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休后世子求着我做他夫郎 第90章

作者:日进斗金 标签: 强强 生子 种田文 甜文 爽文 基建 古代架空

他虽是外官,但关于薛凤麟在京中的身份也是略知一二。知道他是薛侯爷府上世子,又得晋武帝赐婚,对他与沈宣二人自都是十分客气。

唐大人与薛凤麟寒暄一番之后,便派人去家中请了自家长子过来,托请他们带薛凤麟与沈宣夫夫二人去自己府中做客。

薛凤麟自是不会推辞,便随了那唐家大少爷一同去了。

来到一处十分奢华的宅子之后,唐家大少爷便请了他们入内,又有唐夫人和唐大人的妾室们带了自家内眷亲自出来迎接,十分的客气。

唐大人家大业大,除唐夫人外还娶了五房小妾,共生了四个儿子和三个哥儿还有五个姑娘。

除了唐夫人生的长子和三姑娘,其他都是庶出。最小的小儿子与小姑娘都不到五岁,可见唐大人年纪虽大,但与薛侯爷一样,也是个老当益壮,人老心不老的。

彼此介绍过之后,唐家大少爷就带着薛凤麟去前院喝茶和赏鉴古玩去了。

而唐夫人则带着沈宣来到唐家后院,参观起了唐家院子里的后花园。

唐夫人带着三小姐在前面与沈宣说话,后面唐家的几位姨娘与几个哥儿姐儿的就落在后面,隔了一点儿距离小声的聊起了天来。

唐家的大姨娘生了两个儿子,大的年纪已满十八,已经娶妻生子,小的也已经快到娶妻的年纪了。

二姨娘与三姨娘还有五姨娘各自都生了一个哥儿和一个姐儿,只有四姨娘才又生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姐儿。

其中二姨娘和三姨娘生的哥儿和姐儿,也都已经到了及笄的年纪。

他们这样的人家,庶出的姐儿大多嫁给父亲下级官员的子嗣为妻,而哥儿则是嫁给别人做妾。

原本他们这些时日也是一直在相熟的人家里相看,心中也是选好了一些人选。可今日见过了薛凤麟之后,心思便忽然都活络了起来,之前相看过的那些人家也都看不中了。

大姨娘见二姨娘与三姨娘自方才开始就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心中暗暗好笑。不禁故意对那走在自己身边的三姨娘说道:“我瞧你的四哥儿一直没有着落,如今倒不如看看这新来的砂州知州大人。”

“这知州大人长得如此俊美,家中又是侯门。砂州虽穷,但他家底丰厚,嫁过去想必也吃不了亏。再说他那正头娶的是个夫郞,瞧着也是个好说话的,你的四哥儿过去也吃不了亏。不如去求求老爷,让他与那薛大人说说,将你的四哥儿送去与他为妾?”

那三姨娘本就心动,听了大姨娘的话自是十分认同。她身边的四哥儿也是面上一红,一想到方才薛凤麟那般俊美的容貌,心里就觉得百爪挠心。

大姨娘与三姨娘的话声音虽然不大,但却也逃不过不远处的二姨娘等人的耳朵。大姨娘与二姨娘早年关系不好,暗地里斗了许久,也就是大姨娘生了两个儿子以后,二姨娘才彻底败下阵来,很是偃旗息鼓,只一心讨好起了唐夫人。

方才她见了那薛凤麟之后,心中自是也有一些想法,此时又被那大姨娘的话勾起了胜负之心,便想着要趁着三姨娘之前行动,让唐夫人把自家的五哥儿送去给薛凤麟做妾。

唐夫人带着沈宣在后花园里转了一圈,将他安置在湖心雅阁之中,又让自己女儿在旁边作陪,之后就去了厨房安排饭食。

见她起身离开,二姨娘便连忙也起身跟了过去。到了无人之处,便立刻对唐夫人说了自己的心思,又请求唐夫人帮她做媒,说服那薛凤麟纳自己的五哥儿为妾。

哪知唐夫人一听,便立刻冷冷呵斥了她一顿,又开口说道:“这沈哥儿瞧着只是个哥儿,家世门第也不起眼,但可是圣上御赐的姻缘!如今他们夫夫才刚新婚,我哪有这个脸面去给那薛大人送妾?岂不是打皇上的脸面?你赶紧收拾收拾你的心思,另选其他贤婿吧!”

