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弱女帝拯救中 第90章

作者:杨尘微 标签: 宫廷侯爵 朝堂 成长 冰山 GL百合

“这画的是什么,又是王八?”秦玅观边瞧边解说,“王八脑袋怎么这样大。”

这种感觉就像是情书被人当面念出声,羞赧带来的热意蔓延开来。唐笙非常想挖个地缝钻进去。

“这张。”秦玅观顿了顿,“对不起,陛下,唐笙知道错了。”

她念得很慢,唐笙听着她的声音,身形越来越矮。

秦玅观没有放过她:“你这字——”

“陛下——”唐笙讨饶,软着腔调唤她。

秦玅观很是受用,听完回味许久,这才道:“滚进来罢。”

蔫巴了的唐笙如逢甘霖,很快便缓了过来,快步绕进了内殿。

扳回一局的秦玅观身心愉悦,握笔都觉得手上轻巧了。

唐笙凑上去瞧,只见她在纸上写上了好几个州府名,字与字之间排列没有次序。

“滚近些。”秦玅观冷冷道。

“近了,近了。”唐笙就差伏在她书案上了。

秦玅观瞧着她的乌发,忍了忍,又道:“滚远点。”

唐笙抿了抿唇,同她隔了个刚好的距离,既不冒犯又不打扰她书写。可秦玅观却还是不满意,硬拉着她坐在了身侧。

这是唐笙第三回坐这御座,刚沾上坐垫就有种挨针扎的感觉。她小心翼翼地挪了两下,一抬头便对上了秦玅观幽暗的眼眸,又老老实实坐了回去。

“握笔。”秦玅观令道。

唐笙硬着头皮接下朱笔,刚立直笔杆,手背便被人覆上了。

“前几个月字迹还有长进,近来却在后退。”秦玅观兀自道,“朕放你通政使的缺,你这手字,去了岂不是丢朕脸面。”

朝中大小官吏多数是科举考上来的,少数是蒙了祖上恩荫,这二者的字迹都是清爽工整的。唐笙细想了秦玅观的话,脸更红了。

“跟着朕来。”秦玅观带动唐笙,缓慢而郑重地书写。

这感觉像是教刚开蒙的稚子习字,秦玅观很小的时候,母亲便是这般教她的。

“手要握稳,勿要抖动。”秦玅观放缓了语调,“不要有太多回笔。”

若有若无的气息拂过唐笙的面颊,她的掌心发了烫,温度染上了笔杆,手更握不稳了。

她刚开始念书的时候都没有人这样教她习过字。养大她的外祖父母不识字,唐笙学什么,都是靠自己观察,从来没有人手把手教过她什么。

唐笙跟写了两个字,眼眶发涩。

“你瞧。”秦玅观圈起辽东各个州府的名称,带着唐笙勾画出舆图轮廓,“辽东共有十二个地方州府。钦州是首府,距京八百余里,而最远的宽州与瓦格部接壤,距京有一千四百余里。”

“这里抹重了轮廓的,便是泰华山脉的一部分,这突起的矩阵便是劳山关了。”秦玅观说,“辽东有乡勇、府兵,有边军,有北六营。近来朕调了林朝洛,这里的兵官更多了。”

唐笙又在她的牵引下,在纸笺边角写上了“兵”字。

乡勇是报备官府,由临近边境士绅自发组织的,抵御流寇同土匪的兵丁,他们的钱粮来源于乡绅。府兵隶属于各州县的官府,银钱由地方官府调拨,边军的粮饷有一部分由军屯自给自足,另一部分由朝廷补足。北六营和林朝洛的两个营皆由朝廷直接调拨粮饷。

秦玅观同唐笙解释了许多,从军屯制一直讲解到地方财税的征收形式,手把手带她写下各类税制的名称。

“农户百姓皆是交粮,商人交商税,以此类推,官府征收后熔铸官银,再押送进京。”秦玅观看向唐笙,“这中间,有几层贪腐,你可瞧得出来?”

