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发病中
与他相比,卫文康却并无太大的波动。记性好又如何,只是帖经占些便宜,科考还是策论为王。
王夫子先前就告诫过他,切不能因为这一点长处就沾沾自喜,私塾里的人也只当卫文康基本功扎实,并没有多想,也就不知道除了秦百宣,私塾里还有个让所有读书人都艳羡不已的天才。
第92章 发家致富路
“天才是万万愧不敢当的,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小子这点本事也算不得什么。”
吴举人见他神色始终冷静自持,不由更加心喜。金儿这个哥夫找得好啊, 若是操作得当, 以后说不得还真能连带着自家都更上一层。
心下有了计较, 吴举人刚刚还隐隐带着的上位者的优越感一扫而空, 如今更多是投资下注的殷殷期盼。“我吴善浮平生最是爱才,能与卫老弟这样的人才结交也是一大幸事, 若卫老弟不嫌弃,日后定要多多来往才是。”
卫文康毕竟只是一介童生,吴举人连“不嫌弃”这种话都说出来了,结交的诚意不可谓不足,卫文康哪里会有二话,只连声道是吴举人抬举。
两人一个有心下注赌前程,一个诚心请教学问, 相处起来自然是颇为热络, 连吴夫人都知晓柳金儿有个亲戚如今是吴举人面前的大红人, 好是发了一通邪火。
卫文康的学业布上正轨, 柳天骄也终于能抽身出来做自己的事情了, 打头的一样便是算一下自家的家底。
腊月初的时候算过账, 家里一共是六十两银子, 年前本来赚了九两多, 在林屠户那事儿上花了八两,就只剩一两多,日常开销也零零碎碎花了不少。年后倒是一下子攒了十七两,结果卫文康县试、府试加起来就花了二十多两, 考完试又是养病又是在府城吃喝的,前前后后花出去近十两银子。粗略一算,竟然只剩下了四十多两银子。
柳天骄心痛难忍,赶忙又去把府试回来后赚的银子和小包他们交还的守铺子的银子扒拉出来,仔仔细细数了几遍。还好还好,如今家里三个行当都是赚钱的,平摊下来一个月大概在十两银子左右。这可是个了不得的数字,一个月十两,一年就是一百二十两,搁到以前完全想都不敢想。
当然,家里开销也大。铺子的租金是一年五两,算下来一个月就是四百多文。因着多了炸神仙肉和萝卜丸子的营生,柳天骄见小包兄弟和金泉一天都没多少空闲,便把工钱也涨了些,如今是四百文一月,两厢加起来,光工钱都是一月八百文。
人多了吃喝开销也大,家里的几亩地养这么些人定然是不够的,柳天骄又不是苛刻的性子,少不得要花钱买米粮,这一项每月便是五百多文。
肉食也不多算,一月怎么着隔四五日要吃一回肉吧,吃一回不能叫人连个肉片也见不到,那么五个人一顿起码得两斤肉,这样一个月便是一百多文。菜多是自家种的将就吃,但偶尔吃腻了也得买些豆腐、豆芽、粉条之类的打打牙祭,再加上油和各种调料,再省一个月也是一两百文。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家里每个月最基本的开销就是二两多银子。至于偶尔添置件新衣和其他什么零碎东西,这里都直接忽略不计了。关键还是卫文康读书的花费,越往上面走是越花钱的,卫文康再节省有些开销也避免不掉。
好在大头的束脩是去年就交了的,如今还没到一年,且王夫子说以后再不用他交。但笔墨纸这三样总是要买的,如今卫文康正儿八经考科举,可不能因为省这些小钱失了大头。因而笔墨纸这三样,平摊下来一个月怎么也得一两多银子。
与吴举人来往密切是好事,却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负担。总不能每回空着手上门拜访,再算上来回的车马钱,这一样不多算,一月估摸个五百文。