唐夫人说完以后,便头也不回的走了。二姨娘没想到她竟拒绝的这般干脆,还数落了自己一顿,心中懊丧无比。

她多年来没少讨好唐夫人,可对方却连这点忙都不愿意帮,便让她觉得自己这些年来的讨好竟都是白费了。

二姨娘心中并未将唐夫人说的御赐姻缘之事放在心里。左右他的五哥儿还小,就算再等上两年,能嫁给这样的人中龙凤也是值得的。

她有些讪讪的回了座位,见三姨娘竟然已经带着四哥儿凑到了沈宣面前,让四哥儿给沈宣敬茶说话。

她便也拉了自己的五哥儿,在他耳边悄悄说道:“你也赶紧去找那沈哥儿说说话,对他态度务必恭敬一些。”

五哥儿才刚刚十四岁,虽然已经及笄,但还未到情窦初开的年纪。但他小娘让他去讨好沈哥儿,他只道是为了自己好,便也硬着头皮过去了。

见四哥儿刚刚给沈宣敬了茶水,五哥儿便也硬生生的说道:“沈哥儿,我也给你敬杯茶吧?”

一旁的三姨娘听了,便翻了个白眼,心道这二姨娘家的哥儿果然也要过来与自己四哥儿抢人了。

四哥儿心知肚明,也立刻开口说道:“我刚刚才给沈哥儿敬了茶,你又敬一杯,沈哥儿又不是茶缸?哪里一下喝得下这么多茶?”

五哥儿听了满脸通红,知道是四哥儿故意刁难自己,但也不知该如何反驳。

他一直不太聪明,比起四哥儿嘴笨,比起其他姐儿们更是女红厨艺样样都差,父亲在几个哥儿里面也最不喜欢他。也就是唐夫人反而对他好些,还经常和二姨娘说他傻人有傻福。

此时沈宣在旁边,见了他们明争暗斗,倒也不知竟是为了嫁与薛凤麟做妾之事,只当是大户人家里的勾心斗角。

他见那五哥儿年纪不大,被说得僵在原地,便索性笑着圆场说道:“没事,现下天气炎热,特别是彭州这样的南方,实在是让人口渴。我方才就出了好多汗,正好多喝几杯茶水润润喉。”

旁边的几位姨娘没想到沈宣竟然会这样说,明显脸上都愣了一下,互相对视了一眼,二姨娘脸上也露出一抹兴奋的神色。

五哥儿一听,立刻露出一抹感激的神色,怔怔的看了沈宣好一会儿,才又恭恭敬敬的给沈宣敬了杯茶。

待沈宣喝完了,他倒是赖在旁边也不走了,一直十分认真的听沈宣说话,直到唐夫人回来了,才咳嗽了几声,将他与四哥儿全都给打发走了。

待薛凤麟与沈宣离开以后,唐夫人回到房中,才一脸肃色的一拍桌子说道:“这二姨娘与三姨娘也太不像话了!竟这般缠着沈哥儿说话,求着把自家哥儿塞给别人做妾!简直是丢尽了唐家的脸!”

三姑娘有些不太明白的问道:“娘,您为什么这么反对四哥儿和五哥儿嫁给薛大人做妾啊?我瞧那薛大人一表人才,风华绝代,家世又好。也难怪二姨娘三姨娘他们会心动。”

唐夫人深深的看了自己的嫡亲女儿一眼才道:“就是因为他家世太好了,又娶的是个夫郞,所以才更不能让四哥儿五哥儿嫁过去啊?”

“万一他日后飞黄腾达了,四哥儿或是五哥儿又给他诞下儿子,家里的二姨娘和三姨娘的地位岂不是也要水涨船高?我这个做夫人的又被至于何处?”

她这些年来虽说在外还是唐家夫人,但唐大人纳了一房又一房,生了一个又一个。让她这个唐夫人在唐家的地位早就岌岌可危。特别是生了儿子的大姨娘和四姨娘,早就已经不服她管束了。

三姑娘听了,这才恍然大悟般的点点头道:“的确如此,还是娘您看得远,还是早些将他们嫁掉才好。”

“下次那沈哥儿来了,我也会帮着好好提点他一下,也算是做个顺水人情。”

唐夫人闻言欣慰的摸了摸三姑娘的头道:“这才是我的好姑娘,你年纪也不小了,到了相看人家的时候了。日后这些后宅里的弯弯绕绕可要学着些,少不得出嫁以后要用的!”

