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直播网课 第51章

作者:槐根一梦 标签: 系统 直播 穿越重生

这不是要乱套了?

嬴政听到这个介绍,第一反应就是不现实,怎么可能每个公民都能参与国家治理,国家事务如此繁杂,那些黔首哪里来的能力治国理政呢?况且黔首数量如此众多,就算是允许参政,又哪里来的职位安排?

不过嬴政很快想到了刚刚看到的几幅地图,从世界地图到古希腊地图,再到雅典城邦布局图,结合老师一开始讲的政治特点:小国寡民,也许就能说得通了。

若是公民人数极少,集体参政也未尝不可,更何况嬴政还记得那帮儒生推崇的尧舜禹时期的选贤任能,与这种制度差别也并不是十分大。

听到这里,嬴政已经能够感受到,林老师对这种民主政治还是比较推崇的,他猜想也许林老师所处的时代应该也是这样的民主政治吧,平民可以受教育,女子可以教书育人。

也许林老师也会时常去参加这种公民大会参与国家的治理。

毕竟历史这门学问一般当属帝王之学,林老师教授历史,自然也可能参与国政,只是不知那时的中国疆域人口如何,若是和之前所学的元朝一般的疆域,他怎么也无法想象,该如何实现这种民主。

“雅典的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达到了顶峰,为了鼓励公民参政,伯里克利甚至会给积极参政的公民发薪水,来提升他们的公民积极性。”

林老师接着带同学们简单分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主要强调对后世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

这时,一直在认真听课的蒙毅出声问道:“可是,他们如此频繁的去参加公民大会,地里的活谁来干呢?”毕竟林老师也讲过古希腊也是有农业生产的,这些公民当中有不少都是农人出身。

林老师接下来强调的知识点很快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但是,雅典的民主政治虽然繁荣,却也并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民主,它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我们高一的时候就学过,古希腊这个时期是属于什么社会性质的时期呢?”

这个问题估计对学生来说挺简单,很多学生在公屏上发弹幕:【奴隶社会】

原来古希腊还是属于奴隶社会时期的,虽然之前林老师也讲了大致的时间,但是嬴政总还是不太适应这种所谓的“公元”纪年,即使是之前学习中国古代史,林老师也更多地是用朝代来分期,很少用这种公元纪年来分期,因此嬴政还不太能够很熟练的判断这个古希腊的大致时间。

但是奴隶社会这个社会性质嬴政已经很熟悉了,因为每次林老师讲到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的时候,都会反复强调这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

看来自己所处的时期比这个伯里克利的时期还是要进步许多的。

嬴政还记得林老师在讲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时候说过的社会性质的分期,比奴隶社会更先进的是封建社会。

作者有话说: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时月、落十三 1个;

第67章 继续上网课

了解到古希腊还属于奴隶社会, 嬴政便有点好奇这个雅典现在是否还存在,他翻开古代史的教材,找到了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那一课。

嬴政记得林老师在讲那一课的时候是有提到过一个公元纪年的时间的, 只是当时他并没有十分在意, 所以忽略了。

找到书上写着秦国统一六国的部分,一个数字映入眼帘:公元前221年。

看到这个时间,嬴政就知道他估计是没有机会见到这三位执政官的任何一个了,他们所处的时代要比自己早。

“看来同学们对这一时期的社会性质记得还是比较清楚的,那么既然这时候的古希腊还处于奴隶社会时期, 也就说明我们这里提到的雅典民-主政-治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奴隶制下的民-主政-治,这种限定下的民-主范围就非常狭小了。”

“我们前面一直强调, 雅典的民-主是全体公民的民-主, 而这里的公民,并不是指所有居住在雅典的人民, 而是本邦的成年男性公民, 因此包括外邦人、女性以及奴隶在内的大多数人都是无法享受这种民-主权利的。”

蒙毅听到这里恍然大悟:“怪不得他们能实现全民参政呢, 原来是把大部分人都排除在外了, 而且地里的活也有奴隶干,才能让这些公民有机会又有空闲去参加那个所谓的公民大会啊。”

一旁蒙恬也附和着点点头,说:“这么小点地方,还有那么多人不能参与, 能实现这种民-主也就可以理解了, 对吧王上?”