也就是说,卫文康这里每月少说消耗二两银子,这还是不自己购买任何书籍的情况。想到这里,柳天骄再次庆幸,去年家里最穷的时候,卫文康他爹留下的那些笔墨纸砚帮了大忙,不然,他当时还真不一定能咬牙把人送去上学。
基本开销二两多,卫文康读书二两,家里一个月的开销就是四两多。也就是说,一个月赚的那十两银子,到头来也就剩个五两左右。卫文康七月院试又是一笔大开销,柳天骄觉着估摸着起码得准备二十两。
柳天骄之前还觉着自己算账本领长进了不少是好事,这会儿倒觉着还不如不会算,每日里只看着有银子进账就成,也不必为了开销心疼。一年一百二十两银子啊,到头来能剩个四十两就谢天谢地了。柳天骄本来还以为过些日子就能把猪肉铺子买下来,如今想想,今年能把这个目标实现就不错了。
不行不行,还是得加把劲赚银子才是。柳天骄趴在床上萎靡了一会儿,又斗志昂扬地爬起来。想过好日子哪有那么容易,没瞧人家郑家家主人都要不行了还强撑着身子赚钱吗?他还这么年轻,多干努力两年,买铺子买地的压根不是什么事儿。
许是柳天骄天天在那祈祷,老天爷阴寒了几个月的脸,总算是慢慢有了暖意。自打卫文康府试后,气温一日比一日高,草木生出嫩绿的新芽,姗姗来迟的杏花开罢,桃李又接连登场,白的粉的团在一块儿,远远望去似烟霞笼罩,美得如梦如幻。
当然,柳天骄这种大老粗是没有闲情逸致欣赏这些的,路过了只会跟卫文康念叨一句,今年花儿开得挺多的,肯定得结不老少的果子,可惜了,咱家都没种。卫文康就说改日陪他一起去买些果树苗子,挑那种年数长的,过不了几年就能吃上。柳天骄想了想又说还是算了,家里如今人多,米粮和菜蔬消耗都大,过些日子还要养鸡鸭,院子里的空档处都种上菜蔬都不够,就不浪费地方了。卫文康也随他。
但春天对于柳天骄来说也还是有别的吸引的。他喜欢上山挖野菜掰香椿芽子,野菜焯水后加上肉末,蒸包子包馄饨都鲜得不得了。香椿芽子更是他的最爱,切碎后和鸡蛋液和在一起,锅里放些油,简单一煎,那味道就绝了。要不是心疼鸡蛋和肉,柳天骄觉着自己能一天三顿吃这些野味。
当然,春天也不只是有美景美食,还有一大堆活。一年之计在于春,空了一冬天的地里渐渐多了人影,柳天骄自然也不能安生坐着了,吃饭的人却多,可不得好生把土地伺候着。紧赶着稻谷种下去,其他的都还没有顾上,就得忙着干另外一桩要紧的活儿。
气温升起来了,树林子里偶尔能看到五颜六色的蘑菇钻出来,量不多,也是乡下人家难得的美味,空闲了总愿意三五成群地去山上采,运气好碰上城里人喜爱的鸡枞那些,还能发个小财。
柳天骄从不与村里人一起去采蘑菇,因为他正和何招娣学着种呢,每日里忙得不可开交。
“何姐姐,蘑菇不是都长在土里吗,怎么用稻草?”
“稻草才是关键呢,我那回就是发现家里的湿稻草上长了蘑菇,才想起能不能自己种。”
柳天骄听他这么说就乖乖照做了,何招娣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天天往这边跑,肯定还是有把握的。
把稻草塞到弄好的木头孔里,撒上何招娣之前碾碎的蘑菇种子,接着再盖上一层稻草,最后再喷些水,蘑菇便算是种完了。何招娣说往后只要注意着天气,不叫大太阳晒到,过上十天半月,蘑菇便能自己个儿长出来。
柳天骄便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每日里总要去蘑菇地里看上几回,有时候晚上做梦都是蘑菇长出来了。
终于,到了十二天的时候,柳天骄在灶房做早食,江闵兴冲冲地跑了进来,跟他说蘑菇头出来了。柳天骄哪里还顾得上早食,把手里的锅铲一扔就飞一般跑了出去。
“哪呢,哪呢?”
“白色的,凸起来的东西,你瞧见没?”
柳天骄顺着江闵的手指看过去,“这东西真的是蘑菇,怎么一点儿蘑菇的样子都没有?”
