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成长公主的驸马赘A 第96章

作者:福佑幸川 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甜文 爽文 ABO GL百合

信国公想要保持国公府依然是国公府,就得拥有从龙之功。

大周除了太祖太宗所封的世袭爵位,剩下的爵位都是逐渐变小的,信国公也想要世袭爵位。

与宝安王联姻,支持宝安王,成功成为外戚,得到世袭的国公爵位。

大周世袭罔替的爵位很少,迟家算是一个,世袭降等的也不算多,大部分的爵位只是终身爵位,拥有爵位的当家人死后,这个家就没有了爵位,身死除爵,不得承继。

像迟晚的爵位不一样,她是世袭降等的爵位,等于是她连带着自己的女儿孙女都能承袭伯爵位。

世袭罔替的爵位可不好得,要么是战功赫赫,不得不封世袭罔替的爵位,要么就是救驾,从龙之功。

信国公恐怕盘算很久了,迟迟不定是因为,宝安王在二王面前实在是没有什么名头,现下中山王成了逆王,颖王看似风光,实则如烈火烹油,一不小心就要毁家灭族。

以信国公对当今陛下的了解,他绝不允许朝堂上有一个能被大半官员拥护的人。

而宝安王巡盐大功,进入了陛下视线,信国公觉得,比起颖王,还是宝安王的机会更大些,加上他手握的十万军队,未必不能跟颖王一争。

对信国公的想法,虞九舟猜得八九不离十,在她的提醒下,迟晚也猜到了。

夺嫡,处处是争斗,处处是陷阱。

“殿下一会儿可参赛?”

听到迟晚的问题,虞九舟笑了,“孤上场就没人能赢了。”

迟晚以为虞九舟是自信自己的实力,哪知虞九舟说的是,没有裁判敢让她这个长公主输。

不过,都是“实力”,谁说权力就不是实力了呢?

迟晚好奇地看向虞九舟,“殿下会蹴鞠投壶?”

她知道虞九舟偶尔会作诗,算不上名垂千古的那种诗,却也是上等了。

蹴鞠投壶她还真的不知道,在她看来,虞九舟还挺虚弱的。

哪知虞九舟轻哼一声,“孤当然会。”

她小时候蹴鞠玩得很好,可惜母后不让,知道她组建了蹴鞠队,还亲自下场,罚她抄了很久的书,那之后她就没有蹴鞠过了。

投壶小时候倒是经常玩,但也是躲起来的玩的,但比蹴鞠好藏,母后也没有发现过。

可人家问坤泽问的是要用什么才艺参赛,评锦花翘楚,迟晚怕是第一个问一个坤泽女子,会不会蹴鞠投壶的了。

这都是先入为主,凭什么坤泽女子就不能蹴鞠投壶了,当初坤泽也是可以参加蹴鞠投壶的比赛的。

迟晚给人一种所有人都平等的感觉,她不会觉得乾元高贵,更不会觉得坤泽低下,只不过相比于坤泽男子,迟晚更希望坤泽女子* 出头。

对迟晚来说,大家都是女人,女人帮助女人是应该的。

可这个世界上的女子乾元,也跟男子乾元一样吃人,她讨厌这种社会风气。

在她那个世界,参加中医义诊的时候,老人家的面前排满了人就算了,年轻男中医面前也有人,就她身边没人,要知道在场的很多人都曾是她的手下败将。

她知道这种感觉,更不会做这种事情了。

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周的春日宴开始分席,男女乾元坤泽不同席,项目不是所有人都能参加,还要分开。

这一次,虞九舟又恢复了春日宴一初的模样,所有人都坐在一起,参加同一个项目。

并且她早就让人把规则传了出去,她知道,参加蹴鞠的坤泽女子不会太多,但是自己不参加那是人家自己的事情,不能是别人不让参加。

凭什么坤泽就不能参加蹴鞠了,当年打马球,坤泽女子获得了马球魁首。

比气马球,蹴鞠更受百姓欢迎,不是说马球不好,毕竟蹴鞠起源于更早期,两者的区别是,马球需要骑马,蹴鞠只要球踢得好就行了。

对普通百姓来说,马球还需要有马,蹴鞠需要的钱少,像盛京那边冰上蹴鞠很火爆。

但很多勋贵人家喜欢举办马球会,邀请各方前来,在勋贵世家,马球会算是一场大型的社交运动。

最主要的是,马球需要的时间也很久,春日宴的时间平均下来有限。

迟晚难免在想,虞九舟骑马击球的时候,会有多帅气。

“殿下,改日一起骑马如何?”

不打马球,也能一起骑马踏青嘛,朋友之间约着出去吃喝玩乐实属正常。

虞九舟抬眸,嘴角带着一丝不明显的笑意,“孤才不去。”

“哼,小气。”迟晚气呼呼地闷了一口甜酒,看得虞九舟的笑意都明显了起来。

然后就听礼部官员道:“请诸位作诗词,署名递上,由翰林院诸位评判,陛下,皇后娘娘,长公主殿下,以及宗室二位王驾复审。”

诸位?所有人都能作诗,而非只局限于乾元?

