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存记 第49章

作者:芃县令 标签: 种田文 成长 基建 轻松 无C P向

贺兰定捣鼓出了轻便的小型榨油机,却不放在贺兰百货售卖, 而是将图纸给了打铁铺, 由他们去经营。

刘掌柜听完静默呆坐了一会儿, 最终长叹一声, “拉汉真性情,某自愧不如。”

贺兰定笑道,“我也有自己的小心思的,不是圣人。”

贺兰定说着大家好,自己才能好,将刘掌柜带去城东的打铁铺。

“王大哥!”车架刚刚驶入城东的街道,贺兰定高声吆喝一声,便有个壮汉热情从屋子里迎了出来。

壮汉名叫王鹏,祖上五代都是打铁匠。他个头不高,身体却很强壮,厚实的肩膀如铁塔一般。

料峭的寒风里他只套了件毛毡马甲在身上,两只古铜色的结实胳膊裸露的空气中散发着腾腾的热气。

“拉汉!”王铁匠高兴地迎上前,问道,“今日是有什么好主意不成?”

贺兰定笑道,“王大哥别嫌弃我乱七八糟的胡思乱想就好。”又道,“今天可不是来给您添麻烦的。是给您送钱来啦!”

说完,贺兰定为双方做介绍。

“屋里说话吧。”刘掌柜见王铁匠光着身子站在寒风里,既不雅观,又容易受寒。

“里边请。”王铁匠将诸人带去打铁铺的后屋。

路上,贺兰定向刘掌柜解释,“打铁得光着身子,不然溅出的铁水、火星落到衣服上,着起火来就大麻烦了。”

王铁匠并非故意衣冠不整,只是工作需要罢了。

“那火星子落在皮肉上岂不是更疼。”刘掌柜咧嘴,光是想象一下就要命得疼了。

王铁匠哈哈一笑,“习惯了就好啦!”

“再说,做什么活计不苦不疼呢。”说着王铁匠拍拍自己身上的毛毡马甲,夸道,“这可真是个好东西。”

打铁的时候出一身汗,一离开炉子少不得受寒,可穿上衣服又热得慌,且穿穿脱脱麻烦极了。这个时候套个马甲,护住心口后背,还穿脱方便。

王铁匠将一个成品榨油机展示给刘掌柜,憨厚笑道,“价钱您看着给吧,我也没做过生意。”

刘掌柜道,“那也不能让您亏本吃亏。”说着询问起一个榨油机需要用多少生铁,工时多久。

王铁匠一一作答。

“五千钱如何?”刘掌柜报了个数字。心里盘算着,要是对方嫌价格低了,自己就说着榨油机看着不复杂,自己回去找个铁匠也能做出来。

谁知,一肚子的买卖经还没来得及施展开来,王铁匠已经点头如捣蒜地答应了,“行!”一点讨价还价的意思都没有。

贺兰定在一旁帮腔道,“你们别看这个榨油机结构很简单的样子,可是工艺很繁琐复杂的,光是螺纹对口就不容易。”

言下之意,您就别想着自己回去拆件研究了,不如直接买现成的。

刘掌柜听明白了贺兰定的意思,莞尔一笑道,“那行,先订十件。”又强调,“这个得是刘记独家,不能卖予旁人的。”

“一定一定!”王铁匠高兴坏了,面色潮红,两眼放光。

贺兰定又道,“刘大哥,要是你可以来料加工,价格还能更便宜,给个加工费就成了。”——图穷匕见,这才是贺兰定的最终目的,他想要刘记商行的铁矿路子。

武装力量一直是贺兰部落的短板,人口一时半活儿提不上了,只能在装备上花功夫了。

古往今来,武器装备都是个烧钱的事情。更加麻烦的是,铁、铜等都在朝廷手里。当然有些世家大族家里肯定是有矿的。可是贺兰家没有啊。

贺兰定想提高装备,首先得要有铁。

怀朔镇的地理位置约莫就是后世的包头市,包头的包钢集团可是超级有名的,甚至周总.理为其投产剪彩。也就是说,怀朔周边肯定是有铁矿的。

但是,茫茫草原铁矿在哪儿呢?贺兰定不知道,也分不出人手去找矿。只能先从别处买铁。

刘记商行有私盐,那有私铁也不奇怪吧。

贺兰定将主意打到了刘记商行的头上。

刘掌柜也不傻,听明白了贺兰定的话音,苦笑道,“这还真没有。”

走私铁矿和走私粗盐的犯罪等级可不是同一个。贩盐顶多是挖朝廷墙角,贩铁则等同于造反。刘记便是有铁矿的门路,此时也只一口咬定没办法。

“那就请多宽限些时日。”王铁匠没听出两人之间的言语机锋,只道自己需要些日子去搞原材料。

“可。”刘掌柜与王铁匠签订好了订购协议,约定了价钱和期限。

临走,刘掌柜留下了一万钱,一部分作为定金,一部分则是现货的货款。

“这.....”王铁匠面露难色,迟疑问道,“能用布匹、粮食结算吗?”

