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他十项全能 第246章

作者:采蘑菇的老猫 标签: 生子 种田文 美食 轻松 日常 古代架空

第168章

肉片腌制好了。

寧归竹起身, 重新将灶台里的火点燃,然后把准备好的蔬菜放进去,绿叶菜在湯里烫过一回便直接捞出, 铺在大号的湯盆中。

灶台中的火转为小火, 一手用锅铲缓缓搅着汤,另一手缓缓下入肉片。

肉片很薄, 不一会儿就熟了。

寧归竹连汤帶肉片一起转移到碗里, 在上面放上姜蒜辣椒,花椒蔥花等调味, 油热后泼上去,本就浓郁的香味再次攀登上一个新的高峰。

熊逯菰绫阕蛔×耍ナ直ё藕⒆�, 起身准备碗筷并且盛饭。

不过,对成年人而言很是吸引人的香气,对小五福却是一场刺激,他不断打着小喷嚏,泪花儿都冒出来了。

熊逯葜缓每焖俜畔露鳎葞甯3鋈ケ鼙堋�

寧归竹将水煮肉片端到桌上,走到厨房门口, 靠着门框看不停打着小喷嚏的五福, 手指戳了戳他的肚肚,笑着说道:“你可得早点适应,不然日后可就没有口福咯。”

五福又打了个喷嚏, 小手拍在寧归竹手背上,发出清脆的一声响。

熊逯菸⑽Ⅴ久迹∧橹竦氖挚戳丝矗皇怯械愫�, 便偏头輕輕顶了崽子一下,“迟早把你这动手的毛病纠正过来。”

夏日里开着风窗,外面是竹林,微风几乎是一刻不停地穿过。

厨房里的味道很快散去,一家三口回到厨房里,端起碗开始享受美食。

刚出锅的水煮肉片滑嫩爽口,很是入味,汤底是麻辣鲜香的,连帶着里面的菜也十分的爽辣。

夫夫俩吃出一身汗来,小崽子实在是受不了,推着他阿爹,努力朝着竹篮伸手。

熊逯菁矗值米栽凇�

好好享受了一顿晚餐,两人歇了会儿,才不疾不徐地起身收拾厨房。

等到忙完回来,宁归竹兑水,熊锦州扒了崽子身上的衣衫,先检查了下他的尿布,确定是干净的后,就将小孩交给了宁归竹。

进入夏天之后,五福是天天都洗了澡的,这会儿被放到水里,他便熟门熟路地拍打起水面来,鬧得他阿爸的衣衫湿了大半。

宁归竹按住崽子小手,輕轻拍了两下,“乖点,给你洗洗再玩。”

五福抗争了下,没抗争成功,只好任由宁归竹摆布。

他就出了点汗,宁归竹没用夷子,拿软帕仔細擦洗过就算干净了。

先前说的洗完再玩也成了空话。

宁归竹把小孩抱出来,熊锦州拿着干燥的大布巾,将他整个包裹起来。

先細細擦干身上的水,然后取出宁归竹做的痱子粉,涂在脖颈、胳肢窝、大腿内侧这些地方。

痱子粉中有些草药的凉感比较强,大人涂着没什么感觉,小孩的感知却很清晰,躺在竹篮里咯咯笑着。

熊锦州见了,抓了点粉末撒在他胸口上,抹开。

五福的笑声很是清脆。

时间也已经不早,夫夫俩交替着去洗了澡,又搓洗干净衣衫晾上,他们披散着半湿不干的长发坐到了躺椅上。

躺在堂屋后面赏花看景还挺惬意的,孩子躺在两人的中间,咿咿呀呀的婴语此起彼伏,像是在和阿爹阿爸聊天。而他的阿爹阿爸,脑袋凑在一起闲聊,偶尔会纡尊降贵地糊弄他一声。

也算爱了。

·

又是假期。

宁归竹将帶回来的织衣放下,跟在外面玩鬧的熊金帛三兄妹道:“你们几个帮我去看看馒头还有没有水喝,没了记得过来叫我。”

“好——”小孩拉长声音应着,过了会儿,“师父,还有半桶——”

宁归竹闻言便放下心来,准备自己的事情。

桶里养着熊锦州上午买了送回来的蝦,宁归竹挪着桶晃了晃,见都是活蹦乱跳的,就搬了凳子出来,拿着剪刀开始收拾河蝦。

青灰色的蝦肉落到碗中,很快就堆了满满一碗,宁归竹将蝦壳虾头放到旁边的竹节碗中,也不着急收拾这些,将虾肉淘洗一遍带回厨房里。

虾肉、肥肉、玉米全部剁碎,混合在一起后,加入姜蓉和食盐糖粉快速搅拌,等到搅打上劲后,放在旁边。

接下来便是做饺子皮。

玉米淀粉和面粉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团后醒发两刻多钟。

趁着这个时间,宁归竹去摘了些蔥回来,洗干净后起锅烧油,熬蔥油。

蔥白炸到焦黄时夹出,换成葱叶继续油炸到焦脆,这个时候,厨房里已经有了浓浓的葱香味,宁归竹将葱叶也夹了出来,往里加入酱油熬上片刻。

灶台火熄灭,先前炸过的葱放回锅里,盖盖等待油凉,宁归竹又开始准备面条。

奶娘带着孩子从厨房前经过,看见这一个人的热鬧自在,不由心下感慨一句这是真喜欢做饭啊,然后躲着太阳进入堂屋。

给五福换上干净的肚兜,奶娘笑着哄着他玩儿。

小孩的笑声传到厨房里,宁归竹嘴角上翘,眉目间带着散不开的笑意。

这个时候,先前准备的那份面团已经可以擀皮了。一个个漂亮的虾饺摆在蒸格上,他又紧接着开始拉面。

当細面条煮熟过凉水的时候,熊锦州正好卡着时间进入家里。

三小只跟在他身后,屁颠屁颠的。

“都弄好了?”

