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把神君当成渡劫道侣 第229章

作者:仗剑折花 标签: 情有独钟 破镜重圆 天之骄子 仙侠修真 正剧 玄幻灵异

“凭什么他的阿凊能活,我们的孩子却要死?”

“凭什么他知晓救命之法,却藏着掖着,不肯救他人?”

声声质问,如刀剑般刺入陈铮心头。

他无言以对,唯有沉默。

可沉默换来的,是更多的哭喊、恳求、谩骂与威胁。

虹娘泪眼婆娑,拉着陈铮的衣袖哀求:“夫君,告诉大家那位恩人的名讳与住处吧!李漆白仙长都束手无策的事,宴小郎君却能办到,他岂是寻常人物?他定然无碍。可你呢?你如今已是怀璧之罪,自身难保不说,就连我与阿凊……”

她哽咽难言,泪水如断线珍珠般滚落。

陈铮红了眼眶,心如刀绞。

虹娘继续道:“阿凊是恩人拼尽全力救回来的,你忍心让他躲过魔雾之劫,却丧命于这群疯狂之人手中吗?”

陈铮泪流满面。

他心知肚明,并非虹娘的话说服了他,而是他早已看清——从违背诺言的那一刻起,他便注定一次次背叛宴小郎君。

窗外,人群聚集,步步紧逼。

陈铮苦笑,喃喃自语:“我当真不想伤他……不知为何,见了他便觉心疼难忍。若有得选,我……”

他长叹一声,眼中满是挣扎与无奈:“可于我而言,阿凊终究才是最重要的。

*

“铛——铛铛——”

钟声接连响起,如涟漪般荡开。

身处绝境的人,哪怕希望微末渺茫,也会视其如珍贵的火种,紧紧攥在手心。

既已无路可退,何不放手一搏?

起初,只是陈铮所在根据地的百姓。

他们循着陈铮的指引,来到那座荒山脚下,夜以继日地跪拜祈祷。

陈铮曾在此求得神明显灵,他们虽未亲眼目睹神明,但陈阿凊的痊愈便是最好的明证。

于是,他们虔诚叩首,即便有人中途离去,仍有不少人不眠不休,磕得额间血迹斑斑。

神明始终未曾现身,可奇迹却悄然降临。

被魔煞附身之人,一个接一个,在翌日清晨苏醒,重归本心。

这令人振奋的消息,如春风般从陈铮的根据地向外扩散,席卷四方。

每当夜幕低垂,月上枝头,便有一位芝兰玉树的谪仙降临人间。

他容颜如玉,气度非凡,心软如绵,却强大如岳。

众生向他祈愿,他便聆听众生之苦,解救世间苦难。

然而,这般赞誉,丹卿却觉受之有愧。

他自幼胸无大志,所求不过是恪守本分。那些临危受命、守护苍生的壮举,向来是容陵这般胸怀天下之人所为。

“我只是被他们吵得心烦,想寻片刻清净罢了。”丹卿自嘲一笑,低声喃喃,“我非神明,无需背负源族的怨恨,更不必担起六界的未来。”

正如容陵接他离开九幽塔时所言:“我们的过去承载了太多,往后余生,只需彼此相伴,再无他人他事牵绊。”

“明日,我定不再理会他们的恳求。今夜,是最后一次。”

月色如水,透过窗棂洒落,映在容陵熟睡的侧脸上。

丹卿凝视那张如玉雕琢的面庞,心中暗暗起誓:“容陵,我不会违背我们的承诺。你再等等我……”

他悄然起身,瘦削的身影在月光下拉得修长。

紫葵草攀上窗沿,在夜风中轻轻摇曳,似在无声挽留。

榻上,容陵那双幽邃而不失凌厉的一双凤眼,倏地睁开。

这一次,容陵未再假装熟睡。

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里,容陵静静盯着丹卿离去的方向,神情淡漠,无喜无悲。

“今日复明日,明日复明日,永远不会迎来尽头。”

容陵静止不动的漆黑眼珠动了动,终于往回转。

四周安静极了,容陵像是独坐深渊,忽地,他扯了扯嘴角。

“这便是报应吗?昔日心虚的是我,隐瞒的是我,如今却调换了立场。”

一声长叹,在寂静中久久回荡,似诉尽无奈与怅惘。

半晌,容陵起身,取过折叠整齐的外袍,穿戴齐整。

他步履沉稳,推门而出。

夜风拂过,墨发飞扬,那张冷峻如刀刻的面庞,仿佛仍是九重天上那位尊贵无双的太子殿下——掌四方安定,持颠倒天地之力。

第180章

虔诚的信仰, 汇聚成一条小河,在丹卿体内潺潺流淌。

不知不觉,丹卿周围悄然发生着改变, 某一天,一片紫葵草在小屋旁突兀而生,成长速度之快, 竟不遵循自然规律。

在这片土地上, 丹卿甚至能操控风与雨。

他的心境如同四季变换:当他心境轻松, 周围的花草树木也随之葱郁成荫, 色彩鲜艳如初;而当他低落迷茫时,周围的生灵仿佛感同身受,低垂着头,仿佛也无力支撑。

丹卿明白, 这一切,都是信仰的力量在悄然作用。

这份力量,取之于信徒。

便该用于信徒是吗?

