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他十项全能 第74章

作者:采蘑菇的老猫 标签: 生子 种田文 美食 轻松 日常 古代架空

“好。”

两人在廚房里忙活开来,等到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完毕,锅中烧油放入肉丝,炒熟之后打入鸡蛋,加酱油食盐调味盛到两个碗里,锅中加水烧开放入面条。

玉米面条爽滑可口,满是玉米的清香,再搭配上丰富的配料,厨房里一时间只剩下吸溜面条的声音。

吃饱飯,时间还早,熊锦州陪着宁归竹一起收拾了下菜地,才牵着骡子离开家门。

家里的事情都弄完了,宁归竹伸着懒腰,将猫放到院子里,拿着帕子坐在旁边绣着,偶尔抬头看一眼满地乱爬的猫崽。

孩子们和工人先后到来,宁归竹将猫抓到屋檐下的走廊上,拿着书本教三人读书。

柳秋红来得慢些,看宁归竹在教读书,轻手轻脚地将豆腐放到厨房里。

宁归竹只和人打了声招呼。

上午的課程很快结束,宁归竹看了眼天色,对他们道:“今天下午不上課,等大哥回来后,讓他带着你们去河里淘一些细沙回来,明儿我们开始学笔画。”

听到不用上课,三个小朋友眼睛亮了下,大声回答:“好!!!”

讓他们自己出去活动身体,宁归竹喂了猫,将肉汤重新放好后,挽着袖子进厨房帮柳秋红一起准备午餐。

柳秋红见他进来,说道:“你要的豆腐我放橱柜里了。”

“好。”

宁归竹见午餐里有煎豆腐,明白这是家里出的菜,心下暖洋洋的,也没说什么拒绝的扫兴话。

两人说着话准备好午餐,朝着外面喊了一声。

工人们纷纷停下手上的事情进来,守着小猫崽玩的小孩见状,把猫抱到了凳子上放着,然后搬着凳子挪到厨房门口,期待地看着厨房里忙碌的大人。

“我们可以吃飯了吗?”

宁归竹端着窝窝头出来,笑着说道:“先进去吧,我们得先给叔伯们准备午餐。”

“好的哦~”

等宁归竹和柳秋红走出厨房,熊金帛带着弟弟妹妹进了厨房,看看灶台上的东西,他端起分量比较少的那些,“我们先端菜上桌!”

熊川水和熊茵茵欢快应声,跟在熊金帛身后,把他们那份饭菜端到桌上,又踮着脚去拿碗筷摆上桌。

宁归竹回来看见这一幕,失笑问道:“今天饿得很?”

“没有。”熊金帛摇头,“娘说了,要多帮师父的忙。”

旁边两个跟着点头。

宁归竹闻言,伸手揉揉他们的脑袋,夸赞道:“真棒。”

得到夸奖,三个小孩乐出了牙花子。

将工人们那份东西都端上桌,宁归竹和柳秋红也在厨房里坐下,和孩子们一起吃饭。

家里剩下的腊肉本来就不多,几顿弄下来早就吃完了,因而今天没有荤腥,桌上就两碗菜,分别是炒野菜和煎豆腐。虽然没荤腥,但分量足足的,而且煎豆腐用了不少油,依旧讓人吃得头也不抬。

宁归竹吃着饭,把下午不上课的事情跟柳秋红说了。

孩子们读得认真,记忆力也不错,但不能一直只看不动手,等到细沙弄回来之后,就得带着他们练字了。

先在沙盘上练好字,再买纸笔进一步练习。

柳秋红道:“用不着锦平,晚点让你爹带他们去就行。”

今天带去县里的东西多,中午不一定能回来,还不如让熊石山带着他们去,省得拖得太久把事情忘了。

宁归竹道:“爹不是很忙吗?”

之前宁归竹随口提了句能做蒜酱的事情,家里人就找了地方,这几天正忙着开垦呢。

“没事,都弄得差不多了。”

家里人再忙也不会把事情压在熊石山一个人身上,下午他们泡上豆子之后,就会带着锄头去地里一起开垦,这几天下来早就弄好了,现在主要是湿地,明后两天就能下种。

宁归竹闻言,手上的动作停了下,问道:“是在哪里开的荒田?”

他只知道家里人在弄这个,还真没仔细问过。

“就旁边那林子边,咱们两家过去都方便。”柳秋红指了下屋外,说道。

宁归竹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吃完午饭,收拾干净东西,下午不用上课,宁归竹在家里守着就行,柳秋红就带着孩子们走了。

宁归竹将猫放到太阳下让它们自由活动,回到厨房烧了半锅水,将豆腐拿出来切成小块。

趁着水烧开的时间,宁归竹找了找,把先前弄屋顶时没用完的稻草取了出来,在小号的笸箩中铺开,东西暂时放到桌上,宁归竹把豆腐块下入锅中焯水,捞出在笸箩上铺开。

看着桌上的豆腐,宁归竹回到卧室剪了块粗布下来,盖在豆腐块上,将东西放到阴凉处,接下来就是等待了。

收拾好豆腐,宁归竹走出厨房,见猫爬得有些远了,就将它们给抓回原位,然后进卧室拿出针線篓继续弄没缝完的帕子。

断断续续的,帕子的边已经缝好,接下来就是他答应的绣花。

宁归竹垂眸忙活着,偶尔起身活动一二,一天的日子过得分外悠闲。熊锦州回家看见屋檐下的人,面上瞬间浮现出笑意。

“竹哥儿,我回来了。”

听见熊锦州的声音,宁归竹正好固定好線尾,他剪断线将针放到旁边,抬起手晃了晃手里的帕子,笑着对已经走近的人道:“看看喜不喜欢?”

