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成长公主的驸马赘A 第55章

作者:福佑幸川 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甜文 爽文 ABO GL百合

迟晚正要离开,又想到了什么,迈步走回去,挥手让人下去。

她站在太夫人面前,低声说道:“太夫人,你以为陛下为什么还留着淮安这个封号给迟家,虽然是伯府,却也保住了迟家,这个府邸逾制,陛下没有下令让迟家搬走,你觉得陛下是看在你所谓的清誉份上吗?”

“陛下是看在我迟晚,看在我是长公主的驸马,不想让长公主郎君的脸上太难看,至少现在迟家还是个伯,要是太夫人继续这么不知所谓的闹下去,迟家还有没有,那就不一定了。”

“还望老夫人看在迟晴阿姐的份上,不要再说这些话了,迟晴阿姐也是你的孙女,我知道你看重嫡庶,可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了,与其纠缠着无法挽回的事情,不如为了迟晴阿姐,为了迟家谨言慎行,若太夫人还看重迟家兴衰的话。”

前面是威胁,后面是劝导。

正如她说的那样,这件事在皇帝那里已经过去了,谁再提起来,就是不知好歹,现在的迟家在皇帝面前能说上话的,就迟晚一个。

可要是太夫人非要找她的麻烦,那迟家保不保得住就不一定了。

不是迟晚威胁她,是迟晚不想在迟家的这些烂事里面浪费太多时间。

迟晚说完,直接离开了院子,留太夫人一个人愣在原地。

此时的太夫人已经半头白发了,没有染发剂的古代,半头白发也算正常。

“太夫人,就这样让她走了吗?”老嬷嬷上前,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她没有听到迟晚最后说的话,总觉得,太夫人一下子就萎靡不振起来。

“不让她走能怎么样,没听她说要去见陛下嘛,阻拦面圣,你看迟家现在还经得起折腾嘛。”

太夫人表面不动声色,剧烈起伏的胸膛能看起来她很生气,却拿迟晚没办法。

迟晚说的是对的,迟晴也是她的孙女,尽管是个庶出,现在是伯府的当家人,为了伯府传承,为了以后能见老侯爷,她都不能再说刚刚的那些话了。

可她的武儿就这么死了,那是她的孩子,比起孙女,她更想死的是所有人,也不会是自己的儿子。

气愤过后,太夫人深想了迟晚的话,知道自己拿她没办法,非要用孝道压下去,不过是鱼死网破,不,可能迟家没了,迟晚也不会有什么事情。

以皇帝对迟晚宠信,她什么都做不了。

但是不着急,皇帝快死了,以后不管哪个王上做了皇帝,只会碍于长公主的面子上不会对她做什么,可要是有人递上理由呢?

没有帝王宠信的情况下,不管是谁,一顶不孝的帽子扣下去,都承受不住。

最起码,那会是迟晚一辈子的污点。

等,她要做的就是等,比圣元帝活得更久,等迟晚失了帝心,就是她出现弄死迟晚的时候。

已经离开的迟晚自然是知道太夫人不甘心,太夫人陶玉霞出身伯府,只不过如今陶家的爵位被收回了,谁让陶家的后代没有能力,不能延续爵位,又考不上进士,陶家人早就回老家了。

陶玉霞嫁入淮安侯府之后,处处为侯府着想,恶了陶家,再加上陶家势弱,便与陶家没了联系,陶家也放出话来,她是侯府夫人,陶家不配做她的娘家。

自此,陶太夫人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丈夫,孩子的身上,为了迟铭武能顺利继承侯爵,她的手里不知道害了多少人命。

看着陶太夫人的资料,迟晚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一个礼佛敬佛的老太太的,竟然有这么恶毒的过往,怪不得教出来的没一个好人。

更离谱的是,迟煦的娘亲就是老太太亲手弄死的,只因那个时候的侯府需要银子,还百年清誉,内里都发烂发臭了。

其实今天这关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过,越是这样,迟晚就越不能放心。

本来做好了硬仗的准备,她说了那么多的话,本质是让陶老太太忍下去,可对方真的忍下去了,反倒是像一条毒蛇缩回了头,等着给她致命一击。

罢了,只要她不失势,不管陶老太太要做什么,都无异于以卵击石。

她不失势,就代表着虞九舟能永久地掌握权力,这跟她的主线任务不冲突。

迟家不该浪费她太多精力。

迟晚回到了灵堂这边,迟晴正在等她。

再次见到迟晴,迟晚还是不明白,以对方跟前身的关系,对方为何不遗余力地帮自己。

“阿姐。”她轻声叫道。

迟晴温柔地笑了笑,“谈好了?”

迟晚摇摇头,“算是吧。”

“你不必忧心,迟家有我看着,翻不了天。”

以往她做不了迟家的主,现在不一样,她是伯爵,伯府以后她做主,大不了太夫人年迈,突闻噩耗,一病不起。

只是这样,迟晚身上就要多一条罪过了,还是得再等等,先禁足就是。

迟晚点头,“多谢阿姐,我还要面圣,就不久留了。”

“去吧,不能让陛下久等。”

迟晚心中疑惑,临走之际还是问出了声,“阿姐为何这样帮我。”

迟晴一愣,随后笑道:“只因我是你阿姐。”

只是这个理由?实在是奇怪。

迟晚疑惑地离开,迟晴看着她的背影,唇角含着笑,一直等看不到了才转身。

“吩咐下去,看好太夫人的院子,里面的人出行都问清楚,看紧了,等葬礼结束,给太夫人的身边再换一批贴心的人。”

“是,主君。”

迟晴站在灵堂上,看着迟铭武的牌位,看了许久,最后只抓了几把纸钱烧了。

“人非人,鬼非鬼,滑稽,可笑。”

.......

