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郎是二嫁 第134章

作者:端瑜 标签: 天之骄子 种田文 打脸 爽文 轻松 穿越重生

秦青灼抱了一会儿就把儿子给钱妈妈带着下去睡觉。

“相公今日在户部当值还好吗?”

“把海船的事忙完了,这事是顾大人接头的,剩下的就跟我没多大干系了。倒是在户部看了历年的税收又有了新的想法。”

明南知在乡下长大,他也知道每年家里都要交税,杂七杂八的税很多,嫁给秦青灼后,秦青灼考上了秀才便没有交过田税了。

到京城开了酒楼,就交商税。

“我有点想法,但还要细细的琢磨,找些书来看。”秦青灼打算有空去一趟国史馆。

明南知不大懂这些,但他知道相公不会害了老百姓。在清泉村的时候,明南知有几次看见秦青灼在家做了文章,就会去田地里走一走,看一看。

那模样瞧着明南知愣了好几次,他的眼中含着光,以前做翰林修撰时,眼里的光还在,现在官越做越大了,成了户部主事,眼里还是有光。

四月初,顾侍郎和海商谈好了海船的价格,张雷见了这海船也是吃了一惊,喜笑颜开。

准备一段日子,海商们买了十几艘朝廷的海船,一艘海船卖给商人,赚了两千五百银子。

秦青灼觉得这个价格还算公道,郑和下西洋一艘海船大约要花到三千两银子。

京城的这些海商有的是钱,他们先要试探着,要是这船真的好就不愁销路了。户部这一下进账近四万两银子,但这银子还没在兜里焐热,就被许侍郎来要走了三分之一。

算工部的人工费。

秦青灼瞧见还没入库的银子,心里也开始痛起来。

金部郎中和仓部郎中也是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没事,我们还有点钱。”顾侍郎笑道。

“顾大人,不好意思,我们接了旨,这些银子我们要继续造船,我们全拿走了。”许侍郎笑着差人把银票全拿走了。

顾侍郎勉强笑了笑。

户部的官员们面面相觑,竹篮打水一场空。

秦青灼觉得诸位同僚太惨了,他上前一步说道:“顾大人,我这有一个法子赚钱,不知当讲不当讲。”

顾侍郎:“讲讲讲!”

秦青灼:“顾大人,我们可以修建重要路段的码头,等船只要停泊我们就能收取停泊费。”

顾侍郎想了想这是一个法子,他高兴起来。

仓部郎中说道:“那我们不是还要给工部人工费?”

顾侍郎咬牙道:“给就给吧,修好了码头,细水流长。”

顾侍郎把这话给薛尚书说了,薛尚书听了回禀了内阁,内阁准了,薛尚书就把这事交给顾侍郎去办。

工部这段日子忙着造船,许侍郎看见顾侍郎来了,也是笑着让他奉茶。

工部自然乐着修码头这事。

“好说好说,这是利民的事,我们工部当仁不让,只是修码头也要出不少人力。”

顾侍郎就知道许侍郎没那么好打发。

“这事户部会解决。”

薛尚书把国库的钥匙给了顾侍郎,顾侍郎点了几个人搬了银子去工部。

户部是大楚的钱袋子,皇帝要钱要么从自己的私库里拿,要找户部要钱就要有正经的名头,不然以薛尚书的性子决不会给银子让皇帝使。

同僚们又开始计算起来,修码头要多少银子。

自从秦青灼把计算之法说给户部的官员知道后,他们已经习惯用阿拉伯数字来计算了,他们郑重的拿出一张纸开始打草稿。

以往拨动算盘的清脆声音消失了。

秦青灼心想大楚会计事务所启动了。

第94章 最好的南知

张雷他们领着朝廷的海船一起去海外。大楚的陶器、丝绸、茶叶、香料等都是海外受欢迎的, 朝廷大手一挥,先装载了五艘海船,跟在大海商后面先试一试。

张氏兄弟这次带了六艘海船, 其余的海商一共带了十二艘海船。张雷去找朝廷海船上的员外郎商量好了, 这才下令出海。

“有了这些朝廷的活阎王就是难搞, 万事还要征求他们意见, 不大痛快。”一个海商这么说道。

张雷笑道:“这是应该,员外郎还是很好说话的, 说一切听我们的。”

说是这么说,但有事, 张雷还是要去问员外郎。

海船行驶了六日皆是风平浪静,他们看好了日子才出海的。到了第七日后, 海面上就起浪了,浪越来越高, 舵手开始指挥着人控制船只了。

浪越来越高,天上还闪着电, 打着雷, 轰隆隆的叫人心慌。张雷站在甲板上, 指挥着众人。

他的脸上全是海水和雨水混合在一起,像是一个落汤鸡一样。他猛然想起什么,目光看向朝廷的海船那边。

他并未听见惊慌的声音,极目望去, 四艘海船分作两边把一艘海船护在中间, 中间的海船甲板上有人拿着红色的旗帜上下左右在指挥。

他们没有大喊大叫, 反而井井有条, 彰显了大国的风范。

张雷低声咒骂了一句:“狗娘养的,这群朝廷的呆子还有这份见识!”