许多同家人来赴宴的男娘女娘眼睛都亮了,别管是武将还是文官,没有人会不让自家孩子念书的,只要有那个条件,不管是乾元坤泽都要念书。

坤泽是不用做官,可却要明理,没有人愿意让家里的孩子是个文盲,况且嫁娶规则是高嫁低娶。

有的时候结了一门好亲事,是要惠及家族的,若是家中继嗣无能,还要靠姐姐妹妹提携一把呢。

所以有能力的家庭都会一视同仁的培养,但是有些小官家庭,手里的资源只能培养一个,那就会紧着继嗣培养。

能参加皇宫举办春日宴的家庭,那都不是寻常人家,识字念书很正常,作诗也不难,难的是在诗词一道获得诗魁。

迟晚歪头询问,“殿下要作诗吗?”

“你作。”

“啊?”

迟晚惊了,为什么要她作诗,她字是不错,作诗可就难了。

但既然殿下说了,她就试试?

于是迟晚提笔在纸上写——春日宴,致秦国长公主殿下。

虞九舟看了一眼,她只是在拒绝迟晚提议自己作诗这件事,并不是让迟晚作诗。

可迟晚竟然还在上面写这首诗是给她的,如果这首诗成品不好,她该怎么隐瞒,还是帮迟晚润色一下?

从来没有听说过迟晚会写诗,不得不说,她的心里还是有点儿期待的。

只见迟晚落笔——春雨刚过天初晴,梅花仍在雪未融。

嗯……虞九舟心中默评:一般。

风戏百花痴意起,云雾共舞慕思长。

虞九舟评:还行。

下一句:情牵已深依九州,志揽青云卫家乡。

虞九舟脸红:到底是九州还是九舟。

若是迟晚回答,定然会说:殿下也知谐音梗?

最后一句:青史留名功成时,与卿把盏醉此生。

迟晚知道自己写的烂,但该写的都写出来了,什么春雨刚过,梅花仍在,还是风戏百花,云雾共舞,那都是凑数的,后面两句才是重点。

情系“九州”,其实是“九舟”,谐音梗一变,再展现一把咱不是咸鱼,咱也是有志向的。

最后结尾,不管是什么志向,最后还是更想跟长公主殿下共此生。

迟晚把甜酒倒入杯中,朝着虞九舟举杯。

只觉得此乃人生幸事,喝着甜酒调戏长公主,怎么不算快乐呢。

虞九舟满心的羞意,什么呀,把这首诗交上去,跟当众秀恩爱有什么区别,当真是羞人。

虞九舟还来得及说什么,迟晚就让人把诗词拿走了。

她转而想到,文人以诗词表达爱慕是常有的事,她们又是伴侣,一首诗而已,算不得什么。

很快诗词就送到了皇帝案桌前面,甭管诗词好不好,上面写了迟晚的名字,不好也是要呈到皇帝面前的。

而且迟晚的这首诗,算不上好,但也算不上差啊,只能说还行吧。

皇帝看着面前的诗,一脸的满意,“这首诗就不参与比赛了,朕赐驸马一套西域进贡的夜光杯。”

“来人,把此诗谱曲,朕要让此诗永久地传唱下去。”

什么???

迟晚蒙了,她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玩意,皇帝怎么还贴脸开大啊,丢人丢到千年后?

希望这首诗不会流传下去,怪尴尬的。

这跟死了之后,浏览器没有清除痕迹有什么区别。

迟晚偷看了虞九舟一眼,见虞九舟也尴尬,立马笑得像只小狐狸,“殿下应该不会怪我吧?”

“哼。”

虞九舟突然问道:“是哪个州?”

“嗯?”迟晚愣了一瞬,忽然明悟过来,“是虞九舟的舟。”

虞九舟的心中一软,酸酸麻麻的感觉上来,身体都酥软了,让她有一种想要再离迟晚近一点儿的冲动。

迟晚也有些不好意思,这样的话说出来,她的耳朵烫得厉害,总觉得自己是在表白。

她偷偷看了一眼虞九舟,见对方依然没有什么表情变化,心中不知是松了一口气,还是更多的是失望。

第67章

诗魁得主是一个五品文官家的嫡女乾元, 突然爆冷成了诗魁,在皇帝要授官的时候,哪知此人拒绝了。

“草民叩谢陛下恩典, 只是臣是举人, 要参加明年春闱,还请陛下明鉴。

圣元帝想了一会儿点头,他知道很多人都想进士当官,所谓文人风骨,他也不生气, 只觉得大周有这样的人是一件好事。

“你既赢了, 朕自然要赏你,既然你要科举为官,朕就赐你从八品修职佐郎。”

散官向来比实职大个一品,这样的赏赐没什么问题, 也没有人会顶着皇帝开心的时候找晦气。

迟晚也在看众人写的诗词,勤快的人,三五岁就开始启蒙, 早晚用功读书,一直到考中进士, 苦读十年那是天才, 苦读二三十年是常态。

获得诗魁的人叫顾燕飞,名字是好名字,也很有志气, 看起来才十七八岁, 这样年轻的举人少见,要是明年能考中,就是不到二十岁的进士, 确实是厉害。

迟晚把此人记在了心里,扭头见虞九舟也在盯着顾燕飞看。

“你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