江闵倒是笃定,“何姐姐说了,蘑菇才长出来就是这个样子,不信你等她下午来瞧。”
下午,何招娣来看过后确定这些长出来的小东西就是蘑菇,还说第二天就会变色,到时就能看出蘑菇的样子了。
柳天骄便巴巴地在地里守到深夜,还是卫文康来才把人拖回去。第二天柳天骄又起了个大早,拿着蜡烛去地里细细观察了一番,终于确定,他的蘑菇是真的发出来了。
山上的蘑菇虽种类多不要钱,可它少啊,在城里最常见的白蘑就得十二三文一斤,珍稀些的牛肚菌是二三十文一斤,最受欢迎的鸡枞一斤要卖到上百文,其他更值钱的种类柳天骄就没见过了,只知道有些贵的甚至能卖上几两银子一斤。因而一到采蘑菇的时候,村里老老少少才都愿意到山上碰碰运气。
柳天骄要求也不高,只要能出寻常的白蘑就行,一日里来上个十来斤,也是笔不小的收入了,再多柳天骄是不敢想的,毕竟也没花多少力气。
因而每日里见越来越多的蘑菇头钻出来,慢慢长出伞盖、肥肥的伞柄,柳天骄心就像热锅里的水一样,一日比一日沸腾。
第93章 采蘑菇
七日后, 第一批蘑菇到了能采摘的时候了。柳天骄拦住众人,夺得了第一个采蘑菇的权利,小心掰下来,生怕弄坏了一点点, 完了还用袖子小心擦干净, 说要拿回去做汤。众人表示了支持, 同时提议, 一定要用荤油煮才香,柳天骄便决定做三鲜汤。
三鲜汤顾名思义是三种主料煮成的汤, 比较受认可的是蘑菇、豆腐加西红柿的搭配,可这四月的天去哪找西红柿,只能将就着换另外一种。
柳天骄这回换的是毛毛菜。这玩意儿只要不是天特别冷就能活,关键是长得快吃起来也鲜。年后柳天骄就抽空往地里撒了些种子,用草垫子盖着,多久都没有动静,柳天骄还以为天太冷都死光了, 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天气暖和后又发了出来。如今正是脆嫩的时候, 柳天骄做饭时想不到吃什么菜就爱去薅一把。
毛毛菜切成小截截, 蘑菇切薄片后又改刀切成丝, 接着处理嫩豆腐。以前柳天骄不明白豆腐怎么还有软嫩之分, 后来听他师傅说才知道, 北方的豆腐是压得很紧实的, 吃起来味道更浓厚些, 不像他们南方的豆腐一碰就散。
做三鲜汤的嫩豆腐为了保证入味,要切成薄片,这可是很考验手艺的,稍不注意就成了沫沫, 倒也能吃,就是汤水会浑浊些,卖相就没有那么美。当然,对于柳天骄这个耍惯了杀猪刀的人来说,切个豆腐丝完全就是小菜一碟。
切好的豆腐丝要用温热的盐水泡一泡,为的是去掉豆腥味儿。这法子村里人都知道,算是口口相传的秘方。没办法,买不起肉又吃腻了菜叶子,村里人就爱逮着豆腐折腾,还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素肉”。柳天骄对豆腐这东西感觉一般,但加蘑菇煮三鲜汤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只要找到合适的搭配,再寡淡难吃的食材都能做出不错的味道来。
准备好主材,接着就是调料。生姜同样切成细丝,葱花切末、香菜切段,再磕个鸡蛋搅匀,另外准备小碗加淀粉和清水调和一下。三鲜汤是不放辣椒这些重口味的东西的,但些许调料还是要有。柳天骄准备了一个小碗,里面放些酱油、醋、盐、胡椒粉,搅匀后备用。
几个好吃嘴看着柳天骄折腾半天,锅都还没有烧,有些心急。
“骄哥哥,不是说蘑菇随便煮煮都香吗,你弄这么些东西做什么?”
柳天骄郑重其事,“这可是咱们种出来的第一朵蘑菇,哪里能随便煮煮,我定要将它做成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何招娣客观点评,“加了这么些好料,可能不一定能吃出蘑菇本身的鲜味儿来。”
柳天骄一寻思,好像是这个道理,“那要不待会儿再另外清炒个蘑菇?”
何招娣自然是点头,“可以啊,把三鲜汤做完咱们就试一下。”
柳天骄说着就指挥烧火的小包烧开水,自个儿又挑了些模样好的蘑菇切成片,另外准备些葱段、蒜片备着。
三鲜汤准备材料麻烦,煮起来却是很快。水开加姜丝、蘑菇丝,搅拌均匀,煮熟,接着下入豆腐丝,搅匀,和在一起煮一会儿。待锅内汤烧开后撇去浮沫,免得影响汤的清亮,接着加入调好的料汁,一阵扑鼻的香味儿直往每个人鼻子里钻。
江闵咽了下口水,有些不好意思,“虽说麻烦了些,论味道,应当还是三鲜汤更胜一筹。”
柳天骄得意的笑道:“那是,不然你骄哥哥我能舍得加个鸡蛋?”
