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发病中
沈知行和秦百宣眼睁睁看着锅中多了一条鱼,个头不小,蹦得老高,接着是第二条第三条,两人脸上得笑一点点垮了下去。
秦百宣骂了沈知行一句:“废物。”
沈知行回了他一句:“彼此彼此。”
然后静默几息后,两人往岸边冲去,“嫂子,你怎么做到的,快教教我。”
“嫂子,这湖里的鱼还多吗,借你的竹竿试试。”
柳天骄上了岸,从身上掏出一把小刀,顺手就开始剖鱼。“又多又笨,州城的人都不爱吃鱼吗?在安泰,就没有几条鱼能活到这么大的,早就被人抓干净了。”
卫文康笑道:“我说你能抓上鱼来,他们还不信,说这湖里的鱼太精灵。”
沈知行:“……有吗?定是卫兄你听错了,我是说我都抓不上鱼来。”
卫文康:“就当是我听错了吧,沈兄和秦兄确实还是差了些。”
秦百宣不满,“说得卫兄好像会抓鱼一样。”
卫文康脸上笑意更深了,“我夫郎这么厉害,我无须会呀。”
江闵同情地看了战败的沈知行和秦百宣一眼,真是笨死了,上赶着听卫哥哥炫耀。
因着围观柳天骄抓鱼,几人迟迟没有去采野菜,为了早点吃上饭,最后还是全员出动。秦百宣就不用说了,他那家境,别说不知道野菜在地里长什么样,就是端上了桌子也是一顿换一个花样,哪里分得清。
沈知行倒是个从小干活的,野菜当饭吃的日子没少过,这回可算是扬眉吐气了。一边干活一边考校秦百宣,“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末了还要摇着头加一句,“这你都不知道?”
秦百宣初时还能忍着,最后忍无可忍,“又不是科考典籍,我不认识又如何?”
沈知行装模作样道:“不认识问题可就大了,试想你入朝为官后,若是被分到穷乡僻壤,饭都吃不饱,守着野菜却不认识该如何是好?”
秦百宣:“……分到穷乡僻壤我也是朝廷官员,有俸禄,饿不死。”
沈知行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却还是不死心,“万一朝廷俸禄没及时发到呢?别以为不可能,如今户部拖欠银子的例子可不少。”
秦百宣:“我家中还多少有些积蓄。”
沈知行恍然大悟,“你说的好有道理,可我就是比你认得的野菜多。”
秦百宣:“……”在州学时怎么没瞧出来,这人好生无聊。
柳天骄跟秦百宣同感,悄悄问卫文康,“沈秀才平日里行事都这么奔放吗?”
卫文康笑道:“存心逗秦百宣的,估摸着是没见过这样的世家公子。”
“什么样的?”
“外表冷淡,心地赤诚。”
他们这三个里头,说来奇怪,外人瞧起来定是他和沈知行脾性好,秦百宣一看就是高傲冷淡的世家公子,实际上相比于他和沈知行的趋利世故,秦百宣最是良善。
沈知行今日百般招惹,又是把人拖下水,又是各种言语调笑,应当都是故意的,看看秦百宣是不是值得真心结交。毕竟再是趋利避害的人,也是希望有一两位知心好友的,特别是日后要走仕途的人,踽踽独行过于孤寂。
柳天骄不明白其中缘由,卫文康也不愿意与他细说,以自家夫郎的为人,若是知晓沈知行如此会算计,多少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但对于沈知行的做法,卫文康其实并没有多少意见,毕竟他俩才是真正的同类。
“骄哥哥,快看,野栗子。”
“还真是,今日运道不错。”柳天骄见前面果真有好几颗野生栗子树,有些果子都已经炸口了,也顾不得和卫文康说闲话了,在边上弄了根长竹竿,就要去打板栗。“都离远些,砸到人头上可不是开玩笑的。”
