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休后世子求着我做他夫郎 第89章

作者:日进斗金 标签: 强强 生子 种田文 甜文 爽文 基建 古代架空

两辆马车也从宝阁号的舱底被牵了出来。沈宣瞧着马儿坐了几日船,似乎也折腾的瘦了些,特地让无心无忘一会儿去买些豆子喂它们吃。

这砂州的码头可不比达州,码头沿岸只有零零星星的一些卖鱼虾水产的小生意人,之后就是一片荒芜的沙滩,瞧着荒凉的很。

薛凤麟仔细看着四周的环境,眉头紧锁,许久后才叹了口气道:“都说砂州地处偏远,是出了名的贫苦之地。”

“只是纸面上看的,远不如亲眼目睹让人印象深刻。这砂州的码头,别说与达州相比,就连前面停泊过的蓟州都不如,实在是太过寒酸了。”

“世子,咱们先赶路吧,没准城里会热闹起来。”无心见薛凤麟似乎心情不悦,连忙在一旁说道。

“无心说的是,我们先去府邸里吧。”沈宣也笑着开口说道。

薛凤麟看了沈宣一眼,待他坐在马车后,才跟着他身后上去,握了沈宣的手道:“陪我到这等荒僻之处赴任,苦了你了。”

沈宣闻言笑笑道:“我可不是来陪你吃苦的,你若是对整治这砂州毫无信心,又怎么可能舍了翰林院的差事,特地选了这砂州知州的职位来赴任?”

薛凤麟这才露出一抹笑容,看着沈宣说道:“我想些什么果然都瞒不过你,我的确是对这砂州的治理有些信心。”

“毕竟与这砂州一海之隔就是南洋的乌莱国。那岛国虽不大,但却也不算贫穷,且与大晋常有往来通商,发展的有声有色。”

“砂州与乌莱环境气候都差不多,没道理乌莱能够过富庶,砂州却成了大晋出名的贫穷之地。”

“难怪我见你这一路在船上,每日都在研究南洋相关的书籍,里面怕是有不少乌莱商农相关的资料。”沈宣说道。

薛凤麟一路看了不少南洋游记类的书籍,有大晋人写的,也有南洋人写的。里面不少都详细的介绍了南洋诸国的习俗与风光,还有当地百姓的商贸与种植产业。

每每看到有用的信息,薛凤麟就会将其记录下来,如此整整十日下来,他也整理了厚厚的一摞资料。

马车一路朝着砂州城里驶去,大约半个时辰以后,便到了砂州城的城墙门口。

砂州城贫困失修,城墙只有一丈多高,且不少地段连土砖都脱落了,显得有些破败不堪。

薛凤麟到了城门口后,才发现门口竟然只有两个守卫,看着年岁颇大,已是老弱残兵。

将官文交给那守卫,表明自己身份以后。那守卫们才知面前的年青人竟然是朝廷新派来的知州。

他们连忙一人给薛凤麟带路,一人则快马加鞭去通知城中的州同和州判。

晋武帝派了薛凤麟来砂州赴任,自是把之前的砂州知州给调走了。

要说这砂州穷乡僻壤,本地的官员被分配到此地的,也是没抱过任何升官儿的希望了,一个个都是在混日子。

没想到晋武帝一道御令,砂州的前知州就被调到了其他州县。虽说职位上没有升级,但那里比起砂州,也算是富庶了许多,今后若无大错,日子也是比在砂州要有前途的多了。

砂州府衙里,州同陈文勋与州判石锦荣正拉了推官和知事打叶子牌。

忽然听见门外慌慌张张的传来一声报信,接着就有一四十出头的老兵冲入衙门,对着几位长官说道:“陈大人、石大人,还有各位大人……外面……外面……”

“那京中新来的知州大人已经快要到了!”

陈文勋与石锦荣早就知道京中今日会派一名新的知州赴任,只是砂州这等地方,没什么前途,谁来都一样。若非走了狗屎运,如前任知州一样突然被调离此地,那一辈子也就这么回事儿了。

听到那守门的老兵来报,石锦荣倒还犹豫了一下,陈文勋却是不紧不慢的说道:“急什么?来了就来了,有什么可慌的?”