唐笙思忖了片刻,答道:“交粮的可以在秤上做手脚,商税的话,可以在货物斤两上做手脚,其他瞧不出了……”

秦玅观微颔首:“商人要办商引,押送货物出入州府皆需要官府批复的公文,方能出城。熔铸官银时的损耗也可做手脚,漕运路上也有许多门道。”

唐笙蹙眉,听得很是认真。

“依你所见,一国税收,缴纳最多的应是何人。”秦玅观久坐,有些累了,干脆枕上了唐笙的肩头。

“富人。”唐笙即答,“他们总是有更多的田产,家底丰厚。”

“错了。”秦玅观在“兵”字下边又写下了“士绅”二字。

她解释道:“考取功名者免除徭役赋税,所以坐拥众多田产的乡绅总是愿意将田产挂到他们名下,每年多分他们些银钱。一族之中无人考取功名,便行此策,多数时乡绅总是期盼家中晚辈能考取功名。”

“再者,书总是有钱人才能读起的。”唐笙接了秦玅观的话,“年复一年,这些人拥有的土地会变得更多,但也用着上述法子避税,因而这些富人缴纳的税款反而比穷人要少。”

“是。历朝历代,虽会明令禁止,禁止他们与民争利,但他们总是向上‘孝敬’,变着法地疏通关系。”秦玅观似是倦了,她敛眸,说话声愈来愈轻了,“军屯田地和官田,也有部分受士绅侵占。他们在朝中也有喉舌,每每需要改制,总会有数不清的人跳出来。”

士绅中,不少人还在放私贷。每逢大灾,百姓颗粒无收,又需要为了来年口粮而劳作,就只好向他们借贷。

“遭了灾饿死了人,他们岂不是更高兴?”唐笙听得恼火,“怎么什么便宜都让他们占了?”

“朕同你说这些,是想告诉你,朕为何不愿你接这个差事。”秦玅观枕近了些,贴着唐笙的面颊,“士绅、京官、兵官、地方官僚,盘根错节,谁接了这个差事便是得罪这一干人,做得不讨巧就会连立锥之地都没有。”

“所以,您准备——”唐笙欲言又止。

“点宗亲去。”秦玅观说,“朕虽不想宗亲与地方官员勾结,但这个状况,也只有宗亲能震慑住了。”

“你要点秦承渊?”唐笙试探道。

秦玅观微瞠眸,似是在说,你竟猜出来了。

唐笙倏地起身,激动溢于言表:“不行,绝对不行!”

“你点我去,就点我去。你若是点他去了,定有后患!”

“辽东去京近千里,你路上若是被摆了一道,该如何是好。”秦玅观面色冷了些,紧绷的唇线似是对唐笙无声的谴责,“你若是出事,朕也鞭长莫及。”

唐笙张了张嘴,还要再为自己辩一辩,秦玅观便已揪着她的衣襟将她拉至身前。

“唐家满门忠良,你父亲在长治年间战死,母亲也是巾帼翘楚。你阿姊因朕而死,再将你送入虎口,朕岂不是真成了薄情寡义之人。”

“这不一样。我是自愿去的。”唐笙挣了两下,“不放心的话,您给我兵权,有了兵权谁敢动我。”

秦玅观的臂弯忽然松了,她倚上圆枕。

管皇帝要兵权,要布政权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秦玅观本可以派方清露去,可思来想去却只给了她按察使的官位,给了她辽东监察司法的大权,林朝洛虽与方清露交好,可以帮衬她,但两营精锐的粮草命脉却掌握在朝廷手中。

处处都是制衡,处处都是谨慎。

唐笙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垂下了脑袋,声音也矮了许多:

“陛下,唐笙失言了。”

“治军,掌政,不是你想得那样简单。”秦玅观缓缓道。

将所有筹码压到她一个没什么资历且没见过大风大浪的愣头青身上本就是一种赌.博,稍有不慎,便会拽着秦玅观一齐落入万丈深渊。

秦玅观处事求稳,于情于理都不会同意唐笙的请求。

唐笙不敢再说话了,俯身,跪叩于秦玅观身侧。

“唐笙。”秦玅观见她沉默,唤她道,“你如此执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听了问话,唐笙忽觉耳鸣,喉头也有些发涩。

她不知该怎样回答了。

秦玅观叩响书案:

“说话!”