几人都听话地离得远远的。
柳天骄力气大,几杆子下去果子就落了一地,招呼着众人全部捡起来,装了大半背篓。“要是有蜂蜜就好了,还可以给你们炒板栗吃。”
江闵想起从前哥哥掏蜂蜜被盯了好多包的场景,一个劲摇头,“不了不了,煮来也好吃。”
沈知行看前面有农家小院,道:“板栗炖鸡最好,我去买一只。”
柳天骄笑道:“倒是个好主意,你快去,前面还有野果子,我们先去采。”
“好,我再顺带瞧瞧他家有没有别的好菜。”
别说如今山里的好东西还真不少,柳天骄爬树上摘了些野葡萄,又弄了些柿子,正准备回去,转眼一瞧地上还有一片大宝贝。“好嫩的鱼腥草。”
卫文康和江闵默默后退了一步,“骄哥儿,菜已经够多了,再弄那么些也不够吃啊。”
柳天骄轻哼一声,“你俩就是不识货,这东西才是好货。”
秦百宣看着那俩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样子,默默拿起一根棍子,挖的很是卖力。
柳天骄如获知音,欣喜不已,“秦秀才,原来你也喜欢吃鱼腥草啊。”
秦百宣一本正经道:“鱼腥草对身体好,岂能因为不喜欢就不吃。”
柳天骄赞道:“可不是这个道理,待会儿得叫他俩也给我吃。”
卫文康:“……”他错了,什么心地赤诚,都是骗人的。
待沈知行回来的时候,柳天骄和秦百宣已经挖了好大几捧鱼腥草,够今日吃的不说,两人还商量着带些到州学,叫江闵弄来给他们吃,败火。
沈知行也很赞同这个决定,“鱼腥草是最好吃的野菜了,州城都没有几个识货的。”
卫文康和江闵再也不想说话。
好在今日除了鱼腥草,别的都是好菜。沈知行带回来一只老母鸡,几个鸡蛋,还有花生、红薯。
这会儿不早了,炖鸡做兔子都耗时间,柳天骄干脆先弄了两样零嘴儿顶饿。一样是盐水花生,一样是烤红薯。沈知行眼光不错,挑的花生红润饱满,煮出来脆嫩清爽,越嚼越香。烤红薯胜在好玩,柳天骄指导,大家伙亲自埋的自己的,刨出来的时候还没吃就开始比较谁的味道好。
卫文康和江闵都把自己烤的红薯递到了柳天骄嘴边,眼中的胜负欲很明显。
第152章 美食
柳天骄“啊”一声张大嘴巴, 对着两个烤红薯一口就咬了下去。“嗯,不错,都挺甜的。”
江闵问他,“哪个更好吃?”
“让我细细品尝一下。”柳天骄说着又咬了一口, 然后道:“一样甜, 一样的好吃。”
江闵不乐意, “怎么会一样呢, 明明我的红薯更软糯。”
卫文康语气平淡,“软糯有什么用, 骄哥儿更喜欢吃焦一点的。”
“骄哥哥,你还没说哪个更好吃呢。”
“都好吃。”
江闵不依不饶,“不行,必须得选一个出来。”
卫文康也没有放过他的意思,“总有些微差别,骄哥儿你仔细品一下。”
给台阶还不下,这俩货是要上天?柳天骄忍无可忍, “你们闲得慌是吧?给我干活去。卫文康, 你去把鱼给我剁出来。江闵, 去洗菜。”
沈知行瞧着卫文康默默转过身去, 用他那白皙纤长的手, 老老实实地剁着鱼, 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秦百宣问道:“你笑什么?”
沈知行摇了摇头, “没笑什么, 只是觉得秋日的暖阳格外舒适。”
秦百宣瞧了瞧天上,云层飘散了些,阳光洒落的更多了些,却没有一点燥热感, 只叫人浑身暖洋洋的。“确实舒适。”
然而,他们的舒适维持了不过几息的时间,那边就传来江闵的呼喊,“沈哥哥、秦哥哥,快来干活啦,还有好多菜没切。”
沈知行大声回了句:“你要懂得尊师重道,切菜的活计就交给你了。”
秦百宣冷着脸拍了沈知行一下。“你要先懂得尊老爱幼,在州学没空也就罢了,出来了还让江闵干活?”