天冷了鸡都不下蛋,价钱能比平时涨个两三倍,村里人哪个舍得吃啊。柳天骄这个家里没养鸡要花钱买蛋的更是看到鸡蛋问也不问了,也就是开春过后,鸡蛋价格跌了不少,柳天骄才又舍得买了些,抠抠搜搜地隔段日子蒸碗蛋羹一人分几勺子。毕竟鸡蛋再好能有肉解馋?
当然,对有钱人家来说就不一样了,人家鸡蛋肉都要,每回柳天骄瞧着他们冬天买贵价的鸡蛋都咂舌,想着要不要自家也养些。结果一问,冬天养鸡蛋可是费老事,又要烧暖房又要磨虫子粉添营养的,一不小心生了病还可能全军覆没,柳天骄就歇了心思,寻思天气暖和的时候养些够自家吃的就行了。
说话的工夫,估摸着差不多了,柳天骄淋入水淀粉勾芡,勺子搅拌至浓稠,最后转着圈淋入鸡蛋液,待漂亮的蛋花浮起来就准备出锅了。煮三鲜汤一般还要滴些香油的,家里没有,柳天骄也没强求,最后加了些葱花末、香菜末就算是完成了。
柳天骄做菜分量上一向大气,三鲜汤舀起来有满满一盆。瞧几个人吸着鼻子搓着手有点迫不及待的意思,柳天骄毫不犹豫地一个锅盖盖上去,直接把香味儿隔绝大半。哼,谁叫他做菜的还没嫌麻烦,这几个叽叽咕咕的,必不能让他们这么快吃上。
众人眼神里都透出失望来,只得又把口水咽回去。
清炒蘑菇是很简单的,把切好的蘑菇放到开水里焯烫一会儿,捞出过凉水,有人说这一步是为了去掉蘑菇的腥味,有人说这样炒出来的蘑菇更加嫩滑。对于柳天骄来说,这两样都不关键,关键是炒蘑菇时加水就容易湿哒哒的难吃,不加水干炒那得多费油啊,为了省油,柳天骄愿意多费一点事。
焯完水的蘑菇压一压去掉水分,接着锅内加油和葱段、姜片,爆香,柳天骄习惯性地想放辣椒,为了吃到蘑菇最纯正的香味儿,还是放弃了。
片刻后,调料的香味儿窜出来,柳天骄把蘑菇放进去,翻炒一会儿,确保熟了再盛出来。这玩意儿可是开不得玩笑的,每年都有听说吃蘑菇中毒的,运气好晕乎半天就没事了,运气不好直接躺板板的也有。对了,躺板板就是直接去见阎罗王的意思,明显柳天骄是不想的,他的好日子可是才刚刚开始呢。
一菜一汤做好,今天这蘑菇宴便可以开始了。谁都没有理会一旁的糙米饭,上桌就开始往蘑菇上伸筷子。
何招娣先尝了口清炒蘑菇,接着脸上的笑意就盛满了,“骄哥儿手艺真好,怎么能把蘑菇做得这么好吃?”
金泉也跟着一个劲儿地点头,“怪道不说年年都有躺板板的人,大家伙还不信邪地采蘑菇吃呢,味道是真的好。”
江闵听多了评书,比他们几个有文化些,来了句,“口感嫩滑,鲜味儿绝了。”
柳天骄来了口香味儿浓郁的三鲜汤,也赞叹,“味儿确实好,一点儿不比山上采的蘑菇差。”
当然,非要说比山上采的蘑菇好那就是他们敝帚自珍了,关键是没有树林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挤压,这蘑菇形状均匀,个头都不小,拿出去应当能卖个好价钱。
何招娣跟柳天骄是想到了一块儿的,“蘑菇这东西是最等不得的,既然品相和味道没有问题,咱们明个儿就采去镇上卖?”
忙活了这么些日子可不就是为了钱吗,柳天骄当即就开始给自己人分配任务,“小江闵卖东西最是有能耐,明个儿开始你就负责跟何姐姐一起去卖蘑菇,我摊子这边走不了,有什么力气活就只能仰仗金泉了,何姐姐你觉得怎么样?”
