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采蘑菇的老猫
熊锦州抬手顺着他的头发,“睡不着就不睡,我买些蜡烛回来,你想看书或者做什么东西都行。”
宁归竹笑着蹭了蹭他,“那就这么说好了。”
“嗯,说好了。”
中午吃得饱,晚饭就不着急。
两人稍稍歇息了会儿,牵着手出去逛市集,他们这几天空闲着,坐卧都比较随意,在经过一个小摊时,熊锦州拉着宁归竹挑了好些发绳,以免用发簪挽发硌着后脑勺。
经过药铺的时候进去问了问,确定药材磨碎没关系后,才去石匠铺买了慧夷槽②,略贵,但想想日后还可以用来磨花椒,又感觉还能接受。
从石匠铺出来,逛着街,顺道买了蜡烛。蜡烛都有了,于是又买了个灯笼,晚上出来上厕所的时候,将蜡烛放进去用来照明,就不用担心会被风吹灭了。
夫夫俩在外面逛了一圈,回到家的时候,夕阳已经在天边弥漫开来。
两人将买回来的东西放好,搬着凳子坐在桶边,收拾养了大半天的龙虾,因为要清蒸,为了避免影响口感,虾线不着急取出,收拾起来也就快一点。
熊锦州将其摆到锅里蒸着,宁归竹则开始准备蘸汁。
没有海鲜酱油和柠檬,宁归竹剁了些姜末,往里加入醋、糖和食盐,搅拌均匀后放在旁边,拿另外的碗盖着,避免虫子进去。
“弄好了?”
熊锦州过来,见他已经忙完,牵起宁归竹的手。
“嗯。”宁归竹扫了眼旁边的蒜,说道:“要不要弄点蒜蓉酱?这个蘸虾也挺好吃的。”
熊锦州道:“两口锅都占着呢,没地方弄了。”
“那就下次吧。”宁归竹也不强求。
等到虾肉充分蒸熟,另一个锅里热着的粥也好了,熊锦州拿着剪刀弄虾线,宁归竹在旁边剥虾。
剥好的虾放到料碟里打个滚儿,鲜甜的Q弹的小龙虾沾上姜醋汁后,越发清冽美味。
宁归竹喝着粥,自己一口虾,熊锦州一口虾地忙活着。
熊锦州拒绝了两次,被宁归竹“怀孕不能吃太多虾”为由堵嘴,享受着夫郎送到嘴边的美食,面上的笑容格外明朗。
总共就三十只虾,熊锦州很快将虾线全部处理完,接过了剥虾壳的任务。
夫夫俩吃完饭,又一起忙活着,喂完猫狗收拾好卫生,洗浴过后再度黏在了一起,扇着扇子或闲聊或者讲故事,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在敏州城的日子过得格外快,日常就是吃吃喝喝,三不五时地赶着马车出城走走逛逛。
玄武卫那边渐渐地也空闲了下来,爆炒小龙虾打开了他们的味蕾,偶尔会闻着香味过来请教下食谱,得知宁归竹怀孕了之后,顺带送来的礼物就从吃食换成了布料药材之类的东西。
在这个时代负责抄家的,从上到下都富得流油。有些东西他们舍得送,夫夫俩都不好意思收。
一方觉得寻常的布料药材不值钱,一方觉得食谱方子不值钱。
本来跟陌生人没差别的两方人,相处下来倒是关系越来越好,宁归竹和熊锦州启程回安和县的时候,还有几人将他们送出了敏州城。
说是顺路,但也是一番心意。
第108章
时间一晃就满两个月了。
柳秋紅去后屋喂了鸡鸭回来, 见熊迤皆谠鹤永锩睿滩蛔〉溃骸耙膊恢览隙椭窀缍趺囱耍忻挥姓业侥歉銮灼荨!�
熊迤剑骸坝绣州在呢, 总归是安全的, 娘您别担心。”
“逯萦植皇巧裣桑哪懿坏P呐丁!�
熊锦平哑然。
说不担心出门在外的弟弟和弟夫郎是假的, 他后来琢磨着, 总觉得夫夫俩说出去寻亲戚的话是搪塞他们的,只是这些事情不好跟家里人说, 怕他们跟着坐卧难安。也就只能沉默寡言,偶尔说一句相信弟弟。
絮絮叨叨一大通,眼见着大儿子又不吭声了, 柳秋紅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也不念叨了,继续去忙活。
晚上,王春華从娘家回来时,还带了十个鸡蛋,她将东西放到厨房里,说道:“晚上弄个鸡蛋抱豆腐吧, 好久没吃这些, 都馋了。”
没有舍得花钱的熊锦州和寧归竹在,一家子恢复了日常的节省,买肉弄鸡蛋菜的次数屈指可数。
柳秋紅听王春華提议, 点了点头也没有拒绝。
老大夫妻俩雇人来做豆腐之后,家里也能空出手来打理了,柳秋紅和熊石山商量着,就一点点地松了话语权, 让两孩子自己管家。
管家这种事,即使是在寻常人家,只要想日子过得红火就得多费心神。他们夫妻俩现在还有精力,能给人搭把手管管,就幹脆抓紧时间让两人上手,省得日后年纪大了想教都有心无力。
等到老大夫妻俩日子走上正轨,他们就去给老二夫夫帮忙,只要是他们能教的都仔细教一教,免得日后老二夫夫觉着他们偏心,搞得心里不舒坦。
一个鸡蛋菜的事情,在柳秋红心中掀起无数思绪,最后汇聚成夜晚和熊石山的絮絮叨叨。
熊石山给人倒了碗水,跟人一起琢磨。
·
家里人在思念,启程的人也归心似箭。
寧归竹从后车厢出来,道:“虾状态还行,咱们真能七天内到家?”
