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大人请留步 第32章

作者:念无卿 标签: 灵异神怪 快穿 爽文 轻松 神豪流 无C P向

隔天,崔家的事迹就在村子里传开了。

崔家老大爷不小心摔了一跤,正逢家里人都外出干活,还把门锁了。

要不是疯傻的崔家大儿子突然翻墙从外面弄开锁门,又背着自家爷爷跑了两公里到赤脚医生家诊治,可能要出大问题。

“啊?崔家大郎不疯了吗?”

“不知道啊。”

崔爷爷伤口磕到血管处,崔何平为了赶时间扭伤了脚,一下子家里多出两个伤员,还好他们都不严重。

事情过后,崔家人一阵后怕。崔爷爷回来后精神不错,一直拉着崔父崔母的手说自己摔倒老大马上发现了他,带他去治伤的时候,他的眼睛看上去一点都不愣了,而且还自己找到了医生家。

是不是正常人,看眼睛就能看出来。

崔父崔母激动得热泪盈眶,全家对崔何平最冷淡的二弟走过来,看着他问:“大哥,你真的好了?”

崔何平犹豫着要不要借此机会,告诉他们自己头脑已经清醒。

他刚想开口,崔父过来连忙说:“这脑子哪能是一下就好的?你别刺激他,咱们慢慢等。”

崔何平:“……”

崔家被惊吓过后,却迎来了希望。仿佛他们再等等,就能等到老大病好的未来。

崔何平似乎再也没有大喊大叫了,也不会到处乱跑要人绑着回去,只是仍然会坐在田埂目视前方,总体来说比以前好很多。

之前经常会来看他的男孩总是和他走在一起,问他在想什么。

“我在想怎么发财……”崔何平连忙止住话头,差点忘了维持人设。

男孩却好像没有感觉到他的异常:“我也想发财啊,你知道吗?村头老张家可富了,是咱们村里唯一的万元户!”

“之前我偷偷趴在他家墙头被发现了,他们问我是不是想偷东西。我连忙摇头,告诉他们我有点奇怪,他家院子里那个大块头是什么,看着也不像自行车啊!”

“他们笑着说,那是摩托,你说摩托是什么东西啊?”

就算是八十年代,这个村子也算是比较闭塞落后的了。

崔何平说:“摩托也是车的一种,不用脚蹬,加油就能跑,速度还很快。等以后有钱了,我也买一辆给你骑怎么样?”

钱还一分没挣,饼自己画上了。

男孩拍手:“好啊好啊,不过崔大哥你果然病好了呀。”

崔何平轻笑,终于下定决心:“我想好了,我要做生意,去海城发展!”

下海经商,他也想体验一把。

赵风闲表示认同又适度打击:“那你得攒本钱了。”

两人一神踩着田埂回家,突然有个大妈告诉崔何平说:“和平啊,快回家看看,你家从城里带的东西到了!”

崔何平连忙跑回家,只见崔父和城里来的技术工在屋子里框框忙活,崔母和丫头在厨房里做菜招待。

原来是黑白电视,买一台至少要几百块钱吧?

这个年代几百块岂不是把家底掏个半空,崔何平想装神智清醒后问家里有多少钱的计划瞬间泡汤。

饭桌上,崔父和朋友寒暄感谢,崔母拘谨坐着,时不时回厨房添菜,崔何平在发呆,二弟三妹在拼命扒饭,把来之不易的肉菜夹碗里,一边看看刚安好的电视机,一看就知道他们也是十分好奇期待的。

崔何平听了一顿饭,这次买黑白电视又是为了他。

原先崔父想着,他们买一台黑白电视回来给和平看,他能坐着不动就好了。毕竟正是农忙时节,家里没时间也没人手看住他。

就把他当小孩,记得以前村子里放录像带时,小孩们也总是跑去看,全程屁股一寸也不挪动。

结果前不久和平居然有好转的可能性,那就更得买了!让他通过电视看看外面的世界,说不定有一天就好了。

可是,崔母也担心崔和平看到关于高考的新闻又受刺激,崔父却说大不了播到就调走,虽然这时候电视能换的台不多。

为了一个不能贡献劳动力,四处乱跑还要操心他的十八岁青年,崔家父母对崔和平简直是偏爱到了极点。

崔何平快速眨了眨眼,更加坚定要改变全家人命运的决定。

如此过了几天,崔何平果然乖乖地待在家里看电视,不再出门。

村里的娱乐确实太少,他已经开始想念手机和游戏,也就看电视能打发下时间。

家里另外两个孩子其实也很想看,他们在田间的劳动更勤快也更有动力了,就为了早点回家,吃完饭能看看电视。

一天,小妹提前回家煮饭,进了院子却发现崔何平站在井边,吓得她连忙跑过来。

却发现崔何平只是站在井边打水倒进盆里,蹲在一边揉搓衣服。

崔何平早就受不了身上那件穿得黝黑的白衬衣,洗完澡后顺带把衣服也洗一洗。

但在小妹看来,大哥自从疯傻以后,从来不肯主动换下代表知识分子装扮的衬衣,每次想给他换衣服,全家都要费很大劲。

所以就算衣服脏了,大多数时候也只能任他脏着。

此时的大哥却换上了以前穿的旧衣服,在自己洗衣服。

崔何平抬眼看向她,温柔地打招呼道:“小妹,回来了?”

那一双眼睛,再无往日的混沌模样,眼神恢复了光华与神采。

“先回屋休息会儿吧,饭我已经做好了。”

崔何平小时候在农村长大,饭菜还是会做的,但是他那时候已经都用电磁炉做饭了呀!