迟晚入了宫,同时接到了虞九舟的传话。

陈远道:“驸马,殿下让人带话过来,今日你在伯府受的委屈,都会传出去。”

提前给迟晚塑造人设,对外透露她在伯府受了太夫人的骂,以及太夫人说的那些话,都会传扬出去,至于迟晚的话,有的会透露出去,有的不会。

虞九舟上辈子苦于名声坏了,这辈子她提前做好了准备,无论是自己的名声,还是迟晚的名声,总不能变坏。

有的时候,名声好不能改变什么,可有的时候,特别是关于孝,若迟晚什么都做足了,皇帝那边也定案了,陶老太太还有这样的发言,那就不一样了。

如果哪一天陶老太太还要作妖,舆论上自是站在迟晚这边的。

满朝文官最喜惹了陛下,让陛下给自己一顿廷仗,不管死不死,都落了个忠诚为国的名声,博直名有好处,所以很多官员哪怕惹了皇帝也愿意去做。

不在朝堂的那些名气在外的人,当地官员都不敢乱动。

就像那些世家大族,自诩世家出身,看不起皇族,看不起非世家的人,世家子弟,与他们的学生,站在大周朝堂之上。

朝堂上至少半数官员,都跟这些世家脱不了关系。

就算不是这样,单论这些人的名声,比如范家老太爷,现在大周年龄最大,名声最大的大儒,他不在朝堂,可他说出的每一句话,都被读书人奉为上谕,比圣旨都要遵从。

这样的人,皇帝见到都不敢端坐在皇位上,当然,要是皇帝发了狠杀了就杀了,但造成的影响太大,以后就别指望文人的笔下能写自己的好了。

并且禁得了一时,禁不了一世。

杀这样的人,皇帝要承受不小的后果。

这就是声名,好的名声,做了坏事,不到证据确凿,人家不觉得是你做的,反倒为你辩解,坏的声名,明明什么也没干,只要是坏事,脏水总能泼在身上。

不过恶名跟贤名都有用,像前身就是因恶名在外,要是她出了什么事情,人们自然会怀疑是虞九舟因不满杀人。

恶名不会让一个人莫名地没了,影响范围太大,但只要找到机会,杀了也就杀了。

而贤名,就算皇帝想杀这个人,都要考虑后果是否值得自己付出那么大的代价。

迟晚得有个忠正纯臣的名声,不说能有多大的用处,至少不会被一些莫须有的事情绊住手脚。

其实古代获得名声的方法,安全可靠的,约莫就是著书立说了,而虞九舟的这个做法,则是不想让她受孝道拖累。

迟晚心里暖暖的,不管虞九舟是为了什么,为她做了这些事情,却也让她多了一层保障。

不管是这个世界,还是上个世界,她都是孤独一人,朋友很少。

本科毕业以后,大家就各奔东西,后来联系就少了,没想到来到了古代,遇到了一个虞九舟,一个自己欣赏的纸片人,变成真人出现在了自己身边。

神奇的是,两个人的理念居然神奇的一致,这样一来,哪怕有分歧,只要三观相同就没什么。

她跟虞九舟相处得很愉快,合作的也很愉快。

可惜两人道不同,追求不同,虞九舟追求权力至尊,她追求乡野自由,或许在离开之前,她可以做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著书,上部是医术,下部是适合古代的技术书籍。

只是有些技术不适合写在书里,需要保密,且要国家保管。

迟晚对旁边的陈远道:“你跟殿下说,我见完陛下就回去。”

陈远:“……”有一种被秀了一脸的感觉。

面圣完肯定要回府,不然还能去哪里,还非要他去传个话。

迟晚来到了御书房,皇帝正在看奏折,见她来了才把奏折放下,“来人,把这些奏折送到长公主那里,让她看。”

想要培养虞九舟监国,会批奏折很重要。

奏折都送给了长公主,在场的人都知道,长公主虽没有监国之名,已有监国之权了。

他们这些人再见到长公主就不是当小主子看,那是真正的主子。

吩咐完了之后,皇帝朝迟晚招招手,“来,给驸马拿椅子来。”

“臣参见……”

“好了好了,不要行礼了,咱们是一家人,不要这么客气。”

皇帝让她过来,等她坐下才道:“昨晚游船了?”

迟晚起身,“是,臣谢陛下厚爱,只是臣还要花陛下的钱,臣惭愧。”

她不是什么固执的人,讨厌动不动行礼,讨厌这样的规矩,可她知道人在屋檐下,还好以她的地位,能让她行礼的人不多。

“朕知道你没钱,不过李云回来跟朕说,你花了朕一万两银子?”

一万两!!!这么多,宝安王那小子挺会玩啊。

听皇帝的语气,似乎在心疼银子。

迟晚立即装出一副委屈的模样,“陛下有所不知,臣好不容易上了长公主殿下船,结果一个二个都来找殿下,我跟殿下没有单独相处的机会,怎么能改变殿下的心意。”

听到有好几个来找虞九舟,皇帝来了兴趣。

“哦?都有谁去了。”

迟晚拱手道:“启禀陛下,第一个到的是宝安王,他来找殿下,我问他有什么事,他也不说,臣实在没法子,就让人给他包了一条船,哪知宝安王包了条花船,听说里面都是男娘。”

这个事是后来陈远跟她说的,男娘是她让陈远给宝安王安排的,哪知道那条船上有那么多男娘,听说今天早上宝安王是扶墙走的。

嘴上说不要不要的,实际上什么也没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