熊锦州一进来看见这幅场景,面上带笑地问了一声。

宁归竹佯装叹息:“没办法,谁让我们熊捕头现在是个大忙人,只能我来弄呢。”

熊锦州失笑,上前拉着宁归竹親了下,倒是说了个好消息,“大人来信,再有半月就会回来了。”

“真的?”宁归竹来了精神,“有没有说木薯的事情?”

熊锦州从衣襟中取出一封信,“这是大人给你的,和木薯有关的内容应该都在里面。”

宁归竹便将手里的筷子塞给熊锦州,拿着信纸就往书房去,走到门口的时候才笑着回头,道:“小锅里熬了葱油,面条过冷水后用葱油拌着吃就行,那边蒸的是水晶虾饺,你别忘了端出来。”

“好,我知道了。”

熊锦州应声,继续宁归竹没干完的活。

见他们俩谁都空不出手来,奶娘抱着孩子站在厨房门口,笑着道:“还麻烦熊捕头也带我一份。”

熊锦州闻声笑道:“那是自然。”

还得麻烦奶娘干活呢。

·

书房里。

宁归竹拆开那一封不算厚的信,从头到尾细细看了一遍。

陈县令在信开头,大概说了下朝堂对木薯的态度。大部分都是欢喜的,不过也有一撮人觉得带毒的东西怎么可以当饭吃。

这些人当然是被皇帝斥责了的,他老人家当年泥巴树皮都吃过,带不带毒的,只要不是吃了立即会死,那都是好东西。

当然,最重要的是,木薯制出来的淀粉无毒,最多就是吃多了不舒坦而已。

然后就是皇帝对木薯的安排。

既然是粮食,就不能指望靠山上那点出产,所以他找了人琢磨木薯的种植问题。同时,开始挑选地方进行食用推广——至少得让百姓明白这玩意儿的吃法。

而这个地方,最终自然是定在了安和县。

不管那些大佬们怎么想的,谁都没办法比过有宁归竹在的安和县。过去一年的发展下来,宁归竹在安和县内是很有信服力的,只要他出面来教,百姓们愿意尝试新事物的概率更高。

除了木薯这事外,还有另一件事,就是工匠迁徙。

皇帝想要将宁归竹教出来的学生更换地方,不断地对外教导手艺——从他手底下出来的学生们,对手艺看得没那么重,教学的意愿会比老手艺人更高。

宁归竹看到这里,下意识蹙起了眉。

安朝还是农耕社会,大量的工匠出现可能会冲击到社会结构。

熊锦州端着碗进来,看见宁归竹蹙眉,扫了眼那密密麻麻的信纸,问道:“怎么了?朝廷不让弄木薯?”

“不是。”宁归竹摇头,大概说下工匠迁徙的事情,叹着气道:“要是以后大家都去做工,荒废了田地该怎么办啊。”

熊锦州:?

“怎么可能荒废田地。”熊锦州夹了个虾饺送到宁归竹嘴边,看人吃下去之后,才在他疑惑的视线中继续道:“竹哥儿你把那些富户世家想得太好了,如果真的有很多人会这些手艺,他们找人做工只会不断地压低工钱,说不定忙活一天还不够一顿吃的。”

宁归竹一时凝噎。

熊锦州递水给他,继续道:“只有地才是命根子,不管什么人都是这样。”

就连那些大户人家,不也是在想尽办法地囤地?

宁归竹听着熊锦州所说,又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工匠迁徙的那段内容,视角终于从高处落下。

工匠不是工业体系,他们只是寻常的,不断寻找更多活路的普通人,没那个本事冲击到农耕体系。甚至在他们的观念中,地是远远重于手艺的,就像如今已经开展的织坊等地,每年还会给他们相应的农忙假呢。

“是我杞人忧天了。”

宁归竹笑弯了眼睛,放下信纸,接住熊锦州递来的葱油拌面。

浓郁的葱香包裹着筋道面条,偶尔还能尝到酥脆中略带焦香的葱叶,咸香美味。搭配着鲜甜可口的水晶虾饺,一顿午饭吃得人心满意足。

宁归竹往后一靠,懒怠地打了个哈欠,忽然又想起来,“赵嫂子走了嗎?你有没有给她准备吃的?”

“弄了的,放心吧。”

那就行。

宁归竹就又靠了回去。

熊锦州端着碗筷去收拾,宁归竹坐了会儿,跟着起身。

接下来是午休时间,赵嫂子还得回去休息呢,宁归竹抱着五福晃悠了两圈,看小崽子明显没之前精神了,低头在他额头上親了親,哼唱着幼时听过的儿歌。

从小被这样的曲调哄着,五福的眼皮很快变得沉重,不一会儿就呼吸平稳地睡着了。

吃饭比较慢的三小只出来,见状压低了声音,故作成熟地道:“师父,那我们去午睡啦?”

宁归竹也不知道他们这是在玩些什么,闻言只问道:“漱了口没有?”

上一篇:打铁匠的俏夫郎

下一篇:塞北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