何招娣想了想道:“明个儿我跟着去瞧瞧情况,看看大家伙对咱们蘑菇有没有什么意见,要是没什么问题,往后我还是留在家里,人都走了家里的蘑菇就没人照看了,我留下放心些。”
她明白柳天骄这么安排是怕她多心,毕竟合伙的心意,卖蘑菇的时候全安上他的人,钱财方面很容易说不清。可何招娣对柳天骄很信任,并没有这方面的忧虑,只想发挥自己的长处,把这生意做起来。
柳天骄也不是个客套的,听了何招娣的话也没再推辞,直接道:“那就这样,卖蘑菇的钱就按我们之前说好的五五分成。至于小江闵,这回干得好我直接单独给你开工钱,先按一百文来。金泉和小包也辛苦了,这生意要是能做下去,咱们再涨工钱。”
江闵平时抠的是啥,那自然是对银钱的无限爱意啊。一听柳天骄这话就忍不住乐开了花,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好,自己这么小本来就干不了多少活,骄哥哥还供吃供喝的,已经很吃亏了,于是忍痛拒绝道:“算了,骄哥哥还是等我大些再给我开工钱吧。”
柳天骄便道:“先别急着推拒,我说的是干得好才给你发工钱,你还不一定能拿到这个钱呢。”
江闵对于自己卖东西的本领还是很自信的,“怎么可能干不好,保证卖得又贵又快。”富人不都爱吃山珍海味吗,蘑菇也算得上山珍了,到时往那些有钱人的巷子里多钻钻,怎么可能卖不出去。
“那等你卖得好再说。”柳天骄一锤定音,见金泉和小包也张了张嘴有想推拒的意思,直接道:“我柳天骄的性子你们也知道,我吃肉绝不会让兄弟们汤都喝不上,赚不到钱也就罢了,赚到了钱就得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对金泉和小包兄弟俩的待遇,柳天骄以前也是认真想过的,雇他们本就不是纯粹为着纯粹的利益,没必要反倒把关系生分了。一个好汉三个帮,他和卫文康这种没有依靠的,结交几个正儿八经的兄弟还是很有必要的。
至于会不会把他们的心养大了,柳天骄其实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说不会,但不这么做又能怎么办呢?家里就他和卫文康两个,累死累活也做不了多少事情,更不用说像卫文康参加考试的时候,家里一个人都没有,总不能把生意停下不做了。既然少不得要雇人,比起村里那些各怀心思或者外边那些不知根底的,柳天骄还是更愿意相信小包他们。
第94章 开张
当然, 人手问题还有一个法子可以解决,那就是买人。如今买一个人倒是不贵,金泉他们两三年的工钱也就够了,可问题是买了人还是要供人吃喝, 发些月银, 柳天骄了解自个儿的性子, 到时候不可能自己吃肉, 眼瞧着奴婢饭都吃不饱,这样光伙食开销就不少。家里的生意又不稳定, 买少了忙不过来,买多了又负担不起。
总之,算来算去,柳天骄还是决定维持现状,把待遇搞好一点,他们应当也不愿失去一桩好差事。卫文康比他想得更多些,也更能拉下脸来。
自从神仙肉的法子出来后, 卫文康就写了个契书叫小包兄弟和金泉签了, 要求不经过他们允许, 不能擅自将家中任何配方和经营的法子流传出去, 小包兄弟和金泉都是毫不犹豫就签了。
人都不是傻的, 柳天骄和卫文康待他们如何自己心里不清楚吗, 没得那么忘恩负义的。再说个更功利些的话, 真把人惹到了, 柳天骄那把杀猪刀也不是好玩的,更不用说卫文康这个眼看着越发有前程的童生。
小包兄弟俩年纪小想得少,金泉可是细想过的,如今柳天骄这里给的工钱高, 还包饭,一月少说也能存下个三百文,一年就是三两多银子。再干两年娶个夫郎,买几亩地,再生几个娃娃,好生养着,待大了就送去读书,不说让卫文康帮着教,想必引荐个夫子是不会拒绝的,只要有一个中用的,他们家以后也算是起来了。
要不说有些人天生就是能让人死心塌地追随的呢,有能耐给大家挣好前程,又有本事压住歪心思,只要柳天骄在的地方,总能叫人感觉出蓬勃向上的朝气来。
卖蘑菇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晚上天意擦黑众人就睡下了,为着明日的生意养精蓄锐。
蘑菇这东西完全是一天一个样子,昨日还只是零星长大了一部分,晨起去看就是一大片一大片的了,撑着嫩嫩的伞盖,张扬着独有的香味儿。众人脸上都挂满了喜意,话都顾不上说几句,就开始小心翼翼采着蘑菇,没多久就装满了三个竹背篓,估摸着二十多斤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