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采蘑菇的老猫
竹床上的人很快睡了过去,三小只也哈欠连天起来。打哈欠是有传染力的,宁归竹也生出些倦懒,但还是道:“讲完这个知识点再休息。”
聞言,三个孩子精神起来,认真听课。
讲完知识点后,孩子们从凳子上下来,不用上课,他们又不困了,追着在屋子里躲雨的猫狗跑。
宁归竹坐在凳子上,提笔书写今天的作业。
小孩会的文字不多,题目也要尽可能地简单,宁归竹很快就将题目准备好,跟还在玩闹的孩子们说了声后,坐在竹床边拍了拍熊锦州。
“嗯?竹哥儿?”熊锦州含糊了声,往里面挪了挪,空出宁归竹的位置。
宁归竹刚一躺下,熊锦州的手就伸了过来,抱在宁归竹的腰上问道:“他们仨呢?”
才问完,就听见小孩儿喊猫狗的动静,熊锦州不由“啧”了一声,从后面蹭了蹭宁归竹,又问:“不上课了吗?”
宁归竹说道:“雨天太好睡了。”
夏季炎热,难得有这么个凉爽的天气,还是不要错过为好。
“是这样。”
熊锦州强烈赞同。
·
三天的假期过去得很快。
王春华和熊锦平依旧很忙,但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打算,他们就提前找了人过来,请宁归竹帮忙写了雇佣合书,带着人干活的同时,守着宅基地上茅草屋的建造进程。
三个孩子上午跟着宁归竹读书,下午和熊锦州学些简单的武术,一整天的精力被消耗得彻底,完全没时间出去捣蛋惹祸,无比省心。
安和这三天也没闲着。
上午去县里卖头花,下午在家里做头花,顺带给新买回来的布料染色。除了第二天遇着下雨街上没什么人,小孩还被淋湿了大半外,这个生意倒是做得很顺利。
等到上值这天,熊锦州在前头屋里,先纠正了遍孩子们的马步姿势,告诉家里人要怎么盯着之后,才和等在外面的宁归竹跟安和一起往县里去。
今天进入县城的时间比较晚,三人稍微同路了一段,很快分开,进入各自的任职区域。
日子平静下来。
时间像是一眨眼就过去了,宁归竹在工坊的教学工作宣告结束。
选好染坊新班级的教师,晋汤带着宁归竹往休息室去,边走边道:“日后宁先生若是没时间来,您的月银会交到熊捕头手里,至于工学堂这边,您有时间的话可以常来看看,没时间也没关系,安和的教学能力很不错,他又与您在一个村子,遇到什么事也方便请教。”
宁归竹闻言,有些不好意思,笑道:“我会常过来看看的。”
之前纺织学堂来得少,一来是家里忙,二来则是他的工作已经完成,而头一次过来时,新老师的教学很不错,也就没将这事放在心上。
现在不上课也有月银,宁归竹自然会经常过来看看。
晋汤能猜到宁归竹心里的想法,笑面上的笑意越发浓郁。
不上课也给月银这事,看上去是县衙亏了,实际上是将宁归竹的心定在了这边,现在见宁归竹这态度,晋汤见了只会觉得安心,自然不会多言。
说话间穿过竹林,两人来到一处院落前面。
晋汤推开门,带着宁归竹进去,说道:“这里是专门为你安排的,院子不大,也只备了些日常家具用品,平日里会有奴仆过来收拾,你和熊捕头空暇时可以常来住住。”
宁归竹闻言愣了下,指着自己反问:“给我的?”
