白话,而是彻底的白话。

  他们觉得文言文能读但听不懂,应该弃之不用,能读又能听懂的白话文,才是值得提倡的,但他们却又还没摸索出白话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穆琼写《留学》的时候,虽然已经学着这时候大家常用的文风去写,但他身上,到底有现代留下的印记。

  他写男主的一些想法,或者男主说话的时候,写的往往是非常口语化的白话,而不是那种文绉绉的,其实平常人根本不会那样说的话。

  而这些白话,正是在这个时代前所未有的。

  至于穆琼在文里写到的一些江振国的想法……在现代,随便一个小学生,都受过爱国教育,看过很多文学大家写的让人振聋发聩的文章,能说出一些大道理来也会背一些名言警句。

  但这个时期的文人,根本没有这样的条件。

  穆琼的运气很好,他已经不单单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他直接就是在巨人的头顶上出生的!

  现代的文学,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才发展起来的,他一个从小接受现代文学熏陶的人,来到新文化运动之前……

  他绝不是这个时代最聪明的,但他的眼界,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宽广的。

  不说别的,在几年后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 白话诗集《尝试集》,现代的人去读,会觉得也不过如此,但在这个时代,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在这样的环境下,《留学》这部小说,自然也就显得与众不同。

  作者有话要说:

  放些资料哈哈~

  1、胡适先生的《四十自述》写了,因为他的母亲多给学费,私塾先生给他开小灶讲解字意。别的孩子有学了几年的,还不能理解“父亲大人膝下”什么意思的。

  2、文里江振国制造纯碱……侯德榜先生从国外带回在美国设计好的图纸,在国内办制碱厂。1926年秋天,在美国建国150周年国际博览会上,他们的纯碱荣获金质奖,不但使中国人扬眉吐气,而且打开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3、中国第一部 现代白话文小说,是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到今年刚好一百年~

  4、胡适先生的《尝试集》知名篇章: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第36章 逛租界

  一百五十个银元的稿费, 李总编给的是福源钱庄的庄票。

  这时在租界有洋人开的银行,政府也有钞票发行, 但大家还是更喜欢把钱存在钱庄, 交易的时候用庄票。

  不,真要说起来……大家最喜欢的其实是现银,大富之家, 在家里挖个坑藏个几万个银元那算少的。

  穆琼去了一趟钱庄,将庄票兑换成银元,然后拎着足有九斤重的银元回了家。

  他两辈子下来,还是头一次拎这么重的钱……当然若是可以,他不介意更重一点。

  穆琼到家的时候, 朱婉婉和穆昌玉正在熬猪油。

  之前他们家都是买了猪肉,将肥肉割下来熬猪油的, 但这次朱婉婉买了一片猪板油。

  这时候大家要熬猪油, 可以买肥肉、猪水油或者猪板油。所谓的猪水油,就是黏在猪下水上的脂肪,呈网状的,这个最便宜, 出来的油少,倒是油渣很多,而最贵的就是猪板油了,拿来熬油基本没什么油渣, 熬出来的猪油还特别香。

  家里充斥着一股油香味儿,穆琼进了厨房, 见到油渣已捞出,拿了筷子就夹了一块来吃。

  “饿了?马上就能吃饭了。”朱婉婉道:“昌玉想吃猪油拌饭,你要不要?”

  “要。”穆琼毫不犹豫地说道。

  在现代他都吃椰子油橄榄油,但现在真诚地喜欢上了猪油。

  “你又买什么回来了?”朱婉婉这时注意到了穆琼那个似乎装了不少东西的布包。

  这布包是朱婉婉给穆琼做的,用的深蓝色的布料,样式跟这时的学生背的书包差不多。穆琼拍了一下自己的包,笑着说:“是好东西。”

  “什么?”朱婉婉问。

  “一百五十块钱。”穆琼道。

  “一百五十……你说一百五十块钱?!”朱婉婉懵了。

  穆琼笑笑,打开了自己背着的包。

  包里放着满满一包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