熊锦州接过帕子闻了下,笑眼弯弯:“你弄的我都喜欢。”

宁归竹笑起来。

夫夫俩坐在一起说着小话,等到工人们忙完一天的工作离开,才起身同进同出地忙活起来。

-

“娘,您要走吗?”

瘦小的幼儿穿着宽大的衣服出现在门口,眼巴巴地看着在厨房里收拾的錢三娘,今天上午有个捕快叔叔过来了,他藏在旁边没被发现,就听他们说什么去不去的,小家伙纠结了一天,这会儿终于忍不住,試探地询问母亲。

“走哪?”钱三娘听见儿子这话,有些摸不着头脑。

在自己家里,做什么都要随意一些,钱三娘把碗筷搁下,走到门口蹲在孩子面前,“是有人在你面前说什么吗?”

小孩紧张地抠着墙壁,小声道:“上午,我听见了。”

钱三娘愣了下,才反应过来孩子说的什么,她无奈地抬起手摸了摸他,轻声道:“娘不是要走,那个叔叔来是跟娘说找师父的事情。柱子还记得吗?娘要找人学些东西赚钱。”

闻言,柱子眼睛一亮,连连点头:“我记得的!”

看他这样,钱三娘心里叹了口气。

李家人不把她当人,也没将这个孩子放在心上,不足三岁的小孩瘦得跟猫儿似的,平日里安安静静,就算是面对她时也很少开口说话。

现在回了钱家,虽然爹娘和两个出嫁的姐姐都很照顾,但孩子还是那副样子,没有半点活泼劲儿。

想到这,钱三娘对李家的恨意就又多了几分。

自从她带着孩子回到家里后,李家人就一直在外面说她迟早拖垮爹娘之类的话,一来二去的,周遭邻居也开始说她迟早会后悔。这些话说出来无非是为了影响钱三娘一家过日子,然而他们一家人满心只有庆幸。

毕竟如果钱三娘不回来,她和孩子迟早会死在李家。

不过只是庆幸不够,钱三娘还想把日子过红火起来,让那些人知道她钱三娘离了李家,只会越来越好。

心里思绪纷杂,钱三娘牵着孩子的手进入厨房,让他坐在小板凳上看着。

跟宁先生学手艺是必须的,不过还得再等等,至少得让孩子熟悉了她爹娘再说,不然钱三娘怕她前脚去小河村学手艺,后脚孩子就出了事。

宁归竹从熊锦州口中得知钱三娘的想法,点了点头就把这件事搁置到一边了。

人家不来,他们就安心过自己的生活。

今天白天家里尝試的走贩生意很成功,两个堂哥顺利把东西卖了出去,还有好些想买没买着的。再加上县里尝试豆干豆皮的人多了,也有不少人想要买些回去自己弄着吃,生意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熊锦平和王春华回来后,就想着要不要再请几个人来帮忙。

不过这事还是暂且压下了,毕竟才请了一个人,又刚开始和两个堂兄弟做生意,没必要着急忙慌地增加人手。

对此,宁归竹和熊锦州并不知情,他们只知道家里很忙。

两人吃完饭后还去了趟熊家,本来是想着帮把手的,结果家里人忙得有条不紊的,他们俩在那也就只能搭把手,大部分时间都空闲着。

既然帮不上忙……

熊锦州牵着宁归竹的手喊道:“娘,我带竹哥儿走了啊,我们去弄点野菜回来。”

“行,别弄太晚,现在草里蛇多。”

“知道。”

夫夫俩牵着手走了,王春华接过熊锦平递来的水喝了口,笑着道:“看见没,锦州那眼睛啊,就没从竹哥儿身上下来过。”

腻歪得很。

熊锦平看了眼离去的夫夫俩,又看了眼在灶台前揭豆皮的爹娘,凑到王春华耳边道:“我也是。”

王春华喝水的动作一顿,睨了眼这个时候说情话的男人,把碗往他手里一塞,轻哼道:“是什么是,干活去。”

看人匆匆起身,熊锦平笑出声来。

·

日子一天天过去。

宁归竹白天教孩子们读书,下午熊锦州回来后,就和他一起去外面采些野菜,自己家请工吃饭之余,还能给家里提供些,给他们减少了一份要忙的事情。

小猫崽喝着肉汤和蛋汤,几天时间下来活泼了许多,眼睛也睁开了,迈着小小的爪子满院子乱转,能跑能跳的,两只小狗明显更喜欢它们了,每天跟在猫崽后面。

宁归竹无意瞥到二彩又在舔猫屁股,揉了揉眉心移开视线当没看见。

小猫排便需要外力帮助,二彩这样也是解放了他。

熊家院墙围好,准备刷墙灰时,钱三娘下了驴车,站在小河村口看了看,走向不远处的人群,“那个,我想问一下熊捕头家在哪里?”

正在聊天的一群人看见她,声音静谧一瞬,没有回答问题反而疑惑道:“你有事?”

钱三娘点点头,“我来找宁先生学东西。”

闻言,哗然声起。

村子里谁不知道宁归竹懂得多,先是应县令大人的话,去县里教人纺织,然后又告诉熊家大儿子弄豆腐,先前听说还在教他们家孩子读书,现在居然还有人来找他学东西。

这前面几种就算了,不是官老爷要求,就是教自己家里人,怎么现在外人比他们小河村的还先来学了?

这熊家不地道啊!

有人心里又酸又气,也有人好心地给钱三娘指了路,起身道:“我带你过去。”

上一篇:打铁匠的俏夫郎

下一篇:塞北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