说完以后,他又打出了一副好牌,那石锦荣与手下的推官和知事,见陈文勋这般态度,便也按耐住了方才的一丝心虚,也跟着继续打起了牌。

那石锦荣还奉承的说道:“还是陈大人你沉得住气啊,听到新任知州的消息,竟然半点不慌!”

陈文勋这才笑道:“我听说那新赴任的知州,是京中纨绔,不过二十出头,与我小儿年岁差不多。这等年纪,养尊处优惯了,纸上谈兵倒是还行,论起实务,哪里懂得有我们多?”

“他初来乍到,又不熟悉砂州事务,少不得要仰仗我们帮扶。到时候有的是他求我们的,我们又何必怕他?”

那石锦荣与下面的推官和知事听了,便觉得陈文勋说的颇有道理,不住连连点头,一颗心也完全放了下来。

又过了好一些时候,衙门外传来皂班的喊话,说是知州大人已经到了。陈、石等人才将手中的叶子牌放下,也不遮掩一二,就这么直接起身朝着衙门外面走去。

再说沈宣他们进入砂州城中,薛凤麟却突然叫停了马车,从车上走了下来,让那城守给他带路,说要在砂州城中转转。

那城守在城中值守多年,哪儿见过这般不按理出牌的长官,立时一愣。但他见薛凤麟一脸严肃,自是也不敢反驳上官的话,便也只得按照薛凤麟吩咐的来做。

沈宣也从马车上下来,与薛凤麟一同在砂州城中散步。

砂州城不大,别说比起京城,比之乐州都要小上一圈。且与其他繁华的城市相比,砂州城里的房子都普遍又颇又矮,整个城中除了城中心的钟楼,竟然都没有一幢超过二层的房子!

因着是海滨城市,砂州的路面上倒是挺干净的,但沈宣陪着薛凤麟一路走去,竟然都没能看到一条像样的商业街。

路边有些许做生意的,也是卖些小鱼小虾,针头线脑。也就是快走到衙门附近了,才算是有几条稍稍繁华些的街道。

那街道两旁也有些饭馆酒楼、绣庄布庄的。还有一些用白墙黑瓦围住的宅子,瞧着倒是修缮的不错啊,院子里枝叶茂密,大门也十分气派,一看就是砂州当地的地方官与有钱人居住的地方。

沈宣陪着薛凤麟一路走了过来,见一路上遇到的百姓一个个穿得都破破烂烂,家贫如洗,心中也颇有些不是滋味。

终于到了衙门门口,那带路的城守进去报信,薛凤麟则面色一沉,径直朝着大堂中大步流星的走去。

他们方才到了砂州门口时,早就已经有人去了衙门报信。此时他们人都到了,衙门门口却空无一人,并未看到有人迎接,可见这州府里的几个老人并未将薛凤麟这个新上峰放在眼中。

沈宣心知肚明,跟在后面快步走了进去,便看见从衙门后方大摇大摆的走出几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

为首的穿着州同的六品官服,与薛侯爷看起来差不多大。稍次的七品州判则略年轻一些,但也三十八九了。

此时他们一行人见了薛凤麟,才佯装惊喜的迎了上去,一脸笑意的上下打量了薛凤麟一遍,才开口说道:“原来是新来知州薛大人!幸会幸会!大人从京中赶来,舟车劳顿,一定辛苦坏了,赶紧快快请进!”

薛凤麟闻言挑了挑眉毛,倒是并未多说什么,而是跟在他们身后走了进去。

刚一到了办公的房间,就看到了桌子上扔着的那副叶子牌。

见他眼神飘到那叶子牌上,陈文勋与石锦荣对视一眼,故意岔开话题说道:“薛大人,您今日刚到砂州,也不知安顿下来没有?”

薛凤麟此时才道:“还未安顿,也不知朝廷的府邸安排在了何处?”

