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神断 第31章

作者:桃之夭夭夭夭 标签: 种田 古代架空

  那边吃席吃的热闹,小姨娘没去。

  不是她不想去,而是没人叫她去,人家直接把饭菜送到她房里。倒也不是故意针对,主要是她如今正在月子里,古人对这个很看重,真叫她这个时候出门才是不安好心呢。

  但小姨娘就是不高兴,觉得是余太太故意的,关着门在屋子里又哭又骂,饭也没吃。

  屋子正中摆着一张婴儿小床,奶娘守在边上,对于小姨娘发脾气习以为常,只把孩子抱在怀里轻哄。刚出生的小孩子本就磨人,更何况他又体弱多病,这两天又有些着凉咳嗽,睡得不安稳,总是啼哭,非得人抱着才行。

  小姨娘那边睡了,奶娘却是哄着孩子到后半夜。

  许是最近几天累得狠了,又没歇好,奶娘本是在小床边轻轻哼着调子哄孩子,眼皮却越来越沉,挣扎半天到底没抵住困倦,双眼一阖,靠在小床边儿就睡着了。这一睡,分外酣沉。

  小床上的孩子面上突然发红,竟是起热,偏他没哭,只是不舒服的低声哼哼。

  若是以前,奶娘早警醒了,偏今晚毫无所觉。

  小姨娘从来没有亲自照料过孩子,只顾自己睡得香甜。

  天蒙蒙亮,隔壁开门的吱呀声在安静的早上格外清晰。

  奶娘仿佛自睡梦中惊醒,这才发现自己竟这么睡了一夜,忙去看小姨娘,人还没醒,这才松口气。没听着孩子哭闹,她也是庆幸,觉得孩子的病快好了。当她下意识的把目光落在小床上,心下一颤,好似不对劲。

  孩子的脸色好白。

  奶娘心生不详,鼓足了勇气才伸手摸孩子的额头,好凉。也不知时不时错觉,孩子一动不动的,好像连喘气声也没了。她咬牙去探孩子的鼻息,眼睛随之瞪大,不敢呼吸,啊的一声大叫,手指才恍若触电般收回。

  “鬼叫什么!当心吓着小少爷!”小姨娘被吓醒,满脸恼怒。

  奶娘已是跌倒在地,哆哆嗦嗦指着小床:“小少爷、小少爷……”

  “小少爷怎么了?”小姨娘正要质问,忽觉不对。

  孩子常病,也受不得吵,随便一点声音都会把他吵醒,可今天、太安静了。小姨娘脸色一变,衣裳顾不得穿,连忙赤脚跑到小床边,又伸手一摸……

  “没、没气了,儿子,我的儿子,你不要吓娘啊……”小姨娘的确是吓坏了,眼泪扑簌簌的滚落,手足无措,面若死灰。

  儿子死了!

  短暂的悲痛之后,她想到这件事会引发的后果,脸色更白了。

  儿子是她的依仗,没了儿子,她往后怎么办?就是她年轻能生,可余有财上了年纪,谁知还会不会再有儿子。再者,儿子的死会不会怪在她身上?太太看她不顺眼,一定会趁机挑拨,万一老爷恼了,把她赶出去怎么办?

  小姨娘只是个有小聪明小心计的女人,加上悲痛惊慌,深恐被人发现,仓促下想要挽救局面,最后鬼使神差就想起了两年前传的沸沸扬扬的鬼母娘娘。

  她先是拿住奶娘,伪装孩子还活着,又命丫鬟去村里找老娘过来。

  小姨娘就是刘家的指望,为着她进余家,刘家费了不少心思,哪肯付之流水。刘家老娘一来,立刻赞同女儿的主意。母女俩细细商议一番,当天便由老娘带走孩子尸体,准备等到夜里寻个隐蔽地点埋了,再去找个相似的孩子,假托鬼母的名义送回来。

  当天夜里,家人都睡了,小姨娘发出惊叫,嚷嚷着有个脚不沾地的人影抱走了孩子。这出戏演的很逼真,没人去怀疑,毕竟她是孩子的生母,余家人更是清楚孩子对于小姨娘的意义。

  一切都按照小姨娘希望的那样发展,直到三天后,陈十六的到来。

  本来小姨娘还不慌,但听闻对方破了李良吉案,跟穆神断是好友,顿时就慌了。

  她立马传信,催促娘家人快点儿找到孩子。

  于是,这才有今日见到的一幕。

  *

  穆清彦撤回异能,轻叹。

  那个孩子并非得了不治之症,身体虽弱,但只要仔细照料就能长大,却因一次疏忽就没了性命。

  “穆兄!”

  陈十六从余家出来,说了余太太的怀疑。

  “我也觉得这事儿蹊跷。如果余太太的怀疑是真,能为小姨娘做这件事的人,肯定是她娘家人。我准备跟何川去村里查一查。穆兄呢?”

