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成长公主的驸马赘A 第185章

作者:福佑幸川 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甜文 爽文 ABO GL百合

内阁的成员来得很齐,不是阁老,但有资格在内阁旁听的成员也有不少。

虞九舟监国以来,为了分化内阁的权力,弄了不少心腹进来旁听,他们随时都有可能接替内阁阁老的位置。

内阁的成立是为了分化相权,把丞相一个人的权力,分到内阁几个人的身上。

但遇到强势的首辅,手里的权力跟相权也没区别了。

张居正说过一句话:他非辅,而是摄也。

摄政跟辅政的区别大了去了,摄政是可以直接代替皇帝做决定的。

首辅权力大的时候,也是能做到越过皇帝做国家的主的。

内阁一开始的存在还是做到了这点的,随着文官的权力逐渐增长,皇帝有种控制不住的趋势,于是秘书监就成立了,用内监制衡内阁。

但若是秘书监跟内阁首辅联合起来了呢?那皇帝就能被当傻子糊弄。

一个王朝的开端,前期勋贵武将势大,为了控制这些武将,难免要让文官上位。

武将势大,是有可能颠覆国本的,宋有杯酒释兵权,明有老朱屠杀武官。

但是等到文官地位提升,权力失衡,党争加剧,决策保守,最重要的是军事方面,打不过别人,还要听一群人纸上谈兵。

就比如现在,内阁的几位,就信国公逃离,北宁大军直朝京都而来。

他们开始发表了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殿下,臣以为,此等危急关头,应该出动护龙军。”

“没有兵符以及圣旨,护龙军不会出动的。”

“国都危矣,山河破碎,百姓受苦,京都面临如此大的危险时,就是护龙军出动的时候。”

“护龙军如今,还能重振吗?他们太久没有打过仗了。”

“京营的军队就打过仗了吗?他们不上,难道要京营来?京营只有十万人呢。”

“哼,说得有理,护龙军是为了护国而设,无法护国,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内阁讨论得热火朝天,首辅高正却一言不发,等众人说完了,他才开口道:“殿下,护龙军得出动了,就算不是为了这场战斗,事到如今,他们也不该存在,此刻正是解散他们的好机会。”

“护龙军是一支二十万的军队,他们世代生活在龙城,已经有了自己的圈子,他们之中还有多少人忠于大周,肯为大周打仗,臣以为,护龙军要出动,但不能全部出动。”

虞九舟这才来了兴趣,“高阁老有什么意见。”

高正起身拱手,“殿下,派出钦差队伍,重新在龙城招军,愿意报名的,就还是大周军队,不愿意报名的,等击退北宁,这些人必须从龙城搬离,朝廷为他们安排各省各地的好田,但绝不能留在龙城。”

建立护龙军的初衷是好的,可若发展成兵祸就不好了,这些人不堪大用的话,就没有必要让他们占着军队的编制。

忠诚可能保持一代两代,但是三五代之后呢?

大周皇帝都换了多少了,护龙军的心怕是早都变了。

迟晚不是不相信有这样的部落,信守一个承诺千年万年,可龙城里面的情况是调查过的,还是锦衣卫调查的,所以她有发言权。

里面的人心确实变了,有一部分人信守着承诺,有一部分人想老老实实地耕地,过自己平淡的小日子,可危险的是另一部分人,有野心的不安分者,并且这个数量不少。

这是迟晚让锦衣卫调查的结果,而高正今天这么说,看来是早就知道这个情况了。

这件事,她跟虞九舟也商讨过,正如高正说的那样,目前确实是个好机会。

迟晚看了一眼虞九舟,起身道:“臣以为高阁言之有理,让想好好过日子的去过日子,还想当兵的,就继续当兵。”

给龙城的将士跟其家属一个选择,有些事情也不能做绝了。

内阁见驸马出声支持,就知道这件事长公主殿下肯定是同意的。

以前他们以为驸马是陛下的人,这两三个月,驸马代替长公主处理了那么多奏折,很明显,驸马其实是长公主殿下的人。

迟晚的目光从众人的脸上扫过,“诸位觉得,这个钦差选谁合适?”