“啊!要是不行也没事儿。”不等刘掌柜回复,王铁匠抢先道,“我自己拿钱去买粮食便是。”只是会麻烦许多。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五铢钱的信用远比不上实打实的粮食和布匹。

“可。”刘掌柜点头,“稍后某令人送一车粟米过来,充作定金。”

“哎!您真是个好人!”王铁匠喜笑颜开,对着贺兰定和刘掌柜还一通谢谢。又拉着贺兰定的手依依不舍,让贺兰定以后有什么奇思妙想,尽管过来找他。

“免费,不收你钱!”王铁匠是真心实意感谢贺兰定。贺兰定的举动无疑给打铁铺指了一条新的生路。

“行!先谢谢您了。”贺兰定大笑道,“以后有得是麻烦您的时候。”

“不麻烦不麻烦,尽管来。”

敲定了榨油机的订单,贺兰定要请刘掌柜去贺兰食铺吃晚膳。谁知人还没到城南,半道上就遇到了找过了的贺兰族人。

“小段将军找郎主。”小段将军指得是段宁。

贺兰定对刘掌柜歉意道,“对不住了,我得去看看舅舅找我有什么事儿。”

天已擦黑,段宁这个时候急着找自家大外甥,自然是有大事儿,还是大好事儿。

“上次报送朝廷的奏章有批复。”人逢喜事精神爽,段宁满脸红光,整个人都喜气阳光的。

正月里,段家为贺兰定出头灭了乌丸部落,末了还将一份水分充足的奏折报送给了朝廷。一直到二月,奏章才送到了皇帝的案头。

彼时朝堂之上正是一片乌风晦雨,司徒高肇与清河王元怿的争斗进入了白炽化,结果却被高阳王元雍捡了个大漏,进位为太保。

又有太子母家新兴势力的崛起,整个朝堂风云诡谲。

此种情况下,怀朔镇送来的奏折如一滴水落进了一锅翻滚的沸水之中,根本激不起任何浪花。只被批复了个“览”就被送了回来。

段宁高兴道,“朝廷还是惦记着咱们怀朔的,那些缴获的乌孙马留军中自用,不用上交朝廷。”

“而且!”段宁卖了个关子,得意洋洋地瞧着贺兰定。

“而且什么?”贺兰定非常捧场地好奇询问。

“你如今是幢主啦,可领五百人的队伍!从九品。”随同奏折一起上报的还有为贺兰定请封的请示。

贺兰定呆住,自己成幢主了?那是什么意思?这是让自己打仗去吗?

“高兴傻了吧!”段宁比自己提拔了还要高兴。

“可是.....我也不会啊......”贺兰定懵逼。

做豆腐、榨豆油什么的,他努力努力还可以。但是,隔行如隔山,自己可不会行军打仗的事情——自己死了不要紧,连累了手下的士兵们怎么办?

就在贺兰定忧心着怎么保住手下小兵性命的时候,才被告知:

“士兵?没有。自己去招募。”

“马匹?武器?没有。士兵自带。”

总之,所谓的幢主就是一个光杆司令,要啥没啥。唯一的用途就是让贺兰定可以光明正大去招兵买马,拉起一只属于自己的队伍来。

【作者有话说】

一个好消息:当官啦!从九品!

一个坏消息:需要自费上班(微笑.....)

第六十五章

北魏兵制, 州郡兵制与部族兵制并行。

州郡兵以汉人为主,不仅担任本地的卫戍任务,还奉调出境作战或者补充中央直辖军队。

而部族兵则是以胡人部落为主体。草原部落既是生产组织, 也是军事组织, 军民一体。部落首领一身两任, 平日主持部落的生产, 战时则率众出征。

而北方六军镇则是两种制度的复合体。

一方面, 镇将则是相当于“部落首领”的位置。生活在军镇中的镇民们平日从事生产活动,或是牧马放羊,或是播种耕田, 一旦战鼓擂起便皮甲为兵。

另一方面, 从官职和权利的角度看, 镇将又相当于州刺史,除了镇民,他还统领专业军队。

“啊!!!”贺兰定大喊一声,将手里的书册丢到一边, 暴躁抓头。他把书页都翻烂了,都没搞明白如今大魏的军队制度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怎么征兵

不打仗的时候, 自己作为幢主可以把士兵们归到贺兰部落一起干活吗?

军饷怎么领?

按道理所有怀朔镇民都是朝廷的“兵”, 那怎么从来没领过军饷?难道是只有打仗的时候才有钱发?

成为从九品幢主的贺兰定两眼一抹黑,对于军事一无所知。他企图从书本上寻找答案,却越看越糊涂。

什么?不仅没有军饷,还有自己自带武器装备去打仗?自掏腰包去卖命?

什么?不仅底层士兵没工资,上层官员们曾经也没有工资?到现在才意思意思发一点小钱?

贺兰定越看越糊涂, 心中的念头却越发强烈:这样奇怪畸形的制度之下, 国家想要不完也很难吧。

如今贺兰部落的最大短板就是人口, 贺兰定想过许多个法子, 比如收拢流民,比如雇佣兵,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都存在很多的隐患——忠心与忠诚。

如今自己成了幢主,却也没什么大用。虽然可以光明正大招募士兵,可是这些士兵是大魏的士兵,不是贺兰的士兵。

忠诚是一个关键的坎,且眼下并无战事,自己也无法以战养兵。五百人口的士兵每天的吃喝嚼用就是一笔巨大的支出。

贺兰定换来阿史那虎头,将难题转移,“阿舅给我弄了个幢主的名头,以后你就是副幢主了。”

不等阿史那虎头高兴,贺兰定继续道,“还有个副幢主由可单鹰担任。”一正两副的配置。

“啊?”听闻自己竟不是唯一,阿史那虎头脸上的笑容僵住。可随机想到上一回对战蠕蠕中可单鹰英勇杀敌的表现,阿史那虎头便心服口服了。

“招募士兵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两了。”贺兰定预备甩锅。

“啊.....”阿史那虎头嘴巴张大,呆呆道,“可是我也不会练兵啊。”之前郎主让自己招募人手行商,自己还做得游刃有余。但是士兵和游商是两回事吧。

阿史那虎头委屈巴巴道,“阿爹死得早,也没人教我。”

如今贺兰部落的平均年龄年轻得可怕,小年轻们还没能成长起来,经验丰富的父辈们或是死在了蠕蠕人的马蹄之下,或是冻死在寒冷的冬日。

贺兰定:“.......”任务转嫁失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