“是。”
见人这样,晋汤失笑:“好歹是手艺,县令大人哪儿会给点月银就打发了你去。”
宁归竹哑然。
能看出来这个院子是精心收拾过的,院外由竹林包围,直接在闹市中开辟出一片宁静。院墙略比人高些许,不会影响采光视野,又能挡住外界的窥探。地上铺着漂亮的石板,左侧有一汪不算大的水池,石头拼凑成假山摆在上面,与院外的竹林相交织,自成一幅风景。
晋汤说道:“考虑到你们主要在村里生活,这个院子的空间不是很大,若是日后想要扩建,可以将外面那片竹林给伐了。”
宁归竹四下环顾一圈,说道:“已经很大了。”
出了厨房之外,还有四五间屋子和一间宽敞的堂屋,正门院墙右侧是两间倒座房,大的那间放了很多柴火,小的那间放有简单的床铺桌椅,应该是给看门人用的。
走到屋后,厕所和浴室都是单独布置的,显然筹办这事的人特意打听过熊家的事情。
不太相同的地方是,浴室和主屋离得很近,屋檐连在一起,若是遇到雨雪天,他们也可以过去洗浴。
墙面将厕所隔绝,其余位置搭了竹棚,种了花卉和葡萄藤,晋汤在旁边介绍:“成株移栽不好成活,就弄了些幼苗过来,想要长成得明年去了。苗都是大人花园里取的,葡萄长成后会很甜,花卉也能做到四季皆有。”
宁归竹终于从布置上收回视线,感慨叹道:“我这一时半会儿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晋汤就笑,“用不着说那些虚的,只听闻宁先生手艺一绝,等入住这儿时,能让我们来捧个场就最好不过。”
“那是肯定的。”
带宁归竹看过屋子,将契书交给对方,晋汤还有事要忙就先走了,宁归竹一人去看室内的情况。
桌椅板凳、柜子床铺,一切生活内用得上的东西,都准备齐全了。说实话,跟这个屋子一对比,村里的小家显得有些破落。
不过仔细想想,宁归竹还是更偏好村里的小院,毕竟那儿是他和熊锦州一点点装填起来的,而且上山下地的也方便,倒是这边,只适合农闲时过来过清闲日子。
但两个院子都是他们的,又不是非要抉择出高低不可,谁能不爱清闲漂亮的小院呢?
宁归竹折好契书放入荷包中,走出院子关上门,朝着县衙的方向而去。
他今日下值的时间比较早,熊锦州刚结束下午第二次的巡逻,见宁归竹从另一个方向过来,下意识抛却了身后的手下,快走两步到宁归竹身边牵住对方,注意到他面上的笑意,就也笑了起来,问道:“什么事这么开心?”
宁归竹轻快道:“大人给了我一个院子。”
闻言,熊锦州一愣,很快夸道:“我们家竹哥儿果然厉害,大人都给送院子了。”
宁归竹心情越发得好,拉着熊锦州说道:“咱们这两天往院子里填些东西,之后请熟识的朋友们过来暖锅饭。我看过了,院里有四五间屋子呢,若是安和跟家里人来不及回去,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熊锦州闻言好笑,抬手揉了两下他的脑袋,“你怎么只想着别人。”
宁归竹眨了眨眼睛,笑着握紧熊锦州的手,“因为只要你在我身边,不管是什么样的环境,我都会很幸福啊。”
他谆谆教诲:“人只有足够幸福,才有余力去关注其他人。”
本来只是一句调侃,却得到他这般认真的答复,熊锦州整个人从耳根红到了脖颈。
见状,宁归竹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熊锦州牵着他的手送到嘴边,不轻不重地咬了一下,哼道:“你就知道逗我。”
“才没有呢。”宁归竹闻言立即反驳,“我很真心实意的。”
“……”熊锦州,“好了,不准说了。”
再说就要烧熟了。
院子里凑堆的捕快们只感觉一阵凉风从身边刮过,接着是不疾不徐走在后面的宁归竹,他们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刚刚是熊锦州过去了,不由奇怪地对视一眼,视线纷纷落到宁归竹身上。
这么久以来,大家都知道宁归竹只是看上去疏离,其实没什么读书人的架子,于是立即有八卦的人开口问道:“宁先生,头儿这是怎么了?”