第107章

二姨娘房中,她笑眯眯的看着五哥儿说道:“你年纪小,长的也讨喜。我瞧那沈哥儿倒是对你印象还不错,比对那四哥儿还要好些,今日与你也说了好些话。”

五哥儿这才对二姨娘说道:“小娘,我也觉得那沈哥儿人很好。性子温柔,长的也好看,我很喜欢他。”

“那你想不想嫁到薛家,与他一起侍奉薛大人?”二姨娘连忙说道。

五哥儿一听,赶紧摇头说道:“不可不可。我若是嫁给薛大人,那沈哥儿必然会讨厌我了,我可不能做这样的事情!”

二姨娘哪里想到五哥儿竟然是这种想法,心中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你不去争取,四哥儿就会去争取!到时候他若是嫁入薛家,你就没机会了!”

“那便让他嫁过去吧,我不想惹沈哥儿生气,他这般好的性子。”五哥儿说道:“难怪小娘你让我接近沈哥儿,原来竟是想让我嫁给薛大人为妾。沈哥儿待我这般好,我若是这般举动,岂不是背刺了他?他肯定就不会理我了,还是不要了吧。”

“你这傻子!真是要气死我了!”二姨娘气的狠狠给了五哥儿一个爆栗,恨不得自己就没生过这个缺心眼的哥儿。

反倒是三姨娘屋内,四哥儿忍不住开口问道:“小娘,我怎么觉得,今日那沈哥儿好像比较喜欢五哥儿?我该怎么办才好啊?”

“怕什么?他再喜欢五哥儿,难道还能主动让五哥儿过去做妾不成?无论是谁嫁过去了,左右都是不会被他喜欢的,你担心些什么?”三姨娘满不在乎的说道:“你看二姨娘天天讨好夫人,得了什么好处不成?还不是比不上生了儿子的大姨娘与四姨娘?”

“那小娘您怎么还让我去讨好他?”四哥儿又问。

“你若是嫁过去了,他到底是薛家的当家夫郞,也不能得罪了。”三姨娘说道:“但到底纳不纳你,还是那薛大人说了算,还得从你爹那边下功夫,让他在薛大人面前多多提点此事才好。”

沈宣回去的路上和薛凤麟聊起今日在唐家的事情,薛凤麟倒是对唐大人有些嗤之以鼻,说唐大人家风不正,做事也庸庸碌碌,虽然没出过什么错,但这些年待在知府的位置上也没做出什么建树。

因着薛侯爷的缘故,薛凤麟对唐大人这等三妻四妾的男子自是印象好不到哪里去。不过唐大人到底是他上级,薛凤麟面子上自是也不会显露出来,对他与唐家少爷都是客客气气的。

“明日让人把买好的东西送回家中,我想直接再去一趟南洋。”薛凤麟对沈宣说道。

“我也正有此意。”沈宣闻言笑了,自己与薛凤麟这事儿倒是又想到了一块儿。

薛凤麟早说想借鉴一下南洋的发展,但纸上谈兵许久也不如亲自过去一看。择日不如撞日,既然出了门,索性便趁热打铁,直接去南洋考察一番便是了。

他们在彭州休息一夜后,第二日一早便去衙门办理了一份出关文书,坐上了一搜去南洋的客船。

只是彭州码头实在太过繁忙,他们中午上船,那客船排队出港,又多花了半日。到了傍晚以后,才算是驶出了彭州码头,朝着南洋去了。

从彭州到南洋,中间有一股洋流,船只若是逆行,速度很慢,只有顺着洋流,从南洋西面的岛屿靠岸,比砂州到南洋距离要多走半日。

他们住在那客船上面,到了第二日中午才算是到了南洋。

这客船是大晋与南洋之间互通商贸之后,每日都有的客船,船上也多是些两岸的商人与百姓。

客船靠岸之处,就是南洋著名的贸易码头之一。还未下船,沈宣就听到了岸边十分喧闹的叫卖之声。

南洋人与大晋同根同源,语言相近,但因着口音的缘故,说话并不相同,也很难听懂。沈宣下船后仔细听了听,却发现自己竟然能够听懂!

原来当地大晋商客众多,码头上的商贩有不少都去过大晋,叫卖时也都是说得一口不太标准的大晋官话,身上穿得也是大晋产的丝绸。

且码头附近的商贩们许多用的都是大晋的钱币,大晋商贩无需兑换货币,就可以在这里购买到所有东西!