嬴政还没说什么, 屏幕中林老师话锋一转, 又开始讲起雅典民-主政-治催生出的一批思想人物。

“由于雅典在这一时期基本实现了全体公民的民-主, 基本上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要参政, 而我们知道,想要在公民大会上参与国家事务的治理,就必须要有比较好的口才和辩论能力,能够很好的陈述自己的观点才行,这种需求就催生了一个群体,被称为是‘智者学派’。”

“智者学派专门有偿教授当时的人们辩论和演说的能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普罗泰戈拉,当然他最大的贡献并不在教育领域,而是在哲学方面。”

“在普罗泰戈拉之前,古希腊也有几位著名的哲学家,比如泰勒斯,他认为‘世界是由水构成的,水是世界的本原’,再比如赫拉克利特提出‘火是世间万物的本源’,这些思想都将宇宙本源和自然界中的一些元素联系起来,体现出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网课上到现在,嬴政起码听到了四种万物本原了:道、理、水、火,按照老师的分析,这其中有的属于唯物主义,有的属于唯心主义。

只是,嬴政有点纳闷,为什么这些林老师口中著名的思想家都喜欢研究万物本源、宇宙自然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

对于鬼神之说,嬴政还是比较认同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的,他并不是完全不信,即使已经跟林老师学过了一些唯物主义的内容,嬴政也并没有完全接受后世这种不信鬼神的思维习惯,只是对于这些哲学家研究的这些所谓“形而上”的东西,他的兴趣不是很大。

一直以来,嬴政都觉得,作为统治者,本就应该是更加关注家国天下,研习帝王之道、驭民之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江山稳固、长治久安。而作为一统天下的第一个皇帝,巩固统治才是他最为关心的东西。

因此,只有当这些鬼神之说能够帮助他巩固统治,他才会有兴趣仔细去研究。

而林老师这里讲到的几个人,从他们代表性的思想来看,他们明显并不关心统治者的需求,而是更加关注他们看到的宇宙自然。

这和老师之前讲的中国传统思想有很大的不同,要知道,即便是看上去最为“出世”的道家,也并不是完全不在乎统治者的统治需要的,就像老子,他也是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的。

至于出现这种区别的原因,他觉得和林老师所讲的这种民-主政-治脱不开关系,当然也有可能是社会性质的差别导致社会政-治需求也不一样。

对比起来,嬴政觉得那些整日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的儒生都顺眼多了,至少他们关注的还是人。

另一边,第一次听这种研究万物本源思想的蒙恬更是听的一头雾水,他转头看看王上和蒙毅,发现他们两居然听的还挺认真,心里纳闷:他不在的这些日子王上和阿毅到底听了些什么新鲜的东西,居然连这种听上去神神怪怪的思想都能听得进去。

“而古希腊哲学发展到了普罗泰戈拉时,就从自然哲学逐渐转向了社会哲学,普罗泰戈拉最具代表性的名言就是那句‘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出自柏拉图《泰阿泰德篇》)”

好吧,相比起来,这个普什么拉还是很对自己胃口的,嬴政想,至少他关注人,思想应该还是比较实用的吧。

“普罗泰戈拉将古希腊的哲学视角从自然和神拉回了人类本身,这种关注人的价值和欲求的思想就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只是普罗泰戈拉过于强调人的主观欲望,也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有一个故事能够体现出他思想的局限性,这个故事叫半费之讼,讲的是有一个学生向普罗泰戈拉求学法律知识,双方约定学生先付老师一半的学费,等到学生出师后,打赢了第一场官司就付另一半的学费。谁知这个学生毕业之后却一直不打官司,就这样拖了很久都没有付另一半的学费。”

“直到有一天,普罗泰戈拉等的不耐烦了,就将这个学生告上了法庭,要求他付清剩下的学费,并说:‘如果这场官司我胜诉了,那么按照法庭判决你就必须付学费,如果这场官司我败诉了,那么按照我们的约定你也必须付学费,总之你非得付学费不可。’结果这个学生听了之后却说:‘如果这场官司我胜诉了,那么按照法庭判决我就可以不用付学费,如果这场官司我败诉了,那么按照我们的约定我也可以不用付学费,总之我就是不付学费。’”

???