那陈文勋连忙说道:“是我的不是,竟忘了让人带薛大人你们过去好好安顿,歇息一番。”

说完以后,他才连忙叫了一个衙内过来,让他将薛凤麟带到知州的府邸。之后又对薛凤麟道:“那知州大人您就先去安顿吧,等您安顿好了,再来衙门当差也不迟!衙门里自还有我与石大人守着。”

“你说的也是。”薛凤麟点点头道:“这几日我坐船累的慌,头晕乏力,身子很不痛快,怕是要修养多半个月……”

一旁的石锦荣听了便连忙插嘴说道:“别说多半月,就是三五个月也没事。砂州地处偏远,百姓也安居乐业,府衙里哪儿有那么多事情可做?大人您就放心吧!”

“那就好。”薛凤麟听到这里,看了石锦荣一眼,便没再多说什么,而是直接带着沈宣离开,朝着知州的宅子去了。

待薛凤麟离开以后,那石锦荣才忍不住爆发出一阵窃笑,之后又对着身边的陈文勋说道:“要不说还是陈大人您有见识呢?我看着新来的知州,面嫩的很,压根就无心管事儿,倒是个好说话的。”

“他方才看到我们打叶子牌,都没有声张。这刚来砂州,就直接在家里修养去了。”

陈文勋得了石锦荣的吹捧,捋着胡子,十分得意的说道:“让这等面嫩的小儿来做知州也好。他既然不管事,日后这砂州的事务,不就都攥在你我二人手上,我们自己也能方便许多。”

这边,待那衙内将沈宣他们带到了前知州大人的府邸,薛凤麟便把那衙内打发走了。

这前知州大人的宅子就在衙门不远处,砂州最为热闹的街道旁边。只是宅子的大门开在一处僻静的巷子,对面不远处就是州同与州判大人的宅子。

沈宣看着这砂州知州的宅子,门口一对石狮子瞧着还算精致,大门漆了红漆,门楣颇为气派,牌匾上知州府三个大字描了金漆,看着都是簇新的。

推门进了这知州府内,沈宣才发现这宅子虽然不大,也只有四进,但内部修缮的颇为精致,可见前知州也是个很会享受的人。

薛凤麟先带了沈宣去了主屋安置下来,又让几个下人去收拾了宅子。至于屋里缺的下人、差的东西,便准备等到明日再去外面买些。

待屋内只剩下了薛凤麟与沈宣二人,沈宣才开口问道:“方才你在衙门里说要休息几日,是故意的吧?”

薛凤麟闻言笑笑道:“确实是要休息几日,我们舟车劳顿半个月了,安顿下来哪儿有这么快?再说要理清这砂州的乱象,也不急于一时,我还要四处多看看。”

“我看那州同和州判大人,似乎十分开心。”沈宣有些好笑的说道。

“那就让他们再开心几日好了,只怕日后能开心的日子也没几日了。”薛凤麟勾了勾嘴角,神色微微冷了下来:“这些蛀虫,偷奸耍滑惯了,这般管治砂州,也难怪砂州如此贫困潦倒。”

“他们都是本地的老人了,也算是地头蛇了,怕也不是那么好扳倒的,你要当心。”沈宣说道。

“再如何也不过是个地方的芝麻小官,背后无人撑腰。难道还能比大皇子一脉还难对付?”薛凤麟不以为然的说道:“放心,我心中自是有数,砂州一地,看似偏远,实则比大家想象中更重要,否则陛下也不会特地点了我来这个地方。”

沈宣听他如此说,便知他心中早有成算,也安心了许多。这才点点头道:“我信你定是能把砂州整治好的。”

薛凤麟此时却也并不谦虚,反而直接了当的说道:“之后砂州还要发展商业,这点我是不如你的,还要你多帮帮我,替我出些主意。”

沈宣闻言笑了:“那你得付我酬劳,我的主意可不是白拿的,贵着呢。”

薛凤麟眼神一暗,搂过沈宣的腰,在他唇上落下一吻道:“我的人我的财都是你的了,你还想要什么酬劳?难道想让我肉偿?还是这几日,我在船上疼你疼的还不够?”

沈宣没想到薛凤麟几句话竟然又歪了方向,面上一红忙道:“我可没说要你肉偿,你可别又借着付酬劳的幌子折腾我!”

薛凤麟:“我那是伺候你,怎么叫折腾你?我看你当时喜欢的紧,求着我好好疼你,怎得转眼又翻脸不认了?”