龙城可不是一个好去处,那里的将士,加上将士家属人太多了,部分人都互相认识,处理一个,连带着根拔出来的可能是一箩筐。

这个钦差不仅能压得住龙城的将士,还不能强行镇压,引起龙城将士的不满,简单点儿说就是双商在线。

智商情商都在才行。

半晌后,高正忽然道:“殿下,驸马,臣选卢昕。”

卢昕确实是个好选项,她的能力没话说。

就迟晚给她安排的差事,每一件都完成得很出色。

最终还是虞九舟定夺,“以卢昕为主,武康伯段云为辅,带上锦衣卫百人,以及金吾卫千人前往龙城。”

卢昕是文武双全,能力很强,为人处事也很不错,如今正任大理寺少卿。

趁此机会刚好可以任兵部侍郎,正四品升正三品,一跃成为大周京城高官了。

京都官员到地方,就算是普通的七八品官,当地的知州知府都得敬着;

京都的三品实权官,别说到地方了,就是在京都,那也是高官。

兵部侍郎,带上有爵位的禁军指挥使,这样的搭配足够了。

只是京都如何防御住北宁大军还没有议出来。

这些日子的奏折有几个议题。

第一个就是北宁大军入侵,衍生出来的相关事件。

不少人都想趁机处理掉自己的政敌。

第二个是皇太孙移居东宫的事。

这个确实需要,东宫是正统的象征,皇太孙入住东宫是礼法的认可。

第三件事,长公主府不能作为长久的中枢议事地点。

政令不该从长公主府出,该从皇宫出。

还有许多议题,不过这三个是最多的。

关于北宁大军的事情,虞九舟决定让更多的成员参加,不只是内阁的,还有五军都督府,以及兵部的高层,他们才是专业的。

其实也没有什么可以商讨的,长公主府不缺钱,论军队的话,京营十万,京都现在可战力有六万,以及各地调来的将士十万,这些人还没有走远,能马上追回来。

加起来二十多万将士,北宁大军想要打下京都几乎不可能。

况且京都有源源不断的粮草供应,北宁有什么?

哦,北宁也有粮草供应,燕北的一些士绅豪强,他们在给北宁大军提供后勤,想要北宁大军颠覆大周。

可他们也不想想,外族人控制了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会发生什么。

一群自私自利,且不顾国家大义,百姓生存的人,那便不配活在这个世上。

高正杀了一批,可没有杀完,毕竟调查取证需要时间,那种见不得光的调查手段,可不适合拿出来。

但如今,北宁入侵,内里的那些阴沟老鼠,就得用非常手段清除了。

内阁会议散去,会议室就剩下了虞九舟跟迟晚。

虞九舟看向迟晚问,“你觉得归一住在东宫如何?”

“当然不行。”

迟晚毫不犹豫地摇头,“至少现在不行,皇宫里面的人太杂乱,需要重新整理才行。”

皇宫里面那么多人,还不知道背后站的是谁,不换上一批,怎么敢让归一住过去。

虞九舟也是这么想的,“先把东宫清理干净,再清理整座皇宫。”

归一肯定是要入住东宫的,至于什么时候,当然是她说的算。

这件事不着急,没有个一两年做不成这件事。

第三件事确实需要注意,这是礼法问题。

虞九舟走出议事厅,迎面是一阵微风。

迟晚伸出手迎接着这股微风,体感温度约有十度的样子,算不上很冷。

但风一吹起来,还是有些寒意的。

她迈步站在虞九舟的面前,挡住了微风袭来,“殿下,风大。”

“无妨。”

虞九舟闭上眼睛,半晌才睁开眼睛,“大周如今最缺的还是主将。”

没有主将,空有将士,也只是无头苍蝇。

外来的那十万军队,徐晨露还没有彻底掌控,暂时不能派上用场。

接下来要依靠的还是京营,护龙军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肯参军。

但兵在精,而不在多,逼着护龙军上战场,恐怕也是浪费粮草,还会造成大规模的逃兵。

闻言,迟晚欲言又止地看了她一眼,可她该有自己的担当,“殿下,我是京营统领。”

“不行。”虞九舟想也不想地就拒绝了。

“你是会练兵,可你从未统兵,绝对不行。”

迟晚抬手去摸她的头,却被躲开。

“生气了?”迟晚歪头问道。

虞九舟哼了一声,迈步往永宁院去。

迟晚跟在后面,这些话不敢再提,可是想要找一个主将谈何容易。

她是京营的大魔王,京营上下对她又敬又怕,只要她一声令下,他们绝对不会有二心。

没有人比她适合做京营的主将,再加上她是驸马,长公主的郎君,皇太孙的母亲,这样的身份上战场,则会让京都,乃至京都附近的百姓,都会动起来,来一场全民皆兵。

虞九舟说的是对的,她没有打过仗,未必能做得了一军之主了,可现在也找不到更好的主将了。

大周重文轻武已久,圣元一朝战事较少,更没有培养出来什么年轻主将。

就安易之一个,也不能当驴使。

徐晨露也是很厉害的主将,但她也有任务了。

算来算去,迟晚就是最适合的。

回到永宁院,虞九舟还在生着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