光抱柴烧火,崔何平自己就折腾了快一个小时,太难点着了……

小妹呆愣愣看了他半天,突然扔掉锄头,朝着外面跑了出去。

第31章 第一桶金

一个村子里八卦就是传得快, 崔何平恢复正常的消息跟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村子。

而他本人也被一家人围在中间,小心翼翼观察着。

崔何平不好意思地笑笑:“爸妈, 二弟小妹, 我真的好了。”

细究起来也不难圆, 崔何平表示自己那天送爷爷去就医时摔了一跤磕到头, 那时候脑子就清醒了一瞬。

后来过了几天, 在家看看电视, 他自己慢慢地想通了,脑子也就不糊涂了。

崔父崔母听得热泪盈眶:早知道买台电视那么有用,他们早就该买了!

圆了谎后,崔何平以后就可以作为一个正常人生活了。当天他便表示要和家里人一起下地干活,哪有成年男人天天在家干吃不做事的道理。

父母本意是让他再休养几天, 奈何拗不过他,只好答应。

崔何平兴致勃勃拿着镰刀跟家人出去割稻谷, 八十年代虽然农田包产到户各干各的了,但淳朴的村里人还是会在各家农忙时互相帮助,一起行动。

崔何平下田农作, 就像以前知青下乡第一次干活一样让人新奇, 村里人路过或是来帮忙都小小围观了一下, 笑着调侃他。

崔何平也大大方方跟人寒暄, 存了想表现的心思, 稻谷割得很卖力。

然而没过两小时, 他就有些受不了了。

他本以为自己小时候也是在村里长大, 对农活很熟悉, 很快就能适应,至少不会落后太多。

结果他只有最开始速度敏捷, 中期渐渐感到乏力,后来开始腰酸腿酸,想要休息;但偷偷看了看身边人,一个个干活猛如虎,他负责的区域落后太多,崔何平只能咬牙坚持。

赵风闲叹气:“虚啊。”

崔何平:“……”

一直干到大中午,太阳移到头顶上,小妹春花终于来送饭了。

崔何平跟着父母兄弟坐在田埂上,拿着盒饭狼吞虎咽。

吃完饭歇半个小时又开始干,还好几十年前农村温度不算很高,但也还是在太阳底下干了一天,直到天快黑才回去。

崔何平泡了个脚,躺在床上的时候感觉身体像损坏的机器零件,哪里都酸。

赵风闲开口:“这不是种田剧本哈,你可不要太沉迷,还是得想想生财之道。”

崔何平嗯了一声,他其实有一些想法,但前提是要有本金。

哪怕他要去海城,也得装点过路钱吧!听说华夏有些地方的人出去务工可以一条扁担走天下,兜里不装钱,一边走一边谋生,直到到达想去的城市。

但他承认他没这样的本事和决心,他怕自己在路上饿死或是出啥意外,兜里有钱才有安全感。

可是,家里才买了电视,崔何平实在是张不开口问家里剩多少钱,能不能交给他,他会带家里致富……这也太自大了吧!

赵风闲再泼冷水:“其实你如果走稳定路线,去海城还得弄到那里的暂住证,因为目前的政/策还没有完全让城市和乡村人口自由流通,你没有相关证明就想去别的城市,叫做偷渡。”

这个年代因为规章制度等还不够全面,下海经商的一批人多数钻了空子,偷渡去赚钱的并不少。

其实想要突破,有时反而需要一些冒险精神,可见勇敢是人类最稀缺的品质。

当然赵风闲并不是撺掇崔何平去做不合规的事情,而是给他提个醒。如果他下了决心,一定要提前打算。

崔何平枕着满腹心事入睡,不知过了多久,门外突然传来敲门声。

他猛地惊醒,只见外面天色才蒙蒙亮。崔何平打开门,没想到站在外面的是崔父崔母。

他连忙把父母迎了进去,三人坐在一起面面相觑半晌,主要是儿子成年了亲子聊天有点不好意思,不像小时候啥都好说。

正当崔何平忍不住询问父母来意时,崔父突然从裤兜里掏出皱巴巴的一堆零钱,摆在书桌上。

崔母抹眼泪道:“儿啊,这是咱们家里剩下的钱,总共一百多,你拿去吧,不够我和你爸再去借。”

崔父也拿出烟斗敲了敲,重新点烟,一边咂一边说:“回学校复读吧,好不容易读到高中,怎么能回来当泥腿子?”

崔何平愣了半天,猛地低下头,让人看不到他的脸。

不知过了多久,他哽咽道:“可是,我已经不想再考了。”

抛开现实世界他上班几年早把高中知识忘光了不提,这个年代的高考题目和他参与过的高考肯定也不一样。就算从现在开始备考,一年后也未必能考上。

高考是崔何平想过之后最先放弃的路,此时说出口,他以为自己会被恨铁不成钢的父母骂,却不想对面又叹了口气:“你真不想考,那就算了。”

儿子已经被逼疯一次,崔父是真的看淡了:“昨天我和你大伯去喝酒,他家小孩在镇上那所小学读书,你去求求你大伯,让他约班上的老师和你见一面,说不定能让你进那所学校!”

求人帮忙当然要有求人的态度,打点费他们已经准备好了。不过买东西根本花不了这么多钱,说到底还是给崔何平花的。

崔何平吸了吸鼻子,好半天才开口:“爸妈,我……”

突然,外面传来一声响动,把笼子里的老母鸡吓得咯咯叫。

出去一看,只见院子中心被踢得旋转翻倒的铁盆和少年跑出去的身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