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弱女帝拯救中 第63章

作者:杨尘微 标签: 宫廷侯爵 朝堂 成长 冰山 GL百合

二娘懂了,她向唐笙讲清了粪水和废水的处理之法,最后道:“我会把控着用水出入的。”

方才她说话时,唐笙便在脑海里擘画出了流调图——因为周院判的固执己见,刷恭桶的老头一家要染疾了。

本就是干苦营生的,还要经历这一遭。

唐笙心里涌动着说不出的滋味。

她随方清露去观察了那几个辽东人的症状,确定了,他们得的就是血吸虫病。

这种病若是放在现代,吃点吡喹酮,防止恶化便好了,而放在古代,对于穷苦百姓而言,却是不治之症。

臭气熏天的厢房里,炕上的人翻滚呻吟,哀嚎声不绝于耳。

人高马大的铁匠正在扫撒,干活勤快又利落。身着素白外袍的萧医女正给孩子喂药,孩子勉强伸起脖子喝了口,旋即脱力栽在枕上,药又回到了嘴边。

萧医女便是先前给唐笙缝合后背伤口的那位,她见着唐笙又惊又喜,向前几步,却只敢同她隔窗说话。

“你怎么来了?”说时,她才注意到唐笙的医官服制变了。

“我接了周大人的差。”唐笙道,“这里由我接管了。”

萧医女还想在说些什么,身后的孩子却呕吐了起来,脏水流得满枕都是。她冲唐笙歉疚一笑,便又准备去忙活了。

唐笙叫住她,将葫芦递给了她,叮嘱了她好些需要防护的点。

萧医女笑得淡然:“晚了,我已经碰过了。”

她幼时,父母死于长治年间的一场大疫。她在城池封禁前跟着流民逃了出来,为一郎中所救。郎中教她医术,教她为人处世之道,成人后萧医女独当一面,却因收费低廉,被当地郎中排挤。后逢秦玅观张贴皇榜,征召天下女医,她这才入宫,以谋生路。

见着这些染疫的可怜人,萧医女便心软了。

如若无人愿意医治照顾他们,这些人就会像她的父母那样痛苦地死去。

“您给的药我就来试,见了成效,我记下来给你。”萧医女说。

唐笙喉头发涩。

出了厢房往东走便是公堂了。

差役正和一个蓝袍官员说话。蓝袍官员听得脚步声,像是被上了发条一般拧过头来,魂还在原地,躯体却已匆忙迎了上来。

他的走姿很怪,膝盖像是被什么东西压着一般,弯曲不起来。

“方大人,唐大人。”刘御医拱手作揖,笑得谄媚。

“你不去当值,在这里作甚?”方清露沉声诘问。

刘御医反应倒还机敏,即答:“下官在向昨夜当值的差役询问情形。”

“你问到了什么?”唐笙接过话茬。

刘御医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一番唐笙,视线在她官袍前的补子上停住了片刻:

“回唐大人话,起病皆是在夜里,差役听得呼号,但并未入内。”

“这是昨夜便已奏呈圣上的事,需要你来询问?”

“府衙人多眼杂,差役经手的事又颇为冗杂,还是问一问好些。”

这显然是托词,唐笙听了心里直冒火。

“周院判叫你去探寻发病情形,你去了么。”唐笙冷声道,“那厢房你踏足过一步么。”

方清露早想处置这个临阵脱逃,不干正事的医官了,奈何这人隶属太医院,且是朝廷命官,她无法越级惩处。眼下唐笙领着太医院二把手的衔,自然可以处置他,方清露忍不住多点了把火。

“从昨日倒现在,未见刘大人踏足厢房一步。”方清露缓缓道,“周院判差你去调度看守差役,你也是消极应事,全然不像来办差的。”

“方大人,话不能这样说。”涉及自己官禄的事,刘御医辩驳起来巧舌如簧,嘴硬如钢,“太医院诸多同僚都知晓我犯着腿疾仍在当差,‘渎职’二字同我是不沾边的——”

“要知道,我可是昨夜第一批来京兆府治疫的!”

他丝毫不发怵,刻意加重了语气,强调自己是第一批过来的,暗地里讽刺了一把晋升迅速,在局面已经控制住才出现的唐笙。

秦玅观拔擢唐笙本是让她在官衔上压住这些个讲究资辈,爱倚老卖老的医官。如若她未曾被拔擢,这场面要比现在还难堪。

方清露并未出声,她看向唐笙,想要瞧一瞧她的本领。

陛下既已改观,对她寄予厚望,那她就得拿出魄力,镇住场子。不然就是坐实了“德不配位”的说法,日后即便官衔升得再高,也不会有人敬她惧她,诚心为她做事。

“昨夜周院判派给你的差事,你因腿疾未曾做完?”

“是。”

“那今日陛下派我来做主官。”唐笙淡淡道,“周院判来不及惩处你,本官便替他罚了。”

“唐大人,陛下为政以仁德,更倡导有司官员讲仁德。你这般可是违背了陛下倡导的道义?”刘御医拱手朝天,装出一副崇敬秦玅观的模样。

“陛下讲仁德,是对百姓仁德。有司官员衣食俸禄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今百姓染疫,急需救治,你作为医官,便是这般推脱的么?”唐笙上前一步,凭着身量压得刘御医气势全无。

刘御医不服软,继续狡辩:“我若是不愿医治,又为何要来?”

“你那是治疫?”唐笙逼近一步,“你若是都能称自己是来治疫的,那与病患同吃同住的萧医女该叫什么?”

人在做天在看,这二位医官的所作所为都是落在众人眼底的。越来越多的目光聚集在刘御医身上,他渐渐的也有些心虚了。

“本官是带着陛下的手谕来的,你如此刁难,抗命不从,是想忤逆陛下么?”

