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成长公主的驸马赘A 第177章

作者:福佑幸川 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甜文 爽文 ABO GL百合

此时此刻,两人也是在忙里偷闲,虞九舟孕期的时候依然很忙,奏折还是很多。

自从她不再去皇宫办公后,朝会也许久没有召开了,圣元帝更是心安理得地休养,对国事不管不问,全压在自己有孕的女儿身上。

迟晚学着处理奏折,再加上秘书团的成员,也是没有出什么乱子。

但久久不召开朝会是不行的,圣元帝又没有到起不来床的程度,苦活累活都交给虞九舟,权力那是一点一点地放。

虞九舟干脆不开朝会了,只每天见内阁成员,再叫要见的其他官员,再由内阁传达长公主教令。

今天没什么事,两人靠在一起,围炉煮茶唠嗑。

日子就这么过下去,平平淡淡得也很好。

每次只要靠近虞九舟,迟晚就跟没了骨头一样,迫不及待地往虞九舟身上黏。

黏着黏着,就动手抱住,然后亲亲蹭蹭的,黏人的小猫咪也不过如此了。

在没有确定关系之前,迟晚还是很正经的,可是现在,她跟自己老婆正经什么。

想到这里,迟晚的喉咙干咽了一下,老婆太香了,忍不住想贴贴。

她用唇在虞九舟的鼻尖吻了吻,随后两人的唇触碰在一起,以此来缓解内心的渴望。

但信息素是不会听她的话的,它自己慢慢地溢了出来,逐渐让虞九舟的眸子迷离起来。

迷离中,虞九舟感下巴脖颈痒痒的,便软绵绵地推了迟晚一把,下一秒胸前就有了胀感。

“混……混蛋。”虞九舟低声轻骂,听起来像调情。

迟晚柔声哄着,“殿下,乖~”

她只是想贴贴,能有什么坏心眼,她的理智还是在线的,自然不会出格。

就在这时,春夏秋冬闯了进来,三人面上带着急切,冬迎是面瘫,没有表情。

看到这一幕,四人齐齐地转身,心想:她们不会被灭口吧?

很快,身后传来虞九舟清冷的声音,“说。”

哪怕她伪装得再好,清冷也遮不住那一丝娇媚。

春夏秋冬站的跟树一样笔直,还是夏去头铁,仰头看着外面的天空,依然背对着两人,“殿下,八百里加急,北宁率八十万大军来袭,此时信使已经入宫!”

大周满朝文武的担忧最终还是发生了,北宁八十万大军攻打大周,哪怕早就做好了应对,也会使的大周上下人心浮动。

第112章

大朝会召开, 圣元帝难得上朝。

虞九舟坐在龙椅下方,穿着宽大的袍子,看不出她的肚子。

不少人都掐着时间呢, 也知道她快生了。

只是北宁领军八十万攻打大周,众人的心神都被这件事吸引了。

上次北宁率大军来袭, 距今有七十多年了吧?居然又来了。

圣元帝没有废话,直接道:“兵部尚书, 你来说吧。”

兵部尚书立即走出来道:“昨晚传来八百里加急,北宁号称八十万大军,已经到了鹤山关外。”

兵部尚书说完, 底下就乱了起来。

“八十万军队?怎么可能。”

“是啊, 八十万军队,就北宁那个地方怎么养得起。”

“北宁大汗刚死,继位的是达洛延,他刚继位就发兵?”

“最重要的是,北宁哪来的八十万军队?”

“是啊,北宁地方虽大,但居无定所,达洛延手下顶多十万多军队, 就算他们合并了,也不该有八十万。”

闻言, 立即有人道:“号称八十万, 实际能有二三十万就顶天了。”

这个话听得迟晚挑眉,古代人打架好像都这样, 赤壁之战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实际上只有二三十万。

