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家的财迷小夫郎 第264章

作者:红茶泡泡机 标签: 生子 田园 种田文 甜文 日常 穿越重生

卫长昀并不是个内耗的人,尤其是和姜宁相处久了后,明白这世上的大多事,都已经有定数。

人能改变一部分,却不能真正去撼动权力顶层的人。

正如姜宁每回碰到什么事,尽管会生气、难过,最后还是会想,过好自己的日子便是。

卫长昀停下手里的活,“你觉得温安臣是个什么样的人?”

姜宁正喝水,听到这句话,差点喷出来,“什么?你怎么突然提到他?”

而且这口吻,仿佛在介绍对象似的。

卫长昀叹了声,拿出手帕给他擦嘴角,“前几日去内阁送卷宗,原本是我和李兄一起,结果李兄家里有事,他正好在,便一同过去了。”

“我只是觉得,他如今选的这条路,会更艰难,而且把自己放到了险境里。”

不说他们和聂丛文的交情,便是从才学上看,温安臣都是一个人才。

卫长昀不愿意看到温安臣明知是条险路,还要继续往下走。

“人要为自己的选择担起责任,不管结果如何,都是自己选的。”

姜宁听出卫长昀的意思,“况且,从你所说的东西来分析,未必不是险中求胜。”

什么太子、大皇子,他俩相争,自是会有人坐收渔翁之利。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少。

如果温安臣真是三皇子的人,又何尝不可呢?

至少在来日,多一条生路。

哪怕三皇子真是心狠手辣的人,想要死人来保守秘密,但温安臣一定不会毫无准备。

聪明的人,在做选择时,一定给自己留了条后路。

卫长昀嗯了声,“不过,那日我应该是误会他了。”

“误会什么?”姜宁好奇道:“你该不会耿直到在他面前,说了什么不好的话吧?”

卫长昀低咳道:“你和我都推测,投河自尽那名考生的事,背后还有人在操控,指向明确,但献策、动手的人——”

姜宁伸出手指,在卫长昀肩上一戳,“你当时以为是温安臣?”

问完一看卫长昀表情,姜宁就知道说对了。

更用力地戳了戳,“卫长昀,你是不是笨呐,他是那样的人吗?”

卫长昀握住他手指,“我当时就反应过来,只不过遇到三皇子,便忘了跟他说。”

“等开业那日,人家来酒楼里吃饭,你给我好好道歉!”姜宁又气又想笑,道:“好在聂大哥不知道,不然非得跟你急。”

卫长昀跟着笑起来,老实认错,“好,我一定道歉。”

不管如何,舞弊案都有了一个结果,而且看上去,尚算公正。

连日的阴雨也在昨日停了,如今阳光明媚,心情都跟着轻松了许多。

第212章

六月十八,宜开业。

开业前两日,便翻了黄历,又专门让沈明尧在太常寺里,向同僚打听了吉时,最后定下鞭炮、开业礼品、剪彩红绸,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时辰一到,就揭牌。

大早上,天才刚亮,酒楼里已经热闹起来。

“招牌上的红绸挂好了吗?别一会儿被风吹走了。”顾苗挪开挡路的凳子,“凳子不要乱放,拉出来用完记得还原。”

赵秋绕进柜台,弯腰检查了一下抽屉放的东西,“账本、登记册、算盘、笔墨都有,还差——”

“钱箱在这里,那齐了。”

“后厨的菜,大概什么时候送来?”姜宁掀开布帘,从后厨出来,看向门口的谢蕴和周庚,“菜送过来,直接放进冷藏间,这样到下午菜也还新鲜。”

谢蕴正在跟周庚核对后厨今日的菜品,一听抬头,“知道了,你那冷藏间弄出来,倒是帮了大忙,比冰窖好用。”

姜宁环顾四周,没发现什么错漏,或者布置不妥的地方,松了口气,让几个招来的伙计可以先歇会。

“这事儿,还多亏了聂大哥,不然靠我们自己制冰,怪麻烦的。”姜宁扶了扶腰,在旁边椅子坐下,“酒楼就一口井,拿来制冰、保鲜,不太够用,但冰从外面来,靠井水暂缓解冻的时间,一天足够了。”

其实弄一个保鲜室不难,主要是靠冰块的冷气,保证蔬菜的新鲜。

用井水和冰块的数量来调节保鲜的温度,大致和冰箱冷藏层差不多就好。

“还得是你聪明。”

顾苗看他坐下,低声问:“要不要去楼上歇会儿?”

姜宁摇头,朝外面看去,“不了,在这看着,我能心安些。”

“那你在这歇会,我再去检查一下大堂,还有楼上的雅座,别出什么纰漏。”

顾苗喝了杯水,“不知道怎么回事,比之前我接手易安楼时还紧张。”

闻言姜宁忍不住笑,“紧张什么?”

