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神经
“光买房子就得四百两,还差二百两,还没算上将来的本钱。”
“喝,光房子就这么多钱?你们在哪里买的?”
“富阳街东首,还有两进的宅子,刚好咱们一家住。”
“怪不得这么贵,要是在那里你还捡了个大便宜了,那里的店铺有卖到一千两的,怎么被你们给遇上的?你们两个傻子还真是傻人有傻福,买,肯定得买。”可能是被陈进说的一家子给高兴到了,周大夫很豪气地说道:“这钱我来出,不就是四百两银子。”
陈进很怀疑地看周大夫,这可不是小数,按大神的算法这可是四十万,说拿就能拿出来?
被陈进的目光刺激到,周大夫很不爽地说道:“你兴叔的神医是白叫的?自我出师到现在,治好的疑难杂症无数,遇上穷苦人家,当然能减则减,可要是遇上富户,尤其是那为富不仁的,当然是能多则多。”
看来周大夫还应该叫侠医,怪不得自己讲价也好犯愁也好,老爹都不言语不着急,原来是有个大款在背后给他支撑。
周大夫也算自己的干妈,所以他说要出钱帮忙买房子,陈进也没有推辞,关键时刻,顾不得许多,最多就是没利息的贷款,以后再慢慢还他。
第三天爷俩又进城,这次周大夫跟着,做提款机,掌柜的愁眉苦脸,说是东家不愿意,价钱本身就低,陈进还得价更低,说如果能涨到四百五十两,就卖。因为有了周大夫这个后备力量,陈进这次没有多罗嗦,直接答应下来,办好手续,周大夫拿出银票付清,从此这家店就改姓刘了,两个人达成共识,房契上写的是刘爹的名字,刘爹再三拒绝都没有用。
作者有话要说:我发誓,绝不心血来潮添炮灰,久违啦,小神经出关了。
上一章更新的时候心里忽然起了股邪火,胡乱说了两句,众亲表介意。
现在正是喝地瓜粥的时候,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做?红薯这东西可以和很多东西一起煮,大米小米白豆等等,甚至可以放冰糖姜末等调味的东西,可是我最喜欢喝玉米面的。
买来黄瓤的红薯,在阳台冷空气里放一段时间,这样可以让淀粉稍微转化成糖,放到稍微有点软就可以了。然后去皮切成小块,冷水下锅,煮开后小火煮到红薯软烂,玉米面用冷水调成浓稠的糊糊,趁水翻滚倒进锅里,马上搅匀,之后就不要管了,直接大火煮开,这时千万不要再去搅,然后就可以出锅了。
红薯里的淀粉大多是生淀粉,人的消化系统没有办法消化吸收,但是放一段时间后就可以转化成糖分可以被吸收(当年上课的内容都快忘记了),所以同学们如果现在就买来吃的话还是要放一段时间比较好,如果是以后买来倒是可以省了这一步。
呵呵,我今天晚上就是喝的地瓜玉米粥,不过我不喜欢吃里面的红薯,已经煮的没有味道了,香甜的味道都在粥里呢。
同学们多多吃红薯,活到一百二十岁。
56
56、视察 ...
掌柜的走了,整个店铺就陈进他们三个人,以前只是粗看面积位置什么的,现在都是自己的了,就大摇大摆进去看看,这一仔细看,问题来了。
作为现代人,恐怕对一个店面最先的印象基本上是干净亮堂,否则客人一看脏兮兮黑洞洞恐怕就先打了退堂鼓,除非是某些特殊的需要这样营造气氛的,可是这家店给陈进的感觉就像进了老鼠精的地洞。
墙是用土糊了一层,虽然平整,可是屋里的光线很暗,走近了看,居然还掺着麦皮,这样墙皮自然是更结实,可是也更容易生虫子。一排木柜台,上面倒是擦得挺干净,毕竟是卖吃食的,可是光看气氛陈进估计人也没了购买欲。
虽然店面挺大,可是实际卖东西的地方不大,大概只有一半,后面的一半隔开了当做厨房,陈进没有看厨房,他怕倒胃,再说最后是要推倒的,也不用费神去看。
一进的院子挺大,有几棵大树一口井,一边一排四间房子,大概伙计就住在这里,推门进去一看,一边的是放杂物的,房里里都是空荡荡,隐约还有面粉的气味,另一边的几间房子里有一间是大通铺,其余的好像也是放杂物。陈进在心里盘算一下,以后阿华他们自然是要住在这里的,都是大小伙子,估计要一人一间,东边的三间就给他们做成单间的样子,一间房子隔成两间,各走各门。还剩一间要拆了当做大门,以后免不了进人进货,总不能一直从大堂里走。