还有隋炀帝征高句丽,有一百万出头的军队, 号称二百万。

看来打仗就是这样,上来全靠唬,唬得住就唬,唬不住就真打。

兵部尚书等底下的声音小点儿,才继续说了下去,大概把情况介绍了一下。

只能说,兵部尚书还没有迟晚知道得多呢。

迟晚昨晚就听了汇报,北宁号称八十万大军,事实只有二十三万人。

北宁的嫡系部队只有七八万人,能战的约十八万人,领军的北宁丞相的弟弟,是北宁战神。

正是有此人的存在,北宁丞相才彻底掌控北宁,达洛延是当了大汗,但手中没有权力。

攻打大周这件事,定是北宁丞相做的主。

只是组成二十多万军队,肯定不止一家。

北宁有三大势力,还有陆陆续续的小势力。

当年北宁大汗还在的时候,可曾出兵十万收服另外两大势力,成功让那两家对自己称臣。

十万军队,北宁历代最鼎盛时期,也就能出动这些人了,可想而知当时北宁大汗对收服另外两大势力的决心。

如今北宁能出动七八万的嫡系部队,足以说明前任北宁大汗的能力。

再加上五万后勤部队加上敢死队等,光这些人都不少了,像敢死队,说不定是吞噬的小势力部队。

另外两大势力每人出动五万军还是可以的,所以二十三万人,是北宁能出动的极限了。

这一下极限出动,怕是早就准备了,可能北宁前大汗还没有死的时候,就开始准备进攻大周了。

北宁前大汗是个人物,本来她所在的部落已经没落了,可是她上位后,硬生生地把部落变成了北宁最大的部落,且成了北宁的大汗。

迟晚得到的消息也确实是这样,北宁早就开始准备攻打大周了,只是北宁大汗没有活这么久,临死前怕是还想向上天再借五百年。

还好燕北有二十万驻军,再加上地方军凑凑三十万守军还是能守住的。

可是大家都不是傻子,人家北宁更不是傻子,既然出动了这么多人,肯定早有打算。

圣元帝看向虞九舟问道:“舟儿,你觉得该如何应对。”

虞九舟故作思索了一会儿,“回禀陛下,臣以为,信国公得尽快赶回燕北,率兵前往鹤山关内。”

“平凉侯率十万军驻守燕北以东防线,预防北宁军队分散,或集中攻一处,平凉侯跟信国公东西相接,也能相互支援。”

她可不相信宝安王的人,平凉侯明显是站在她这边的,信国公怕是巴不得平凉侯死。

可有些话,该说还是得说。

因为信国公在此时此刻,不一定想离开中枢,毕竟皇帝的身体日渐变差,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死了,以宝安王的表现,他不放心离开。

更重要的是,信国公之前统领的那十万人,里面的中低层将领都是信国公一手提拔上来的。

这么说吧,只要高层将领不听他的话,那这个将领就会被架空。

军队中高层的将领派遣都是由兵部负责的。

兵部跟五军都督府还是有区别的,五军都督府是最高军事指挥和管理机关,负责全国军队的指挥和调动,以及征战时候的兵力分配跟战术啊什么的。

兵部拥有调兵权,选拔武官,后勤保障,对军队的约束规则等。

大概就是,皇帝下令,让五军都督府选派将领,率军队出征作战,剩下的事情基本由兵部去做。

两个部门互相约束制衡,很大程度地增加了皇帝对军队的掌控权,毕竟五军都督府是听皇帝旨意行事的。

双方吵来吵去,都得由皇帝决定,但期间的讨论是难免的。

皇帝询问虞九舟的意见,按照最优的方案,信国公久驻燕北边境,跟北宁打过不少仗。

有这样的将领不派,派两眼一抹黑地去,那不是当普通士兵的命是儿戏嘛。

除非这些人肯把那十万军队也交给平凉侯,由平凉侯一起指挥。

那就看信国公愿不愿意了,去边境,那就要离开中枢,不去边境,那就得把军队交出来。

哪怕短时间内,安易之不能把军队全部掌控在手里,一半也是可以的。

果然,虞九舟话音刚落,就有人走出来道:“启禀陛下,信国公年事已高,军旅之事怕是很难承受。”

“此言差矣,信国公老而不弱,自然能行。”

“信国公虽领兵多年,却无什么大胜,臣以为,该让信国公荣养了。”

这句话一出来,那可就有点儿尴尬了。

不说不知道,一说大家才发现,信国公除了很多年前的一场大胜,到现在好像也没打过什么仗。

北宁年年犯边,平凉侯上去就是一顿胖揍,而信国公总是姗姗来迟,打已经被冲散的北宁部队。

怎么说呢,信国公这些年来,没有大功,也没有大过,但就是好端端地掌控着十万军队。

那必然是五军都督府,以及兵部的高官被他喂饱了。

但这个时候拿到朝堂上说,信国公的脸往哪放。

朝堂上静了片刻,忽然有人大笑道:“原来是拾人牙慧。”

俗称捡漏,一些小功劳报上来,多少也能混点儿奖赏。

众人还以为谁这么大胆呢,扭头看过去,才看到是康老王爷。

佳成郡主已经跟信国公家的独女郎和离成功,谁都知道两家闹得很不好。

要不是长公主殿下给佳成郡主从信国公家捞了出来,现在双方还不能和离呢。

佳成郡主被信国公府软禁,康老王上没有什么实权,想上门抢人都没法子,还好虞九舟让佳成郡主出来接待使节团,不然还有得闹呢。

最有意思的,佳成郡主刚和离,信国公家的独女郎就死了,听说信国公在女儿没的时候,又纳了好几房小妾。

这件事不知道多少人在背后嘲讽信国公,人家一点儿都不在意,成功有小妾怀孕了就行。

只是康老王上话一出口,就把事情的注意力移到了双方的私事八卦上。

刚刚提起来的信国公的势力其实不行这件事,一下子就被忽略了。

怪不得康老王上斗不过信国公,这样一来,炸弹变成哑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