  “我就不去了。如果真是偷梁换柱,你们先打听周边村镇谁家有差不多大的孩子,而且家里穷,或者沾了嫖赌的。”

  “穆兄怀疑孩子是刘家买来的?”

  穆清彦点头:“买的安全,偷的话容易闹出来,惊动了官府更麻烦。我想,真要买个孩子,他们不会选离得近的村子,应该远一些,免得被人认出来。”

  “对,穆兄所言有理。”

  “那就兵分两路。”早上出门前,他让何川写了两年前丢孩子的人家,尽管不全,但也足够用了。采取就近原则,他打算从大余村开始,两年前大余村也被鬼母娘娘光顾过,正因此,小姨娘才会情急之下拿鬼母娘娘做幌子。

  陈十六点头:“马车留给你们,我打算先回城弄匹马。”

  马车到底速度不快,也没骑马方便。

  陈十六打算去借用衙门的快马,出了草料钱就行。

  有车坐自然好,穆清彦没推辞。

  闻寂雪手里拿着一张纸,上面记录着丢失孩子的人家地址,包括丢失的日期,孩子回来的时间。

  “大余村余铁柱。”彼此尚未交流,但闻寂雪猜得到穆清彦的选择,从纸张上找到大余村的这一户。

  穆清彦让马车夫在村头等候。

  “找人问问吧。”穆清彦直接走到余家宅门前,问那看门的下人:“你们可知道余铁柱家是在哪里?”

  “余铁柱?余四爷那一支的吧,好像是有个余铁柱,他家妹子正说亲,还来托过我们家太太。他家在村北,你们顺着那条路口走进去,有两间瓦房,黄泥院子,门前一棵大枣树,那就是余铁柱家。”

第45章 两个乞儿

  这个时间,村子里闲人不多。

  依着指示找到地方,只看到一个年轻姑娘在清扫院子。

  “你们找谁?”姑娘看到两个生人男子,有些惊讶,倒是没什么害怕。

  “我们找余铁柱。”穆清彦道。

  “找我哥?我哥他下地了,你们有急事么?要不我去叫他回来。”姑娘说着将扫帚靠在墙边,舀水洗手,又招呼两人进来坐,态度自然大方。

  “不用,我们就是来问个事,你应该也清楚。”穆清彦并没进去,隔着低矮的木门跟对方说话。毕竟对方只一个年轻姑娘,他们两个大男人,瓜田李下还是要避讳一点。

  姑娘显得很疑惑:“你们想问什么?”

  “你哥哥在两年前添了个儿子,曾被鬼母抱走,对吧?”穆清彦直接问了,通过余有财家的事,他觉得这些人家并不忌讳鬼母偷子这件事。

  “是,你们……”姑娘更奇怪了,毕竟时隔两年了,想不到还有人来打听这事。

  闻寂雪不觉得需要详细解释,否则对方会越问越多,干脆把询问权拿过来:“余姑娘,你侄儿丢失前后有没有发生怪事,或看到什么奇怪的人?孩子回来后和之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哪怕他脸上带着浅笑,可余姑娘却觉得脊背一凉,不自觉的就张口回答:“二蛋他,他是我哥第二个儿子,小名叫二蛋,他这会儿就在屋里睡觉。孩子办满月酒是习俗,况且一个村都是余姓,老辈儿们都认为办过满月酒的孩子更壮实,更有福。那天是个大晴天,的确很热闹,大娘嫂子们都来帮忙,摆了十席,剩下一点剩饭剩菜也舍给了讨饭的。”

  穆清彦有些惊讶:“还有讨饭的?哪儿来的?”

  一般村子里不会有这样的人才对。

  “不知道哪儿来的,可能是城里来的吧,大大小小的快有十个,瞧着怪可怜的。”余姑娘还偷偷背着爹娘兄嫂,给了那个小乞儿一个鸡蛋,她现在都记得,那个小乞儿接鸡蛋的手,又黑又瘦,活像个鸡爪子。

  余姑娘见他似有不解,又道:“这也常见,他们就是讨饭吃,若是知道哪里有人办酒席,就会去说几句吉利话,讨些东西吃。”

  穆清彦点点头:“你侄儿是满月后的第三天夜里丢的,丢了五天,你将这件事前前后后详细讲一遍吧。”

  毕竟是两年前的事,很多细节都模糊了,余姑娘年轻热心,自然不爱胡说,就一遍回忆一边讲。

  穆清彦看似在听,实则开启异能,回溯至两年前余家侄儿满月那天。

  正如余家姑娘所说,办满月酒是习俗,不管家穷家富都会酌情办席,邀请远近亲友来给孩子祝福。所有丢孩子的人家都办了满月酒,因此满月酒像是一个信号,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标志,“鬼母”是通过满月酒才得知这家有婴孩儿的。