顾苗张嘴,想说担心开业没那么多人,又怕一语成谶,立即咽了回去,“怕客人不爱吃咱们的菜。”

“那也该是我紧张。”姜宁接过话,“菜单是我一手拟的,今天的菜品也是我一个人定的。”

“你这帮人缓解紧张的法子,倒是挺有意思的。”顾苗深吸一口气,“对你的厨艺,我相当有信心。”

瞥了眼周庚,“你教出的徒弟,也一样。”

姜宁笑着摇头,看着他去大堂那边,挨着一桌一桌检查,连置物柜的摆件都不放过。

筹备了这么久的时间,到今天,才真正有了要开业的实感。

“表哥,这些备菜你看下,有没有漏掉的。”

周庚走过来,把一张纸递给他,“我跟蕴姐对过,今天要送来的菜就这些。”

姜宁伸手去接,仔细看了一遍,“就这些,备菜量肯定够了。”

“要是客人太多不够,下午左右也能看得出来,及时补一些就好。”

金陵里所有的菜贩、肉铺,他们都去聊过,谁家手里有什么货,什么时候会卖完,可以说了如指掌。

周庚点点头,“那我去后厨忙了,佐料也要清点。”

姜宁嗯了声,想了下,“饭可以晚点煮,保证是新鲜,而且不用热第二遍,一直放小灶上保温着。”

周庚应声,“知道,先备午饭,根据中午的客人桌数,再定晚上的饭和菜。”

姜宁笑起来,“差不多,不过稍微备多一点,今天有一桌不花钱的客人要来。”

闻言周庚愣了下,而后反应过来。

不花钱的客人,指的不就是这会儿还在衙门办公的那几位。

这边把完关,那边卫小小和卫小宝吵嚷着过来,要姜宁给他们当裁判。

姜宁懵了,诧异地看向跟来的王子书,“他俩怎么了?”

王子书无奈道:“在孩童区玩鲁班锁,吵了起来,觉得对方影响了自己的发挥。”

姜宁:“……”

这个理由,倒是挺好学的。

卫小小:“宁哥哥,我觉得是哥哥太笨,明明不是那个方向。”

卫小宝:“那样就是对的,上次二哥才教过!”

异口同声的两道质疑响起,姜宁默默在心里感慨,不愧是双生兄妹,默契十足。

只是鲁班锁这东西,实在不是他擅长的。

“问你们子书哥,我要去楼上坐会儿。”姜宁站起来,“嗳,子书,你盯着一下,一会儿我娘过来,你让她歇会儿,或者把他俩交给她管就好。”

王子书瞪大眼,对上兄妹俩期待的眼神,立即心软了。

姜宁溜得快,直接去了二楼,跟做最后检查的顾苗碰上,一块查完房,这才寻了个雅座待着歇会儿。

顾苗往楼下看去,“真不敢相信,我们竟然在金陵开了一家酒楼。”

金陵是什么地方?天子脚下,寸土寸金。

别说是开酒楼,换作从前,他都没想过会来金陵待这么久。

姜宁看他一眼,顺着他视线往下看,大家都在忙着检查手里的活,连鞭炮都点了好几回,就怕少了。

“我倒是想过。”姜宁半点不藏着心思,“第一次在镇上卖小吃的时候,我就跟长昀说,有朝一日,要把酒楼开到京城去。”

“你这么想不很正常?”顾苗盯着他,一脸欣赏,“我爹娘知道你的打算后,想都没想就同意了,还问我之前怎么不拉着你在易安楼一块合伙做。”

顾苗早就想这么问了,只不过觉得姜宁有自己的打算,所以才没问。

当初姜宁把酸汤卖给他,按一斤成品五十文算,一个月能赚到好几两银子。

哪怕后面新鲜劲儿过了,也还是有个三五两。

一年算下来,小一百两。

加上姜宁自己摆摊的生意,其实一年大概是能赚到一百两的。

但这一百两,不过是易安楼一个月,或者是两个月的收入,姜宁完全可以跟他再推几道菜,这样也不会后面买宅子、赶考时需要算账。

“是想问我,怎么不把菜单上那些菜,都跟你一块合伙吧。”

“嗯,做生意嘛,谁不想多赚一点。”

姜宁失笑,“一个原因是那些菜的用料都简单,吃一回不知道厨子怎么做的,三四回总该知道。”

话音顿了顿,“另一个是,大多菜成本高,要不是量大,做起来不怎么划算。”

姜宁拿起杯子,摩挲着杯壁,“其实也是有私心,跟你合伙固然是好,但我拿不出银两入伙,只靠几道菜跟你分,分多了显得我贪心,分少了日子一久我们都会觉得自己吃亏。”

“所以我自己开食肆,盈亏自负,虽是小本生意,但不也挣出这么多东西来。”

顾苗闻言怔了片刻,随即摇了摇头,“之前总说你家长昀心思难猜,现在看你也一样。”

“是,是我瞻前顾后,想得太多。”

姜宁老实认下评价,“这不,到了金陵,就不再想那么多了,管他的,先把生意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