第82章

“说话!”秦玅观低喝了声。

唐笙叩首, 耳畔嗡嗡作响。

她心乱如麻,努力想要说些什么,脑袋却一片空白。

“陛下。”唐笙嗫嚅, “如今这局势,调动宗亲实非益事, 您如何确保他们无谋夺大位之心呢。”

秦玅观拨动念珠, 没有说话。

唐笙知道她在观察,喉头更涩了,似是干吞了枯树皮,生怕一个不注意踩中秦玅观的雷池。

恍惚间,唐笙似乎又回到了刚入这个世界的时候:不敢说多一句话, 只能用谦卑和怯懦化解危机。

秦玅观对她笑对她好,似乎都建立在她能顺从她的心意,不触及到皇权的利益点上。能同意她去幽州,也是看出了她缓解疫病之策,且做出了成绩。

想到这, 唐笙眨眼,面颊有些凉。

意识到自己又哭了, 唐笙头垂得更低了, 好让秦玅观看不到自己流露出无能的神情。

她继续道:“陛下,您同我讲清了他们的瓜葛,唐笙更觉得这朝中无人可派。唐笙明白您的苦心,一时心急, 口不择言了。”

“至于微臣为何猜测是海陵王。”唐笙鼻息急促了些,“如今宗亲中海陵王的身份最为尊贵, 且未展露出野心,母族也与辽东无瓜葛——”

“但微臣听说, 除夕宴那日,唯有海陵王全身而退,这样的人不显山不露水,反而最要谨慎。”

“你说的,朕未尝不知。”念珠隐入宽袖间,秦玅观屈起食指挑起她的下巴,没有倾身,“朕问的是,你为何非要去辽东。”

唐笙随着她上扬的指节仰首,眼眸低垂,并不直视圣颜。

“又哭了。”秦玅观语调淡淡的,“胆子怎么这般小。”

唐笙眼眸垂得更低了,她很想告诉秦玅观,自己并不害怕,她只是有些难过。

她理解秦玅观作为君主的谨慎,多疑是她坐稳皇位的基石,但这不妨碍她因为秦玅观的带着不信任的试探而难过。

自那日秦玅观倚在她怀里哭泣,讲述起从前的经历时,唐笙就已将自己的整颗心交付了出去——她过去那样苦,唐笙好想护好她。她虽然力量薄弱,依附于秦玅观的权力,但也渴望着能够张开怀抱,成为她漂泊后可以安歇的港湾。

越靠近秦玅观,唐笙就越明白自己对她的情感可能要多于好奇和喜欢。

过往的二十多年里,她从未对一个人产生过这样的感情。唐笙珍视她,小心而笨拙地表达着喜欢。

可秦玅观似乎从未对她说过喜欢,唐笙却又能从与她相处的点滴中觉察出自己的特殊。

她不止一次患得患失,先前犹豫要不要去辽东,也是带着这种感情的。她思忖了很久很久,意识到既有剧情可能会随着宗亲的到来而推进时,唐笙的迟疑全都消散了。那一瞬,她只想揽下这个担子,阻止结局的到来。

她的难过很复杂,有因失望带来的,有因自己的无能而带来的,她沉浸在这种情绪里,一边设想如何解释,一边好奇秦玅观对她的真实感情,唐笙觉得自己要撕裂了。

“陛下,微臣如果说,就是因为您呢,您信不信?”唐笙抬眸,试探似的问出了这句话。

她问得那样谨慎,像是已经预设了答案,却又不死心地期盼着另一种结果。

“朕从不信,有人会毫无所求地依附另一人而活。”秦玅观的回答掐断了唐笙那点渺茫的希望,“朕也不愿,你的抉择全都依附于朕。”

唐笙的话在她听来,像是一个人对她在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秦玅观不喜这种话。

唐笙眼底的光亮陨落了,她没再垂泪,只是说起了回京的这一路,她所有的心绪。

上一篇:太后难撩

下一篇:返回列表