刘御医被她逼得后退一步,险些踩空。

“方大人,依照国法,这样的人,该当何罪?”唐笙扬声问,给周遭人听清。

“照《大齐疏律》重者抄家,发配边疆,轻者革职查办,杖责二十。”方清露幽幽道。

唐笙没给他留辩解的机会,喝道:“来啊,剥去他的官服——”

“将这个目无尊上,不知仁爱为何物的滑吏带下去,依照国法处置!”

第58章

刘御医被人拖了下去, 那双腿忽然就不瘸了,又蹬又踢生龙活虎。

唐笙立了威,昂首挺胸望着差役携人远去, 颇有一番掌权者藐视蚍蜉的风度。

方清露抱着胳膊,倚上石柱, 目光赞许。

惩治完滑吏的唐大人转过身来, 面上是压不住的笑意,眼睛亮晶晶的:

“二姐,我刚刚做的好吧?”

方清露笑出了声,什么都没说,只赏了她一个脑瓜崩。

酸痛感激得唐笙直龇牙, 可偏偏有差役赶上前来问话。唐笙忍了下去,接过朝廷传来的文书,故作正经地颔了下首。

她走出了四方步,三步并两步地跟上方清露的步伐。

“方才做得不错。”方清露道,“你虽资辈浅, 却是陛下日后的近臣,代表着陛下的脸面, 需得镇得住场子。”

秦玅观这次给的信号很明确了, 她越过了吏部直接拔擢唐笙,就是在告诉朝臣,唐笙是她的人。

唐笙虽对这些章程概念模糊,但一经点播, 很快就梳理清楚了——她是陛下的近臣,是陛下的人。

她反复默念着这句话, 心里甜滋滋的,还有些暗爽。

她在亲近的人跟前不设防, 二娘一见她那神情,就知道她又在臭屁了,翻了半个白眼。

屋檐边盘旋着一只鸽子,方清露屈掌一捻,掌心便多出了些许食物碎屑。鸽子盘旋了几圈便飞了下来,落在了她的小臂上。

武官出身的方清露习惯于在宽大的文官绯袍内穿练袍扎臂缚,鸽子抓着小臂也不觉疼。

她抚了抚鸽毛,摘下轻巧的竹筒捏于手心。鸽子吃完碎屑,她便扬手送它重回天空。

唐笙职业病犯了,在方清露展信纸时小声提醒:“二姐,记得洗手。”

方清露瞥了她一眼,继续看信。

她没躲唐笙,唐笙猜,这信大概是宫里传来的。

唐笙抬眸,望着信鸽飞翔的方向——果然是朝禁宫去的。

信鸽展翅,渐行渐远,飞入红墙琉璃瓦间,最终消失在纛旗飞扬,华盖重叠的宣政门前。

春日叫的大起在京六品以上官员无特殊原因,皆要到场,分列在殿外,秦玅观的御座设汉白玉基台上,每每俯瞰朝臣,视线都需掠过竖嵌在石阶中央的龙纹丹陛石。

群臣三呼万岁,叩拜声久久回荡。

“今日叫大起,是为了辽东灾疫。”

丹陛周遭空荡,设计之时便已考虑到传音,秦玅观拔高了些音量,以便三品以上的官员皆能听清。

丹陛之下,闻得此言,朝臣们交换了眼神,谁也不想当触皇帝霉头的出头鸟。

秦玅观也不急,她等这些官员交完头接完耳,才继续道:“前几日,辽东有灾民在京击鼓鸣冤。京兆府奏上来,朕才得知此事。”

“硕鼠误国,竟贪墨灾民过冬银钱,以至于饿殍遍野,引起灾疫。朕已发布上谕,派沈太傅亲赴辽东整治贪腐,督察院、吏部、兵部协助。御医也于三日前启程,赶往辽东治疫。”

她两句话讲清了由头,说明了处置之法,也点出了此次灾疫的根源是人祸而非天灾。

“陛下!”礼部侍郎出班,“崇宁三年起,水患、雪灾、山洪,接连发生,前几日祭祖大典突然起雨,此乃不吉之兆啊!”

秦玅观拨动念珠,等待着下一个朝臣的发言。她估摸着,这些人马上该抬出谶纬之说了。

“五行变至,当救之以德,施之天下,则咎除。”她抢先道。

朝臣抬头,没想到这次帝王低头低得这样快。

秦玅观将各色神态收入眼底,话锋一转:

“所以,是朕无德么?”

皇帝问出这话,也只有风宪官敢接了。

“陛下,京中茶馆散布流言一案,照《大齐疏律》,主谋确实当斩,可陛下乾纲独断,斩杀了近二百人。”风宪官道,“新春正是万物生长,寓意着生的时节,杀生之举,有失妥当。”

他确实没有直接接下秦玅观的话,但话里话外,暗指皇帝暴虐,只不过字面上好听了些。

“所以上苍在祭祖之日落雨以示警戒。”秦玅观等得便是这句,她缓缓道,“为帝者受命于天,应当仁爱于民,朕此举,确实欠妥。”

他们会用谶纬之说规劝帝王,秦玅观亦会用“天人合一”之说,强调自己帝位的合法性。

她言下之意在于,她如若不是受命于天,那为何天帝会降下寓意警告的灾祸?如若她真是德不配位,不合天道,那上苍降的便不是警告的雨,而是能灭国的灾了。

只此一条,便堵住了明里暗里质疑她作为女子继位不合礼法者的嘴。

“陛下,祭祖之日降雨,既是祭祖,那便列位先祖显灵。”又一位朝臣出列,“祭祖,一为报本反始,二为继往开来。这雨落在陛下议储之后,或许正为这‘继’而来。”

上一篇:太后难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