小龙虾算是个新鲜吃食,夫夫俩就想着带些回去,为此还去找木匠打了好几个半臂深的大木箱子。
现下就堆放在后车厢的地板和座位上,里面只放了虾背高的河水,用粗布盖着,再加上车厢的遮挡,尽可能地隔绝光线降低龙虾的代谢率。
熊锦州驾驶着馬车,说道:“尽量吧,有几段路不怎么平,也不能走快了。”
现在寧归竹怀着孕,不比之前健康,还是顾着人要紧。
“好吧。”
寧归竹托腮,视线看向林中。
大旺二彩在馬车里憋不住,今天启程的时候怎么都不肯上馬车,就幹脆跟在旁邊跑,这都快一个时辰了,它们还能时不时超过馬车跑到前面去玩。
马车又快速往前跑了会儿,遇着片宽敞的空地,熊锦州勒马停在树荫之下,先一步下去后,扶着宁归竹下马车,“还好吗?”
这一路颠簸,怪折磨人的。
“还行。”
宁归竹站稳脚,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深呼吸两口新鲜空气,转身将车帘掀开一角,喊两只貓儿出来。
三宝和四喜探头,四下看了圈后,才迈开爪子下马车。
它们也知道这会儿的停留不会太久,就在宁归竹和熊锦州身邊溜达,闻闻草叶拍拍虫子,找到个隐蔽的地方就扒拉两下,蹲下来上厕所。
乖得让人心软。
宁归竹喝了水,将水袋递回给熊锦州。
他们水袋里装的是凉白开,每天停下来休息时现烧的,等第二天出发时就凉透了,正好够喝一个白天。
歇了会儿,两人先后去林子深处上了厕所。
用装着河水的水袋洗过手,又看了看给貓狗以及马和骡子準备的水碗,确定它们都喝过了之后,倒掉剩下的水,招呼猫狗上马车。
烈日骄阳,马车再度启程。
·
今天是个难得的阴天,没有太阳没有雨,凉風吹过,吹散夏日的热意。
马车哒哒哒从远处驶来,出现在守城兵卒面前,熊锦州将手里的路引递过去,兵卒乐道:“我们还能不认识你不成,直接进吧。”
“我夫郎说了,要尊重你们的任务。”
熊锦州笑着说了一句,跟另一邊的捕快们打了声招呼,这才驾驶马车直接进了城。
两人也没去在工坊的院子,马车一路来到陈府,熊锦州招呼了门房一声,直接掀开门帘进了后车厢。
门房闻言,匆匆来到马车前。
宁归竹下了马车,约束着被赶下来的猫狗,将提前写好的吃食方子交给门房,“劳烦您一会儿将这个给伯父伯母,我们买回来的大钳子虾不多,又在路上颠簸了这许多天,最好尽快弄了吃。”
小龙虾的称呼中带龙,碍于朝代背景,他也改换了称呼。
在门房表示记住了的声音中,熊锦州将一半的大钳子虾放到同一个箱子里,用布蒙着搬了下来,也道:“这玩意儿不好伺候,一时半会儿等不到他们开口的话,就直接送后厨处理了。”
“行,我会跟管家说的。”
交接完虾,猫狗和人重新坐上马车,熊锦州往门房手里塞了些铜板,笑着说道:“你帮忙传个话,说我们明天早上会再来,有什么到时候再聊,今天先回家了。”
门房将事情记下,看熊锦州上车驾马离开,搬起箱子进入陈府,将东西交给管家,重复了遍两人的话,心情愉悦地回到府门口,跟一起值守的同伴分了那二十枚钱。
县令平日里管得严格,也就熊锦州这种在县令夫妇心中有些地位的人给的铜钱,他们才敢收下拿去用。
马车風风火火地来,丢下护了一路的虾,又风风火火地出了城。
小河村道路宽敞。
这会儿时间还早,村口只有孩子们在玩。
听见马车奔跑的声音,一群孩子伸着脖子好奇地看来,熊茵茵最先瞧清马车上的人,欢呼道:“小叔!师父!你们回来啦!”
“小叔?师父?”
熊川水懵了下,仔细瞧去,待看清人后,也跟着高兴起来,拉着熊金帛蹦跳起来。感染着性子平稳的熊金帛也蹦了两下。
三人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这邊,想瞧不着都难,宁归竹对熊锦州道:“我下去跟着他们一起走,你先将虾送回去。”
“行。”
马车停下。
宁归竹下车,快步朝孩子们走了两步,笑着张开手抱住了跑过来的三人。熊锦州不由担心地瞧了两眼,见人蹲得很稳当,这才驱使马车往家里去。
三个孩子好久没见着宁归竹,这会儿亲热地贴着他,小嘴叭叭地讲述他不在的这两个月家里发生的事情。
宁归竹笑着跟他们聊了会儿,才招呼三个孩子往家里去。
三个小朋友都想黏着宁归竹,跟前跟后地走着,纠纠缠缠,短短一路走了许久。
等他们走到前屋时,在家的柳秋红和王春華都已经得到消息了,出门看见他们的走路姿势,纷纷笑出声来,然后才说孩子们:“都正常点,你们师父都走不了路了,等到家坐下来再黏糊。”
为了让小孩听话,大人说话时,会不自觉地加重语气,落到孩子耳中就像是在凶他们一般。
三人委委屈屈,牵着宁归竹的手指不放。
宁归竹反握住他们的手指,笑着和两人打了招呼,问道:“大哥和爹还在忙?”
“是,你们这一路怎么样?找着亲戚了吗?”柳秋红关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