海浪下去了, 海船的平稳性好多了,以前要是遇见了这样海浪,船舱里早晚要进水,这次是一点都没进水。

工部制造的海船抗住了海浪,甚至能从海浪中劈开一条路来,水浪翻出白泡泡,海船平稳的在海面行驶,一往无前。

……

这边户部又从牙缝里挤出了一部分的钱给工部,有了工部这个好大儿在,户部根本就赚不到什么钱,全贴进去了。

兵部前沿阵地,动不动就要军饷,这银钱给了兵部就是一去不复返,动不动就是几百两的银子。

五月初一,秦青灼给秦小鱼举办了满月酒。

他的知己好友们都好了,莫苍、王生水、文无尘都是带着自己的夫郎来了,陆夫子和李祭酒也来了,在翰林院和户部的同僚都来了,许侍郎和顾侍郎人没有来,但派人送了礼品来。

“秦大人,恭喜。”

秦青灼站在门前迎客,他拱手道:“多谢,多谢,里面请。”

翰林学士高大人不便过来,也是派了人送了礼品过来。崔成齐也是来凑了个热闹,崔世子带了一群纨绔过来,热热闹闹的。

“秦大人,恭喜你。”崔成齐学着读书人的样子拱手。

“世子里面请。”

崔成齐说了一声好的,他也丝毫不见外,一进去就有人跟他勾肩搭背起来。家里的菜是从一品楼里打包过来的,宾客们吃着也好。

秦小鱼穿着虎头鞋,撅起屁股在床上,他的眼睛圆溜溜的转,穿着一身红色的小衣裳,他也不闹,半张开眼睛,垂着眼帘。

明南知笑着来抱他,他便有些精神劲头了,被明南知抱着,脑袋搁在他的肩膀上。

文无尘的夫郎,周哥儿看见秦小鱼后,就用手捏了捏他软乎乎的手心。

“奶呼呼的,软软的,好乖啊。”周哥儿满眼都是喜欢。

“小鱼,小鱼,你认识我吗?”有人来逗他。

秦小鱼嘴巴动了动,冲着他张了张嘴,把自己没牙的嘴对着他。

众人都被这小孩逗笑了。

“小鱼,你还没牙啊。”

他嘟着嘴,手指动了动。

“小鱼,你要吐泡泡吗?”

秦小鱼在一众官夫人和官夫郎里特别受欢迎,都喜欢逗他玩。秦小鱼长得粉雕玉琢的,谁站在他面前,他都要圆溜溜的看一眼。

摇着拨浪鼓,他就一直看着你。

周哥儿更是喜欢他。

秦青灼见自己的儿子被众人围着,他心里也高兴。

好友和同僚们送的礼物入库了,钱妈妈把名单记下来了。马长和段言还有郑哥儿他们都不识字。

段言涨红了脸,觉得自己身为五品官员的奴仆不会认字有些不好,他还经常跟着明南知一起去宴会,现在这事让他想要学一学认字了。

过了几日,段言就去找明南知了。

“夫郎,我想学一学认字。”

明南知听了这话笑着点点头:“钱妈妈会认字,我让她教你。我听说钱妈妈没有儿女,你的家人也都没在了,不如你认了钱妈妈为娘,你们俩也可以相互照应。”

钱妈妈推着秦小鱼的摇篮,闻言心中有些意动。她早年是成过亲,有过一儿一女,结果儿女早死,丈夫也把她休弃了,另娶她人。她在京城给一家的侯府带个娃娃,侯府夫人的娘家又给请了一个妈妈,她就被辞退了,这才到了秦府。

现在还是孑然一身。

段言其实有些怕钱妈妈,他总觉得钱妈妈凶凶的,而且见识比他们多,怕钱妈妈看不上他。

“夫郎,要是能让钱妈妈做我的娘,我是愿意的。”

段言也是一个机灵的,他瞧见钱妈妈没有反驳,夫郎是一个心善的,要是钱妈妈反对的话,夫郎定不会追究这件事。

他立马跪下了冲着钱妈妈磕头。

等段言磕完头后,钱妈妈才把段言扶起来。

“好,今天就在夫郎的面前,你我就是母子了。”钱妈妈心里也是喜欢的。她对嫁一个人也没什么念头了,就是怕自己以后老了没有依靠,段言是一个好孩子,品性端正。

钱妈妈看向段言眼中多了几分柔意。

晚上秦青灼回到家就听说了这件事,明南知在烛光下把绣的药包的线咬下来,看了看花色。

“相公,夏日炎炎,你带着这个药包有驱蚊,清凉的效果。”

“南知真好。”秦青灼去浴室洗漱完,身上还带着湿气,从背后抱着明南知。

那胸膛热得厉害。

明南知红着耳垂,把桌子上的箱子推过去。

“这是段言、郑哥儿、钱妈妈绣的药包,你拿多一些,若是有同僚要,你就给他们。”

秦青灼没想到明南知连这都想到了,他心里不禁感叹,老婆太好啦!

想抱着老婆转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