  *

  两年前,仲夏。

  余铁柱家新盖了两间瓦房,又添了个白胖的小子,双喜临门,整日乐得合不拢嘴。余铁柱上有爹娘,下有弟妹,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媳妇儿是邻村的,夫妻俩投脾气,新婚第二年就有了大儿子,如今又生了一个,他这小日子不知让多少同辈羡慕。

  孩子满月,按习俗办酒,席面虽是荤少素多,但图个热闹喜庆。

  院子里席面摆不开,还有几桌就摆在院外的路上。

  果然有七八个乞丐来讨饭,有老有小,倒是没一开始就围上来,而是等着席差不多散了,这才凑过来说几句祝福话,讨些剩饭剩菜吃。

  一些大娘婶子们看到小乞儿都觉同情,余铁柱娘就给每人打了半碗剩菜,再给个二合面馒头。中午时有煮鸡蛋的,都是按人头发,两年前的余姑娘十三四岁,把自己攒下来没舍得吃的鸡蛋塞给小乞儿,让她藏着偷偷吃。

  小乞儿受惊似的,抓着鸡蛋躲在一个乞儿身后。

  这乞儿对着余姑娘直弯腰:“谢谢姑娘,谢谢姑娘。”

  尽管这嗓子沙哑,可余姑娘听得明白,是个年轻姑娘。这一惊讶,仔细再看,透过脸上黑灰和蓬乱的头发,那双眼睛很是漂亮。

  余姑娘觉得他们肯定是母女,忍不住念叨:“真可怜。”

  这年头穷苦人很多,但若不是实在熬不下去,没人愿意去做乞丐讨饭。乞丐是阶级最底层,属于流民,又不事生产,衣着邋遢,不论为官者还是百姓都不喜欢。

  满月后第三天夜里,万籁俱寂。

  两家新瓦房,余家爹娘住了一间,余铁柱一家四口住了一间。余铁柱白日里下地干活,累的够呛,睡得呼声震天。

  余家大媳妇也不轻松,名义上是坐月子,可家里头都忙。婆婆还算好的,不让她出屋子,做饭不用她管,尿布不用她洗,但大儿子才两岁,小儿子刚出生,她哄了大的哄小的,觉都不够睡,这会儿也是轻声打呼,大儿子躺在她左侧,小儿子躺在她右侧,正好右侧靠墙,也不用担心孩子掉下床去。

  正对院子有扇大窗,夏日天气热,都习惯开窗睡觉。

  对付蚊虫,农家人都习惯用艾草熏,床帐子肯定舍不得用,有那个钱还不如扯布做成衣裳穿。余家刚添小孩儿,小孩子肌肤嫩,又招蚊虫,直接在屋内点艾草怕太熏,就将艾草放在外面的墙根底下。

  明亮的月色在地上映出一道黑影。

  这人身形灵活轻巧,哪怕余家黄泥院墙低矮,但这人就似飘进来的一样,无声无息。他站在窗口望向屋内,身子一弯就进去了,猫儿一般把床里侧的婴孩儿连包被一起抱在怀里,接着身形一扭就离开了农家小院儿。

  从头到尾,余家没一个人察觉。

  夜色很明亮,穆清彦看得十分清楚,那是个女人。尽管女子头发梳理的整齐,脸也洗的干净,但身上的衣裳破烂,脚上的鞋子都有豁口。若非衣裳也浆洗的干净,收拾的利索,无疑就像个乞丐。

  不,哪怕她如今讲干净,若有人见到,依旧会叫她乞丐婆。

  自然而然的,穆清彦联想到满月酒那天来讨饭的乞丐,那个带着个小女孩儿的女乞儿。她们的眼神儿不一样,但眼睛和五官相似,加上身上那衣裳,应该就是同一个人。

  不过,总觉得这个女人有些奇怪,精神状态就像两个人。

  再把时间往后拨动五天,依旧是个夜深人静的时候。

  一个小小的黑影来到余铁柱家院门外,看样子是想推门,然而这道木质的院门对成人来说很低矮,但对于这个黑影无疑很高很结实。院门从里头拴着,她推不开,又怕惊动村里人,犹豫了一下,把一直抱在怀里的婴孩儿放在院门前。

  她在婴孩儿脸上轻轻拍了拍,然后赶紧跑得远远儿的躲起来。

  不大会儿,嘹亮的婴儿啼哭声响起,余铁柱家许是丢了孩子的缘故,对这声音格外敏感,立刻就有余家大媳妇大叫孩子。

  小黑影似松了口气,没敢逗留,赶紧跑了。

上一篇:临洛夕照

下一篇:拒不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