“唔——”宁归竹决定替熊锦州维护一下形象,于是笑着道:“也不知道是碰着了什么东西,脖子都红痒了起来,我让他先去拿冷水擦擦。”
“哦。”众人不疑有他。
毕竟宁先生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宁先生的坏心思可多了。
熊锦州洗了把脸出来,就得知自己患了风邪①,一群人叮嘱他记得去找大夫,莫要传给宁先生了,那细皮嫩肉的可禁不起抓挠。
“……”
宁归竹听了熊锦州的控诉,在桌边笑得直不起腰来,被人按着狠狠亲了一顿,差点把嘴唇给咬破了。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熊锦州点卯下值,和宁归竹出县衙去,先到工坊那边接上安和,才一起出县城回家。
今天不是屠户杀猪的日子,不过先前假期买的鱼和虾还没有吃完,宁归竹决定今晚全部弄了,在饭桌上跟家里人分享这一喜事。
因此一到小河村,熊锦州和宁归竹就直奔前头屋里。
这些日子过去,熊锦平和王春华的宅基地上早建好了茅草屋,前儿灶台也弄好了,这两天陆陆续续地把东西都搬了过去,院子里重新空了下来。
见两人面带喜色进来,王春华笑着问道:“这是遇到什么好事了?”
柳秋红听见“好事”,从厨房里探头,视线落到宁归竹肚子上,不由生出些许期待。
她从来没催过孩子的事情,宁归竹和熊锦州即使发现了她的视线,也没往那边想,只是高兴地将县令送宁归竹院子的事情说了。
这可是辛苦教手艺换来的院落,两婆媳听了都高兴起来,连连说着好,几乎要将宁归竹夸上天去。
在这个好消息面前,庆贺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王春华和柳秋红放下手头上的事,跟着夫夫俩往后头屋里去,准备帮把手一起收拾。
第91章
回到后面院子, 家里的猫狗都不在家。
将家里紧闭的院门打开,寧歸竹习惯性地去看了看院子里晒着的熏野猪肉,野猪皮厚, 肉质紧实, 需要熏制的时间更久,这都过去快十天了, 寧歸竹还是不怎么满意熏出来的成果。
“锦州, 你去地窖里拿点腊肉和蒜上来,蒜要多拿一些。”寧歸竹朝熊锦州道。
在熊锦州往地窖方向去的时候, 王春華正好看过厨房里的東西出来,对寧歸竹说道:“我去前头拿些鸡蛋过来。”
说完这话,也不等宁归竹的回复, 就匆匆出了院子往前头屋里去。
宁归竹喊不住人,无奈地笑了一下,转回头又见柳秋红从后院出来,手上沾着些泥巴,和宁归竹对上视线就笑呵呵地道:“我也回去一趟,你们这地里的菜有点少,还是不要动了, 我去菜地那邊拔一些过来。”
“好, 麻烦娘了。”宁归竹道谢。
柳秋红摆摆手,往前头屋里走去。
熊锦州从地窖里拿了東西出来,走出厨房见只有宁归竹坐在外面收拾鱼虾, 他走到旁邊蹲下来,伸手去拿宁归竹手里的刀,说道:“这里我来吧,娘和大嫂呢?”
“大嫂说要回去拿鸡蛋, 娘则是去菜田那邊了。”
“哦。”熊锦州点点头,说道:“竹哥儿你去剥蒜吧,鱼虾我来处理就好了。”
宁归竹把手上的虾收拾好放到碗里,起身讓熊锦州接手,拿起他帶出来的蒜坐在旁邊剥,边弄边跟熊锦州商量一会儿晚餐要做的菜。
说是商量,其实就是宁归竹拿主意,熊锦州偶尔附和两声。
·
前屋。
熊锦平牵着骡子回来,看媳妇拿着一篮子蛋出来,奇怪问道:“这是要做什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