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他十项全能 第156章

作者:采蘑菇的老猫 标签: 生子 种田文 美食 轻松 日常 古代架空

宁归竹摇了摇头,说出提前串通好的说辞:“没,我和锦州在那边才开始找没多久,就遇着敏州的官被抄家,到处都乱得很,没敢出门。之后环境平稳下来又发现有了孩子,幹脆没再去找。”

婆媳俩在听见敏州的官被抓了时,浮现出来的后怕和担心都还没成型,就被宁归竹有喜这个好消息冲散了,欢欢喜喜地追问:“真的有了?几个月了?你们怎么发现的?看着还没显怀,这一路没累着吧?”

宁归竹依次回答:“真的,才两个月左右,先前天热胃口不太好,锦州担心我,去医馆时大夫把脉查出来的,坐马车回来也不累。”

“哎哟这可太好了。”

听着宁归竹的话,柳秋红和王春華心中欢喜,拉着宁归竹询问着细节。

宁归竹其实感觉有点尴尬,但两人这么高兴,他就不由得顺着她们的询问多说了些事情,快走到家门口的时候,熊锦州正好安置完大钳子虾往外走,看见他们結伴而来,停下脚步笑着喊人:“娘,大嫂。”

婆媳俩只和他聊了两句,注意力就重新落回宁归竹身上,熊锦州弯腰去逗三个崽子。

师父被阿娘阿奶拉着说话,三个小孩根本插不进去,这会儿见着熊锦州,自然松开了宁归竹的手,热情地凑过来跟熊锦州叭叭。

离开两个月,熊锦州和宁归竹依旧是小河村的风云人物,他们回来的消息没一会儿就传开了。

熊石山听闻,和长工交代了两句,就离开豆腐房往老二夫夫的院子而去,路上遇到送完豆腐回来,同样听到消息的熊锦平,爷俩同行。

院子里的热闹还没結束,看见爷俩过来,柳秋红迫不及待地将宁归竹怀孕的好消息告诉两人,于是高兴的人又多了两个。

宁归竹此前只觉得熊家氛围好,现如今见一家子都为他们高兴,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触动。

·

豆腐房那边可以偶尔离人,熊锦平却还是要去送豆腐的,聊了会儿看时间不早,他不得不起身準备去忙。

宁归竹忙道:“晚餐在我们这边吃吧,大哥你回来后,拴了牛就直接过来啊。”

闻言,熊锦平还未开口,王春华就道:“你们才回来,怎么也该家里先弄一顿,让你们好好休息才对。”

“不是我们非要做饭。”熊锦州笑着道,“是这回从敏州带来的虾得尽快做了吃,再养就养死了。”

特意从敏州带回来……

王春华迟疑了下,“很难弄吗?”

这——

宁归竹道:“那倒也不是。”

“不难就行。”王春华拍板,“把东西搬前头院子去,我和娘来弄,竹哥儿你现在月份小得多歇着,就别忙活了。”

安排好,又问柳秋红:“娘,你觉得呢?”

柳秋红笑道:“是该这样。”

她们俩商量着拿了主意,就看向宁归竹和熊锦州,两人对视间失笑摇头,没有拒绝她们的好意。

带回来的小龙虾分了一半出去后,剩下的一家子差不多也能吃完,两人拒绝了留一些让他们之后吃的建议,将东西全搬到了前头屋里去。

宁归竹不被允许幹这些活,他干脆开始收拾家里。

卫生方面是不用愁的,他们两个这么久不在家,家里人是日夜念着,数着日子差不多之后,柳秋红就给他们收拾了遍屋里头,就连被褥都是被晒过的蓬松柔软。

宁归竹主要是将马车上的东西整理着,放到屋中各处。

衣服鞋袜,还有玄武卫朋友们送的布料和药材,以及这一路上购置的零散物件。看着不多,但收拾起来也费了些时间。

宁归竹又拆线,将缝在衣服内侧的银两全部取了出来,和箱包里剩下的一算,还剩下将近五十两银子。

先前他们离家前,夫夫俩就估计过,陈县令给的应该是六十六两银,这一路下来,因着各种原因,他们只去了建义县和敏州城,全程下来花销大头落在了住宿上,然后才是吃用方面。

宁归竹将箱包放回马车暗格中,準备明天去县里时,给陈县令送回去。

弄乱的衣服重新叠好,放在卧室的箱笼中,宁归竹转到侧面看了看圈栏中的鸡,两个月不见,它们看着又大了些,正是肉嫩美味的年纪。

也不知道是不是察觉到了宁归竹的觊觎,几只鸡咯咯叫着挤到了墙角,那独苗苗大公鸡还朝宁归竹扑扇了两下翅膀,宁归竹没好气地吓唬了它两下,见它老实了,才去看菜地里的菜。

初秋气温变化不大,地里的菜长势依旧。

宁归竹看过菜地,起身去前屋。

前屋,院子里。

熊锦州拿着刷子,带亲爹一起,朝着盆里的小龙虾一顿洗洗刷刷,然后用剪刀给虾去头去脚,忙得头也不抬。

王春华见宁归竹进来,说道:“竹哥儿,锦州讲话丢三落四的,你再跟我说说这大钳子虾要怎么做。”

“哎,好。”

宁归竹应声,快走了两步,来到王春华身边,跟她说这虾的几种常见做法。

王春华大概重复了遍,确定没问题后,提取出这当中需要准备的其他配菜,进去跟柳秋红商量着,开始忙活了。

宁归竹闲不住地晃了两圈,被分配着去跟小孩子一起剥蒜。

虾要一餐吃完,但也不能只吃这个。

王春华揉了面盖着放在旁边醒发,淘洗了一些米,倒进锅里慢慢熬煮着,取出宁归竹先前熏了送来的腊肉,切上一块,搓洗干净切成肉丁,煸炒过后放在一边,准备等会儿放到米粥里熬煮。

时间在准备中流逝。

三个孩子剥完蒜,拉着宁归竹嘀咕了会儿闲话,又坐不住地跑出去玩了,宁归竹不被允许干活,就在院子里看晒着的干菜辣椒。

柳秋红出来瞧见了,说道:“家里有晒好了的,你和老二的那一份晚点正好带回去。”

“啊,好的。”宁归竹道。

厨房里开始飘出食物的香味,熊锦平终于忙完回了家,原本给馒头吃东西的食槽里,现下已经放满了干草,熊锦平将牛拴在旁边,问宁归竹:“你帮忙添的?”