厕所在一个墙角,因为天冷,尚没有气味,可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做吃食最忌讳的就是有异味,人家一来店里,嗯?有厕所臭味,那肯定是都跑光光,而且会在心里发誓以后再不来了,不光自己不能来,亲戚朋友也要警告一番。可是该怎么改呢?用冲水马桶?那可不行,先不说这是个大工程,要挖将近半个城,就算能实施,陈进也不想开这个先河,把所有的垃圾都倒在江里的观念是要不得的,虽然现在都是可以腐烂的,没有那些合成物,可是要是留下这样的惯例,恐怕就一不小心变成千古罪人,往江里乱倒垃圾的罪人,千百年后大概自己的墓碑上会写上:此人首次将自家茅坑通到翠江,自此山河悲鸣,一臭万里。
再者说,粪便可是好东西,在这个没有化肥的年代,各种粪便都被积攒起来一点都不舍得浪费,陈进还记得自己叔叔讲的一个故事:某个特殊年代,家家都有点自留地,那是一家人的命根子,有一个人走在路上突然内急,想大便,回家已经来不及了,正好看见自家的自留地,于是急急忙忙奔过去,挖个坑就开始解决,就这样一边挖坑一边解决,终于长吁口气站起来,突然大惊,原来自己站在了邻地里,这可怎么办?最后那个人只好用手隔着一层土把自己拉的巴巴捧回自家地里。这个故事还把陈进和堂弟恶心得几天吃不下饭,一捧饭碗就想起一个人用手捧着……恶~~~~
想来想去,陈进有了个主意,这还是刘爹说的,他说有一种人专门到城里掏粪,陈进决定在茅厕里埋大缸当厕所,这家铺子刚好在最东边,东墙外没有住家,大缸的一半在外面,盖上盖子,掏粪的人可以掀开盖子掏,平时也不会被路人看见——应该不会有人无聊掀盖子看吧?一半在里面,上完厕所撒木灰,陈进小的时候去姥姥家学的,姥爷爱干净,厕所里也打扫得干干净净,还把平时的炉渣灰堆在一边,解完手都要用小铲子撒炉渣进去,陈进为此不知挨了多少脑呗儿,他老忘了。虽然没有炉渣灰,可是有草木灰啊,从理论上说,草木灰也可以吸味儿,还能做肥料。
西边的四间房子可以当豆腐坊和加工间,还有豆腐渣和浆水的问题,这些都是很好的肥料,可是臭啊,夏天热,一腐烂那简直没法闻,最后决定还是在院子里放缸,找人专门来收,豆腐基本上都是晚上熬夜做,清晨做好,跟人商量好时间,每天都来收走,自己安排人再每天清洗缸,估计不会有问题,期间周大夫出主意说可以倒在厕所里,被陈进驳回了,开玩笑,要是专门有个缸,还会有人愿意打扫,若是倒在厕所里,谁乐意清洗厕所啊?这东西时间一久,沤烂了的味儿可比人黄金恶心多了,甭管撒多少草木灰都除不掉。
垃圾排放问题解决了,就得想想墙面,肯定不能是土墙,要是用石灰水粉刷一下呢?既能除菌还白亮,可是加工豆腐都是浆浆水水的,免不了要迸溅上,还是白瓷砖方便干净啊,倒是人住的地方可以考虑一下用石灰墙。
白瓷砖大概这里是没有了,还得找烧瓷的人去,应该会有人愿意接这样的生意吧?
进了二进院子,小一些,院子空荡荡的,一棵树也没有,可能原来的掌柜不喜欢,向南五间房,两边各有两间偏房,基本跟刘爹家没太大区别,中间一块空地,陈进一眼就相中了,他的葡萄还没有地方可以种呢,现在都芽子冒得挺大了,要不是因为天气还太冷,已经可以种了。
院子东边的一角有个小小的门,这样刚刚好,每个院子都有自己独立出入的门,谁也不打扰谁,不然家里这么多人,周大夫和刘爹的事儿弄不好要露馅,虽然以后肯定要找借口让周大夫一起住,可是人多嘴杂,能不见面最好。
视察完,也到了中午,刘爹和周大夫一直跟着陈进,在他们眼里这样的店铺虽然并不出众,可是也不很糟,都不太明白为什么他们的儿子——周大夫早就把他当成自己和阿荣生的儿子了,经常在心里YY——为什么这么挑剔,也不太明白儿子的安排,可是一个是溺爱儿子,一个溺爱儿子他爹,也都没说什么,尽着他闹腾吧,掉下来还有他爹妈接着呢,从此周大夫华丽变身为陈进的妈咪了。
午饭到了龙凤楼,陈进要自己做卤豆腐,于情于理都得通知人蔡老板一声,搬了家也得通知,不然钱往哪里送?蔡老板不在楼里,蔡川出来迎接,叫声“阿进”,把陈进一行人迎了进去,答应帮陈进传话,又说了几句话,吩咐小二多加照顾就到后面去了,最近卤鸡卤肉的生意又开始红火起来了——大家过年肚里攒下的油水差不多消耗光了。
作者有话要说:光棍节特来更新,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被我的小故事给恶心到,说实话,这个故事是我爹讲给我听的,是真事儿,该故事的主人公我小时候还见过,每次见到他心里都会哆嗦一下,他手里的糖我从来不接。