听了林老师讲的这个故事,蒙恬觉得自己脑子有点不太够用了,什么情况?怎么这个学生一会儿要付学费一会儿又可以不用付学费?而且这两个人说话方式真像啊,不愧是师徒。

嬴政和蒙毅两人因为听过老师之前讲过一些哲学史的内容,所以接受度稍微高一些,在林老师讲完故事之后,两人就各自思索起来,嬴政觉得这师徒二人的言论都有些问题,好像将律法和私人的协定放在了同等的位置上。

若是按照秦律来判,必然不会存在什么两难问题,秦国的律法地位自然是要高于所谓的私人协议的,这二人只需听从判决就可以了。

只是林老师讲这个故事的意图应该不在于如何判决这场官司。

“我讲这个故事,当然不是要让大家替他们争论个对错出来,而是想让大家感受一下这个故事背后所体现出的智者学派思想的一些局限性,他们在后世的很长一段时间又被称为是‘诡辩学派’,这个故事其实一定程度上就能反映出他们的诡辩技巧,同时也能体现出他们过于看重自身的利益,甚至忽视了社会道德的重要性。”

林老师讲到这里,就又带着学生一起回顾了一下智者学派思想的一些消极影响。

“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一方面将人置于宇宙的中心,体现了人文思想;另一方面又过分强调人的欲望,导致雅典城邦出现了一些为追求利益不择手段、道德沦丧的现象。”

好吧,原本还很期待普罗泰戈拉思想主张的嬴政此时有些失望,他还以为这个人不像前面几个人那样净研究些水水火火的没什么用的东西,重视人本身,应该会有一切建设性的主张的,没想到这个人倒真是一心关注哲学去了。

而且嬴政也不是很喜欢这种有点自私的人,虽然林老师并没有这么讲,但是嬴政觉得这种过分注重自身利益的人并不是他所期待的可用之才。

不过想起某个人,结合嬴政对他后世所作所为的了解,应该也算是比较自私的人了,但是这个人嬴政却用着很顺手。

好吧,也许他并不是厌烦过分自私的人,而是厌烦自私并且对自己无用的人。

“智者学派的思想将哲学视角指向了人,而接下来的苏格拉底则将哲学真正变成了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听林老师这么说,原本很期待普罗泰戈拉的实用性思想的嬴政又开始期待起这个苏格拉底的思想了。

作者有话说:

半费之讼的故事没找到出处,按自己的记忆讲了一下

第68章 继续上网课

“说起古希腊的思想家, 想必同学们最熟悉的应该就是苏格拉底了,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约是公元前469年到前399年,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

听到老师说起时间, 嬴政又翻开书查了查, 原来这个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与自己也并不是同一时期。

“面对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一己私欲,过分强调‘人’本身这样的主张,苏格拉底更加强调道德的重要性,他提出‘美德即知识’,认为只有拥有智慧和理性知识才能达到美德的要求, 知识是美德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

美德即知识?听了林老师的解释,蒙恬还是不太能够理解,为什么只有有知识才能做到美德?难道那些从小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普通民众, 他们身上就没有美好的品德吗?即使他们没有什么知识, 但是勤劳刻苦也算是一种美德吧。

林老师似乎也怕学生不能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于是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 帮助他们理解:“俄国文学家克雷洛夫创作的《克雷洛夫寓言》中有一则故事, 叫做熊与勇士, 讲的是从前有一头熊, 它和一个隐士是很好的朋友,有一天,熊和隐士在树下休息,隐士睡着了, 熊就一直陪伴在他身边。”

“这时, 隐士的鼻子上飞落了一只苍蝇, 熊担心这苍蝇打扰隐士睡觉, 想驱赶它, 却怎么也赶不走, 情急之下,它就举起一块石头朝那苍蝇砸去,结果,苍蝇死了,隐士也永远长眠了。”

“哈哈哈哈哈哈!”

屏幕前,听完故事的蒙恬爆发出一阵笑声,一旁的蒙毅也有点想笑,但仔细想又觉得有点不太好,于是就尽量忍着,肩膀一抖一抖的,实在有点忍不住了,蒙毅于是做了个长长的深呼吸,转头一本正经的问嬴政:

“王上,你觉得林老师讲这个故事是想要说明什么呢?”