宁归竹无奈道:“他们不让我干活,只能找点不费力的事情打发时间了。”

熊锦平失笑,又道:“头几个月确实要少干活,累了容易出问题。”

不是熊锦平吓唬宁归竹,而是见过很多这种情况。村中妇人哥儿大多没有空闲下来的时候,再加上日子过得一般,很少有人刚怀上就能发觉,经常正干着活呢,肚子里的孩子就没了。

这情况若是落在女子身上,血淌下来时,她们还会误以为是葵水到了。

宁归竹眨眨眼,听得有些蒙。

他到底不是土生土长的哥儿,上辈子又没有女儿身,这会儿听着熊锦平的话,有些难以想象那样的场景。

熊锦平见人愣神,后知后觉地挠了下头,忙道:“我胡说的,你别太担心,正常过日子就行了,肯定没事……”

他越说,越感觉这事说不清了,不由得头皮发麻。

宁归竹见状忙道:“大哥你也是一片好意,我知道的,之后我会尽量少干活,优先照顾好自己。”

听他这么说,熊锦平松了口气,说道:“那就好,就是要这样。”

怕再说出什么不够吉利的话来,熊锦平匆匆走开了,跑到熊锦州和熊石山身边,从熊石山手里拿过斧头,兄弟俩一起劈柴。

熊锦州见他一脸后怕,奇怪道:“大哥你跟竹哥儿说啥了?”

熊锦平抹了把脸,将方才的对话说了,纠结道:“你说竹哥儿会不会被我这话吓着?”

熊锦州:“……”

竹哥儿有没有被吓着还不知道,反正亲哥眼看着是被吓得够呛。

·

爆炒的香味飘出院子,重新霸占了村子领空。

村民们闻着这个味道,不由沉沉地叹了口气。宁先生不在的时候,日日盼着想着,琢磨着等人回来后,工坊那边就能开新的学堂了,结果现在人回了村,先到的却是恼人的香味。

熊家。

宁归竹带着孩子们洗干净手,在餐桌边入座,面前已经放了一碗腊肉蔬菜粥。

王春华道:“家里没新鲜肉,就弄的腊肉,不过味道应该也不错。”

宁归竹闻着混了腊肉烟熏香味的粥,舀了一口尝了下,绵密咸香的粥入口醇厚,他点头夸道:“特别好喝。”

见他喜欢,王春华笑弯了眼睛,“喜欢就多喝点,锅里有不少呢。”

“嗯!”

熊锦州剥了只清蒸的虾,蘸了料汁放到宁归竹手边的另一个空碗中,“蘸的蒜蓉酱,我尝过了,味道很好。”

先前在敏州城的时候,宁归竹就琢磨过蒜蓉酱,只是他们两个出门在外是买蒜来吃的,弄少了不好把握量,弄多了又划不来,之后就没再提起过,现在回到家里,宁归竹就指导着弄了一份。

宁归竹吃了虾。

熟蒜的醇厚和生蒜的刺激交织在一起,裹挟着清甜弹韧的虾肉,咸鲜中带着些回甘,很好吃。

熊锦州自己吃着,顺手给宁归竹剥上几只,清蒸的吃了,香辣和蒜香的也没落下。

家里人第一次吃这种虾,速度稍微慢一些,一大家子就边吃边聊。

这边说两句在敏州的所见所闻,那边说两句家里的琐事,偶尔提一提柳秋红和王春华怀孕时的经历,给夫夫俩提供一些经验,间或穿插两句孩子们的童言童语。

听着闲聊的话语,宁归竹不自觉地喝着粥,回神时已经吃撑了。

他放下碗筷,将剩下的粥和装虾肉的碗推到熊锦州面前,喝了口提前端到桌上的棠梨叶水。

王春华留意到,问道:“这就不吃了?”

宁归竹点头:“吃饱了。”

听见两人的对话,柳秋红看过来,“怎么感觉你饭量比出门前少些了。”

“没有啊。”宁归竹道,“我都添两回碗了。”

“哦……”

家里人应着,见宁归竹和熊锦州都一脸习以为常,便没将这事放在心上,继续之前的话题。

这顿饭吃到太阳下山。

一家子结束闲聊,准备的晚餐也全吃完了。

熊锦州起身帮忙收了几副碗筷,就被塞了两袋子晒干的干菜辣椒,赶他陪宁归竹回去休息,夫夫俩走出院子不由相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回到家里,给小动物们准备好晚餐,出去玩的鸭子也回来了。锁好院门,他们先后去洗了个澡,然后坐在院子里面歇凉。

·

早晨,又是一个阴天。

宁归竹坐在桌边,挽着袖子包包子。

今天的面是熊锦州弄的,馅料也是他手忙脚乱炒出来的,看着色相不是很好,但尝着,味道还算过得去。

漂亮的大包子落在蒸格上面,去豆腐房的熊锦州端着豆浆回来了。

见宁归竹在包包子,熊锦州放下豆浆,出去洗了手,立即坐下来跟着一起忙活。

上一篇:打铁匠的俏夫郎

下一篇:塞北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