深夜,零碎几颗星子挂在苍穹,街道笼罩在浓厚的夜色中。

丹卿独行于万籁俱寂的街道上,穿过长长的桑树南街, 直至尽头, 他停下脚步。

古佛寺在黑夜中静静矗立, 两盏灯笼悬挂在大门两侧, 描绘着上元节团圆的画面。然而, 上元节已远去多月, 灯笼上的图案褪色,欢笑的脸庞也模糊不清。

丹卿隐去身形,像一片透明的薄雾, 缓缓飘向古佛寺最大的诵经堂。

推开诵经堂的门,三十余人静静坐着,老少皆有。

他们几乎都是没有法力的普通人,唯有一位修为不算高深的老妖仙。

小小一座城镇,聚集的修行者逐渐增多。

哪怕实力平庸,他们也在尽自己的一份力拯救苍生。

丹卿目光落在老妖仙身上。

老妖仙原型是一条鲤鱼,化作人形后,仍留着雪白的胡须,长至腰身,显得和善又可亲。丹卿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吸引力,仿佛老妖仙的孤勇气质在他心中激起涟漪。

当下老妖仙站在被捆绑的两个凡人身前,施法加固缚魔绳的威力。

一股股并不精纯的灵力,从他指尖溢出,附于绳索之上。

伴随着他的动作,先前还奋力挣扎的老婆婆与小女孩都安静下来,喉口发出的野兽般的嘶吼声也慢慢变得微弱。

“他们体内横行的魔煞暂且被老夫封印住。”

老妖仙收声,重心不稳,狼狈地踉跄后退,幸有身后两人及时搀扶。他拍开手,示意大家休息,后面还有不少硬仗要打。

老妖仙坐下,朝众人摆了摆手,百姓闻言一凛,依言不再多话,各自休憩。

人在生死攸关之际,总会突然涌现出坚不可摧的韧性与顽强的求生意志,这股生机勃勃的力量,常常令丹卿片刻间心生怔忪。

丹卿骨子里,血液里,一直缺乏这样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但他却很喜欢这样的人。他们拒绝逆来顺受,哪怕处境再无望,也要挣扎着去闯,去挣个善果。

凡间应劫时,丹卿不知不觉被段冽吸引,似乎便是因他这股孤勇的气质。

然后剥丝抽茧般,再从他肆无忌惮的外壳下,挖掘出那一颗柔软无比的心。

丹卿也曾对容陵无比失望。

失望他不再为他而孤勇地一往无前。

他不再是他的段冽。

其实,容陵并没变。

改变的是他们身处的复杂的环境。

一直以来,面对命运,丹卿更多都是逆来顺受,他也曾争取,但他的争取,始终缺乏鱼死网破的魄力。

他还是没能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涣散的瞳孔渐渐恢复焦距,丹卿的注意力,重新回到现实,回到这座充斥着紧张气息的寺庙,回到面前神情呆滞的两位魔煞附身者。

——年迈苍老的祖母、稚气瘦削的小外孙女儿。

这位额头青筋布满黑气的老婆婆,昨日还拖着骨瘦如柴的身板,蹒跚上山,热泪滚滚,磕头不绝,苦苦哀求。

她情愿奉献自己生命,去交换染魔的小孙女儿。

可短短一日,她也已中招。

丹卿率先来到小女孩面前,施法为她净化体内寄生的源族怨魔。经过多日的练习,丹卿的净化法术日趋娴熟。

结束后,他继续替老婆婆驱逐她体内的黑雾。

伴随恶煞的彻底清除,祖孙俩的面色逐渐变得平静,她们瞪大的血眼相继闭合,陷入身体自我修复的深度睡眠。

静静望着安然入睡的祖孙,连丹卿自己都未曾发觉,他嘴角正微微扬起,眼中盛着欣慰与笑意。

寺庙内沉寂无声,所有人都疲惫地或是躺下或是坐定。

老妖仙盘腿而坐,双手掐着莲花,面色苍白,显然是灵力耗尽尚未恢复。

一切依旧平静,直到老妖仙突然起身,撞倒了旁边的木椅。

突如其来的声响好似一张催命符。

庙内男女“唰唰”起身,面上皆是紧绷到极致的恐惧。

上一篇:听说我老婆是反派大佬

下一篇: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