“闭嘴吧你!”沈宣伸手压住薛凤麟的唇,恨不得他别再说话了。却又冷不丁被薛凤麟一把抱起。

屋外,金枝和金桂面色绯红,识相的关上了房门。

世子与沈哥儿感情这般好,他们自是心中感慰。只是今天晚饭之前,他们怕是都不会再出来了。这府中剩下的事情,还是让无心和无忘自己看着办吧!

第106章

话说那知州府被前知州大人维护的不错,宅子虽说不上多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内里的屋子都是前年刚翻修过的。

饶是薛凤麟这种讲究惯了,倒也觉得没什么再去翻修的必要。替换上他们从京中带来的铺盖细软之后,整个家里便又上了一个档次。

翌日一早,沈宣与薛凤麟便决意一起出门采购一些家具摆件。然他们在砂州浅浅转了一圈后,竟没有买到什么像样的物件,便索性决定去离砂州不远的彭州,在那里的大集市上买了些需用的东西。

彭州是大晋东南沿海最为繁华的一个城市,砂州所在的辖区知府也设在彭州。也就是薛凤麟的顶头上司唐大人就在彭州,薛凤麟每隔一月,还要来彭州知府和唐大人叙职汇报一次。

这次既然要到彭州采买用品,两人商议之后,便决定在彭州多住几日。

一是彭州与砂州相距不远,气候极为类似,彭州的一些管理经验也能借鉴到砂州。二是薛凤麟也可去拜访一下唐大人,也算是新官上任,在知府大人那里提前露个脸,此事就是官场仕途上的一点潜规则了。

到了彭州以后,时间已经快到傍晚了。沈宣他们先去了彭州最为繁华的太平街,找了间最大的客栈住下。

用过饭后,两人又在这太平街上逛了一会儿。看着路边商店多是贩卖水产、宝货相关,沈宣才不禁感叹,还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彭州的街道,与京城与乐州明显有所不同。大多数铺子都与海产品相关,特别是那些卖南洋进口宝货和干鱼干虾的铺子,生意极好。

大批的工人天黑了竟然还在忙碌,把东西用麻袋打包了一批批的运到码头或是骡车上,再运往大晋各处。

“彭州码头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待回到客栈房间,薛凤麟才突然开口说道:“这里的码头修的很好,高峰期可同时接纳五百多艘货船。码头的海床底部也一直有人抽砂平礁,方便船舶靠岸。”

“彭州做全国各地的海产宝货生意已经形成了气候,因此彭州虽与砂州相隔不远,但却十分富裕。我之前翻查记录,发现砂州的历任知州中也有人想要仿效彭州开发码头,开展商业的,但都失败了,之后便不了了之。还有人说砂州风水不好,所以才发展不起来,你怎么看?”

“砂州与彭州只隔了五十里远,我们坐马车过来也只得半日。”沈宣想了想道:“若是仿效彭州在砂州开展商业,一时之间成不了气候,还要投入很多。我若是商人,定然选择市场更大的彭州,而不会来砂州这种地方。”

“是啊,所以投入甚大,收效却很微小,自然做不下去了。”薛凤麟点点头道:“效仿彭州一路,在砂州是行不通的,还得另寻他法。”

说完以后,薛凤麟便陷入沉思之中。他看着彭州夜市上热闹的灯火,眉头微皱。同样的时间,昨夜砂州早就已经一片黑暗,哪里有半点热闹的气息?

沈宣见薛凤麟一脸深沉的模样,又略略思索了一番后,才开口说道:“其实砂州也有砂州的优势。我那天看你研究砂州地图,它与南洋诸岛距离更近,往来更加便利,因此砂州虽穷,但在砂州码头停泊休整的船只也不少。”

“是也,你说的对。”听了沈宣的话,薛凤麟面上又露出一抹笑意。之后才牵了沈宣的手道:“此路不通,就另寻他路,办法总是有的。”

之后两人才吹了灯歇下,翌日一早,便拿了提前准备好的礼物,去了知府衙门。

再说这唐大人见了薛凤麟上门来拜,才知道砂州信任的知州人已经到了。

上一篇:契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