可见大晋与南洋之间的生意往来,已经到了深入生活的地步。

“二位可是大晋来的游客?瞧着你们脸生,怕是第一次来南洋吧?也不知来游玩还是做生意的?可要小的帮忙做个向导?”一名浓眉大眼的黑脸少年抄着一口不甚熟练的大晋官话上前问道。

沈宣见他穿着一身南洋当地的传统服饰,年纪不大,约莫只有十三四岁。与他差不多的,在码头上也还有不少人。有些和他一样是年岁不大的孩子,还有一些则是年长些的大人。

这些少年看准了客船上下来的人,只要是穿的好些,看起来有钱的,就会上前询问。

若是有人同意了,少年就会主动带路,领着这些游客在南洋吃喝住宿,他们则在旁边一路介绍南洋当地的风俗,再收取一些客人们的打赏。

“行,那你就做我们的向导吧。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家里是做什么的?”沈宣一一问道。

那少年一听有钱赚了,便立刻精神一震,十分阳光的开口说道:“我叫阿海,今年十三岁。我家里是南洋当地开茶摊的,家里没什么事儿做的时候。我就来码头上碰碰运气,看看有没有人找我做向导。”

沈宣一听,原来这阿海家里还有茶摊,在当地虽算不上富裕,但也温饱不愁了。只是这阿海为人勤快,年纪不大还知道来码头给人做向导,挣些外快,倒是个很不错的孩子,就赞扬了他几句。

薛凤麟一听也眉毛一挑,就开始询问起那阿海他们家在南洋的收入,又问起南洋普通百姓一般都做些什么营生。

阿海是个聪慧的孩子,年纪虽然不大,但对自家周边百姓的情况倒都还颇为了解。便一一与薛凤麟仔细说了。

比如南洋地方不大,但海产丰富。大多数南洋百姓,要么是渔民,靠打渔为生,要么有田地,种些粮食蔬菜的出来售卖。

当然也有如阿海家这样既没有田地也不打渔的,就做些小生意养家糊口。但无论是渔民还是农民,除了打渔种田以为,家里有空时也都会出来做些副业。

就比如像阿海这般,来码头上做向导,一个月也能赚上几两银子,生活过的都还算相当不错的。

“我听我爹说起过,以前大晋与南洋商贸未开的时候,南洋过的十分贫穷。岛上百姓也就勉强混个温饱,日子远没有如今好过。”阿海说道:“大晋的新皇帝登基以后,与南洋开了海贸,大晋人过来的很多,我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薛凤麟闻言心情有些复杂,晋武帝登记后就放开了周边国家的商贸往来,本是为了造福大晋百姓。

没想到近水楼台的砂州没能沾上一点光,反倒是叫南洋百姓致了富。

当然,这与砂州这些年的管理混乱也离不开关系。

阿海给沈宣他们叫了一辆载人用的人力车,自己则一路小跑着跟在旁边,跑到了离码头颇近的一处海边地带。

沈宣见这片海滩风景十分优美,岸边还矗立着一排小楼。这些小楼形成了一条天然的商业街,十分热闹。都是些茶楼、酒馆、客栈和商店等等,吸引着来南洋的游客与外地商人居住。

阿海指着这片商业街对沈宣他们道:“这里就是离码头最近的商业街了,前面那片海滩,风景最好,旁边还有珠民贩珠,价格比你们大晋便宜多了。”

“有不少大晋来的商人,都喜欢住在这里。吃喝玩乐样样齐全,而且临走的时候还能带些海珠啊、橡胶啊等南洋特产回去。”

沈宣一看,那排小楼果然都是南洋风格的建筑,最高的竟然有三层楼高。

且每间房子都有彩色贝壳或是海螺装饰,看起来颜色五彩缤纷,门口还种着整齐的棕榈树。

“这里哪间客栈最好?”薛凤麟开口问道。那阿海就带了他们去了一间最大的客栈。

沈宣进去一看,这客栈共有三层楼,还把自家房子后面的一大片海滩都用篱笆围了起来。普通房间的住宿费用竟然就要三两银子一夜,在南洋也算得上是价格不菲。

不过即便如此,这里的房间也几乎全都住满了,住宿的基本都是大晋过来的游客与商人。

上一篇:契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