好啦,恶心也恶心过了,咱们再说说现在的时节可以吃什么。
不知道有没有同学的家是在山里的,柿子这东西虽然不能多吃,可是那股香甜劲儿可是怎么也没有办法拒绝的。
大坨柿最好是烘了吃,就是跟梨或是苹果放在一起,如果什么也不放也可以,只是需要的时间长一些,软掉之后把果蒂那里剪下来,用勺子挖着吃,那感觉,真是棒极了。
鸡心柿当然是要脱涩,用白酒抹一遍,或是用温水泡,都可以,这种柿子香脆可口,有不同的味道。
还有水果柿子,不过我不太喜欢吃,总觉得好像味道不太够。
其实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柿子是在山里,有一年入冬我去亲戚家玩,那家包了个山头,山上种着柿子核桃等等,还有超级好吃的黄金梨大葡萄,不过我去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山果都收了,只有在柿子树上还零星挂着几个柿子,那家的叔叔带着我们几个孩子一起去摘柿子,被霜打过的柿子挂在枝头像个红色的灯笼,映着初冬的阳光好像有些琉璃的感觉。叔叔爬树给我们摘下来,每个孩子手里都有一把麦秸做的习惯,插在柿子里就可以把里面的汤汁吸完,甚至种子附近的硬块都可以吸出来,真正甜似蜜。
后来那家叔叔没有再承包山头,我再也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柿子了,无限回忆ING。
57
57、改造完毕 ...
吃过卤鸡陈进不能不承认,人家专门做的比自己强多了,蔡川做的卤鸡愈发好吃了,陈进对出来询问的蔡川表达了充分的赞扬,并且再次嘱咐,一定要把卤汁保存好,不能中间断层,否则就是砸自己招牌了,蔡川点头,他自己也能感觉到,卤汁确实是越来越香,不明显,可是确实存在。
告别了蔡川,三个人出了酒楼,陈进口袋里多了三十两银子,蔡川把年后到现在的分红给了他,吃饭不但不用给钱,还拿钱,陈进觉得这样的感觉真是蛮不错滴。
还要找烧瓷器的人,陈进决定碰碰运气,说不定自己的主意可以拿分红——他还真上瘾了,卖瓷器的当然挺多,陈进家虽然都是陶制的餐具,还是有几件瓷器的,有钱的富户基本上都是用瓷器,可是那些基本上都是从瓷窑进货转卖的,到哪里找呢?难道还要去找瓷窑?那更是没有头绪了,没听说附近郊区有谁家烧窑的,这里的土壤不适合,太远的话陈进也不想去,他就是不爱出门。
最后周大夫出马,他的交际最广,还真认识一个人,他是瓷器行的掌柜,东家有瓷窑,可以找他问一问。
进了一家夏记瓷器行,迎过来一个留着胡须,大概四十来岁的男人,笑道:“周兄,哪阵风把你吹来了?”
周大夫笑道:“与我好友一起在城里转转,刚好我这位世侄要找瓷器行,我就带他来这里了。”转头对刘爹和陈进说道:“这位就是瓷器行的徐掌柜。”
双方见了礼,陈进也不客气,直接说道:“徐掌柜,请问贵行有没有瓷砖。”因为此处完全架空,所以陈进也不知道有没有这种超越时空的东西,还是先问过才能知道。
徐掌柜笑道:“从未听过此物,不知是作何用处?”周大夫和刘爹也不知道这东西是做什么的,都在一边听。
陈进把瓷砖大体说了一下,掌柜笑道:“瓷器不比陶器,选料烧制比较难,若是用作贴地面,恐怕有些浪费,况且,真若是做了出来,恐怕也没有办法贴在墙上。”
陈进听了之后顿时心灰,也对哈,虽然不知道瓷器是怎么烧制的,可是光看平民百姓用不起就知道根本就是奢侈品,要真是用来做瓷砖,还真是不太可行,最主要的是没有水泥,陈进使劲挠挠头,也怪自己没有考虑清楚,不过陈进也再次意识到,自己真是没有笑傲古代的能力,除了饮食上有些想法,其余都不用考虑了,陈进再次被大神的话打击。
之后一段时间陈进一直跟工人一起打家具挖地道,还在大堂里凿墙开窗户,在他看来大堂一定要明亮干净,跟着干活的人说东墙南墙都开窗户走财,陈进才不管那一套,不干净不亮堂,财根本就不来,走都没得走。
店铺改造的过程不必一一细说,总之陈进最后在心里下了决心,以后再有装修的问题,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终于陈进的铺子也改建完了,刘爹周大夫和阿华几个人一起来参观,自从开始改建,就陈进和周大夫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