沈知行干脆往后一倒,四肢大张躺在草地上,懒洋洋地不想动,“那你先过去,我容后就来。”
秦百宣一把将人拉了起来,“不行,好兄弟要同进退。”
“谁跟你好兄弟?”沈知行嘴上嘟囔着,却还是顺从地站了起来。
人多力量大,几个小工在江闵的指挥下干得井井有条,柳天骄便只用掌着灶台,大大加快了进度。
一个时辰后,饭菜的香味儿都要把人嗅觉刺激得麻木时,柳天骄终于宣布道:“可以开饭啦,大家快摆桌子。”
“得令。”江闵说着从湖里打水,把一块比较平整的石头细细擦干净,然后铺上将将从林子里摘回来又洗干净晾干了水分的大叶子,饭桌便算是好了。
卫文康把同样洗干净的大叶子铺开,装上米饭,又把边角折了折,充当饭碗。
另外两个就端起了菜。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只烤兔,外表金黄油亮,还响着“滋滋”的声音,都不用尝,就能想象到有多么酥脆多汁。鱼的个头相较之下就小了些,卖相却不遑多让,外皮焦香,上面还淋着红亮亮的酱汁,一瞧就知道味道该有多刺激。
剩下的虽说都是素菜,但同样不差。凉拌的鱼腥草,根都嫩得能掐出水来。蘑菇是煎的,放了些油盐、蒜块和辣椒段,虽然从前没有吃过,但光凭下锅时那个香味儿就知道难吃不到那里去。还有清炒的扫帚苗、凉拌的马兰头、野香葱摊蛋等等,竟是杂七杂八摆了一大桌子。
柳天骄最后连锅端上了桌,“板栗炖鸡,要不是等它,咱们早就能开饭了。”
沈知行笑道:“这道菜可是一绝,等再久也值。”
“好了好了,快吃。”
柳天骄嫌瓷碗带着磕磕碰碰的容易碎又沉,就干脆没带,大家也不介意,弄了几截竹筒当汤碗。没想到叫新鲜的竹子清香一和,反倒是越发显出鸡汤的香浓来。
后来沈知行和秦百宣吃过的山珍海味数不胜数,鸡汤更是喝得腻歪,却都没了记忆中的滋味儿,细细回想之下,怀疑就是因为盛汤的碗不对。
一筒鸡汤下肚,众人迫不及待啃起了兔子。五个人四只兔腿,柳天骄给他们一人分了一只,江闵正想说他不要,把那只兔腿留给骄哥哥,就看到卫文康已经把他的兔腿凑到了骄哥哥嘴边,两人你一口我一口的,吃得好不香甜。
江闵冷哼一声,然后狠狠地咬住了自己那根兔腿。罢了,他算是看清了,自己就是个多余的。
沈知行把读书人的礼仪抛到了十里外,一边狼吞虎咽,还一边凑出空来,用他丰富的学识把柳天骄的手艺夸出了一篇锦绣文章。
秦百宣动作优雅,但话少,牙口显然也不错,消灭美食的速度不比沈知行慢。
和着最后一点鸡汤,把碗里的米饭扫荡完,沈知行揉了揉自己的肚子,感觉比来时重了好几斤。“嫂子,你干脆别回去了,就留在州城开酒楼,你这手艺,保证客似云来。”
秦百宣也表示了赞同,“州城的吃食就没有拿得出手的。”
柳天骄笑道:“可没有这个本钱,州城的铺子租金贵得很。”
秦百宣道:“我名下有几间铺子,地段都还不错,嫂子您看哪个合心意,拿去用就是了。”
沈知行赞道:“秦少爷的财大气粗还是有些用处的。”
柳天骄自是不可能白用人家的铺子,“罢了,我毕竟没有正经学过厨艺,就不糟蹋秦秀才的铺子了,日后有机会再说吧。”
秦百宣不死心,“嫂子过谦了,您的手艺足够了。”
卫文康笑道:“秦百宣你的铺子还是留着吧,骄哥儿的酒楼等我日后给他挣。”
柳天骄也笑了,“对对对,我等他给我挣。”
秦百宣只能遗憾作罢,还说这酒楼要是开在他的铺子里,唐睿必然奉他如神明,可惜了。
吃饱喝足,躺在草地上晒了会太阳,几人便收拾了东西到各处走走。他们来的这地方并不是什么出名的景点,只是因着风景好,好些人城里人愿意来瞧个新鲜。
路上还遇见了卫文康州学的几个同窗,见到卫文康出现在这里还有几分惊讶,“卫兄,你不是说今日有事要待在州学吗,怎么又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