嬴政自从意识到自己心态发生变化之后就一直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立志要回到喜怒不形于色的帝王姿态中,因此尽管旁边的蒙恬已经笑得捂住了肚子,嬴政却依然是一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样子。

“我觉得老师是想说,这个熊并不是故意要害死勇士,甚至它赶苍蝇也是出于好心,这说明它的初衷是善良的,但是由于它缺乏知识,没有意识到石头落下去隐士也会一起死,这才酿造了这场悲剧,所以,掌握知识是做到美德的重要前提。”

嬴政开口说话之后,蒙恬的笑声也渐渐停止了,他认真听完王上的话,脸上现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本他还以为林老师讲这个故事是为了调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呢,所以没仔细想,光顾着笑了,现在想来,这个故事的确别有深意,值得细细揣摩。

趁着林老师让学生思考听故事的感悟的空挡,蒙恬将自己方才的疑问问了出来。

赢政听后,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示意蒙毅来说。

蒙毅似乎也思考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回答的很快:“我觉得黔首们勤劳肯干的品德也是在拥有知识的前提下,只不过他们所知的知识并不只是我们理解的那些用文字记载在书上的知识,而是耕田劳作相关的知识、手工技能相关的知识等,只有在掌握这些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他们的劳作才能有收获,如果一个农人连春种秋收这样的道理都不懂的话,那么再怎么勤劳也是无用的。”

蒙恬听了蒙毅的想法,深表赞同,那些整天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农人们虽然可能一生都没有接触过书本,但他们依然掌握许多自己都不完全了解的专业知识。

嬴政则是想到了儒家的一些思想,他们似乎也是十分重视知识的,只不过更多的是礼义方面的只是,儒生们一方面强调仁义道德,另一方面也不断的将自己的思想传承下去,像孔子,既是思想家,也是教育家,而这个苏格拉底也是如此。

也许作为统治者,仅仅靠愚民的政策是不足以让民众心悦诚服的,嬴政想。

“隐士与熊的故事形象的解释了为什么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的这一主张也是在批判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私欲、忽视道德的思想。其实网络上有句流行语也反映了这个思想: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林老师说的这句“流行语”,嬴政也颇为赞同,他不怕自己手底下的人违逆自己的意愿,只要他们所言有理,就怕他们因为蠢而坏了自己的安排,所以他手下绝不能有太蠢的人。

只是不知道林老师刚才说的那个“网络”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后世流行的话会写在网上?

“同时,针对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思想,苏格拉底也进一步指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他强调人自主思考、理性判断的重要性,认为无法独-立思考的人是不能代表人的价值的。”

“如果说普罗泰戈拉强调人本身的价值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源头,那么苏格拉底强调理性思考就是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渊源。”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这两个词嬴政记得林老师以前好像也提过,应该也都是与思想相关的事件,不知是什么时期的。

“苏格拉底还有一个代表性的思想,就是呼吁人们‘认识你自己’,这也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他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不断挖掘自身的价值。而这里所倡导的自我认知的觉醒建立在掌握知识、理性思考的前提下,因此,苏格拉底的这三-个-代-表性的思想主张体现出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

掌握知识、理性思考、认识自我。

学到这里,嬴政觉得苏格拉底的思想的确是更加具有实用性,尤其是在于对人和人的思考方面,不再是那种飘忽不定的虚无思想,而是真正可以在每个人身上落实下来的主张。

只是有一点,这个苏格拉底纯粹是站在个人的角度去思考人的品德与行为,而并没有站在统治阶层的角度去提出什么治国理政的手段和措施,所以嬴政虽然比较赞同他的一些思想,却不会真的把这些思想运用在民众身上。

毕竟,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如果每一个平民都能独-立思考,觉醒自我认知,那就和农人抛弃田地到处经商一样,不利于国家的稳定。

古希腊能有这种思想,与它独特的地理特征、经济发展、政-治环境有关,而尚且处在诸侯割据的现在,全民教育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

只是,若是天下太平、海晏河清,那时再推广教育,又是否可行呢?

想到秦国现在经济发展的程度,再一想林老师讲到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嬴政就觉得这些问题暂时还不是考虑的时候,一切先顺其自然吧。

“从泰勒斯的‘水是万物的本原’到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再到苏格拉底‘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古希腊这一时期的思想经历了从关注自然到关注人本身再到关注人的道德和思想,这个过程推动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同时也不断丰富着人文主义的内涵。”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指控不敬神明、蛊惑青年罪,被雅典法庭判处死刑。他的学生曾经试图帮助他逃走,但是却被他拒绝了,苏格拉底强调法律的重要性,他认为如果他逃走,就会有损于法律的权威,如果一个法律的权威不能得到维护,那么正-义也就无法声张,因此苏格拉底饮下毒酒,毅然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